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式包芯线卷放线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56543发布日期:2021-04-21 00:31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式包芯线卷放线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芯线包装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节式包芯线卷放线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球化剂包芯线由带形钢带包卷球化剂而成,为了便于包芯线的存放及其转运,需要将包芯线收卷起来形成线卷,一来可以减小包芯线的空间占用率,二来便于包芯线安全、可靠的进行转运。
3.目前,现有的包芯线卷一般采用塑料膜包覆后,放置在用钢棍焊接的圆柱形支架内,该支架的两端为圆形结构,中间用钢棍将两端圆形结构连接为一体,包芯线卷固定放置于支架内,使用时从中间抽取包芯线。采用这种结构,在搬运或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磕碰、表面擦伤或者变形的情况,从而降低出厂产品等级,不能达到客户的使用要求,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在使用过程中,包芯线卷在抽取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线卷直径逐渐减小,与支架之间的空隙越来越大,支架无法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依然容易出现乱线、倒线、交叉缠绕的情况,影响包芯线的正产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支撑保护包芯线卷,防止其在转运或使用过程中出现损坏、变形甚至折断现象的可调节式包芯线卷放线支撑装置。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可调节式包芯线卷放线支撑装置,包括顶盖和支撑主体,所述顶盖与支撑主体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支撑主体包括底座和固定在底座上的若干个竖直放置且呈环状分布的支撑柱,若干个支撑柱、底座和顶盖围成一个圆柱形的包芯线卷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内设有至少两个均匀分布的压紧板,所述压紧板中部连接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一端安装在支撑柱上,用于驱动压紧板沿容纳空间的径向作往复移动。
7.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伸缩套筒组件、充气装置和连接管,所述伸缩套筒组件呈水平布置,且伸缩套筒组件一端与压紧板固连,另一端与支撑柱或连接管固连,所述充气装置的出气口通过止回阀与连接管的进气端相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出气端连通设置有伸缩气囊,所述伸缩气囊一端与连接管固连,另一端伸入伸缩套筒组件内部,伸缩气囊充气膨胀后可推动压紧板沿容纳空间的径向移动。
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的侧壁上开设有放气孔,所述放气孔内设置有气帽组件,用于控制气体的排放。
9.进一步地,所述压紧板与底座之间设有滑轨组件,所述滑轨组件包括滑块和滑轨,所述滑轨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滑块与压紧板固连,所述压紧板通过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压紧板的两端分别通过铰接杆组件与对应的支撑柱相连接,所述
铰接杆组件包括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所述第一铰接杆一端和第二铰接杆一端相铰接,所述第一铰接杆另一端与支撑柱铰接,所述第二铰接杆另一端与压紧板铰接。
11.进一步地,所述压紧板为弧形板。
12.进一步地,所述顶盖与支撑主体之间通过搭扣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顶盖上设有出线孔,所述出线孔的内径小于包芯线卷的内圆直径。
14.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整体采用框架结构对包芯线卷进行支撑及限位,方便运输和使用;出线孔采用圆形结构避免出线时折断包芯线;压紧板采用可调节式结构,调节容纳空间的大小以便适配不同卷径的包芯线卷,更能实现持续抵持支撑在包芯线卷外侧,防止包芯线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卷径变小得不到压紧板的支撑而发生乱线的情况。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灵活,制造成本低廉,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结构图;
16.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俯视图结构图(省略顶盖);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顶盖的俯视图结构图;
19.其中,1、顶盖;11、出线孔;2、支撑主体;3、支撑柱;4、压紧板;5、驱动装置;51、伸缩套筒组件;52、充气装置;53、止回阀;54、连接管;55、气帽组件;56、伸缩气囊;6、底座;7、滑轨组件;71、滑块;72、滑轨;8、铰接杆组件;81、第一铰接杆;82、第二铰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描述中,为了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所使用的一些方位词,例如“前”、“后”、“上”、“下”、“顶部”、“底部”、“内”、“外”等均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方位而言的。
22.实施例
23.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调节式包芯线卷放线支撑装置,包括顶盖1和支撑主体2,顶盖1与支撑主体2可拆卸式连接,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顶盖1与支撑主体2之间通过搭扣连接。顶盖1上设有圆形的出线孔11,出线孔11的内径小于包芯线卷的内圆直径,这样可以防止包芯线卷从中脱出,出线孔11采用圆形结构,这样在抽出包芯线时,包芯线沿出线孔11 侧壁滑动,不会折断包芯线。
24.本实施例的支撑主体2包括底座6和固定在底座6上的若干个竖直放置且呈环状分布的支撑柱3,若干个支撑柱3、底座6和顶盖1围成一个圆柱形的包芯线卷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内靠近侧壁的位置设有至少两个均匀分布的压紧板4,具体地,压紧板4设有两个,均为片状的弧形板,压紧板4中部连接设置有驱动装置5,驱动装置5一端安装在支撑柱3上,用于驱动压紧板4沿容纳空间的径向作往复移动。采用这种结构,压紧板4的位置可以调节,故而该容纳空间内可以适配不同直径的包芯线卷;而且使用过程中随着包芯线的抽出,包芯线卷的卷径不断减小,在减小到一定程度时,为了防止发生乱线、倒线等情况,可以通过调节压紧板4的位置使其向内移动继续抵持在包芯线卷外侧保证线卷不松散。
25.具体地,驱动装置5包括伸缩套筒组件51、充气装置52和连接管54,伸缩套筒组件51呈水平布置,且伸缩套筒组件51一端与压紧板4固连,另一端与支撑柱3或连接管54固连,伸缩套筒组件51主要起到支撑压紧板4的作用,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伸缩套筒组件51另一端与支撑柱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伸缩套筒组件51包括若干个依次套接的伸缩套筒,伸缩套筒一端设有活塞,活塞为中空结构,相邻两个伸缩套筒之间通过活塞滑动连接,伸缩套筒另一端设有压帽,压帽用于相对滑动的内侧伸缩套筒的轴向限位。充气装置52的出气口通过止回阀53与连接管54的进气端相连通,连接管54的出气端连通设置有波纹管状的伸缩气囊56,伸缩气囊56一端与连接管54固连,另一端伸入伸缩套筒组件51内部,伸缩气囊56充气膨胀后可推动压紧板4沿容纳空间的径向向内侧移动。连接管54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气孔,排气孔内设置有气帽组件55,用于控制气体的排放。气帽组件55包括盖设在排气孔内侧起到密封作用的盖帽,盖帽中部连接设有连接杆,盖帽通过连接杆与设在排气孔外侧的控制钮相连,控制钮的外径大于排气孔的内径,控制钮与连接管54侧壁之间具有一定距离,且控制钮与连接管54侧壁之间连接设有弹簧,弹簧用于辅助气帽组件55快速复位。当需要排气时,手动推动控制钮,控制钮通过连接杆带动盖帽与排气孔分离形成排气通道,当伸缩气囊56中的气体排出后,停止推动控制钮,控制钮即可在弹簧的作用下快速复位。
26.另外,本实施例中压紧板4与底座6之间设有滑轨组件7,滑轨组件7包括滑块71和滑轨72,滑轨72安装在底座6上,且滑轨72沿底座6的径向方向布置,滑块71与压紧板4固连,压紧板4通过滑块71与滑轨72滑动连接。采用这种结构,可以起到进一步支撑压紧板4的作用,同时也起到对压紧板4的移动方向进行导向的作用,保证其移动路线不偏移,提高其运行的可靠性。另外,本实施例中压紧板4的两端分别通过铰接杆组件8与对应的支撑柱3相连接,铰接杆组件8包括第一铰接杆81和第二铰接杆82,第一铰接杆81一端和第二铰接杆82一端相铰接,第一铰接杆81另一端与支撑柱3铰接,第二铰接杆82 另一端与压紧板4铰接。采用这种结构,主要是起到对压紧板4两端的支撑作用,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压紧板4两端发生晃动。
27.使用时,先将顶盖1拆卸下来,放入包芯线卷,然后安装上顶盖1并通过搭扣扣紧固定;然后根据包芯线卷卷径大小选择是否需要调节压紧板4,当包芯线卷卷径小于容纳空间容易发生晃动时,启动充气装置52,充气装置52对伸缩气囊56充气使其膨胀,伸缩气囊56膨胀后推动压紧板4沿伸缩套筒组件51的轴向方向向内侧移动,直至抵持在包芯线卷的外侧,对包芯线卷进行支撑及限位。使用完成后,通过气帽组件55打开排气孔进行排气,排气完成后伸缩气囊 56收缩成原始状态,然后即可手动推动压紧板4使其复位,不影响下次使用。
2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节式包芯线卷放线支撑装置,整体采用框架结构对包芯线卷进行支撑及限位,方便运输和使用;出线孔11采用圆形结构避免出线时折断包芯线;压紧板4采用可调节式结构,调节容纳空间的大小以便适配不同卷径的包芯线卷,更能实现持续抵持支撑在包芯线卷外侧,防止包芯线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卷径变小得不到压紧板4的支撑而发生乱线的情况。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灵活,制造成本低廉,实用性高。
29.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