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制品储藏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62354发布日期:2021-06-22 15:28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制品储藏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温保藏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制品储藏罐。



背景技术:

在生物医药行业中,制备后的生物样本,比如细胞、血液等,需要转移及保存在深低温环境中,以保存其生物活性。细胞、血液等生物样本通常存储在冻存管中,一定数量的冻存管会装入冻存盒中。然后将多个冻存盒放置在一个大的液氮容器中,但现有的液氮容器容积较小,只能存放数量很少的冻存盒,且存取时冻存盒多由人工手动存取,使用人离液氮较近,有冻伤的危险,自动化程度不高。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安全系数高的生物制品储藏罐。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安全系数高的生物制品储藏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制品储藏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设置有与其配合的保温盖,所述罐体内设置有位于上端的制品盛放区和位于下端的液氮盛放区,所述制品盛放区内安装有只可周向转动的旋转托架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旋转托架连接有带动其转动的动力装置,所述液氮盛放区内安装有液氮进液管和压力式液位仪,所述液氮进液管连接有安装在所述罐体顶部的液氮电控阀组,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液氮电控阀组、动力装置和压力式液位仪电连接有安装在所述罐体顶部的中央控制装置。

所述罐体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外壳和内胆,所述外壳和内胆之间设置有隔离保温腔,所述开口贯穿设置在所述外壳和内胆的顶部。

所述罐体的顶部位于所述开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温盖安装杆,所述保温盖安装杆的顶部铰接安装有保温盖连接板的一端,所述保温盖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保温盖固定连接。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罐体顶部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旋转托架包括旋转轴、安装在所述旋转轴表面的若干个隔板和安装在所述隔板下端的承载板,所述旋转轴相对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上到套接有皮带。

所述旋转轴的顶端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上空心转轴、联轴器和连接套;所述上空心转轴的上端固定嵌入所述从动齿轮的轴心,所述上空心转轴嵌入所述联轴器内,所述联轴器的下端嵌入所述连接套的上端并与之过盈配合,所述旋转轴的顶端固定嵌入所述连接套的下端,所述旋转轴上还套接固定有与所述隔板固定的隔板固定管,若干个所述隔板的外端还套接固定有隔离筒。

所述从动齿轮的顶部还盖合有一保护盖,所述保护盖和上空心转轴的轴心轴向固定安装有的感温探头保护管,所述上空心转轴和联轴器设置有径向贯穿的感温孔,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感温探头伸入所述感温探头保护管中,所述感温孔、感温探头保护管和所述制品盛放区连通。

所述上空心转轴的下端和联轴器的上端还轴向套接有一保护套管,所述感温孔暴露于所述保护套管的下方,所述联轴器的上端设置有径向膨大的半球形旋转部,所述保护套管的内部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半球形旋转部相匹配的第二轴承。

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进液管固定口和压力式液位仪探头入口,所述液氮盛放区内设置有贯穿安装在所述内胆上的液氮入口弯管和液位探测弯头,所述液氮进液管穿过所述进液管固定口和隔离保温腔后与所述液氮入口弯管连接,所述压力式液位仪的液位探头依次穿过所述压力式液位仪探头入口、隔离保温腔后和所述液位探测弯头伸入所述液氮盛放区中。

所述液氮电控阀组包括入口端连接在所述液氮进液管中部的泄氮管;所述液氮进液管的后端设置有串联的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泄氮管的前端连接有第二温度传感器,中部安装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电磁阀与所述中央控制装置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生物制品储藏罐,包括罐体,罐体内设置有位于上端的制品盛放区和位于下端的液氮盛放区,制品盛放区内安装有只可周向转动的旋转托架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旋转托架连接有带动其转动的动力装置,液氮盛放区内安装有液氮进液管和压力式液位仪,液氮进液管连接有安装在罐体顶部的液氮电控阀组,第一温度传感器、液氮电控阀组、动力装置和压力式液位仪电连接有安装在罐体顶部的中央控制装置,中央控制装置根据压力式液位仪测得的液氮深度,第一温度传感器感测罐体内温度,从而及时自动的通过液氮电控阀组补充液氮,动力装置控制旋转托架转动,从而可以提前选好或放置所需要的物品,自动化程度高,防护好,安全系数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液氮电控阀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液氮电控阀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需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式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生物制品储藏罐,包括罐体100,罐体100顶部设置有开口101,开口101设置有与其配合的保温盖102,罐体100内设置有位于上端的制品盛放区103和位于下端的液氮盛放区104,制品盛放区103内安装有只可周向转动的旋转托架200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旋转托架200连接有带动其转动的动力装置300,液氮盛放区104内安装有液氮进液管401和压力式液位仪,液氮进液管401连接有安装在罐体100顶部的液氮电控阀组400,第一温度传感器、液氮电控阀组400、动力装置300和压力式液位仪电连接有安装在罐体100顶部的中央控制装置500,中央控制装置500包括液晶触摸屏501,方便状态的显示监控和输入。中央控制装置根据压力式液位仪测得的液氮深度,第一温度传感器感测罐体内温度,从而及时自动的通过液氮电控阀组补充液氮,动力装置控制旋转托架转动,从而可以提前选好或放置所需要的物品,自动化程度高,防护好,安全系数高。

罐体100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外壳105和内胆106,外壳105和内胆106之间设置有隔离保温腔107,开口101贯穿设置在外壳105和内胆106的顶部,外壳105的顶部内侧壁设置有与外壳105顶部形状一致的第一支撑条108,内胆106顶部内侧壁设置有一边与内胆106顶部形状一致的第二支撑条109,结构简单,确保外壳105和内胆106的结构强度。

罐体100的下端靠近开口101的部位还安装有折叠式楼梯115,罐体100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116,折叠式楼梯115方便放取物品,万向轮116方便移动。

罐体100的顶部位于开口1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温盖安装杆110,保温盖安装杆110的顶部铰接安装有保温盖连接板111的一端,保温盖连接板111的另一端与保温盖102固定连接,方便保温盖102的开合。

在本实施例中,开口101的侧壁为双层结构,其由中部间隔的外管1011和内管1012构成,外管1011和内管1012的边缘固定连接,确保开口101的保温隔热效果,不会泄露冷气。

动力装置300包括安装在罐体100顶部的电机301,电机301的转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302,旋转托架200包括旋转轴201、安装在旋转轴201表面的若干个隔板202和安装在隔板202下端的承载板203,若干个隔板202的外端还套接固定有隔离筒219,旋转轴201相对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303,主动齿轮302和从动齿轮303上到套接有皮带;在本实施例中,隔板202的顶端还安装有把手220,此作为动力装置300失灵时的备用机构;旋转轴201的下端轴向安装在一贯穿罐体100底部的承重管117,承重管117的上端还安装有套在旋转轴201下端上的第三轴承118。

旋转轴201的顶端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上空心转轴204、联轴器205和连接套206;从动齿轮303设置有径向抵住上空心转轴204侧壁的螺钉305,上空心转轴204的上端固定嵌入从动齿轮303的轴心,上空心转轴204嵌入联轴器205内,联轴器205的下端嵌入连接套206的上端并与之过盈配合,旋转轴201的顶端固定嵌入连接套206的下端,旋转轴201上还套接固定有与隔板202固定的隔板固定管218。

从动齿轮303的顶部还盖合有一保护盖304,保护盖304和上空心转轴204的轴心轴向固定安装有的感温探头保护管208,上空心转轴204和联轴器205设置有径向贯穿的感温孔207,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感温探头伸入感温探头保护管208中,感温孔207、感温探头保护管208和制品盛放区103连通,探测位置精准。

上空心转轴204的下端和联轴器205的上端还轴向套接有一保护套管215,感温孔207暴露于保护套管215的下方,联轴器205的上端设置有径向膨大的半球形旋转部216,保护套管215的内部下端设置有与半球形旋转部216相匹配的第二轴承217。

上空心转轴204上还间隔套接有隔离保护管209,隔离保护管209的上端与外壳105之间还安装有固定环210,固定环210的上端安装有套接在上空心转轴204上的轴承座211,轴承座211的上端安装有套接在上空心转轴204上的第一轴承212,轴承座211的顶部盖合安装有盖合在第一轴承212顶部的封盖213。

隔离保护管209的下端还套接有隔离缓冲管214,隔离缓冲管214的上端贯穿内胆106的顶部,下端与支撑板固定管209的下端固定连接,隔离保护管209和隔离缓冲管214确保上空心转轴204转动时不会撞击罐体,也起到降低造影的作用;内胆106的顶部内侧壁还安装有套接在隔离缓冲管214上的支撑板连接管221,第二支撑条109的一端与支撑板连接管221固定连接。

外壳105的顶部设置有进液管固定口112和压力式液位仪探头入口,液氮盛放区104内设置有贯穿安装在内胆106上的液氮入口弯管113和液位探测弯头114,液氮进液管401穿过进液管固定口112和隔离保温腔107后与液氮入口弯管113连接,压力式液位仪的液位探头依次穿过压力式液位仪探头入口、隔离保温腔107后和液位探测弯头114伸入液氮盛放区104中。

液氮电控阀组400包括入口端连接在液氮进液管401中部的泄氮管402;液氮进液管401的后端设置有串联的第一电磁阀403和第二电磁阀404;泄氮管402的前端连接有第二温度传感器407,中部安装有第三电磁阀405;第一电磁阀403、第二电磁阀404、第二温度传感器407和第三电磁阀405与中央控制装置500电连接;由于初始状态时整个控制阀组的温度较高,如果直接往罐体100注入液氮,会使得液氮气化,会对罐体100的温度均匀度造成影响,所以在液氮进液管401连接外界的液氮罐后,当开始进液时,第二温度传感器407先检测泄氮管402处的液氮温度,当温度高于设定值时,第三电磁阀405开启排掉温度高的液氮,当第二温度传感器407检测到液氮温度降到设定值时,则意味着整个控制阀组的预冷过程完成,此时关闭第三电磁阀405,开启第一电磁阀403和第二电磁阀404,向罐体100注入液氮,避免影响罐体100的温度均匀度,结构简单,工人通过安装在远端的中央控制器控制而不会靠近液氮进液管401和液氮罐,确保工人操作安全。

泄氮管402的出口端还安装有消音器406,确保排掉液氮进液管401前端多余的液氮时不会产生大的噪音。

泄氮管402连接有第三三通管412,第三三通管412的一端与液氮进液管40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温度传感器407连接,还有一端与泄氮管402连接;液氮进液管401的入口端连接有第一三通管408的一端,第一三通管408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接头409和第二接头410。

液氮进液管401的前端还串联连接有过滤器413,过滤器413位于泄氮管402入口端的前方,确保进入液氮进液管401内的液氮的纯净度,避免污染。

液氮进液管401的后端位于第一电磁阀403的前方还设置有安全阀414。确保液氮进液管401的正常压力,不会因压力过大损伤第一电磁阀403和第二电磁阀404,同时第一电磁阀403和第二电磁阀404互为备份,避免一个电磁阀无法控制液氮进液管401。

液氮进液管401的中部设置有一第二三通管411,泄氮管402的入口端与第二三通管411的一端连接,第二三通管411的另外两端分别与过滤器413和安全阀414连接。

液氮进液管401、泄氮管402、第一电磁阀403、第二电磁阀404和第三电磁阀405安装在一支架415上,液氮进液管401的前端通过一第一管夹416固定在支架415上,液氮进液管401的后端通过一第二管夹417固定在支架415上,泄氮管402的中部通过一第三管夹418固定在支架415上,泄氮管402的后端通过一第四管夹419固定在支架415上。

支架415上还盖合有一保护罩420,保护罩420的侧边安装有与中央控制装置500电连接的转换电源502,方便外接交流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在液氮进液管401连接外界的液氮罐后,当开始进液时,第二温度传感器407先检测泄氮管402处的液氮温度,当温度高于设定值时,第三电磁阀405开启排掉温度高的液氮,当第二温度传感器407检测到液氮温度降到设定值时,则意味着整个控制阀组的预冷过程完成,此时关闭第三电磁阀405,开启第一电磁阀403和第二电磁阀404,向罐体100内的液氮盛放区104注入液氮,避免影响罐体100的温度均匀度,结构简单,工人通过安装在罐体100顶部的中央控制装置500控制而不会靠近液氮进液管401和液氮罐,确保工人操作安全。

在上述过程中,中央控制装置500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和压力式液位仪实时监控温度和液氮液位,自动调节所需要的液氮和温度。

在放取物品时,打开保温盖102,动力装置500将所需要的两个相邻隔板202之间的空间暴露在开口101,十分方便。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