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堂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64919发布日期:2020-12-22 10:4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食堂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包括输送机构(1)和支架,输送机构(1)安装在支架的顶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电机(2)、动力螺纹杆(3)、动力板(4)和固定板(5),支架设置有底座(6)、两组左支持杆(7)和两组右支持杆(8),动力电机(2)安装在底座(6)的顶端中部,动力螺纹杆(3)的右端与动力电机(2)的输出端同心连接,固定板(5)的底端与底座(6)的顶端左侧连接,动力螺纹杆(3)的左端与固定板(5)轴承连接,动力板(4)的右端底部区域中部贯穿设置有动力螺纹孔,动力螺纹孔与动力螺纹杆(3)螺装,动力板(4)的底端与底座(6)的顶端滑动紧贴,两组左支持杆(7)的顶端分别与输送机构(1)的左部区域底端前侧和后侧铰接,两组右支持杆(8)的顶端分别与输送机构(1)的右部区域底端前侧和后侧铰接,两组右支持杆(8)的底端分别与底座(6)的顶端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两组左支持杆(7)的底端分别与动力板(4)的顶部区域前端和后端铰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堂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支撑杆(9)、料斗(10)、振动电机(11)和两组缓冲弹簧(12),两组支撑杆(9)的底端分别与底座(6)的顶端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两组缓冲弹簧(12)的底端分别与两组支撑杆(9)的顶端连接,两组缓冲弹簧(12)的顶端分别与料斗(10)的前端和后端中部连接,振动电机(11)安装在料斗(10)的右端中部连接,料斗(10)的顶端设置有料槽,料槽的底端贯穿设置有卸料管(13),卸料管(13)位于输送机构(1)的右部区域顶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堂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组调节螺纹杆(14)、四组垫板(15)和四组调节旋钮(16),底座(6)的顶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贯穿设置有调节螺纹孔,四组调节螺纹孔分别与四组调节螺纹杆(14)螺装,四组调节螺纹杆(14)的底端分别与四组垫板(15)的顶端连接,四组调节螺纹杆(14)的顶端分别与四组调节旋钮(16)的底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食堂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组万向轮组件(17),四组万向轮组件(17)分别安装在底座(6)的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食堂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推动把手(18),两组推动把手(18)分别安装在底座(6)的顶端中部前侧和后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食堂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防滑把套(19),两组防滑把套(19)分别与两组推动把手(18)的顶部区域固定套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食堂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集盒(20),收集盒(20)安装在底座(6)的顶端右侧,收集盒(20)的顶端设置有收集槽(21),收集槽(21)位于输送机构(1)的右端正下方,收集槽(21)的底端右侧连通设置有泄水管组件(2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食堂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四组调节旋钮(16)的外侧壁均设置有四组辅助把手(2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余垃圾处理设备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食堂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输送机构的输送高度进行灵活调节,因此降低了其与其它厨余垃圾处理设备恰好匹配的难度,因而提高了食堂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使用灵活性;包括输送机构和支架,输送机构安装在支架的顶部;还包括动力电机、动力螺纹杆、动力板和固定板,支架设置有底座、两组左支持杆和两组右支持杆,动力电机安装在底座的顶端中部,动力螺纹杆的右端与动力电机的输出端同心连接,固定板的底端与底座的顶端左侧连接,动力螺纹杆的左端与固定板轴承连接,动力板的右端底部区域中部贯穿设置有动力螺纹孔,动力螺纹孔与动力螺纹杆螺装。

技术研发人员:管延霞;王利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管延霞
技术研发日:2020.05.25
技术公布日:2020.12.2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