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搬运机器人接触面的塑胶件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69600发布日期:2021-04-21 04:41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搬运机器人接触面的塑胶件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搬运机器人接触面的塑胶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传统的搬运机器人的塑胶件是通过粘合剂与顶升板相互固定,以此方法来增大顶升板与货架之间的摩擦力的。但是通过粘合剂进行固定会导致拆卸困难,不便于维护。同时,粘合剂有一定腐蚀性,容易对搬运机器人的本体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搬运机器人接触面的塑胶件安装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4.一种适用于搬运机器人接触面的塑胶件安装结构,包括:搬运机器人和塑胶组件;塑胶组件固定至搬运机器人用于接触货箱的顶部;搬运机器人的顶部设有用于顶升货物并安装塑胶组件的顶升板;塑胶组件包括多个塑胶垫;塑胶垫用于接触顶升板的一侧形成有若干安装凸台;顶升板的用于安装塑胶垫的安装面形成有若干用于配合安装凸台的安装孔;多个塑胶垫通过若干安装凸台分别插入若干安装孔固定至顶升板。
5.进一步地,安装凸台的外周形成有多个凸条;多个凸条的远离安装凸台的端面位于同一个圆柱面内。
6.进一步地,圆柱面围成的圆柱的直径大于安装孔的直径。
7.进一步地,圆柱面围成的圆柱的直径与安装孔的直径的比值为大于等于1.1小于等于1.2。
8.进一步地,圆柱面围成的圆柱的直径与安装孔的直径的比值为等于1.15。
9.进一步地,凸条的数目为4。
10.进一步地,4个凸条沿安装凸台的周向均匀分布。
11.进一步地,多个塑胶垫呈圆形分布。
12.进一步地,多个安装孔呈圆形分布。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的适用于搬运机器人接触面的塑胶件安装结构的塑胶组件包括多个塑胶垫。多个塑胶垫通过若干安装凸台分别插入若干安装孔固定至顶升板,拆卸方便,还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增加或者减少安装塑胶垫的个数。塑胶垫的生产成本较低,且能够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适用于搬运机器人接触面的塑胶件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15.图2是图1中的适用于搬运机器人接触面的塑胶件安装结构的塑胶垫的示意图;
16.图3是图2中的适用于搬运机器人接触面的塑胶件安装结构的顶升板的示意图。
17.适用于搬运机器人接触面的塑胶件安装结构10,顶升板11,安装孔111,塑胶组件
12,塑胶垫121,安装凸台1211,凸条1212。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19.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适用于搬运机器人接触面的塑胶件安装结构10,包括:搬运机器人和塑胶组件12。塑胶组件12固定至搬运机器人用于接触货箱的顶部,以此方法来增大顶部与货架之间的摩擦力。
20.作为具体的结构,搬运机器人的顶部设有顶升板11。顶升板11用于顶升货物并安装塑胶组件12。塑胶组件12与货物接触从而增大货物与顶升板11之间的摩擦力。具体地,塑胶组件12包括多个塑胶垫121。塑胶垫121用于接触顶升板11的一侧形成有若干安装凸台1211。顶升板11的用于安装塑胶垫121的安装面形成有若干用于配合安装凸台1211的安装孔111。多个塑胶垫121通过若干安装凸台1211分别插入若干安装孔111固定至顶升板11。多个塑胶垫121之间都是相互独立的。当需要拆卸塑胶垫121时直接将塑胶垫121的安装凸台1211从安装孔111内拔出即可。这样的结构使得塑胶垫121拆卸方便,还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增加或者减少安装塑胶垫121的个数。同时,塑胶垫121的生产成本较低,且能够重复利用。
21.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安装凸台1211的外周形成有多个凸条1212。设置多个凸条1212能够增大安装凸台1211与安装孔111的孔壁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保证塑胶垫121的安装稳定性。具体地,多个凸条1212的远离安装凸台1211的端面位于同一个圆柱面内。
22.进一步地,圆柱面围成的圆柱的直径大于安装孔111的直径。由于安装凸台1211和凸条1212都是由塑胶材料制成,在受到挤压时会产生一定的弹性形变。所以在安装塑胶垫121时,用力挤压安装凸台1211使凸条1212产生弹性形变压入安装孔111即可。这样能够进一步保证塑胶垫121的安装稳定性。
2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圆柱面围成的圆柱的直径与安装孔111的直径的比值为大于等于1.1小于等于1.2。具体地,可将圆柱面围成的圆柱的直径与安装孔111的直径的比值设置为等于1.15。
24.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凸条1212的数目为4。4个凸条1212沿安装凸台1211的周向均匀分布。
25.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多个塑胶垫121呈圆形分布。多个安装孔111呈圆形分布。这样能够从圆周方向上保证货箱的平稳性。
2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