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机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包小盒透明纸包装封口装置及包装机。
背景技术:
香烟小盒烟包经透明纸包装后,在成型轮中完成侧面长边热封,烟包输出成型轮进入折叠通道,先折叠两端折角,而后实现两端下短边的折叠,最后烟包在提升过程中完成两端上短边的折叠,堆叠成两层的烟包在双推杆的作用下,被推入热封通道,进行底部和顶部的两次热封封口,最终完成了烟包的透明纸包装。
香烟小盒透明纸包装机采用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简称bopp薄膜)对小盒烟包进行包裹,通过电烙铁进行封口,由于烟包在包裹折叠成型过程中,商标纸与铝箔纸和烟支存在一定间隙,这个间隙是不可避免的,为了减小该间隙,保证透明纸热封牢固,通常都将两烙铁之间的距离调整为盒烟长度的-0.2mm,因此就造成了非工作面也与烟包端部接触,当来料薄膜热收缩率出现变化时,容易造成烟包端部透明纸泡皱。生产中普遍存在烟包小盒透明纸泡皱现象,出现的位置一般都在烟包的底部和顶部,靠近端面烙铁一侧,透明纸泡皱已经严重的影响了生产设备的质量得分,反复的调整更是降低了设备的有效作业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烟包小盒透明纸包装封口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烟包的底部和顶部容易出现透明纸泡皱现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装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烟包小盒透明纸包装封口装置,其包括端面烙铁体,所述端面烙铁体的连接面上设置有第一凸台、第二凸台、第三凸台以及第四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上设置有用于与烟包的底部或顶部的中部位置相贴合的热封工作平面;所述第二凸台、所述第三凸台、所述第四凸台均与所述第一凸台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第一凸台在竖直方向上并排设置,所述第三凸台与所述第一凸台在水平方向上并排设置,所述第四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在水平方向上并排设置并位于所述第三凸台的正下方;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三凸台与所述第一凸台之间的距离;所述连接面的一侧设置有多槽工作面,所述端面烙铁体的一端设置有加热体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热封工作平面与所述连接面之间的距离为1.7mm-2.3mm。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之间的距离为2.7mm-3.3mm。
优选地,所述第三凸台与所述第一凸台之间的距离为4.7mm-5.3mm。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台为长条形结构,所述第一凸台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端面烙铁体的延伸方向相同。
优选地,所述热封工作平面为矩形平面,所述热封工作平面的长为49mm,宽为18mm。
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凸台、所述第三凸台以及所述第四凸台均与所述端面烙铁体形成为一体式结构。
一种包装机,其包括烟包小盒透明纸包装封口装置,所述烟包小盒透明纸包装封口装置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烟包小盒透明纸包装封口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烟包小盒透明纸包装封口装置,其热封工作平面位于凸出于连接面的第一凸台上,同时热封工作平面只与烟包底部或顶部的中部位置相贴合,使得烟包底部或顶部的四周边缘处于悬空状态,即热封工作平面不会与烟包底部或顶部的四周边缘相接触,从而不仅利用热封工作平面有效地增大了对烟包底部或顶部的热封面积,还使得端面烙铁体不会对烟包底部或顶部的四周进行烫熨,进而有效地避免了把烟包底部或顶部的四周给烫皱,较好地解决了烟包的底部和顶部容易出现透明纸泡皱现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包装机包括上述烟包小盒透明纸包装封口装置,由于上述烟包小盒透明纸包装封口装置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包含上述烟包小盒透明纸包装封口装置的包装机也应具有相应地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并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端面烙铁体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烟包的底部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
11、端面烙铁体12、连接面13、加热体安装孔14、多槽工作面
21、第一凸台22、第二凸台23、第三凸台24、第四凸台
25、热封工作平面31、热封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方案作进一步地详细介绍。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烟包小盒透明纸包装封口装置,其包括端面烙铁体11,所述端面烙铁体的连接面12上设置有第一凸台21、第二凸台22、第三凸台23以及第四凸台24,所述第一凸台上设置有用于与烟包的底部或顶部的中部位置相贴合的热封工作平面25;所述第二凸台、所述第三凸台、所述第四凸台均与所述第一凸台21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凸台22与所述第一凸台在竖直方向上并排设置,所述第三凸台与所述第一凸台21在水平方向上并排设置,所述第四凸台24与所述第二凸台在水平方向上并排设置并位于所述第三凸台23的正下方;所述第一凸台21与所述第二凸台22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三凸台与所述第一凸台之间的距离;所述连接面的一侧设置有多槽工作面14,所述端面烙铁体11的一端设置有加热体安装孔13。可以理解的是,加热体安装在加热体安装孔13内;在使用时,两个端面烙铁体上的各凸台相向设置,烟包两个一叠由左侧进入两个端面烙铁体之间,此时烟包的底部和顶部将会分别与两个端面烙铁体的多槽工作面上的凸起平面相接触,而不与槽底面相接触,从而降低了对烟包的顶部和底部的摩擦,有效地减少了烟包通过时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烟包小盒透明纸包装封口装置,其热封工作平面25位于凸出于连接面12的第一凸台21上,同时热封工作平面25只与烟包底部或顶部的中部位置相贴合,使得烟包底部或顶部的四周边缘处于悬空状态,即热封工作平面不会与烟包底部或顶部的四周边缘相接触,从而不仅利用热封工作平面有效地增大了对烟包底部或顶部的热封面积,还使得端面烙铁体不会对烟包底部或顶部的四周进行烫熨,进而有效地避免了把烟包底部或顶部的四周给烫皱,较好地解决了烟包的底部和顶部容易出现透明纸泡皱现象的问题。
具体地,所述热封工作平面25与所述连接面12之间的距离为1.7mm-2.3mm,可以优选所述热封工作平面与所述连接面之间的距离为2mm,以更好地避免烟包底部或顶部的四周被烫熨。可以理解的是,热封工作平面与连接面之间的距离为垂直距离。
具体地,所述第一凸台21与所述第二凸台22之间的距离为2.7mm-3.3mm,可以优选为3mm。可以理解的是,第三凸台与第四凸台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之间的距离。
具体地,所述第三凸台23与所述第一凸台21之间的距离为4.7mm-5.3mm,可以优选为5mm。可以理解的是,第四凸台与第二凸台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三凸台与第一凸台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台21为长条形结构,所述第一凸台2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端面烙铁体的延伸方向相同。
可以优选,所述热封工作平面25为矩形平面,所述热封工作平面的长为49mm,宽为18mm,从而使得热封区域31的面积能够增加到882平方毫米。可以理解的是,如图2所示,一般烟包底部或顶部的长为53.4毫米,宽为22.4毫米,面积为1196平方毫米,烟包底部或顶部的热封区域31的面积等于热封工作平面的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台21、所述第二凸台22、所述第三凸台23以及所述第四凸台24均与所述端面烙铁体11形成为一体式结构,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凸台、所述第三凸台以及所述第四凸台与所述端面烙铁体之间的连接较为牢固可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装机,其包括烟包小盒透明纸包装封口装置,所述烟包小盒透明纸包装封口装置为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描述的烟包小盒透明纸包装封口装置,由于上述烟包小盒透明纸包装封口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烟包小盒透明纸包装封口装置的包装机也应具有相应地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热封工作平面作为热封面,且热封面凸出于连接面上,确保了烟包端面四周不与端面烙铁体接触,彻底杜绝了因透明纸前后长短变化而出现透明纸搭口翘边现象,而在实际生产中,透明纸在拼接过程中,透明纸发生前后长短变化是比较普遍的。同时,本实用新型能够较实际地解决烟包小盒透明纸包装表面泡皱的质量问题,切实改善和保障了烟包包装外观质量,有效控制了烟包透明纸包装质量不稳定现象的产生,给设备正常运行和生产提供保证,消除了因烟包透明纸包装封口不合格引起的设备事故,稳定了产品质量,提高了设备生产有效作业率,降低了辅料的消耗。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且,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之后,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