履带式升降作业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14064发布日期:2020-10-30 21:28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履带式升降作业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作业平台。

具体地说,是涉及履带式升降作业平台。



背景技术:

果园、林园等农业作业时,需要移动升降平台辅助作业,然而,吊车等传统升降作业装置由于体积较大,难以在果园等低矮场所应用,而现阶段的升降作业装置难以在缩减体积的情形下保证机型的稳定,易造成作业人员的安全威胁,以及机器寿命短等缺陷。

目前,传统的升降作业平台操作大多通过液压泵分别与举升装置和行走部件连通来实现分别控制,该种控制装置设置存在以下缺陷:一是举升装置所需要的油压较高而行走部件则需要的较小,如果两者分别通过不同的压力控制,则需要提高液压泵的功能或者设置两个液压泵,则增加了生产成本和维修成本;二是功耗大,使用时耗油多。

此外,由于履带大多设计大多前后高度一致,因而不能实现很好的卸力功能,作业平台易翻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简单耐用的履带式升降作业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

履带式升降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第一摆臂、作业平台、升降机构和行走机构,第一摆臂一端与车架上部活动连接,第一摆臂另外一端与作业平台活动连接,升降机构下端与车架连接,升降结构上端与第一摆臂中部活动连接,行走机构与车架下部连接;

车架包括第一摆臂安装部,第一摆臂安装部设置于行走机构远离作业平台的一端外侧。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还包括第二摆臂,第二摆臂一端与车架铰接,第二摆臂一端与作业平台铰接,第二摆臂位于第一摆臂下方,车架包括第二摆臂安装部,第一摆臂安装部位于第二摆臂安装部远离作业平台的一侧,第二摆臂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第二摆臂的长度可调节;

第二摆臂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一端设有第一螺纹,第二连接部另外一端设有第二螺纹,第一连接部一端与车架铰接,另一端设有与第一螺纹相配合的第三螺纹,第二连接部一端与作业平台铰接,另一端设有第二螺纹配合的第四螺纹。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行走机构包括履带,履带内设有主动轮、支撑轮、调节轮和传动轮,主动轮位于调节轮和传动轮上方,主动轮位于第一摆臂安装部与作业平台之间,支撑轮位于调节轮和传动轮上方,支撑轮位于主动轮和作业平台之间,调节轮位于和传动轮平行设置,调节轮位于作业平台和支撑轮之间,传动轮位于调节轮和主动轮之间,传动轮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履带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履带对称设置;

行走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行走执行件,行走执行件与主动轮传动连接。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行走机构包括第一行走执行件和第二行走执行件,第一行走执行件与其中一侧主动轮传动连接,第二行走执行件与另外一侧的主动轮传动连接。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作业平台包括护栏、站立部、坐立部和/或储物框。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车架包括底座,底座上部倾斜设置,底座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摆臂支架,第一摆臂支架位于底座高度较高的一端,底座下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梁,至少一个支撑梁位于底座高度较高的一端,至少一个支撑梁位于底座高度较低的一端;

底座为弯折的一体板或底座为一体铸造件。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执行件,升降执行件下端与车架固定连接,升降执行件上端与第一摆臂中部铰接;

升降控制部件包括液压缸、电动缸、直线电机或电动推杆。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泵、油箱、总控制部件;

液压泵进液口连通与油箱连通,液压泵的出液口与总控制部件的进液口连通,总控制部件的出液口与升降机构的进液口连通,升降机构的出液口与行走机构的进液口连通,行走机构的出液口与油箱和/或总控制部件连通,液压泵与总控制部件之间设有第一溢流阀,总控制部件与行走机构之间设有第二溢流阀,总控制部件与升降机构之间设有节流阀;

总控制部件包括阀块、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

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通过阀块串联,阀块分别与液压泵和油箱连通,第一换向阀与升降机构连通,第二换向阀与行走机构连通;

行走机构还包括先导阀手柄,先导阀手柄与第二换向阀连通,先导阀手柄与行走执行件连通或分别与多个行走执行件连通;

升降机构包括还包括升控制开关和降控制开关,升控制开关用于控制上升,降控制开关用于控制下降;行走机构还包括行走安全控制开关,行走安全控制开关用于控制行走机构启停。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一、通过将摆臂与车架的安装位置设置在行走机构的后方,改变了传统的机型结构,使机器更稳定、不易颤动、不易晃动、不会后翻。

二、通过改变了车架一体及倾斜等设置,使机型更稳固,卸力更快。

三、通过履带内各轮子的布局,进一步使卸力更快,机型更稳固。

四、通过使摆臂可调节,便于作业平台安装,机型更美观实用。

五、通过将控制管路串联及设置溢流阀等部件,使控制系统结构更精简,机型更小巧紧凑,操作更便捷。

六、通过各部件协调,使整机更耐用便用,使用寿命长,不易损坏且便于维修。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履带式升降作业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履带式升降作业平台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履带式升降作业平台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摆臂的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附图1-6所示,履带式升降作业平台,包括车架、摆臂、作业平台、升降机构、行走机构、控制系统。

车架上部与摆臂活动连接,摆臂远离车架的一端与作业平台活动连接,升降机构分别与车架和摆臂中部连接,升降机构可通过伸缩使摆臂上升或下降,车架下部与行走机构连接,控制系统分别与升降机构和行走机构连接,控制系统可控制升降机构和行走机构动作。

通过摆臂、车架、作业平台、履带51的位置关系,能够将平台举升时的力通过摆臂传递至车架,车架将力分散并卸下,从而避免作业平台后翻,以及举升时颤动和晃动。

车架,包括底座11、支撑梁12、摆臂支架13。

底座11下部与支撑梁12固定连接,底座11上部与摆臂支架13固定连接,此外,也可以一体连接。底座11上部倾斜设置,摆臂支架13位于底座11位置较高的一端。支撑梁的数量为多个,至少一个支撑梁12位于底座11高度较高的一端,至少一个支撑梁12位于底座11高度较低的一端,本实施例中,支撑梁12的数量为两个,此外,也可以设置三个,如在底座11中部设置支撑梁12等方式。

底座11一体设置。具体的,底座11为弯折的一体板。此外,底座11也可以为一体铸造件。

底座11包括底座本体111、凸缘112、空腔。

凸缘1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凸缘112分别设置于底座本体111两侧,底座本体111和凸缘112一体设置。空腔位于底座本体111内,空腔可放置较重的物品。

凸缘112弯折设置,凸缘112一侧与底座本体111外侧面连接且与本体外侧垂直设置,凸缘112另一侧与本体外侧平行设置。

支撑梁12两端分别穿出底座11,至少一个支撑梁12下部连接有加强支撑梁。通过加强支撑梁厚度,从而提升整机的耐用性能。本实施例中,底座11位置较低的一端下设置的支撑梁12下部设有加强支撑梁12,加强支撑梁与支撑梁形状一致,两者叠加设置后,能够增强整机强度,使机器运行更稳定。

摆臂支架13包括侧板131、第一摆臂安装部132、肋板133、第二摆臂安装部134。

侧板13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侧板131对称设置,侧板131倾斜设置,侧板131上部向远离底座11位置较低的一端倾斜设置,侧板131下部与底座11固定连接,侧板131上部与第一摆臂安装部132连接。

第一摆臂安装部132为连接轴,第一摆臂安装部132一端与其中一个侧板131连接,第一摆臂安装部132另外一端与另外一个侧板131连接,每侧的侧板131与底座11之间设有两个肋板133。肋板133可起到加强的作用。

摆臂包括第一摆臂21和第二摆臂22。

第一摆臂21与第一摆臂安装部132转动连接。

第二摆臂22与第二摆臂安装部134转动连接,第一摆臂21安装部位于第二摆臂安装部134远离作业平台的一侧。

第一摆臂21一端与车架铰接,第一摆臂21另一端与作业平台铰接。本实施例中,第一摆臂21为u形防护罩。u形防护罩上上设有与第一摆臂安装部132相配合的连接孔。

第二摆臂22一端与车架铰接,第二摆臂22另一端与作业平台铰接,第二摆臂22位于第一摆臂21下方。

第二摆臂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摆臂22对称设置。此外,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第二摆臂22的数量为一个、三个或多个。

第二摆臂22的长度可调节。第二摆臂22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一端内周设有第一螺纹,第二连接部另外一端内周设有第二螺纹,第一连接部一端与车架铰接,另一端外周设有与第一螺纹相配合的第三螺纹,第二连接部一端与作业平台铰接,另一端外周设有第二螺纹配合的第四螺纹。

通过第二摆臂22的长度可调节,可在作业平台安装时,调节第二摆臂22的长度,从而矫正作业平台,防止因为第一摆臂21过长而造成的作业平台安装时倾斜不能矫正的缺陷。

作业平台包括护栏31、站立部32、坐立部33和/或储物框。

护栏31沿站立部32周向设置,坐立部33位于护栏31中部,储物框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与坐立部33一体设置,护栏31包括本体和栏门,栏门一端与本体铰接,另一端与本体可拆卸固定连接。

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执行件41、升降连接件。

升降执行件41底端与底座11固定连接,升降执行件41上端通过升降连接件与第一摆臂21中部铰接。

升降连接件为连接轴,连接轴一端与第一摆臂21一侧固定连接,连接轴另外一端与第一摆臂21另外一侧固定连接。

行走机构包括行走执行件、履带51、主动轮52、支撑轮53、调节轮54和传动轮55。

履带5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履带51分别位于车架两侧。

每个履带51内分别设有一组主动轮52、支撑轮53、调节轮54和传动轮55。主动轮52位于调节轮54和传动轮55上方,主动轮52位于第一摆臂21安装部与作业平台之间,支撑轮53位于调节轮54和传动轮55上方,支撑轮53位于主动轮52和作业平台之间,调节轮54位于和传动轮55平行设置,调节轮54位于作业平台和支撑轮53之间,传动轮55位于调节轮54和主动轮52之间。

传动轮55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本实施例中,传动轮55的数量为三个。此外,也可以是两个、四个等。

通过履带51内主动轮52、支撑轮53、调节轮54和传动轮55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分散卸力,使机器举升及运行时更稳固。

行走执行件为液压马达。此外,可替换为电动机等。行走执行件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本实施例中,行走执行件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行走执行件56和第二行走执行件57,其第一行走执行件56与车架一侧的主动轮52传动连接,第二行走执行件57与车架另外一侧的主动轮52传动连接。

控制装置,包括液压泵61、油箱62、总控制部件、过滤器、换热器。

液压泵61进液口连通与油箱62连通,液压泵61的出液口与总控制部件的进液口连通,总控制部件的出液口与升降机构的进液口连通,升降机构的出液口与行走机构的进液口连通,行走机构的出液口与油箱62和/或总控制部件连通,液压泵61与总控制部件之间设有第一溢流阀641,总控制部件与行走机构之间设有第二溢流阀642。总控制部件与升降机构之间设有节流阀63。

总控制部件包括阀块65、第一换向阀66和第二换向阀67。

第一换向阀66和第二换向阀67通过阀块65串联,阀块65分别与液压泵61和油箱62连通,第一换向阀66与升降机构连通,第二换向阀67与行走机构连通。

第一换向阀66包括第一进油口661、第一出油口662、第一油口663、第二油口664。

第一进油口661与总控制部件连通,第一出油口662与总控制部件连通,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执行件41,第一油口663、第二油口664分别与升降执行件41连通,第一油口663、第二油口664可换向。

第二换向阀67包括第二进油口671、第二出油口672、第三油口673、第四油口674。

第二进油口671与总控制部件或升降机构连通,第二出油口672与总控制部件连通,第三油口673、第四油口674分别与行走机构连通,第三油口673、第四油口674可换向。

升降机构包括还包括升控制开关42和降控制开关43。

升控制开关42用于控制上升,降控制开关43用于控制下降。升控制开关42和降控制开关43分别与第一换向阀66电连接。升控制开关42和降控制开关43分别位于行走安全控制开关59两侧,同样可以实现一键操作,方便人员操作控制。

行走机构还包括先导阀手柄58。

先导阀手柄58包括第三进油口581、第三出油口582,第五油口583、第六油口584、第七油口585、第八油口586、手柄587。

第三进油口581与行走机构连通,第三出油口582与行走机构连通,第五油口583、第六油口584分别与第一行走执行件连通,第七油口585、第八油口586分别与第二行走执行件连通,第五油口583、第六油口584方向相反且可换向,第七油口585、第八油口586方向相反且可换向。

第一换向阀66为三位四通阀,此外,可以选用二位四通阀或三位五通阀等。

第二换向阀67为三位四通阀,此外,可以选用二位四通阀或三位五通阀等。

手柄587或者先导阀手柄58直接设置于升降作业平台上,以便于操作。

行走机构还包括行走安全控制开关59,行走安全控制开关59用于控制行走机构启停。行走安全控制开关59与第二换向阀67电连接。实际上,行走安全控制开关59为常用的继电器开关,用于控制先导阀手柄58的通断电,从而可以一键控制行走,通过该设置,使实际操作时更为安全,避免采摘作业时,机器忽然移动造成人员安全损伤。

过滤器、换热器位于回到油箱62的管路上。此外,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过滤器、换热器、压力表等装置。

液压泵61使用时与发动机连接。此外,也可以是电机或者电机与风机混合动力。液压泵61也可以用电动液压站替换。

使用时,液压泵61输送油液先经过第一溢流阀641,然后送至阀块65,经过第一进油口661进入第一换向阀66,然后通过第一出油口662回到阀块65其他油口,然后通过阀块65内管道送至第二进油口671,然后通过第二出油口672回到阀块65其他油口,然后通过阀块65内管道经过过滤器、换热器回到油箱62;通过上述管路设置,精简了传统的并联结构,使管路连接简便易行。

第一溢流阀641则使整体管路更为安全,当压力超出升降机构所需要的压力时,则将多余的油液送回至油箱62,从而避免机器发生故障,减少维修次数。

关于升降机构,可通过第一换向阀66操作第一油口663、第二油口664的流向,从而使升降执行件41伸缩,从而控制升降;升降执行件41与第一换向阀66之间设有节流阀63,节流阀63可以控制液压油流量,从而控制升降执行件41伸缩快慢,从而控制升降快慢。

关于行走机构,可通过先导阀手柄58操控移动,由于先导阀手柄58此前在装载机普遍使用,而果园采摘作业所使用的小型器械中还未见应用,通过该专用,使操作人员操作行走时,仅需推动手柄587前、后、左或右移动,既可以实现第一行走执行件、第二行走执行件的同时正传、一正一反、一反一正、同时反转四中模式,因而能够实现履带式升降作业平台的前进、后退、左转、右转等模式,甚至可以原地旋转。

而行走机构与第二换向阀之间设有第二溢流阀642,当压力大于行走机构所需要的压力时,升降机构或者总控制部件的过载压力便会被卸载,从而避免机器发生故障,减少维修次数。

此外,也可以仅在液压泵61与总控制部件之间设有第一溢流阀641。或者仅在总控制部件与行走机构之间设有第二溢流阀642。也可以在第一出油口662与行走机构连通。第二进油口671与升降机构连通或者将第二出油口672分别与总控制部件和油箱62连通。第二换向阀67为二位四通阀。而不仅限于实施例所给出的内容。

行走安全控制开关59、先导阀手柄58、升控制开关42和降控制开关43设置于作业平台上,具体可以设置在坐立部33侧部的护栏31上,方便人员操作。

使用时,操作先导阀手柄58,可使与操作先导阀手柄58连通的第一行走执行件、第二行走执行件的运动,从而使整机前进、后退或转向;可通过行走安全控制开关59对行走机构实行通断电,从而一键安全启动行走或者一键安全锁死行走,避免高空作业时机器晃动;可通过升控制开关42和降控制开关43使其伸缩,从而使第一摆臂21沿第一摆臂21安装部摆动,从而使作业平台举升或下降。当第一摆臂21举升作业平台时,第一摆臂21将力传递给摆臂支架13,摆臂支架13通过底座11和支撑梁12卸力至地面,从而避免第一摆臂21摆动对机器造成过大影响,避免机器后翻,使整机稳固耐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