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倾斜升降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23381发布日期:2021-03-12 10:58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倾斜升降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倾斜升降平台。



背景技术:

升降平台是一种多功能起重装卸机械设备,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移动式分为直臂式、曲臂式,剪叉式,桅柱式,铝合金升降平台,套缸式:固定式有剪叉式,导轨式升降平台、链条式升降平台、装卸平台及附着式电动施工平台等。

目前,现有的一些升降平台,使用时当较重的机械设备进入平台时或平台上放置的机械设备重心不在平台中心时,平台会产生倾斜,无法保持水平,置于升降平台上的机械设备存在掉落下来的危险,设备掉落不仅会造成损坏,也容易砸伤工作人员,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的升降平台不能很好适应不同设备的重心位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倾斜升降平台,包括:

支撑座,所示支撑座上开设有空腔;以及

通过升降机构活动安装于所述空腔内的升降板;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驱动部、与第一驱动部动力输出端相连的第一传动部、与第一传动部动力输出端相连的第二驱动部以及与第二驱动部动力输出端相连的第二处传动部,所述第一传动部动力输出端和所述第二传动部动力输出端均与升降板转动相连,并且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均与空腔侧壁转动相连;

第一驱动部带动第一传动部以及第二传动部转动以控制升降板升降,并通过第二驱动部带动第二传动部转动以调节升降板的倾斜程度。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使用时,第一驱动部驱动第一传动部在空腔内转动,同时第一传动部通过与之相连的第二驱动部带动第二传动部在空腔内转动,从而通过第一传动部与第二传动部带动升降板进行升降;当放置在升降板上的设备形状不规则导致重心不稳时,通过操作第二驱动部带动第二传动部在空腔内转动,从而带动升降板转动以适应设备当前的重心位置,防止升降板上的设备掉落造成危险。

优选地,还包括安装在支撑座一端两侧的两支撑块,两支撑块关于支撑座长度方向的中轴对称,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第一液压轴,所述第一液压轴的固定端通过第一转轴转动安装于两所述支撑块之间,第一液压轴的伸缩端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一传动部转动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部包括第一转动连接杆,所述第一转动连接杆为“t”形杆,第一转动连接杆水平段一端与第二转轴相连,另一端与升降板转动相连,第一转动连接杆竖直段与第二驱动部相连,第一转动连接杆中部转动连接在空腔的侧壁上。

优选地,第二驱动部包括第二液压轴,所述第二液压轴的固定端通过第三转轴与第一转动连接杆的竖直段转动相连,第二液压轴的伸缩端通过第四转轴与第二传动部转动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二传动部包括第二转动连接杆,所述第二转动连接杆包括竖直段与水平段,所述竖直段一端与水平段相连,另一端与第二液压轴的伸缩端转动相连,所述水平段远离竖直段的一端与升降板转动相连,水平段与竖直段相连的位置与空腔侧壁转动相连。

优选地,第一转动连接杆与第二转动连接杆均有两个,两所述第一转动连接杆对称设置于第二转轴两端,两所述第二转动连接杆对称设置于第四转轴两端。

优选地,所述升降板与设备的接触面为粗糙面。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正视图。

图3为升降机构未工作状态下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升降机构升降状态下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升降机构升降倾斜状态下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中标号依次为:1、支撑座;11、空腔;2、升降板;3、支撑块;4、第一液压轴;41、第一转轴;42、第二转轴;5、第二液压轴;51、第三转轴;52、第四转轴;6、第

一转动连接杆;7、第二转动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倾斜升降平台,包括:

支撑座1,所示支撑座1上开设有空腔11;以及

通过升降机构活动安装于所述空腔11内的升降板2;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驱动部、与第一驱动部动力输出端相连的第一传动部、与第一传动部动力输出端相连的第二驱动部以及与第二驱动部动力输出端相连的第二处传动部,所述第一传动部动力输出端和所述第二传动部动力输出端均与升降板2转动相连,并且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均与空腔11侧壁转动相连;

第一驱动部驱动第一传动部在空腔11内转动,同时第一传动部通过与之相连的第二驱动部带动第二传动部在空腔11内转动,从而通过第一传动部与第二传动部带动升降板2进行升降;当放置在升降板2上的设备形状不规则导致重心不稳时,通过操作第二驱动部带动第二传动部在空腔11内转动,从而带动升降板2转动以适应设备当前的重心位置。

如图1和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可倾斜升降平台,对其包括的支撑座1以及第一驱动部进一步优化,优选地,还包括安装在支撑座1一端两侧的两支撑块3,两支撑块3关于支撑座1长度方向的中轴对称,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第一液压轴4,所述第一液压轴4的固定端通过第一转轴41转动安装于两所述支撑块3之间,第一液压轴4的伸缩端通过第二转轴42与第一传动部转动相连;第一液压轴4的伸缩端带动第一传动部在空腔11内发生转动,同时第一传动部通过与之相连的第二驱动部带动第二传动部在空腔11内转动,从而通过第一传动部与第二传动部带动升降板2进行升降,并且第一液压轴4在升降板2升降的过程能够在两支撑块3之间发生转动,从而增大升降板2的升降距离。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可倾斜升降平台,对其包括的第一传动部进一步优化,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部包括第一转动连接杆6,所述第一转动连接杆6为“t”形杆,第一转动连接杆6水平段一端与第二转轴42相连,另一端与升降板2转动相连,第一转动连接杆6竖直段与第二驱动部相连,第一转动连接杆6中部转动连接在空腔11的侧壁上;第一液压轴4的伸缩端带动第一转动连接杆6在空腔11内发生转动,同时第一转动连接杆6通过与之相连的第二驱动部带动第二传动部在空腔11内转动,从而带动升降板2进行升降;第一转动连接杆6设计为“t”形杆,则使得第一液压轴4的伸缩端带动第一转动连接杆6转动时,第一转动连接杆6能够同时带动第二驱动部和升降板2运动。

如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可倾斜升降平台,对其包括的第二驱动部进一步优化,优选地,第二驱动部包括第二液压轴5,所述第二液压轴5的固定端通过第三转轴51与第一转动连接杆6的竖直段转动相连,第二液压轴5的伸缩端通过第四转轴52与第二传动部转动相连;第一液压轴4的伸缩端带动第一转动连接杆6在空腔11内发生转动,同时第一转动连接杆6通过与之相连的第二液压轴5带动第二传动部在空腔11内转动以带动升降板2升降,并且同时第二液压轴5能够独自带动第二传动部在空腔11内转动,从而使升降板2转动。

如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可倾斜升降平台,对其包括的第二传动部进一步优化,优选地,所述第二传动部包括第二转动连接杆7,所述第二转动连接杆7包括竖直段与水平段,所述竖直段一端与水平段相连,另一端与第二液压轴5的伸缩端转动相连,所述水平段远离竖直段的一端与升降板2转动相连,水平段与竖直段相连的位置与空腔11侧壁转动相连;第一液压轴4的伸缩端带动第一转动连接杆6在空腔11内发生转动,同时第一转动连接杆6通过与之相连的第二液压轴5带动第二转动连接杆7在空腔11内转动,通过第一转动连接杆6与第二转动连接杆7同时作用,使得升降板2升降;并且同时驱动第二液压轴5,使第二液压轴5的伸缩端带动第二转动连接轴在空腔11内转动,从而使升降板2转动。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可倾斜升降平台,对其包括的第一转动连接杆6以及第二转动连接杆7进一步优化,优选地,第一转动连接杆6与第二转动连接杆7均有两个,两所述第一转动连接杆6对称设置于第二转轴42两端,两所述第二转动连接杆7对称设置于第四转轴52两端。;使得升降板2升降过程中,第一转动连接杆6与第二转动连接杆7能够对升降板2支撑的更稳固,保证位于升降板2上的设备不会发生掉落。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可倾斜升降平台,对其包括的升降板2进一步优化,优选地,所述升降板2与设备的接触面为粗糙面;能够增大升降板2与设备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升降板2在适应设备的重心而发生转动时,设备不会轻易在升降板2上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第一液压轴4的伸缩端带动第一转动连接杆6在空腔11内发生转动,同时第一转动连接杆6通过与之相连的第二液压轴5带动第二转动连接杆7在空腔11内转动,通过第一转动连接杆6与第二转动连接杆7同时作用,使得升降板2带动位于其上的设备进行升降;当需要根据设备的中心位置而改变升降板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时,驱动第二液压轴5,使得第二液压轴5的伸缩端带动第二转动连接轴在空腔11内转动,从而使升降板2发生转动以适应升降板2上的设备的重心位置。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