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料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01727发布日期:2020-12-08 13:25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料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厂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料架。



背景技术:

料架大多数是层与层之间是固定的,放取料均不方便,大大降低了物料架的空间利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取放料方便,置物空间利用率大的物料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物料架,包括支架和多个置物板;所述支架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后支撑架,多个所述置物板从下向上依次水平间隔设置在所述后支撑架上,每个所述置物板的后侧均铰接在所述后支撑架上,两个相邻的所述置物板的前侧和位于最下方的所述置物板与所述底座之间的前侧均竖直设有至少一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任意一端与所述置物板或底座连接固定;每个所述置物板的左右两侧均通过氮气弹簧与所述后支撑架连接,所述氮气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置物板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后支撑架铰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均与所述置物板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置物板和底板均为长方形,两个相邻的所述置物板的前侧和位于最下方的所述置物板与所述底座之间的前侧均竖直设有两个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分别设置在所述置物板前侧的两个角附近。

优选的,所述支架还包括两个侧支撑架,两个所述侧支撑架固设在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且均与所述后支撑架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后支撑架包括一个横梁和两个竖梁,两个所述竖梁竖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横梁水平设置在两个所述竖梁的顶端,所述横梁的左端与其中一个所述竖梁的顶端连接固定,所述横梁的右端与另一个所述竖梁的顶端连接固定,所述置物板的后侧均铰接在两个所述竖梁上,所述氮气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置物板连接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竖梁连接固定。

优选的,两个所述侧支撑架均包括l型支撑杆,两个所述l型支撑杆的竖杆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一个所述l型支撑杆的横杆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竖梁的顶端连接固定,另一个所述l型支撑杆的横杆的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竖梁的顶端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端设有多个滑轮。

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底板下方的至少三个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上端与所述底板连接固定,所述滑轮安装在所述支撑脚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置物板的前侧还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物料架在放物料前,将位于最下面的置物板上的所有的置物板向上翻起,在氮气弹簧的作用下,置物板均保持向上翻起的状态,然后将物料放置在最下方的置物板上,然后再放下该置物板上方的一个置物板,在支撑柱的作用下,两个置物板之间的具有一定放置物料的空间,然后再继续在刚放下的置物板上继续放置物料,如此重复,直至两个相邻的置物板之间均放置有物料,这样使得置物板之间的置物空间得到最大的利用,在取物料时,从上到下,挨个将置物板上的物料拿起,然后再将置物板翻起即可,这样取放物料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物料架的结构示意图。

1-支架;11-底座;111-底板;112-支撑脚;12-后支撑架;121-横梁;122-竖梁;13-侧支撑架;131-l型支撑杆;1311-竖杆;1312-横杆;2-置物板;21-把手;3-支撑柱;4-氮气弹簧;5-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物料架,包括支架1和多个置物板2;支架1包括底座11和设置在底座11上的后支撑架12,多个置物板2从下向上依次水平间隔设置在后支撑架12上,每个置物板2的后侧均铰接在后支撑架12上,两个相邻的置物板2的前侧和位于最下方的置物板2与底座11之间的前侧均竖直设有至少一个支撑柱3,支撑柱3的任意一端与置物板2或底座11连接固定;每个置物板2的左右两侧均通过氮气弹簧4与后支撑架12连接,氮气弹簧4的一端与置物板2铰接,另一端与后支撑架12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物料架在放物料前,将位于最下面的置物板2上的所有的置物板2向上翻起,在氮气弹簧4的作用下,置物板2均保持向上翻起的状态,然后将物料放置在最下方的置物板2上,然后再放下该置物板2上方的一个置物板2,在支撑柱3的作用下,两个置物板2之间的具有一定放置物料的空间,然后再继续在刚放下的置物板2上继续放置物料,如此重复,直至两个相邻的置物板2之间均放置有物料,这样使得置物板2之间的置物空间得到最大的利用,在取物料时,从上到下,挨个将置物板2上的物料拿起,然后再将置物板2翻起即可,这样取放物料方便。

支撑柱3的上端可以均与置物板2连接固定。

置物板2的形状有多种,在这里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置物板2可以为长方形,两个相邻的置物板2的前侧和位于最下方的置物板2与底座11之间的前侧均竖直设有两个支撑柱3,两个支撑柱3分别设置在置物板2前侧的两个角附近,这样使得置物板2在置物后更稳定。

支架1还可以包括两个侧支撑架13,两个侧支撑架13固设在底座11的左右两侧,且均与后支撑架12连接固定。使得支架1的结构更为稳定。

后支撑架12的结构有多种,在这里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后支撑架12可以包括一个横梁121和两个竖梁122,两个竖梁122竖直设置在底座11上,横梁121水平设置在两个竖梁122的顶端,横梁121的左端与其中一个竖梁122的顶端连接固定,横梁121的右端与另一个竖梁122的顶端连接固定,置物板2的后侧均铰接在两个竖梁122上,氮气弹簧4的一端与置物板2连接固定,另一端与竖梁122连接固定。

侧支撑架13的结构有多种,在这里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两个侧支撑架13可以均包括l型支撑杆131,两个l型支撑杆131的竖杆1311均固定设置在底座11上,一个l型支撑杆131的横杆1312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竖梁122的顶端连接固定,另一个l型支撑杆131的横杆1312的一端与另一个竖梁122的顶端连接固定,这样结构更为牢固。

底座11的底端可以设有多个滑轮5,方便物料架进行运输转移。

底座11的结构有多种,在这里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1可以包括底板111和设置在底板111下方的至少三个支撑脚112,支撑脚112上端与底板111连接固定,滑轮5安装支撑脚112的底端。例如:支撑脚112的个数可以为4个,底板111的形状可以为矩形,4个支撑脚112分别设置底板111的四个角附近,使得底座11的结构更为稳定,物料架在滑动的过程中更为平稳。

置物板2的前侧还可以设有把手21,方便将置物板2翻起或放下。

以上未涉及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来做出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方向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