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生产用集束张力架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46121发布日期:2020-12-11 15:15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纤维生产用集束张力架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束张力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纤维生产用集束张力架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集束张力架的作用是根据后纺设备的牵引能力,将前纺初生纤维丝集合成一定总旦数的丝数;其环节的技术要求为尽可能保证丝数排列平齐、无荡丝、无交叉、少扭结,且丝数张力均衡。

现有的公开号为cn110205690a的中国发明专利于2019年9月6日公开了一种涤纶纤维生产用集束架,其包括集束架支撑架,集束架支撑架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多根集束架主体,集束架主体下端面均转动连接有集束架轮。纺纱桶内的纤维从集束架轮上端周侧面经过进入后纺设备中。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集束架与后纺设备间距过大时,因张紧力不足,集束架与后纺设备之间的纤维束受重力影响,纤维束中间部分向地面方向弯曲,多束纤维束会交叉扭结在一起,从而影响后纺纤维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纤维生产用集束张力架辅助装置。增加集束架与后纺设备之间纤维束所受张紧力,从而减少纤维束交叉扭结的情况,降低对后纺纤维质量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纤维生产用集束张力架辅助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地面上的底板,所述底板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竖直滑动连接于张紧导丝机构,所述张紧导丝机构包括竖直滑动连接于支撑机构上的第一张紧组件和第二张紧组件,所述第一张紧组件和第二张紧组件沿出线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张紧组件和第二张紧组件滑移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张紧组件和第二张紧组件上均开设有多个导丝孔,纤维束从导丝孔内经过,所述底板上端面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底板上端面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第一张紧组件与第二张紧组件滑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纤维束从集束张力架出来以后,先进入第一张紧组件上的导丝孔内,再进入第二张紧组件上的导丝孔内,因第一张紧组件与第二张紧组件滑移方向相反,驱动电机启动后,第一张紧组件与第二张紧组件向相反滑移,从而对纤维束施加竖直方向上的张紧力,有效增加纤维束所受到的张紧力,有效减少纤维束间交叉扭结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张紧组件有两组,所述第一张紧组件包括竖直滑动连接于支撑机构内的两根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上端面竖直固定连接有导丝板,所述导丝孔沿出线方向开设于导丝板上;所述第二张紧组件包括竖直滑动连接于支撑机构内的两根第四支撑杆,所述第四支撑杆上端面竖直固定连接有导丝板,所述导丝孔沿出线方向开设于导丝板上,所述第三支撑杆与第四支撑杆滑移方向相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三支撑杆与第四支撑杆滑移时将带动导丝板滑移,从而使第一张紧组件上的导丝板与第二张紧组件上的导丝板向相反方向滑移,为纤维束提供竖直方向的张紧力,导丝板可以对纤维束进行有效收束,减少出线方向两侧纤维束间距,减少纤维束进入后纺设备时缠绕在后纺设备转动轴上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丝孔内壁呈弧形设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设计可以减少导丝孔侧壁对纤维束的损伤,减少对纤维束质量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丝孔内壁固定连接有张紧杆,纤维束沿张紧杆周侧绕过一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纤维束进入导丝孔内后,先从张紧杆周侧面绕过一圈再从导丝孔内伸出,可以增加纤维束出线方向上的阻力,有效增加纤维束所受张紧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底板上的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竖直固定连接于底板上端面的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竖直滑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杆内,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竖直固定连接于底板上端面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四支撑板竖直滑动连接于第二支撑杆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为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提供支撑作用,并具有导向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所述第一支撑杆内竖直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三支撑杆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内,第二支撑杆内竖直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四支撑杆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对于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滑移起导向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底板上端面的驱动支撑组件,所述驱动支撑组件上转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一端与驱动电机主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上设置有驱动第一张紧组件滑移的第一驱动组件和驱动第二张紧组件滑移的第二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启动后,驱动杆转动,驱动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运行,从而使第一张紧组件和第二张紧组件同时滑移,操作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同轴固定连接于驱动杆上的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第三支撑杆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齿条,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与第一驱动齿条啮合,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同轴固定连接于驱动杆上的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四支撑杆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齿条,所述第二驱动齿条与第二驱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驱动齿条和第二驱动齿条分别位于驱动杆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驱动后,驱动杆转动,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转动,因第一驱动齿条和第二驱动齿条分别位于驱动杆两侧,所以第一驱动齿条和第二驱动齿条运动方向相反,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向相反方向滑移,操作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支撑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底板上端面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驱动杆同轴固定连接于轴承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承座起支撑作用,轴承可以减少驱动杆转动过程中所受阻力,从而使驱动杆转动更省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三支撑杆侧壁和第四支撑杆侧壁均转动连接有接屑盒,所述接屑盒位于导丝板下方,所述第三支撑杆侧壁和第四支撑杆侧壁均开设有通孔,所述接屑盒两端开设有凹槽,所述通孔内滑动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一端穿过通孔卡接于凹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纤维束经过导丝孔时,纤维束上的部分纤维被刮落至接屑盒内,当接屑盒内的纤维积攒到规定量后,将定位杆从通孔和凹槽内滑出,转动接屑盒使纤维滑出统一处理,操作简单方便,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纤维束从集束张力架出来以后,先进入第一张紧组件上的导丝孔内,再进入第二张紧组件上的导丝孔内,因第一张紧组件与第二张紧组件滑移方向相反,驱动电机启动后,第一张紧组件与第二张紧组件向相反滑移,从而对纤维束施加竖直方向上的张紧力,有效增加纤维束所受到的张紧力,有效减少纤维束间交叉扭结的情况;

2.当第三支撑杆与第四支撑杆滑移时将带动导丝板滑移,从而使第一张紧组件上的导丝板与第二张紧组件上的导丝板向相反方向滑移,为纤维束提供竖直方向的张紧力,导丝板可以对纤维束进行有效收束,减少出线方向两侧纤维束间距,减少纤维束进入后纺设备时缠绕在后纺设备转动轴上的情况;

3.当纤维束经过导丝孔时,纤维束上的部分纤维被刮落至接屑盒内,当接屑盒内的纤维积攒到规定量后,将定位杆从通孔和凹槽内滑出,转动接屑盒使纤维滑出统一处理,操作简单方便,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视角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底板;200、支撑机构;210、第一支撑组件;211、第一支撑杆;212、第一滑槽;213、第三滑槽;220、第二支撑组件;221、第二支撑杆;222、第二滑槽;223、第四滑槽;300、张紧导丝机构;310、第一张紧组件;311、第三支撑杆;320、第二张紧组件;321、第四支撑杆;330、导丝板;340、导丝孔;350、张紧杆;400、驱动机构;410、驱动支撑组件;411、轴承座;412、轴承;420、驱动杆;430、驱动电机;440、第一驱动组件;441、第一连接板;442、第一驱动齿条;443、第一驱动齿轮;450、第二驱动组件;451、第二连接板;452、第二驱动齿条;453、第二驱动齿轮;500、接屑盒;600、通孔;700、定位杆;80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纤维生产用集束张力架辅助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地面上的底板100,底板100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200,支撑机构200上竖直滑动连接有张紧导丝机构300,支撑机构200上设置有驱动机构400,驱动机构400驱动张紧导丝机构300滑移。

参照图1,支撑机构200包括固定连接于地面上端面的第二支撑组件220和两组第一支撑组件210。第一支撑组件210和第二支撑组件220沿纤维束出线方向间隔设置。

参照图1,第一支撑组件210包括竖直固定连接于底板100上端面的两根第一支撑杆211,第二支撑组件220包括固定连接于底板100上端面的两根第二支撑杆221。第一支撑杆211上端面距地面距离大于第二支撑杆221上端面距地面距离。

参照图1,张紧导丝机构300包括竖直滑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杆211上的第一张紧组件310和竖直滑动连接于第二支撑杆221上的第二张紧组件320,第一张紧组件310和第二张紧组件320沿出线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张紧组件310和第二张紧组件320滑移方向相反。

参照图1,第一张紧组件310包括竖直滑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杆211内的第三支撑杆311,第二张紧组件320包括竖直滑动连接于第二支撑杆221上的第四支撑杆321,第三支撑杆311和第四支撑杆321上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导丝板330,导丝板330上沿纤维束出线方向开设有多个导丝孔340,导丝孔340内固定连接有张紧杆350。

参照图1,导丝孔340内壁设计为弧形,减少导丝孔340对纤维束的损伤。

参照图1,第三支撑杆311上端面距地面距离大于第四支撑杆321上端面距地面距离。

参照图1,第一支撑杆211内竖直开设有第一滑槽212,第三支撑杆311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212内。第二支撑杆221内竖直开设有第二滑槽222,第四支撑杆321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222内。

参照图1,第三支撑杆311侧壁和第四支撑杆321侧壁均转动连接有接屑盒500,接屑盒500位于导丝板330下方。第三支撑杆311侧壁和第四支撑杆321侧壁均开设有通孔600,接屑盒500两端开设有凹槽800,通孔600内滑动连接有定位杆700,定位杆700一端穿过通孔600卡接于凹槽800内。

参照图1,接屑盒500侧壁自由端向上方倾斜且与水平面呈一角度。

参照图1,驱动机构400包括固定连接于底板100上端面的驱动支撑组件410,驱动支撑组件410上转动连接有驱动杆420,驱动杆420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430,驱动支撑组件410上设置有第一驱动组件440和第二驱动组件450。

参照图1,第一驱动组件440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三支撑杆311侧壁的第一连接板441,第一连接板441朝向集束架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齿条442,驱动杆420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齿轮443,第一驱动齿轮443与第一驱动齿条442啮合。

参照图1,第二驱动组件450包括固定连接于第四支撑杆321侧壁的第二连接板451,第二连接板451朝向集束架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齿条452,驱动杆420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齿轮453,第二驱动齿轮453与第二驱动齿条452啮合。

参照图1,第一驱动齿条442和第二驱动齿条452分别位于驱动杆420两侧。

参照图2,驱动支撑组件410包括固定连接于底板100上端面的轴承座411,轴承座411内固定连接有轴承412,驱动杆420同轴固定连接于轴承412内。

参照图2,第一支撑杆211侧壁竖直开设有第三滑槽213,第一连接板441滑动连接于第三滑槽213内,第二支撑杆221侧壁竖直开设有第四滑槽223,第二连接板451滑动连接于第四滑槽223内。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为:从集束架伸出的纤维束先到达靠近集束架的第一张紧组件310的导丝板330上,纤维束在张紧杆350外周侧绕过一圈后从导丝孔340伸出;纤维束到达第二张紧组件320的导丝板330上,纤维束在张紧杆350外周侧绕过一圈后从导丝孔340伸出;纤维束再到达远离集束架的第一张紧组件310的导丝板330上,纤维束在张紧杆350外周侧绕过一圈后从导丝孔340伸出进入后纺设备内。

当需要对纤维束张紧力进行调节时,驱动电机430启动,驱动杆420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驱动齿轮443和第二驱动齿条452转动,因第一驱动齿条442与第二驱动齿条452分别位于驱动杆420两侧,所以第一张紧组件310与第二张紧组件320滑移方向相反,通过调节第一张紧组件310和第二张紧组件320从而调整纤维束张紧力。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