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IPP卷料放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73011发布日期:2020-12-04 14:04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CIPP卷料放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修复用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cipp卷料放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无论是用来供水,还是市政用来排放污水等,管道都是不可少的引水工具,在日常的生活中,为了避免市政复杂的管路系统对地面等造成影响,同时也减少人为对管道造成的损坏,管道一般都铺设在地下;而地下环境复杂,管道长时间使用时容易老化腐蚀;加上管道在运输污水时,水中常会含有一些具有腐蚀性的化学成分,因而铺设在地下的管道有时会发生腐蚀、漏水或者错位的现象,导致地面积水、路面坍塌等问题,因而需要对破损的管道进行维修。

cipp,即原位固化法,是指对地下的管道采用非开挖修复的方式,其原理是将一条内衬软管浸泡树脂后制成树脂软管,然后将树脂软管通过水重力、压力或者牵引的方式插入破损管道内部,内衬全部安装到破损管道内后,利用压缩空气使树脂软管膨胀并使其充分紧贴在破损管道内壁,使树脂固化,在破损管道内形成一个内衬管道,内衬管道具有独立的结构强度,可单独支撑外部压力和内部水压;cipp因施工速度快,管材质量好,占地面积小等优点迅速得到广泛认同;cipp在施工时,需要将在工厂内预制好的竖树脂软管进行收卷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然后在施工现场将收卷好的树脂软管放料使用。

现有的树脂软管收卷装置,参照图1,包括底座1、支撑板2和卷辊3;底座1水平设置;支撑板2有两个且对称固定于底座1上表面的两侧;在两个支撑板2相同高度的位置上嵌设有轴承,轴承的外圈与支撑板2固定连接;卷辊3的两端与轴承内圈固定连接;在卷辊3一端设置有一个手轮;在对树脂软管7进行收卷时,将树脂软管7平铺按在卷辊3上,然后转动把手,卷辊3转动,将树脂软管7收卷到卷辊3上;在施工现场进行放料时,拉住树脂软管7位于外侧的一端拉动,卷辊3转动,从而完成树脂软管7放料过程。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cipp根据施工工艺的不同,内衬管的材质也会有所区别,大致由有机聚合物例如无纺或者玻璃纤维为原材料制成,这两种材料制成的内衬软管材质柔软且兼具一定的韧性和弹性,此外内衬管还需浸泡树脂制成树脂软管7,制成的树脂软管7也具有柔软性、韧性和一定的弹性,因而在收卷时如果不实时对收卷的树脂软管7进行按压,收卷过程中容易出现开卷的现象,影响后续的收卷过程,在运输过程中也可能由于颠簸等因素产生开卷不易运送;在施工现场进行放卷时,施工人员一般会拉住树脂软管7的一端向前拉动,当拉到合适的长度时,由于惯性,卷辊还会转动,此时缠绕在卷辊上的树脂软管7也容易发生开卷,后续还需要将树脂软管7从卷辊上拉开再重新收卷;树脂软管7的收卷放料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cipp卷料放料装置,具有收卷放料更加方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cipp收料放料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板和卷辊;支撑板设置于底座上;卷辊水平设置且转动支撑于支撑板上;还包括支撑杆和压紧件;支撑杆设置于底座上且位于卷辊的一侧;压紧件设置于支撑杆上且与卷辊的一侧弹性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树脂软管进行收卷时,先用手按住树脂软管的一端,使其紧贴靠在卷辊上,然后转动卷辊,树脂软管在卷辊上收卷,在收卷过程中,始终与卷辊抵紧,从而使树脂软管的收卷时一直处于收紧的状态;当在施工现场需要放卷时,用手拉住树脂软管露在外侧的一端向外拉动,此时卷辊转动,在放卷过程中,压紧件始终与卷辊抵紧,从而使树脂软管能够平整地拉出,当拉到一定的距离后停止拉动,此时由于压紧件对卷辊施加的摩擦力,能实时阻止卷辊由于惯性继续转动,从而减小了树脂软管开卷的可能;通过压紧件,减小树脂软管收卷放料时发生开卷的可能,从而使树脂软管的收卷放料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压紧件包括引导杆、连接架、第一压辊和压簧;引导杆与支撑杆滑动配合且滑移方向与卷辊的轴线方向垂直;连接架设置于引导杆朝向卷辊的一端;第一卷辊设置于连接架上且与卷辊抵接;压簧设置于支撑杆与连接架之间且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压簧的弹性方向与引导杆的滑移方向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树脂软管进行收卷时,先用手按住树脂软管的一端,使其紧贴靠在卷辊上,然后转动卷辊,树脂软管在卷辊上收卷,在收卷第一圈时,用手辅助收卷,使软管的一端能够顺利穿过第一压辊,卷辊转动完第一周后,可以不用再人为辅助,继续转动卷辊,树脂软管在卷辊上进行收卷的过程中,第一压辊始终对树脂软管进行按压,使树脂软管能够平整地在卷辊上收紧,随着树脂软管的收卷,树脂软管在卷辊外周上收卷的厚度不断增大,从而推动第一压辊朝向与卷辊背离的方向移动,此时引导杆朝向背离卷辊的方向滑移,压簧收缩,在压簧的作用下,第一压辊始终与卷辊抵紧,从而使树脂软管的收卷时一直处于收紧的状态;当在施工现场需要放卷时,用手拉住树脂软管露在外侧的一端向外拉动,此时卷辊转动,在压簧的作用下,第一压辊始终与卷辊抵紧,使树脂软管能够平整地拉出,当拉到一定的距离后停止拉动,此时由于第一压辊对卷辊施加的摩擦力,能实时阻止卷辊由于惯性继续转动,从而减小了树脂软管开卷的可能;使树脂软管的收卷放料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压紧件还包括第二压辊;第二压辊设置于连接架上且与卷辊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使压紧件的压紧范围增大,从而提高压紧件的压紧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压辊与连接架转动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卷辊时,第一压辊随之转动,使树脂软管在卷辊上的收卷更加流畅。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压辊与连接架转动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卷辊时,第二压辊随之转动,使树脂软管在卷辊上的收卷更加流畅。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所述支撑杆上开设有滑移孔,滑移孔的轴线方向与卷辊的轴线方向垂直;所述引导杆穿设于滑移孔中且与滑移孔滑动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引导杆在支撑杆上的安装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引导杆背离卷辊的一端设置有螺纹部,在螺纹部上螺接有限位螺母,限位螺母的外径大于滑移孔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引导杆在支撑杆上的安装,同时限位螺母可以对引导杆的滑移方向进行限制,阻止引导杆滑出滑移孔。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卷辊的外周上沿卷辊的轴线方向开设有一条固定槽,固定槽沿卷辊的轴线方向延伸且穿透卷辊的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树脂软管进行初卷时,由工作人员拉住树脂软管的两侧,将树脂软管一端拉平放入固定槽内,从而在初卷时无需人工进行辅助按压,使树脂软管的收卷更加便捷。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卷辊两端与固定槽对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一个安装槽;在安装槽内设置有用于将树脂软管夹紧的卡接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树脂软管在固定槽内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卡接件由两个弹性片组成;两个弹性片之间在安装槽的开口处形成一个弹性夹口,弹性夹口的开口宽度小于树脂软管的厚度,弹性夹口与固定槽的延伸方向处于同一条直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树脂软管一端拉平放入固定槽内后,然后对准弹性夹口向内挤压,此时卡接件的弹性夹口张开,将树脂软管夹在弹性夹口之间,从而使树脂软管在固定槽内保持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压紧件,使收卷放料时更加方便;

2.通过设置固定槽和卡接件,提高收卷时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卷料放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一种cipp卷料放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卡接件与卷辊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板;3、卷辊;30、手轮;31、固定槽;32、安装槽;4、支撑杆;40、滑移孔;5、压紧件;50、引导杆;500、螺纹部;501、限位螺母;51、连接架;510、第一u形架;511、第二u形架;512、连接板;52、第一压辊;53、第二压辊;54、限位环;55、压簧;6、卡接件;60、弹性夹口;7、树脂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cipp收料放料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板2、卷辊3、支撑杆4、压紧件5;底座1水平设置;支撑板2有两个且对称固接于底座1上表面的两侧;在两个支撑板2相同高度的位置嵌设有轴承,轴承的外圈与支撑板2固定连接;卷辊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板2上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在卷辊3的一端位于支撑板2的外侧设置有一个手轮30;支撑杆4有两个,两个支撑杆4对称设置于底座1的两侧,两个支撑杆4之间的连线方向与卷辊3的轴线方向平行;压紧件5设置于支撑杆4上且弹性抵接于卷辊3上。

参照图2,在支撑杆4相同高度的位置分别开设有滑移孔40,滑移孔40的轴线方向与卷辊3的轴线方向垂直;压紧件5包括引导杆50、连接架51、第一压辊52、第二压辊53、限位环54和压簧55;引导杆50有两根且分别穿设于滑移孔40中,引导杆50与滑移孔40滑动配合;连接架51设置于引导杆50朝向卷辊3的一端;连接架51包括第一u形架510和第二u形架511;第一u形架510的u形开口朝向卷辊3且开口大小与卷辊3的长度适配;第二u形架511位于第一u型架510下方,第一u形架510和第二u形架511对称设置于卷辊3上下两侧;在第一u形架510和第二u形架511背离开口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将两个u形架固定的连接板512,连接板512的两侧分别与第一u形架510和第二u形架511固定连接;第一压辊52转动支撑于第一u形架510上且与卷辊3抵接;第二压辊53转动支撑于第二u形架511上且与卷辊3抵接;两个引导杆50分别与连接板512靠近卷辊3两端的两侧固定连接。

参照图2,在引导杆50背离卷辊3的一端设置有螺纹部500,在螺纹部500上螺接有限位螺母501,限位螺母501的外径大于滑移孔40的直径;限位环54设置于引导杆50上且位于支撑杆4和连接架51之间,限位环54与引导杆50固定连接;压簧55套设于引导杆50上且位于限位环54与支撑杆4之间,压簧55的两端分别与限位环54和支撑杆4抵接,压簧55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对树脂软管7进行收卷时,先用手按住树脂软管7的一端,使其紧贴靠在卷辊3上,然后转动手轮30,卷辊3转动,树脂软管7在卷辊3上收卷,在收卷第一圈时,用手辅助收卷,使软管的一端能够顺利穿过第一压辊52和第二压辊53,卷辊3转动完第一周后,可以不用再人为辅助,继续转动手轮30,树脂软管7在卷辊3上进行收卷的过程中,第一压辊52和第二压辊53始终对树脂软管7进行按压,使树脂软管7能够平整地在卷辊3上收紧,随着树脂软管7的收卷,树脂软管7在卷辊3外周上收卷的厚度不断增大,从而推动第一压辊52和第二压辊53朝向与卷辊3背离的方向移动,此时引导杆50在滑移孔40内滑移,压簧55收缩,在压簧55的作用下,第一压辊52和第二压辊53始终与卷辊3抵紧,从而使树脂软管7的收卷时一直处于收紧的状态;当在施工现场需要放卷时,用手拉住树脂软管7露在外侧的一端向外拉动,此时卷辊3转动,在压簧55的作用下,与卷辊3抵紧的第一压辊52和第二压辊53随之转动,使树脂软管7能够平整地拉出,当拉到一定的距离后停止拉动,此时由于第一压辊52和第二压辊53对卷辊3施加的摩擦力,能实时阻止卷辊3由于惯性继续转动,从而减小了树脂软管7开卷的可能;通过压紧件5,减小树脂软管7收卷放料时发生开卷的可能,从而使树脂软管7的收卷放料更加方便。

在实际对树脂软管7进行收卷时,初卷的过程中,为了使树脂软管7能够在卷辊3上卷紧,需要工作人员用手将树脂软管7一端按在卷辊3上,然后才能转动卷辊3,此外,卷辊3在转动时,树脂软管7需要经过第一压辊52和第二压辊53的按压,此时也需要工作人员用手施以辅助通过第一压辊52和第二压辊53,只有当树脂软管7在压辊上转动一周,树脂软管7的端头被压紧在卷辊3,此时才能流畅地对树脂软管7进行收卷而不需要人工辅助。

为了提高树脂软管7在初卷时的便利性,参照图3,在卷辊3的外周上沿卷辊3的轴线方向开设有一条固定槽31,固定槽31沿卷辊3的轴线方向延伸且穿透卷辊3的两端;在卷辊3两端与固定槽31对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一个安装槽32;在安装槽32内设置有卡接件6。

参照图3,卡接件6由两个弹性片组成;两个弹性片呈c形且c形开口相背设置,两个弹性片之间在安装槽32的开口处形成一个弹性夹口60,弹性夹口60的开口宽度小于树脂软管7的厚度,弹性夹口60与固定槽31的延伸方向处于同一条直线上。

卡接件6的实施原理为:在对树脂软管7进行初卷时,由工作人员拉住树脂软管7的两侧,将树脂软管7一端拉平放入固定槽31内,然后对准弹性夹口60向内挤压,此时卡接件6的弹性夹口60张开,将树脂软管7夹在弹性夹口60之间,从而使树脂软管7在固定槽31内保持稳定,在初卷时,无需人工进行辅助按压,使树脂软管7的收卷更加便捷。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