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滴斗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21005发布日期:2021-03-12 10:55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滴斗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滴斗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现代医疗的卫生技术的进步,对于疾病的治疗促使各种医疗器具的需求极大增加,诸如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一次性输液器主要由空气过滤器、软管、保护套、塑料瓶塞穿刺器、注射件、吊瓶滴斗、流量调节器、药液过滤器等零配件组成,而吊瓶滴斗作为一次性输液器的储液零件,由于滴斗产品外形小,目前其制造生产是在无菌车间绝大多数依然采用人工手动定向后上料到流水线指定位置,此生产模式极大降低了生产的效率,同时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负担。

鉴于此,极有必要研发一款自动上料的滴斗上料机构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工作效率,滴斗按照能够对滴斗进行定向并送至指定工位,以便下一道自动化组装工序的进行的滴斗上料机构。

为解决上述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滴斗上料机构,该所述滴斗上料机构包括:

送料装置,用于将滴斗按一定顺序排序后输送至末端;

分料装置,设置于所述送料装置上,用于将所述送料装置上的滴斗组个分离;及

翻转装置,设置于所述送料装置末端,用于承接由所述分料装置推送过来的滴斗,并对其进行翻转。

优选地,所述送料装置包括有送料槽和直振器,所述料槽阵列设置于所述直振器顶部。

特别地,所述送料槽数量为6;所述料槽上设有矩形滑道;所述滑道开设有导槽。

优选地,所述分料装置包括分料支架,用于起支撑作用;

第一动力源,设置于所述分料支架上,用于提供动力;

推料板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动力源的输出推轴上,所述第一动力源可驱动推料板部件来回往复移动;

第二动力源,所述第二动力源与所述第一动力源相互垂直设置,用于提供动力;

第一压紧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动力源的输出推轴上,所述第二动力源可驱动第一压紧部件升降移动;以及

挡料部件,设置于所述分料支架上,用于对滴斗进行阻挡。

特别地,所述推料板部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两端对称设置有导轴;所述导轴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导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推板。

优选地,所述翻转装置包括翻转支架、翻转治具和第四动力源;所述翻转治具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翻转支架上;所述第四动力源与所述翻转治具一端相铰接。

特别地,所述翻转治具包括翻转轴、安装板、第五动力源和滴斗插入棒;所述翻转轴对称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两端;所述第五动力源阵列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滴斗插入棒安装在第五动力源的输出推轴上。

优选地,所述滴斗上料机构还包括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翻转装置与分料装置之间;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检测支架和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对称安装在检测支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滴斗上料机构,采用直线振动器在多工位供料,通过分料装置夹持定位并推送到指定位置并释放后,由翻转装置进行水平转垂直送料实现定向,然后以供下一道装配工序使用。本实用新型实现精确定向和上料,相比较于人工操作,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分料装置设计,使得工作时再推第一个滴斗的同时将第而个滴斗进行挡住,使得相邻之间在上料过程不互相干扰,有效的提高进料的效率。

3)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多个滴斗的同时分料,水平转垂直送料,提升效率,自动化上料节省人力。

4)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滴斗上料的生产过程无法完全做到自动化的问题,实现滴都上料自动化生产,降低对人力的需求,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标注说明:送料装置1;分料装置2;翻转装置3;检测机构4;送料槽11;直振器12,滑道111;导槽112;分料支架21;第一动力源22;推料板部件23;第二动力源24;第一压紧部件25;挡料部件26;连接板231,导轴232;弹簧233;推板234;翻转支架31;翻转治具32;第四动力源33;翻转轴321;安装板322;第五动力源323;滴斗插入棒324;检测支架41;传感器42。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滴斗上料机构,该所述滴斗上料机构包括,送料装置1、分料装置2以及翻转装置3。其中:送料装置1,用于将滴斗按一定顺序排序后输送至末端;分料装置2,设置于所述送料装置1上,用于将所述送料装置1上的滴斗逐个分离;翻转装置3,设置于所述送料装置1末端,用于承接由所述分料装置2推送过来的滴斗,并对其进行翻转。

具体的,工作时,启动电源,通过送料装置1实现对滴斗的自动上料,在自动上料的同时分料装置2开始工作,以实现对滴斗的夹持定位,最后在组个推送到指定位置并释放后,保证整个上料过程井然有序,当分料装置2将滴斗推送到指定位置后,翻转装置3开始工作,用与接住由分料装置2输送过来的滴斗后立即进行水平转垂直翻转送料,实现定向,然后以供下一道装配工序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滴斗上料的生产过程无法完全做到自动化的问题,实现滴都上料自动化生产,降低对人力的需求,提高生产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所述送料装置1包括有送料槽11和直振器12,所述料槽11阵列设置于所述直振器12顶部。具体的,通过采用在直振器12上阵列设置多个料槽送料槽11,使得整个结构更为精巧,并且能够合理分配了生产节拍,使整个送料的运行效率提升,避免因生产效率高于其他生产工序,而产生满料等待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所述送料槽数量为6;所述送料槽11上设有矩形滑道111;所述滑道上开设有导槽112。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送料槽数量还可以为4个、8个、12个、16个等,此处不做具体限定,使用时可以根据生产线进行配置,以使得整个生产装配处于最高生产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所述分料装置2包括分料支架21、第一动力源22、推料板部件23、推料板部件23、第二动力源24、第一压紧部件25和挡料部件26。其中:分料支架21由金属加工件拼接制成,主要起支撑作用,用于支撑第一动力源22、推料板部件23、推料板部件23、第二动力源24、第一压紧部件25和挡料部件26。

第一动力源22设置于所述分料支架21上,用于提供动力,所述第一动力源22为气缸,气缸通过l形安装板固定安装在分料支架21上。具体的,对应与气缸的伸缩杆的初始位置和伸出位置都设置有位置传感器(图为标),用于感知气缸的伸缩状态,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动力源22还可以是电动或者各种形式的缸体或推动式动力器件。

推料板部件23,设置于所述第一动力源22的输出推轴上,所述第一动力源22可驱动推料板部件23来回往复移动。用于实现将送料槽11内侧的滴斗夹紧后逐个向前推送。推料板部件23包括连接板231,用于和第一动力源22的输出推轴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231两端对称设置有导轴232;所述导轴232上套设有弹簧233;所述导轴23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推板234。

第二动力源24,所述第二动力源24与所述第一动力源21相互垂直设置,用于提供动力,所述第二动力源24为气缸,气缸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分料支架21上。具体的,对应与气缸的伸缩杆的初始位置和伸出位置都设置有位置传感器(图为标),用于感知气缸的伸缩状态,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动力源24还可以是电动或者各种形式的缸体或推动式动力器件。

第一压紧部件25,设置于所述第二动力源24的输出推轴上,所述第二动力源24可驱动第一压紧部件25升降移动,用于夹紧送料槽11内的滴斗,放置发送倾斜,保证送料的有序进行。

挡料部件26,设置于所述分料支架21上,用于对滴斗进行阻挡,放置在进料的时候后续滴斗对前方的影响。

具体的,工作时直振器12将滴斗逐个输送至送料槽11内侧后第一压紧部件25下压固定住滴斗,此时第一动力源22作用推动推板234向前移动,将滴斗推入送料槽11末端,之后挡料部件26开始动作下降,挡住滴斗的末端,以配合翻转装置3完成上料,等翻转装置3上料完成后,挡料部件26、第一动力源22、第一压紧部件25反向动作,为下一次上料准备。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滴斗上料合理分配了生产节拍,使整体运行效率提升,避免因移动中发生翻转,而产生满料等待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所述翻转装置3包括翻转支架31、翻转治具32和第四动力源33;所述翻转治具32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翻转支架31上;所述第四动力源33与所述翻转治具32一端相铰接。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所述翻转治具32包括翻转轴321、安装板322、第五动力源323和滴斗插入棒324;所述翻转轴321对称设置于所述安装板322两端;所述第五动力源323阵列设置于所述安装板322上;所述滴斗插入棒324安装在第五动力源323的输出推轴上。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6所述滴斗上料机构还包括检测机构4;所述检测机构4设置于所述翻转装置3与分料装置2之间;所述检测机构4包括检测支架41和传感器42;所述传感器42对称安装在检测支架41上。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振动盘持续有序的将滴斗输送到送料槽11,直振器12振动,持续的将滴斗往翻转装置3方向输送,分料装置2动作,对滴斗进行固定推送;第二动力源24动作,推动第一压紧部件25下压固定住滴斗,接着第一动力源22动作推动推板234向前移动,将滴斗推入送料槽11末端,之后挡料部件26开始动作下降,挡住滴斗的末端,以配合翻转装置3完成上料,翻转装置3动作,进行滴斗翻转操作;第四动力源33动作,带动翻转轴321转动,进而带动滴斗插入棒324转向水平方向,接着第五动力源323动作,推动滴斗插入棒324往外移动,插入滴斗内,第四动力源33反向动作,带动翻转轴321转动,进而带动滴斗插入棒324转向竖直方向,从而使得滴斗由水平转为竖直往外送料,提升效率,实现自动化上料。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技术人员阅读本申请说明书后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变更均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申请待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