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圈以及具有该密封圈的密封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67601发布日期:2020-12-04 14:00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封圈以及具有该密封圈的密封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盒体密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密封圈以及具有该密封圈的密封盒。



背景技术:

目前,带盖的敞口容器通常采用密封圈进行容器的密封,保证容器的防水、密封以及保鲜,密封圈的材质主要使用硅胶,其化学性质稳定,不燃烧,如饭盒、保温杯、保鲜盒,主要使用硅胶类的密封圈,但现有技术中的密封圈一般将密封圈通过胶粘在盒盖上,不可拆卸,不方便清洗。

公告号为cn20954002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硅胶密封圈,包括密封圈本体,密封圈本体一体成型,密封圈本体与盒盖的接触面上开设有供盒盖上的柱销插入的安装孔,安装孔与柱销过盈配合,密封圈本体下部一体式设有w型段,密封圈本体与盒体的接触面上设有多条内弧形段。

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申请人发现,密封圈与盒盖组装时,需要将盒盖上的柱销一一对准并插入密封圈本体上的安装孔,拆卸该密封圈时,密封圈本体体积小,不方便受力,只能借助工具将该密封圈从柱销上拆卸;同时密封圈为软性材质,使得安装孔并不方便对准柱销,不方便使用者将拆卸清洗后的密封圈装回盒盖上。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圈,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密封圈如何与盒盖装卸便捷。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端面齿拉床,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盒盖内的密封圈如何装卸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密封圈,包括密封圈本体,所述密封圈本体的外壁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凸筋,所述密封圈本体的下端向外侧延伸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圈本体的下端面与所述密封块的下端面组合形成有密封面,所述密封面上开设有形变凹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盒盖上可以设置环形的安装槽,密封圈本体连同凸筋装入安装槽内,凸筋与安装槽的一个槽壁相抵紧,密封圈本体的内端与安装槽的另一个槽壁相抵紧,使得密封圈本体与安装槽过盈配合,从而完成盒盖与密封圈本体的组装,盒盖与盒体盖合并固定后,密封块将密封圈本体与盒体之间的间隙密封,且盒盖对密封块施加以向下的力,使得密封面上的形变凹槽形变,从而保证盒体与盒盖之间的气密性;

需要将密封圈本体从盒体上拆卸清洗时,使用者可以手持密封块,并对密封块施加以向外的力,将密封圈本体以及凸筋从安装槽内取出,从而实现本密封圈本体与盒盖装卸便捷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密封块与若干所述凸筋相接触且一体成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块与若干凸筋一体成型,增加密封圈本体结构强度的同时,也增加了密封块的强度。

优选的,所述密封圈本体、凸筋以及密封块采用tpe材料一体成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本体、凸筋以及密封块采用tpe材料一体成型,tpe塑料具有无毒、高弹性、高强度、高回弹性以及耐温性的特性,使得本密封圈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下使用。

优选的,所述密封圈本体呈封闭的环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pte材质的密封圈一般为条状产品,通过将两端固定,从而形成适于盒盖使用的密封圈;本密封圈本体通过模具注塑一次成型,提高了密封圈的生产效率,且密封效果出众。

优选的,所述形变凹槽设置有至少两个。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形变凹槽设置多个,使得密封面能够发生较大面积的形变,从而更好的将盒盖与盒体和之间的间隙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密封盒,所述密封盒包括盒体以及盒盖,以及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密封圈,所述盒体具有开口以及内腔,且所述盒体的开口向外侧延伸形成有翻边,所述翻边向下延伸有折边;所述盒盖下端面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密封圈本体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密封面能够与所述翻边的上端面相抵紧,所述盒盖的外端转动连接有定位板,且所述定位板的下端面设置有用于勾紧所述折边的卡勾。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本体安装于安装槽后,将盒盖与盒体盖合,使得密封块的下端面与翻边的上端面相贴靠,盒盖向下翻折,使得卡勾勾紧折边,完成盒体与盒盖的固定,同时盒盖对密封块施加以向下的力,密封面上的形变凹槽发生形变,使得密封面与翻边更加贴合,从而保证内腔的密封性;需要将密封圈本体从安装槽取出时,手持密封块并对密封块施加以向安装外侧的力,便可将密封圈本体从安装槽内取出清洗,使用者手持密封块,密封圈本体更容易受力;密封圈本体清洗后再将密封圈本体装回安装槽时,只需将密封圈本体以及凸筋全部装回安装槽内,便可完成密封圈本体的安装,从而实现盒盖内的密封圈装卸便捷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外侧的槽壁向下延伸形成有压紧部,所述压紧部的下端面能够与所述密封块的上端面相抵紧,若干所述凸筋能够与所述压紧部的内壁相抵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压紧部的下端面与密封块的上端面相抵紧,盒盖与盒体盖合时,压紧部能够将密封块压紧于翻边的上端面,从而保证内腔的密封性。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内侧的槽壁向下延伸并形成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的高度高于所述压紧部的高度,所述导向部位于所述内腔上方且且能够伸入所述内腔中,且所述导向部的内侧面能够与所述密封圈本体的内侧面相抵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向部的高度高于压紧部,盒盖与盒体盖合时,导向部最先伸入内腔中,通过导向部对盒盖导向,使得盒盖的盖合更便捷。

优选的,所述凸筋与所述安装槽过盈配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凸筋与安装槽通过过盈配合实现固定,便于密封圈本体与安装槽的装卸。

优选的,所述定位板设置有至少四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定位板的设置,盒盖与盒体的连接更稳固,同时,盒盖与盒体的固定后,压紧部对密封块施加的力更均匀,更利于保证内腔的密封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密封圈本体的装卸便捷,有利于密封圈本体拆卸后清洗;

2.密封圈本体、凸筋以及密封块一体成型,密封效果更好;

3.结构新颖,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密封圈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密封圈本体的全剖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盒体以及盒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盒盖下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的全剖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密封圈本体;110、凸筋;120、密封块;130、密封面;131、形变凹槽;200、密封盒;300、盒体;310、开口;311、翻边;312、折边;320、内腔;400、盒盖;410、安装槽;411、压紧部;412、导向部;420、定位板;421、卡勾;4211、定位块;4212、凸块;422、减重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导向部412的内侧为朝向安装槽410的一侧,压紧部411的内侧为朝向安装槽410的一侧。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密封圈,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密封圈本体100,密封圈本体100的外壁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凸筋110,密封圈本体100的下端向外侧延伸有密封块120,密封圈本体100的下端面与密封块120的下端面组合形成有密封面130,密封面130上开设有形变凹槽131,形变凹槽131的横截面呈弧形,优选的,形变凹槽131设置有至少两个。

作为优选,密封块120与若干凸筋110相接触且一体成型。

进一步,密封圈本体100、凸筋110以及密封块120采用tpe材料一体成型;且密封圈本体100呈封闭的环状,根据实际需要,密封圈本体100也可以是方形、圆形等封闭状的形状。

一种密封盒,如图3至图5所示,密封盒200包括盒体300以及盒盖400,以及上述密封圈,盒体300具有开口310以及内腔320,且盒体300的开口310向外侧延伸形成有翻边311,翻边311向下延伸有折边312;盒盖400下端面设置有安装槽410,密封圈本体100通过凸筋110与安装槽410过盈配合可拆卸设置于安装槽410内,且密封面130能够与翻边311的上端面相抵紧;盒盖400的外端转动连接有定位板420,优选的,定位板420设置有至少四块,且定位板420与盒盖400一体成型,定位板420上沿定位板420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减重孔422,定位板420的下端面均设置有用于勾紧折边312的卡勾421,且卡勾421设置于减重孔422处。

卡勾421与定位板420一体成型,且卡勾421间隔设置有多个;卡勾421包括定位块4211以及凸块4212,定位块4211与凸块4212一体成型,凸块4212的外表面呈弧形,

优选的,安装槽410外侧的槽壁向下延伸形成有压紧部411,压紧部411的下端面能够与密封块120的上端面相抵紧;安装槽410内侧的槽壁向下延伸并形成导向部412,导向部412的高度大于压紧部411的高度,导向部412位于内腔320上方且能够伸入内腔320中。且密封圈本体100的内侧面能够与导向部412的内侧面相抵紧,若干凸筋110能够与压紧部411的内壁相抵紧。

一种密封圈以及具有该密封圈的密封盒工作原理:

密封圈本体100连同凸筋110伸入安装槽410内,使得密封圈本体100的内壁与导向部412的内侧面向抵紧,且凸筋110与压紧部411的内侧面相抵紧,安装槽410与密封圈本体100实现过盈配合;密封圈本体100连同凸筋110装入安装槽410后,压紧部411的下端面与密封面130的上端面相抵紧,密封圈本体100与盒盖400的组装完成;

将盒盖400盖合在盒体300上,由于导向部412的高度高于压紧部411,导向部412最先伸入内腔320中,避免盒盖400滑动,方便后续密封块120与翻边311相贴靠;盒盖400通过密封面130与盒体300接触,在密封块120与翻边311相贴靠后,将定位板420向下翻折,使得卡勾421上的凸块4212伸入折边312的下端,完成盒盖400与盒盖400的固定。

需要清洗盒体300或盒盖400时,将定位板420向上翻折,使得凸块4212与折边312脱离,将盒盖400从盒体300上取下,使用者手持密封块120,并对密封块120施加以向安装槽410外的力,使得密封圈本体100连同凸筋110从和安装槽410内取出;从而实现盒盖400内的密封圈装卸便捷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