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片贴膜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35244发布日期:2021-01-15 11:36阅读:59来源:国知局
拉链片贴膜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链片包装领域,具体涉及拉链片贴膜包装机。



背景技术:

拉链片又名拉链牌、拉链片、拉牌,主要用于服装、箱包等同拉链配套使用,一般可制作锌合金、铜、铁、塑胶等多种材质以满足不同的需求,表面可电镀不同颜色及镭射、丝印、滴胶等,款式可制作不同图案、字母、形状等款式,可根据拉头的大小类型制作转动型,折弯型等。

拉链片都是直接装在拉链头上的,在拉链头的运输、储存过程中拉链片容易氧化、刮伤,因此出厂的时候一般都在表面包覆有热收缩膜,这种热收缩膜都是通过人工将其套设在拉链片上后再过加热装置或烘箱等加热使其收缩后包覆在拉链片表面,以防止运输、储存过程中拉链片表面损伤对后续销售造成影响,且由于现有的拉链片均是采用热收缩膜进行包装的,因热收缩膜加热后收缩的特性,其表面无法印刷logo等图案对厂家品牌进行宣传无法提升膜表面的附加值,且传统的包装方式不仅费时费力无法实现拉链片的自动化包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拉链片贴膜包装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拉链片贴膜包装机,包括有机架,其特征在于:机架一端设有振动盘,振动盘下方设有与振动盘连通、用于输送拉链片朝下设置的拉链头的输送轨道,机架另一端设置用于放置两卷相对设立的单面粘性膜料卷的放料架,机架靠近放料架一侧设置有用于引导单面粘性膜料卷头部运动轨迹的导向挡板结构,所述机架在振动盘与放料架之间设置贴合工位、用于将拉链头从输送轨道输送向贴合工位的输送装置、用于将导向挡板结构处的单面粘性膜料卷头部拉向贴合工位的拉料装置及设置于贴合工位两侧相对设置的切断压合装置,贴合工位将拉链头吸附后使拉链片朝下,贴合工位下方设置有用于将拉链片完成贴膜包装的拉链头输送向机架外部的输送带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机架上设置的振动盘输送带有拉链片的拉链头,输送轨道将拉链片朝下的拉链头输送、放料架用于放置两组单面粘性膜卷料,通过输送装置将输送轨道上的拉链片朝下设置的拉链头输送向贴合工位,通过拉料装置将单面粘性膜卷料的头部一端从导向挡板结构处拉向贴合工位,通过切断压合装置将两组单面粘性膜卷料头部分别切断的同时压合在拉链片上完成拉链片的贴膜包装,完成贴合包装后的拉链头通过输送带装置输出机架,显著提高贴膜包装效率,减少人力成本支出,且这种单面粘性膜直接包装在拉链片外部无需像传统使用热收缩膜经过烘箱加热收缩后粘附在一起,单面粘性膜不经烘箱加热因此不会变形,可在单面粘性膜卷料不具有粘性的一面印刷logo或其他图案形成宣传效果,提升产品附加值。

上述的拉链片贴膜包装机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轨道包括有轨道本体,所述轨道本体中开设有贯通轨道本体两端且朝向机架一侧开口的拉链头容置通道,所述拉链头容置通道远离振动盘的一端设置有拉链头第一限位装置及用于将拉链头推出拉链头第一限位装置并推进输送装置的第一推动结构,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有拉链头第二限位装置及将拉链头从拉链头第二限位装置推向贴合工位的第二推动结构,贴合工位包括有安装板,安装板一端设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设置吸盘装置及用于驱动吸盘装置靠近位于贴合工位处的拉链头的第三推动结构,所述吸盘装置与第二推动结构之间设置有卸料结构,拉料装置包括有相对设置的夹持爪结构、驱动夹持爪结构靠近导向挡板结构的第四推动结构及驱动夹持爪结构张合对单面粘性膜料卷头部实施抓取或松开的第五推动结构,所述切断压合装置包括有两相对设立的切刀组件及驱动切刀组件对单面粘性膜料卷头部实施切断的同时将切断后的单面粘性膜卷料相互靠拢压合于拉链片上的第六推动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结构实际上包括三部分,一部分为输送拉链片朝下的拉链头靠近贴合工位的拉链输送部、一部分为输送单面粘性膜料卷头部至贴合工位的膜头输送部,还有一部分为将贴合工位处的单面粘性膜料卷头部切断后压合于贴合工位处拉链片上的切断贴膜部,拉链输送部包括有输送轨道、输送装置,已完成拉链片安装的拉链头在振动盘的作用下沿输送轨道的轨道本体上开设的拉链头容置通道向下滑动,由于拉链头容置通道形状与拉链头相适配且朝向机架的一端开口设置,该开口不至于让拉链头脱离拉链头容置通道,且拉链头进入拉链头容置通道后拉链片在重力作用下朝下设置,拉链片的贴膜包装是一个个进行的因此在拉链头第一限位结构的作用下拉链头都被限位在拉链头容置通道中,最远离振动盘的一个拉链头在第一推动结构的作用下进入输送装置的拉链头第二限位结构中,这个过程拉链头上的拉链片始终朝向机架,拉链头进入拉链头第二限位结构后,拉链头第二限位结构在第二推动结构的作用下靠近贴合工位处,吸盘装置在第三推动结构的作用下向下运动靠近拉链头第二限位结构处将拉链头吸附,此时拉链片依旧朝向机架设置,吸盘装置吸附拉链头安装拉链片的另一端,吸附后通过卸料结构打开拉链头第二限位结构,第二推动结构回位时联动拉链头第二限位结构回位,等待下一个拉链头被第一推动结构从拉链头第一限位结构中推入拉链头第二限位结构中,膜头输送部包括放料架、拉料装置及导向挡板结构,人工将料卷放入放料架,将膜头穿出导向挡板结构设置,通过第四推动结构驱动夹持爪结构靠近导向挡板结构处露出的单面粘性膜料卷的料头,通过第五推动结构将料头抓取,抓取后第四推动结构复位同时带动夹持爪结构及第五推动机构回位,第四推动结构可为伺服电机、步进电机这类带行程控制功能的装置,在夹持爪结构将料头夹持回位拉出一定长度的料头后再使第五推动结构复位从而松开对料头的夹持,切断贴膜部包括切刀组件及驱动切刀组件靠近料头并对料头实施切断的第六推动结构,第六推动结构行程控制在可迫使切刀组件对料头实施切断后并继续驱动切刀组件互相靠近直至料头互相粘合于拉链片上,贴合后吸盘装置松开对拉链头的吸附,完成贴膜包装后的拉链头掉落在输送带装置上输送向机架外部,在机架外部设置收集篮等收集装置对完成贴膜包装后的拉链头进行收集。

上述的拉链片贴膜包装机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切刀组件朝向贴合工位的一端设置有软性缓冲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切刀组件为金属材质制成,若只通过切刀组件将膜头切断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由于切断后的膜头还要贴合包装在拉链片表面,由于粘性膜极易受到外力而粘附在一起,采用金属材质的切刀直接将两膜头压合于拉链片表面将使得两膜头之间产生粘合错位的褶皱等不平整部位,造成贴膜包装不美观,因此需要设置软性缓冲组件对膜头进行挤压,防止膜头贴膜包装失败,提升贴膜稳定性。

上述的拉链片贴膜包装机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链头第一限位装置包括有轨道本体在拉链头容置通道两侧的拉链头限位块,所述拉链头限位块一端固定连接轨道本体另一端通过铰接轴连接有限位卡头,所述限位卡头远离拉链头限位块的一端设置有拉链头容置平台,所述拉链头容置平台一端与轨道本体之间设有一端连接拉链头容置平台另一端连接轨道本体的限位卡头回位扭簧,所述第一推动结构包括有拉链头推块及拉链头推板,所述拉链头推板一端设有供拉链头推块安装的安装缺口,所述拉链头推板通过铰接轴安装于安装缺口,所述拉链头推板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联动板,所述轨道本体一侧安装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联动板相抵,所述轨道本体上设置有拉链头推板回位弹簧,所述拉链头推板回位弹簧一端连接轨道本体另一端连接联动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拉链头容置通道两侧设置拉链头限位块,两个拉链头限位块之间间隔大于拉链头,使得拉链头能顺利滑出拉链头容置通道,在拉链头限位块上通过铰接轴连接限位卡头,两限位卡头之间的间距小于拉链头的间距,拉链头在滑出拉链头容置通道后位于限位卡头的拉链头容置平台上,第一推动结构的第一气缸通过活塞杆推动联动板,联动板推动拉链头推板,拉链头推板上通过铰接轴安装在拉链头推板上的拉链头推块将拉链顶出拉链头第一限位结构,拉链头从拉链头容置平台上脱离时,限位卡头向外打开并在拉链头脱离后通过限位卡头回位扭簧复位,活塞杆回位时,拉链头推板在拉链头推板回位弹簧的作用下也回位,由于拉链头推块可沿铰接轴转动,在拉链头推板回位时拉链头推块向外打开,避免与将后一拉链头上部刚性接触使得后一拉链头磨损,当然也可以设置为活塞杆与联动板固定连接,在活塞杆回位时带动联动板回位。

上述的拉链片贴膜包装机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推动结构包括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联动块及第二气缸安装座,所述第二气缸安装座通过支撑座安装于安装板,第二气缸联动块安装于第二气缸活塞杆上,所述拉链头第二限位装置包括有输送固定板、输送活动板及安装于输送固定板上方的输送安装板,所述输送活动板一端与输送安装板连接另一端与输送固定板之间形成可容纳拉链头的容置槽,所述输送安装板一端与第二气缸联动块连接,所述第三推动结构包括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通过支架安装于安装架且第三气缸的活塞杆朝下设置,所述吸盘装置通过支块与第三气缸活塞杆相连,所述卸料结构包括有支块在吸盘装置远离安装架的一侧设置的拨动杆,所述输送活动板朝向容置槽设有引导弧面,所述输送安装板连接有输送活动板回位弹簧,所述输送活动板回位弹簧另一端与输送活动板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链头在拉链头第二限位装置上随第二气缸的作用下靠近吸盘装置,当拉链头及拉链头第二限位装置运动至吸盘装置下方时,吸盘装置在第三气缸活塞杆的作用下下行对拉链头进行吸附,因为拉链头处于拉链头第二限位装置的限位之下,通过卸料结构即拨动杆沿输送活动板的引导弧面打开输送活动板脱离拉链头,脱离后输送活动板在输送活动板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回位,可以在拨动杆上设置轴承以减少摩擦,使拨动杆与引导弧面之间运动更顺畅,可在拉链头第二限位装置下方朝向拉链头第一限位装置的位置设置光电传感器对输送轨道上是否存在拉链头进行检测,当没有拉链头时发出警报,提醒操作人员对拉链头进行补充。

上述的拉链片贴膜包装机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四推动结构包括有电机安装座及安装于电机安装座一侧的伺服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座中设有与伺服电机相连的丝杆,所述丝杆上设有螺母座,所述夹持爪结构连接于螺母座上方,所述夹持爪结构包括有夹持固定板及与夹持固定板形成一端开口夹持空间的夹持活动板,所述第五推动结构为第五气缸,第五气缸安装于夹持固定板远离夹持空间的一端且活塞杆穿过夹持固定板并与夹持活动板一端相抵,所述夹持固定板中部两侧设置有活动板连接缺口,所述夹持活动板在活动板连接缺口相对应位置设置有两凸出于夹持活动板的固定板连接块,固定板连接块通过转轴连接于活动板连接缺口,所述夹持空间中设置有一端连接夹持固定板另一端连接夹持活动板的复位弹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伺服电机驱动丝杆转动,设置在丝杆上的螺母座就在丝杆上移动,夹持爪结构设置在螺母座上,螺母座沿丝杆往前移动时夹持爪结构靠近导向挡板结构,反之则远离导向挡板结构,第五推动机构为第五气缸,夹持爪结构包括夹持固定板及夹持活动板,夹持固定板中部两侧设置活动板连接缺口,通过转轴将固定板连接块连接在活动板连接缺口,使夹持固定板及夹持活动板形成一端具有开口的夹持空间的剪刀状结构,在夹持空间中设置一端连接夹持固定板另一端连接夹持活动板的复位弹簧,使夹持空间保持常开口状态,当第五气缸的活塞杆打出将夹持活动板远离夹持空间开口的一端顶出时,夹持空间的开口将闭合,从而对单面粘性膜卷料的膜头实施夹持,第五气缸的活塞杆收回时,则松开对膜头的夹持。

上述的拉链片贴膜包装机可进一步设置为:第六推动结构包括安装架及支撑座上相对设置的第六气缸,所述切刀组件包括有切刀、切刀导向板、呈l字形的切刀调节板,第六气缸的活塞杆与切刀导向板固定连接,第六气缸与切刀导向板之间设有导向柱,第六气缸竖板远离切刀导向板的一端在导向柱外套设有导向套,所述切刀导向板一端设有调节长槽,所述切刀调节板一端通过螺栓连接于调节长槽另一端与切刀固定连接,所述软性缓冲组件为厚度大于切刀长度的海绵板,所述海绵板连接于切刀相对连接切刀调节板的另一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切刀导向板上设置调节长槽,通过螺栓将切刀调节板安装在调节长槽中,切刀调节板另一端连接切刀,可通过调节长槽调节切刀到导向挡板结构之间的直线距离,距离越近则切断后处于切刀与导向挡板结构之间的膜头长度越长,反之则越短,在切刀上设置的软性缓冲组件可以为厚度大于切刀长度的海绵板,也可以为其他软性材质,例如橡胶板、泡沫板等,海绵板与切刀朝向切刀导向板的一端端部齐平,使得两者连接后海绵板另一端处所位置凸出于切刀所处位置,切断时海绵板先与半粘性膜接触,随后切刀再将半粘性膜一端切断,切断后由于海绵板的存在将半粘性膜推向拉链片并使半粘性膜与拉链片贴合,完成包装。

上述的拉链片贴膜包装机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挡板结构包括有连接于安装架一侧的导向挡板安装板,所述导向挡板安装板另一端连接有导向挡板安装块,所述导向挡板安装块两侧设置弹性导向挡板,所述切刀调节板相对连接切刀导向板的另一端与导向挡板远离导向挡板安装板的一端处于同一直线,导向挡板与夹持空间处于同一直线,所述导向挡板远离导向挡板安装块的一端设有限位挡片,限位挡片与导向挡板之间设有可容纳单面粘性膜料卷头部通过的间隙,所述导向挡板之间设置有支撑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向挡板安装板安装导向挡板,半粘性薄膜通过限位挡片与导向挡板之间的间隙,在切刀将膜头切断后为防止后续的两个卷料头部互相粘合,需要将导向挡板设置成可回位的弹性材料,例如铜片,在切刀切断膜头同时,切刀调节板一端与弹性导向挡板一端接触并压迫两导向挡板互相贴合,切断后切刀回位的同时导向挡板自身也回位,将两料卷分开,由于输送装置输送的拉链头上拉链片存在惯性,在吸盘装置吸附拉链头后拉链片会前后摆动,通过在导向挡板之间设置支撑组件对拉链片前端进行支撑,防止拉链片前摆造成半粘性薄膜对拉链片包装失败,提高包装稳定性,同时支撑组件也起到给导向挡片充当支点的作用,导向挡板在切刀调节板的作用下靠近时,由于有支撑组件的存在,不会使导向挡板形变过大不能复原。

上述的拉链片贴膜包装机可进一步设置为:支撑组件包括有设置于两导向挡板之间的第七气缸,所述第七气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支撑板,所示支撑板处于导向挡片中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盘装置将拉链头吸附后第七气缸打出,支撑板将与拉链片接触,抵消拉链片向前运动的力,第七气缸回位时,支撑板处于两导向挡板中间位置,给两导向挡片互相靠近及回位的过程充当一个支点,也可以根据实际材料及气缸的力度适当选择支撑板所处两导向挡板之间的位置。

上述的拉链片贴膜包装机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料架包括有l型放料架本体及设置于放料架本体一端的第一放料盘,所述放料架本体相对设置第一放料盘的另一端设置第二放料盘。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放料架本体设置为l型,一端设置第一放料盘,另一端设置第二放料盘,第一、第二放料盘之间有一定间距,防止工作时两个放料盘发生干涉,影响生产效率,当然,为了提升自动化性能,可以在第一、第二放料盘下方设置电机、减速机实现单面粘性膜料卷头部被夹持爪结构拖拽后第一、第二放料盘由于惯性输送多余料卷,使料卷处于第一、第二放料盘及导向挡板结构之间的料卷自身粘合而使得拉链片贴膜失败,也可以进一步的在第一、第二放料盘下方设置对处于第一、第二放料盘上的单面粘性膜料卷进行余料检测,只需设置传感器对第一、第二放料盘是否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若处于长时间静止状态则发出警报提醒操作人员对第一、第二放料盘上的单面粘性膜料卷进行补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实现拉链片贴膜包装的机械化,大大提升包装效率,且由于采用半粘性膜,不用烘箱加热,因此半粘性膜上可以印刷logo及其他图案,提升产品附加值。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本体后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送轨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推动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拉料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六推动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切刀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向挡板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放料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11所示:拉链片贴膜包装机,包括有机架1,机架1一端设有振动盘2,振动盘2下方设有用于输送拉链片朝下设置的拉链头的输送轨道3,机架1另一端设置用于放置两卷相对设立的单面粘性膜料卷的放料架,机架1靠近放料架一侧设置有用于引导单面粘性膜料卷头部运动轨迹的导向挡板结构,机架1在振动盘2与放料架之间设置贴合工位4、用于将拉链头从输送轨道输送向贴合工位4的输送装置、用于将导向挡板结构处的单面粘性膜料卷头部拉向贴合工位4的拉料装置及设置于贴合工位4两侧相对设置的切断压合装置,贴合工位4将拉链头吸附后使拉链片朝下,贴合工位4下方设置有用于将拉链片完成贴膜包装的拉链头输送向机架外部的输送带装置5,输送轨道3包括有轨道本体31,轨道本体31中开设有贯通轨道本体31两端且朝向机架1一侧开口的拉链头容置通道32,拉链头容置通道32远离振动盘2的一端设置有拉链头第一限位装置及用于将拉链头推出拉链头第一限位装置并推进输送装置的第一推动结构,输送装置包括有拉链头第二限位装置及将拉链头从拉链头第二限位装置推向贴合工位4的第二推动结构,贴合工位4包括有安装板41,安装板41一端设有安装架42,安装架42上设置吸盘装置43及用于驱动吸盘装置43靠近位于贴合工位4处的拉链头的第三推动结构,吸盘装置43与第二推动结构之间设置有卸料结构,拉料装置包括有相对设置的夹持爪结构、驱动夹持爪结构靠近导向挡板结构的第四推动结构及驱动夹持爪结构张合对单面粘性膜料卷头部实施抓取或松开的第五推动结构,切断压合装置包括有两相对设立的切刀组件及驱动切刀组件对单面粘性膜料卷头部实施切断的同时将切断后的单面粘性膜卷料相互靠拢压合于拉链片上的第六推动结构,切刀组件朝向贴合工位的一端设置有软性缓冲组件,拉链头第一限位装置包括有轨道本体31在拉链头容置通道32两侧的拉链头限位块33,拉链头限位块33一端固定连接轨道本体31另一端通过铰接轴连接有限位卡头34,限位卡头34远离拉链头限位块33的一端设置有拉链头容置平台341,拉链头容置平台341一端与轨道本体31之间设有一端连接拉链头容置平台341另一端连接轨道本体31的限位卡头回位扭簧(图中未示出),第一推动结构包括有拉链头推块35及拉链头推板36,拉链头推板36一端设有供拉链头推块35安装的安装缺口361,拉链头推板36通过铰接轴安装于安装缺口361,限位卡头回位扭簧套设于铰接轴外部,拉链头推板36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联动板37,轨道本体31一侧安装第一气缸38,第一气缸38的活塞杆与联动板37相抵,轨道本体31上设置有拉链头推板回位弹簧39,拉链头推板回位弹簧39一端连接轨道本体31另一端连接联动板37,第二推动结构包括有第二气缸601、第二气缸联动块602及第二气缸安装座603,第二气缸安装座603通过支撑座604安装于安装板41,第二气缸联动块602安装于第二气缸活塞杆上,拉链头第二限位装置包括有输送固定板605、输送活动板606及安装于输送固定板605上方的输送安装板607,输送活动板606一端与输送安装板607连接另一端与输送固定板605之间形成可容纳拉链头的容置槽608,输送安装板607一端与第二气缸联动块602连接,第三推动结构包括有第三气缸701,第三气缸701通过支架702安装于安装架42且第三气缸701的活塞杆朝下设置,吸盘装置43通过支块703与第三气缸701的活塞杆相连,卸料结构包括有支块703在吸盘装置43远离安装架42的一侧设置的拨动杆704,输送活动板606朝向容置槽608设有引导弧面609,输送安装板607连接有输送活动板回位弹簧610,输送活动板回位弹簧610另一端与输送活动板606连接,第四推动结构包括有电机安装座801及安装于电机安装座801一侧的伺服电机802,电机安装座801中设有与伺服电机802相连的丝杆803,丝杆803上设有螺母座804,夹持爪结构连接于螺母座804上方,夹持爪结构包括有夹持固定板805及与夹持固定板805形成一端开口夹持空间806的夹持活动板807,第五推动结构为第五气缸808,第五气缸808安装于夹持固定板805远离夹持空间806的一端且活塞杆穿过夹持固定板805并与夹持活动板807一端相抵,夹持固定板805中部两侧设置有活动板连接缺口8051,夹持活动板807在活动板连接缺口8051相对应位置设置有两凸出于夹持活动板807的固定板连接块8071,固定板连接块8071通过转轴连接于活动板连接缺口8051,夹持空间806中设置有一端连接夹持固定板805另一端连接夹持活动板807的复位弹簧(图中未示出),第六推动结构包括安装架42及支撑座604上相对设置的第六气缸901,切刀组件包括有切刀101、切刀导向板102、呈l字形的切刀调节板103,第六气缸901的活塞杆与切刀导向板102固定连接,第六气缸901与切刀导向板102之间设有导向柱104,切刀导向板102一端设有调节长槽1021,切刀调节板103一端通过螺栓连接于调节长槽1021另一端与切刀101固定连接,软性缓冲组件为厚度大于切刀长度的海绵板105,所述海绵板105连接于切刀101相对连接切刀调节板103的另一端,导向挡板结构包括有连接于安装架42一侧的导向挡板安装板111,导向挡板安装板111另一端连接有导向挡板安装块112,导向挡板安装块112两侧设置导向挡板113,导向挡板113与导向挡板安装块112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将半粘性膜压在导向挡板113上的压膜气缸1131,夹持爪结构夹持膜头时压膜气缸1131回位,夹持爪结构回位后压膜气缸1131则打出与导向挡板113上的膜头接触,导向挡板113与夹持空间806处于同一直线,导向挡板113远离导向挡板安装块112的一端设有限位挡片114,限位挡片114与导向挡板113之间设有可容纳单面粘性膜料卷头部通过的间隙115,导向挡板113之间设置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有设置于两导向挡板113之间的第七气缸121,第七气缸121的活塞杆上连接有支撑板122,放料架包括有l型放料架本体131及设置于放料架本体131一端的第一放料盘132,放料架本体131相对设置第一放料盘132的另一端设置第二放料盘133。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