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防坠安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大灯光测试过程中,由于设备需要满足多种车型的灯光测试,所以需要大灯集光箱能根据车型到达相应的位置,在移动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碰撞到人,同步带断裂等状况,突然出现这种状况,人来不及反应。如果同步带断裂,灯箱向下坠落,很有可能会卡住人的腿等伤人事故,为了防止发生这种事故,需要在机械设备上增加安全保护装置。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申请公布号为cn107814289a的发明公开了一种sc施工升降机防坠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安装座、弹簧、拉杆、连接杆、横轴、机架、导轨、偏心轮、轴承座、导轮、导向支座;所述机架的后侧设置有导轨,且导轨通过螺栓与框架相连接;所述机架的顶侧中间位置设置有拉杆,且拉杆通过贯穿方式与机架相连接;所述拉杆的顶端设置有安装座,且安装座通过焊接方式与安装座相连接;所述拉杆的上方外侧设置有弹簧,且拉杆通过贯穿方式与拉杆相连接。该防坠装置防护等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坠安全保护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坠安全保护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板、驱动电机、同步带结构、防坠结构、壳体和集光箱,所述同步带结构包括同步带轮、平衡重、中间滚轮和同步带,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同步带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同步带轮连接,所述同步带的一端与所述平衡重固定,所述同步带的另一端绕过所述同步带轮和所述中间滚轮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下方,所述防坠机构固定于在所述中间滚轮下方并与所述集光箱连接,所述壳体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下方并罩住所述防坠结构,所述集光箱位于所述壳体外侧并沿所述壳体上下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防坠结构包括防坠楔、触发凸轮、轴套、弹簧、行程开关和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与所述防坠楔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侧与所述集光箱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方设置所述触发凸轮,所述触发凸轮的斜下方设置所述行程开关,所述触发凸轮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设有轴套,所述轴套内设置弹簧,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方设置所述中间滚轮,所述中间滚轮与第一固定座固定,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设置等高螺栓,所述等高螺栓的螺杆从所述触发凸轮的底部穿入,经过所述轴套内的弹簧,从第一连接板穿出后与所述第一固定座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是截面为h形的壳体,分为第一侧边、第二侧边和中间隔板,所述中间隔板垂直设置与所述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之间,并形成竖向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侧边上设有第一竖向滑槽,所述第二侧边上设有第二竖向滑槽,所述平衡重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防坠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并与所述集光箱背面的安装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凹槽的外侧边竖向设置有两个滑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第一组滑块和第二组滑块,第一组滑块和第二组滑块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滑竿上。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滑竿通过定位板固定在所述第二凹槽的外侧边。
进一步地,所述滑竿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凹槽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上还设有一个l形导向件,所述l形导向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固定,另一端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通过滑动结构沿所述第一竖向滑槽上下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竖向滑槽上设有两个上下布置的l形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集光箱过度上升或过度下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横向档杆,用于限制所述平衡重过度下落。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集光箱机械下限位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防坠安全保护装置,除了软件、电气上的防坠保护外,增加了一道机械上的防坠保护,安全等级大大提升;
2、本实用新型的防坠安全保护装置,运用了滑轮组的原理,同步带的受力只有集光箱重量的一半,平衡重的体积也可以减小一半,同步带可以选用经济型的型号,设计上可以更紧凑,成本也大大降低;
3、本实用新型的防坠安全保护装置,行程开关,正常运行过程中是运用的常闭触点,当发生故障后,常闭变为常开,也就是说如果该行程开关如果自身发生故障,整个设备也会运行部起来,相当于能自检,这种设计能提高电气回路的安全等级。
4、本实用新型的防坠安全保护装置,行程开关,有两种功效,第一是安全保护开关,第二是极限位开关,设计上能省一个开关。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同步带结构和防坠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防坠结构的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集光箱背面安装板上的部件关系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防坠安全保护装置,驱动电机带动集光箱上下运动,使用开口式同步带,一头固定,另一头连接平衡重,平衡重在型材(h形壳体)中上下移动,由于有平衡重的存在,选用的电机则可以选用输出扭矩较小的电机。
该防坠安全保护装置应用了滑轮组的原理,一个轮是同步带轮为驱动轮,另一个轮是中间滚轮,由于有中间滚轮的存在,同步带承受的力减轻了一倍,可以降低同步带的要求。
如图1至8所示,接下来结合具体结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防坠安全保护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板1、驱动电机2、同步带结构、防坠结构、壳体3和集光箱4,同步带结构包括同步带轮5、平衡重6、中间滚轮7和同步带8,驱动电2机和同步带轮5设置在第一安装板1上,驱动电机2与同步带轮5连接,同步带8的一端与平衡重6固定,同步带8的另一端绕过同步带轮5和中间滚轮7固定于第一安装板1的下方,防坠结构固定于在中间滚轮7下方并与集光箱4连接,壳体3位于第一安装板1下方并罩住防坠结构,集光箱4位于壳体3外侧并沿壳体3上下运动。
实施例2
实施例2是实施例1的优选例。
在实施例2中,防坠结构包括防坠楔9、触发凸轮10、轴套11、弹簧12、行程开关13和第一连接板14,第一连接板14的一侧与防坠楔9连接,第一连接板14的另一侧与集光箱4连接,第一连接板14的下方设置触发凸轮10,触发凸轮10的斜下方设置行程开关13,触发凸轮10与第一连接板14之间设有轴套11,轴套11内设置弹簧12,第一连接板14的上方设置中间滚轮7,中间滚轮7与第一固定座15固定,第一固定座15与第一连接板14之间设置等高螺栓16,等高螺栓16的螺杆从触发凸轮10的底部穿入,经过轴套11内的弹簧12,从第一连接板14穿出后与第一固定座15固定。
实施例3
实施例3是实施例1的优选例。
在实施例3中,壳体3是截面为h形的壳体,分为第一侧边31、第二侧边32和中间隔板33,中间隔板33垂直设置与第一侧边31和第二侧边32之间,并形成竖向的第一凹槽34和第二凹槽35,第一侧边31上设有第一竖向滑槽311,第二侧边32上设有第二竖向滑槽321,平衡重6位于第一凹槽34内,防坠结构位于第二凹槽35内并与集光箱4背面的安装板41连接。优选的,第一凹槽内34设有横向档杆,用于限制平衡重6过度下落。
具体的,第二凹槽35的外侧边竖向设置有两个滑竿351,安装板41上设有第一组滑块42和第二组滑块43,第一组滑块42和第二组滑块43分别套设在两个滑竿351上。两个滑竿351通过定位板352固定在第二凹槽35的外侧边。滑竿351的高度低于第二凹槽35的高度。
优选地,安装板41上还设有一个l形导向件44,l形导向件44的一端与安装板41固定,另一端设有导向块45,导向块45通过滑动结构46沿第一竖向滑槽311上下滑动。
优选地,第二竖向滑槽321上设有两个上下布置的l形限位结构322,用于限制集光箱4过度上升或过度下降。
优选地,壳体1的底部设有底板17,底板17上设有集光箱机械下限位结构171。
整套机构的动作原理:
如图5所示,正常状态下防坠楔的状态,由于防坠楔重心与销不同心,所以防坠楔与铝型材(h形壳体)之间有间隙。
(a)如果同步带突然断裂,同步带失去拉力,由于弹簧先前被压缩,当同步带失去拉力之后,弹簧会撑开,促使触发凸轮向下运动,触发行程开关,软件上停止所有运动,此时集光箱由于重力的作用突然下坠,防坠楔发生翻转,最终防坠楔的尖角部分卡在铝型材中,起到机械防坠的作用。
(b)如果集光箱往下运动的过程中遇到东西卡住了,然而电机还在运转,同步带还在运动,相当于集光箱已经停止,中间滚轮、等高螺栓以及触发凸轮还在继续往下运动,触发行程开关,软件上停止所有运动。
(c)如果集光箱往下运动到极限位置后,停止运动,该行程开关也会被触发,原理同上(b)。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