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收纳盒子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收纳盒子设备进料结构。
背景技术:
装东西的盒子,也就是将东西(多指小物件,如:办公文具、化妆品、文件资料、小工具、袜子、裤衩等)收集集中起来,顾名思义就叫收纳盒。在使用收纳盒子进行进料时就需要设计一种机构。现有技术较为死板,首先简单的就将下料物体直接推送至收纳盒子,长时间容易造成器械损坏,而且收纳盒子本身较小,如果进料之后不进行整理,很快就很满造成进料的浪费,另一方面进料之后的收纳盒子没有被统一整理齐,还需要大量人工进行手动整理才能进行下一环节,降低了整体的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纳盒子设备进料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收纳盒子设备进料结构,包括底座和控制面板,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盒箱,所述储盒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贯穿储盒箱的内部且位于储盒箱的一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重力感应箱,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四个固定柱,四个所述固定柱的顶部安装有输料组件,所述输料组件包括第二传送带和第一主动辊,两个所述固定柱之间且靠近重力感应箱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从动辊,两个所述固定柱之间且远离重力感应箱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主动辊,所述第一从动辊与第一主动辊之间套有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从动辊通过第二传送带与第一主动辊传动连接,四个所述固定柱的底部安装有出料组件,所述固定柱的外侧安装有转动组件,所述储盒箱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
优选的,所述出料组件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主动辊,两个所述固定柱之间且靠近重力感应箱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主动辊,两个所述固定柱之间且远离重力感应箱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从动辊,所述第二从动辊与第二主动辊之间套有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二从动辊通过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主动辊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辊的转轴延伸至固定柱的外侧且固定连接有从动皮带轮。
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电机和传动皮带,所述固定柱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皮带轮,所述主动皮带轮的上方且位于固定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从动皮带轮,所述从动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与主动皮带轮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柱的外侧安装有与转动组件转动方向相反的相同组件,两个所述固定柱一侧固定安装有下料隔板,所述下料隔板的最低高度要大于出料口的最大高度。
优选的,所述储盒箱与重力感应箱固定连接,所述重力感应箱的内部安装有重力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杆的顶部且位于储盒箱的内部与出料口固定连接,所述储盒箱的顶部开设有进盒口。
优选的,所述气缸和电机均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有重力感应箱,实现了可以及时控制输送带的运行,避免了下料未完成便被输送走的情况,设置有转向相反的转动组件,保证了正常下料与输送,设置有电机、传动皮带、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保证了整体下料结构的正常运行,实现了下料的整齐性,方便后期进行统一处理,减少了人工劳动力占比,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转动组件放大图。
图中:1、底座;2、固定柱;3、储盒箱;4、重力感应箱;5、第一固定杆;6、气缸;7、出料口;8、第一传送带;9、第二传送带;10、转动组件;11、输料组件;12、控制面板;13、出料组件;14、电机;15、传动皮带;16、从动皮带轮;17、主动皮带轮;18、第二固定杆;19、推板;20、下料隔板;21、固定板;22、第一从动辊;23、第一主动辊;24、第二从动辊;25、第二主动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收纳盒子设备进料结构,包括底座1和控制面板12,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盒箱3,储盒箱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18,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5,第一固定杆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缸6,保证了及时将收纳盒子及时输送到下一环节,气缸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板19,推板19贯穿储盒箱3的内部且位于储盒箱3的一侧开设有出料口7,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重力感应箱4,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四个固定柱2,保证了输送带的整体的稳固性,四个固定柱2的顶部安装有输料组件11,输料组件11包括第二传送带9和第一主动辊23,两个固定柱2之间且靠近重力感应箱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从动辊22,保证了整体的正常运行,两个固定柱2之间且远离重力感应箱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主动辊23,第一从动辊22与第一主动辊23之间套有第二传送带9,第一从动辊22通过第二传送带9与第一主动辊23传动连接,四个固定柱2的底部安装有出料组件13,保证了整体的正常运行,固定柱2的外侧安装有转动组件10,储盒箱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12,保证了整体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的,出料组件13包括第一传送带8和第二主动辊25,两个固定柱2之间且靠近重力感应箱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主动辊25,两个固定柱2之间且远离重力感应箱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从动辊24,第二从动辊24与第二主动辊25之间套有第一传送带8,第二从动辊24通过第一传送带8与第二主动辊25传动连接,第二主动辊25的转轴延伸至固定柱2的外侧且固定连接有从动皮带轮16,保证了整体的运行。
进一步的,转动组件10包括电机14和传动皮带15,固定柱2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1,固定板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14,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皮带轮17,主动皮带轮17的上方且位于固定柱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从动皮带轮16,从动皮带轮16通过传动皮带15与主动皮带轮17传动连接,保证了传送带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的,固定柱2的外侧安装有与转动组件10转动方向相反的相同组件,两个固定柱2一侧固定安装有下料隔板20,下料隔板20的最低高度要大于出料口7的最大高度,保证了收纳盒子可以正常输送到传送带。
进一步的,储盒箱3与重力感应箱4固定连接,重力感应箱4的内部安装有重力传感器,保证了可以及时控制传送带的速度。
进一步的,第二固定杆18的顶部且位于储盒箱3的内部与出料口7固定连接,储盒箱3的顶部开设有进盒口,保证了整体的运行。
进一步的,气缸6和电机14均与控制面板12电性连接,保证了整体的正常运行。
具体的,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打开控制面板12,将收纳盒子从储盒箱3顶部开设的进口放入,落入出料口7的顶部,气缸6运行,推动推板19将落入的收纳盒子推出至重力感应箱4,反向转动的电机14运行,带动皮带轮运行,使得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主动辊23转动,从而使得第二传送带9反向运行,及时进行下料,固定柱2靠近重力感应箱4的一侧固定安装的下料隔板20最大程度上阻止了下料落入其他地方,设置的下料隔板20最低高度高于出料口7的最低高度,避免了收纳盒子被卡住的情况,当收纳盒子装料达到一定重量时,重力传感器及时进行反馈,使得第二传送带9停止运行,避免了下料的浪费,电机14运行,通过输出端固定连接的主动皮带轮17运行,使传动皮带15运行,带动从动皮带轮16运行,使得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主动辊25转动,使得第一传送带8运行,使得第二从动辊24转动,维持整体的运行,及时进行输送收纳盒子,保证了其整齐性,方便了后期人工进行统一整理,输送走收纳盒子之后,气缸6再将下一页收纳盒子推动至重力感应箱4顶部,重复进行下料结构的循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