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送装置及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61363发布日期:2021-06-15 20:08阅读:58来源:国知局
移送装置及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移送装置及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板状材料在各类产品的生产之中均有用到,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往往需要对板状材料进行批量的移送。在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采用传送带对板状材料进行批量传送,传送时的板状材料是铺于传送带上的,此种状态下传送的板状材料不易抓取和定位,从而不利于后续检测等工序的执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送装置及检测设备。

一种移送装置包括:

架体;

设于架体的传送机构;

设于传送机构的若干夹持单元;夹持单元用于产品的夹持;以及

开夹机构;传送机构对若干夹持单元进行传送,开夹机构对至少两个夹持单元进行开夹。

优选的,传送机构包括传送驱动组件以及传送组件;传送驱动组件设于架体,传送组件与传送驱动组件连接;夹持单元设于传送组件;传送驱动组件驱动传送组件沿着循环路径移动,带动夹持单元循环移动。通过传送驱动组件以及传送组件配合实现若干夹持单元的循环移动,以便节省整个移送装置的占用空间。

优选的,传送机构还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设于传送组件的传送路径上;支撑组件用于传送组件的支撑。通过支撑组件对传送组件进行传送支撑,从而实现对夹持单元以及产品的支撑,保证了传送组件的传送稳定。

优选的,传送组件包括两个传送件以及传送安装件;两个传送件并排设置,传送安装件分别与两个传送件连接;夹持单元设于传送安装件;两个传送件分别与传送驱动组件连接。通过并排设置的两个传送件与传送安装件的配合,便于对夹持单元的设置承载,也便于开夹机构开夹动作的执行。

优选的,夹持单元包括夹持承载组件、夹持组件以及移动作用组件;夹持组件转动连接于夹持承载组件;移动作用组件与夹持组件连接;夹持承载组件与夹持组件配合对产品进行夹持;开夹机构作用于移动作用组件,带动夹持组件与夹持承载组件开夹。通过夹持承载组件与夹持组件的配合实现对产品的夹持,使得产品能够处于易于定位检测和抓取的状态。

优选的,移动作用组件包括移动件以及移动作用承载件。移动件转动连接于移动作用承载件;开夹机构作用于移动件。通过移动件与移动作用承载件的配合能够使得移动状态下的夹持承载组件与夹持组件维持开夹状态,便于提升产品的批量上下料的效率。

优选的,开夹机构包括第一开夹组件以及第二开夹组件;第一开夹组件与第二开夹组件分别设于架体;第一开夹组件用于至少两个夹持单元的同步开夹,第二开夹组件用于至少一个夹持单元的开夹。通过第一开夹组件与第二开夹组件的配合,分别实现多个夹持单元的批量开夹以及夹持单元的开夹,从而便于对产品的批量上下料和单独上下料的分开进行。

优选的,其还包括区域在位检测机构;区域在位检测机构用于区域范围内夹持单元夹持产品的在位检测。通过在位检测机构的设置,便于对区域范围内多个夹持单元夹持的批量产品进行在位检测,以便于对产品进行批量操作。

优选的,其还包括到位检测机构;到位检测机构用于夹持单元夹持产品的到位检测。通过到位检测机构的设置,以便于夹持单元夹持产品的到位检测,以便于对产品进行后续工序的处理。

一种检测设备包括:

移送装置;

上下料装置;以及

检测装置;上下料装置用于移送装置上产品的批量上下料,检测装置用于产品的检测。

同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传送机构、若干夹持单元以及开夹机构的配合实现了产品的批量传送,且夹持单元能够使得产品处在易于抓取和定位的姿态,以利于后续检测等工序的执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施例中移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移送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架体、传送驱动组件和开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图2的a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夹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中移动装置的纵向截面视图;

图7为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架体;11、架板;111、调节孔;112、调节件;12、固定板;2、传送机构;21、传送驱动组件;211、传送驱动件;212、传送主动件;2121、转动轴;2122、主链轮;213、传送从动件;2131、固定轴;2132、从链轮;22、传送组件;221、传送件;2211、安装板;222、传送安装件;23、支撑组件;3、夹持单元;31、夹持承载组件;311、夹持承载件;3111、缺口;312、夹持固定件;32、夹持组件;321、夹持件;322、夹持作用件;323、弹性夹合件;33、移动作用组件;331、移动件;332、移动作用承载件;3321、u型口;4、开夹机构;41、第一开夹组件;411、第一开夹安装件;412、第一开夹驱动件;413、第一开夹件;414、第一开夹导向件;42、第二开夹组件;421、第二开夹安装件;422、第二开夹驱动件;423、第二开夹件;424、第二开夹导向件;5、区域在位检测机构;51、第一检测发射组件;511、第一检测发射架;512、发射驱动气缸;513、第一激光传感器发射端;52、第一检测接收组件;521、第一检测接收架;522、第一激光传感器接收端;6、到位检测机构;61、第二检测发送组件;611、第二检测发射架;612、第二激光传感器发送端;62、第二检测接收组件;621、第二检测接收架;622、第二激光传感器接收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参照图1至图3,图1为本实施例中移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移送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架体、传送驱动组件和开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移送装置包括架体1、传送机构2、若干夹持单元3以及开夹机构4。传送机构2设于架体1。若干夹持单元3设于传送机构2。夹持单元3用于产品的夹持。传送机构2对若干夹持单元3进行传送,开夹机构4对至少两个夹持单元3进行开夹。

通过传送机构2、若干夹持单元3以及开夹机构4的配合实现了产品的批量传送,且夹持单元3能够使得产品处在易于抓取和定位的姿态,以利于后续检测等工序的执行。本实施例中的产品为板状材料。

优选的,开夹机构4对传送状态下的至少两个夹持单元3进行开夹,并维持传送状态下至少两个夹持单元3的开夹状态。通过开夹机构4对传送状态下的夹持单元3进行开夹,并维持夹持单元3的开夹状态,以利于提升产品的批量处理速度。

复参照图3,进一步,架体1包括架板11以及固定板12,两个架板11并排设置,固定板12数量为多个,每一固定板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架板11连接,多个固定板12沿着架板11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列,使得架体1整体呈稳固的框架结构,易于其他装置的承载。

复参照图1至图2,更进一步,传送机构2包括传送驱动组件21以及传送组件22。传送驱动组件21设于架体1,传送组件22与传送驱动组件21连接。夹持单元3设于传送组件22。传送驱动组件21驱动传送组件22沿着循环路径移动,带动夹持单元3循环移动。通过传送驱动组件21以及传送组件22配合实现实现若干夹持单元3的循环移动,以便节省整个移送装置的占用空间。

优选的,传送机构2包括还包括支撑组件23。支撑组件23设于传送组件22的传送路径上,支撑组件23用于传送组件22的支撑。通过支撑组件23对传送组件22进行传送支撑,从而实现对夹持单元3以及产品的支撑,保证了传送组件22的传送稳定。

继续参照图2、图3和图4,图4为本实施例中图2的a部放大图。传送驱动组件21包括传送驱动件211、传送主动件212以及传送从动件213。传送主动件212转动连接于两个架板11的一端,传送从动件213连接于两个架板11的另一端。传送驱动件211设于其中一架板11,其输出端与传送主动件212连接。传送组件22分别与传送主动件212以及传送从动件213连接,传送驱动件211驱动传送主动件212转动,带动传送组件22转动。具体的,传送驱动件211为电机。传送主动件212包括转动轴2121以及两个主链轮2122。转动轴2121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两个架板11的一端。两个主链轮2122位于两个架板11内,并分别套设于转动轴2121上。本实施例中两个主链轮2122分别靠近于转动轴2121的两端。传送驱动件211的输出端通过轴连器与转动轴2121的一端连接。传送从动件213包括固定轴2131以及两个从链轮2132,固定轴213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架板11的另一端,两个从链轮2132分别套设于固定轴2131外,且从链轮2132与固定轴2131转动连接,两个从链轮2132分别与两个主链轮2122正对。传送组件22分别套于主链轮2122以及从链轮2132。传送驱动件211驱动转动轴2121转动,带动两个主链轮2122转动,主链轮2122带动传送组件22转动,传送组件22带动从链轮2132转动。优选的,架板11对应固定轴2131的位置开设有调节孔111,调节孔111为条形孔,其沿着架板11的长度方向设置,固定轴2131的两端分别通过调节件112固定于调节孔111内。本实施例中的调节件112为螺钉或螺杆,其可将固定轴2131固定于调节孔111内的不同位置,从而实现固定轴2131与转动轴2121之间的距离调节,使得从链轮2132能够靠近或远离主链轮2122,从实现传送组件22的张紧调节。

优选的,传送组件22包括传送件221以及传送安装件222。传送件2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传送件221并排设置,传送安装件222分别与两个传送件221连接。夹持单元3设于传送安装件222。两个传送件221分别与传送驱动组件21连接。通过并排设置的两个传送件221与传送安装件222的配合,便于对夹持单元3的设置承载,也便于开夹机构4开夹动作的执行。具体的,两个传送件221均为链条,其中一传送件221分别与一主链轮2122以及与该一主链轮2122对应的从链轮2132啮合,另一传送件221分别与另一主链轮2122以及与该另一主链轮2122对应的从链轮2132啮合。本实施例中的传送件221为环形链条。优选的,两个传送件221相背的外侧均设置有多个安装板2211。多个安装板2211沿着传送件221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列,一个传送件221上的多个安装板2211与另一传送件221上的多个安装板2211一一正对。传送安装件22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传送安装件222沿着传送件221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列,每一传送安装件22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传送件221上正对的两个安装板2211连接,传送安装件222与传送件221垂直,如此多个传送安装件222即可在传送件221上形成多个夹持单元3的安装位,多个夹持单元3分别对应安装于多个传送安装件222上,两个传送件221之间的空间也便于夹持单元4的设置以及开夹动作的执行。本实施例中的传送安装件222为长条形的块状。主链轮2122转动,带动传送件221转动,从而带动传送安装件222以及夹持单元3沿着环形路径进行循环移动。本实施例中的支撑组件23为长条形的板状,其铺设于架板11的表面。支撑组件23与传送件221滑接,当传送件221转动时,支撑组件23对传送件221进行支撑,从而对移动状态的传送安装件222以及夹持单元3进行支撑。

继续参照图5,图5为本实施例中夹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更进一步,夹持单元3包括夹持承载组件31、夹持组件32以及移动作用组件33。夹持组件32转动连接于夹持承载组件31。移动作用组件33与夹持组件32连接。夹持承载组件31与夹持组件32配合对产品进行夹持。开夹机构4作用于移动作用组件33,带动夹持组件32与夹持承载组件31开夹。通过夹持承载组件31与夹持组件32的配合实现对产品的夹持,使得产品能够处于易于定位检测和抓取的状态。

具体的,夹持承载组件31包括夹持承载件311以及夹持固定件312。夹持固定件312垂直设于夹持承载件311,夹持固定件312与夹持承载件311的纵截面呈l形结构。其中夹持承载件311为块状,夹持固定件312为板状。夹持组件32包括夹持件321、夹持作用件322以及弹性夹合件323。夹持承载件311的中间部位开设有缺口3111,本实施例中的夹持作用件322为l型的架状,夹持作用件322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缺口3111内,夹持件321为板状,夹持件321转动连接于夹持作用件322远离缺口3111的一端,夹持件321面向夹持固定件312。弹性夹合件323为扭簧,其套设于缺口3111内的转轴上,弹性夹合件323分别与夹持承载件311以及夹持作用件322连接。在无外力的作用下,弹性夹合件323通过自身的弹力作用于夹持作用件322,从而使得夹持件321靠近并压于夹持固定件312,当产品放置于夹持固定件312与夹持件321之间时,夹持固定件312与夹持件321配合对产品进行夹持,优选的,夹持固定件312面向夹持件321的一面铺设有板状软体,避免硬性夹持对产品造成损坏。可以理解的是,当板状的产品被置于夹持固定件312与夹持件321之间时,其会处于直立状态,产品的外缘可漏于夹持固定件312与夹持件321,如此状态的产品更易被定位检测和抓取。

优选的,移动作用组件33包括移动件331以及移动作用承载件332。移动件331转动连接于移动作用承载件332。开夹机构4作用于移动件331。通过移动件331与移动作用承载件332的配合能够使得移动状态下的夹持承载组件31与夹持组件32维持开夹状态,便于提升产品的批量上下料的效率。具体的,移动作用承载件332的一端与夹持作用件322连接,其另一端向着远离夹持承载件311的下方延伸,移动作用承载件332的另一端具有u型口3321。移动件331为滚轮,其转动连接于u型口3321内。当开夹机构4作用于移动件331时,移动件331抬升,会使得移动作用承载件332带动夹持作用件322转动,从而使得夹持件321远离夹持固定件312,完成开夹动作。而当夹持单元3与开夹机构4处于相对移动状态时,开夹机构4与移动件331滚动连接,使得开夹机构4能够对移动状态下的移动件331进行持续作用,进而使得移动状态下的夹持件321与夹持固定件312依然处于开夹状态。

继续参照图3、图6、图7和图8,图6为本实施例中移动装置的纵向截面视图,图7为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更进一步,开夹机构4包括第一开夹组件41以及第二开夹组件42。第一开夹组件41与第二开夹组件42分别设于传送机构2的传送路径上。第一开夹组件41用于至少两个夹持单元3的同步开夹,第二开夹组件42用于至少一个夹持单元3的开夹。通过第一开夹组件41与第二开夹组件42的配合,分别实现多个夹持单元3的批量开夹以及夹持单元3的开夹,从而便于对产品的批量上下料和单独上下料的分开进行。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开夹组件4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开夹组件41均位于两个架板11之间,并位于夹持单元3的下方,多个第一开夹组件41沿着架板11的一端向着架板11的另一端的方向依次设置。第二开夹组件42的数量也为多个,多个第二开夹组件41均位于两个架板11之间,并位于夹持单元3的下方,多个第二开夹组件42沿着架板11的另一端向着架板11的一端的方向依次设置。

第一开夹组件41包括第一开夹安装件411、第一开夹驱动件412、第一开夹件413以及第一开夹导向件414。第一开夹安装件411设于架板11上,第一开夹驱动件412设于第一开夹安装件411,第一开夹驱动件412的输出端与第一开夹件413连接,第一开夹件413位于第一开夹安装件411的上方,并与移动件331正对。第一开夹导向件414位于第一开夹驱动件412的一侧,第一开夹导向件414的两一端与第一开夹安装件411滑接,其另一端与第一开夹件413连接。第一开夹驱动件412驱动第一开夹件413上升,第一开夹件413作用于移动件331,使得移动件331抬升,从而使得夹持固定件312与夹持件321开夹。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开夹安装件411以及第一开夹件413均为板状,第一开夹驱动件412为气缸,第一开夹导向件414为导柱和导套的配合。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开夹件413横跨多个传送安装件222,能够同时对多个传送安装件222上承载的夹持单元3进行同步开夹。

第二开夹组件42包括第二开夹安装件421、第二开夹驱动件422、第二开夹件423以及第二开夹导向件424。第二开夹安装件421、第二开夹驱动件422、第二开夹件423以及第二开夹导向件424的结构以及作动原理与第一开夹安装件411、第一开夹驱动件412、第一开夹件413以及第一开夹导向件414的结构以及作动原理一致。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开夹件423的条形板状,其只对一个传送安装件222上承载的夹持单元3进行开夹。

复参照图1,更进一步,本实施例中移送装置还包括区域在位检测机构5。区域在位检测机构5用于区域范围内夹持单元3夹持产品的在位检测。通过在位检测机构5的设置,便于对区域范围内多个夹持单元3夹持的批量产品进行在位检测,以便于对产品进行批量操作。

具体的,区域在位检测机构5包括第一检测发射组件51以及第一检测接收组件52。第一检测发射组件51设于架板11的侧壁,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检测发射组件51靠近于架板11的中间部位。第一检测发射组件51包括第一检测发射架511、发射驱动气缸512以及第一激光传感器发射端513。第一检测发射架511设于架板11,发射驱动气缸512设于第一检测发射架511,发射驱动气缸512的输出端与第一激光传感器发射端513连接。第一检测接收组件52位于架板11一端的外侧,并靠近于第一开夹组件41。第一检测接收组件52包括第一检测接收架521以及第一激光传感器接收端522。第一激光传感器接收端522面向夹持固定件312的上方。发射驱动气缸512驱动第一激光传感器发射端513移动到夹持单元3的上方,第一激光传感器发射端513与第一激光传感器接收端522正对。当产品被夹持件321与夹持固定件312夹持时,产品的高度会大于夹持单元3的高度,若第一激光传感器发射端513与第一激光传感器接收端522无产品存在,则第一激光传感器接收端522会接收到第一激光传感器发射端513发送的信号;如此即可确定第一激光传感器发射端513与第一激光传感器接收端522的区域范围内的多个夹持单元3夹持的批量产品在位与否,从而便于产品的批量上下料。

复参照图1,更进一步,本实施例中移送装置还包括到位检测机构6。到位检测机构6用于夹持单元3夹持产品的到位检测。通过到位检测机构6的设置,以便于夹持单元3夹持产品的到位检测,以便于对产品进行后续工序的处理。具体的,到位检测机构6包括第二检测发送组件61以及第二检测接收组件62。第二检测发送组件61以及第二检测接收组件62分别设于两个架板11相对的外侧壁。第二检测发明组件61包括第二检测发射架611以及第二激光传感器发送端612。第二检测发射架611设于架板11,第二激光传感器发送端612设于第二检测发射架611。第二检测接收组件62包括第二检测接收架621以及第二激光传感器接收端622。第二检测接收架621设于架板11,第二激光传感器接收端622设于第二检测接收架621,并与第二激光传感器发送端612正对。当产品经过第二激光传感器发送端612与第二激光传感器接收端622之间的位置时,即可确认夹持的产品是否移动到位。优选的,第二激光传感器发送端612以及第二激光传感器接收端62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激光传感器发送端612依次设置在第二检测发射架611,多个第二激光传感器接收端622依次设置在第二检测接收架621,多个第二激光传感器发送端612分别与多个第二激光传感器接收端622一一正对,如此使得多个第二激光传感器发送端612能够与多个第二激光传感器接收端622配合实现对连续多个夹持单元3夹持产品的到位检测,以便于到位产品的批量下料。

本实施例中还揭示了一种检测设备,其包括移送装置、上下料装置以及检测装置。上下料装置用于移送装置上产品的批量上下料,检测装置用于产品的检测。上下料装置位于移送装置的上方,检测装置位于移送装置的一侧。本实施例中的上下料装置可为线性模组以及多个夹持机械手的配合。检测装置可为外观检测装置。

发射驱动气缸512端驱动第一激光传感器发射513移动,使得第一激光传感器发射端513与第一激光传感器接收端522正对。当第一激光传感器接收端522未接收到信号时,说明第一激光传感器发射端513与第一激光传感器接收端522之间的夹持单元3处于空载状态。此时,第一开夹组件41对第一激光传感器发射端513与第一激光传感器接收端522之间的多个夹持单元3进行开夹,使得夹持固定件312与夹持件321张开。而后,上下料装置夹持的多个产品被分别放置在夹持固定件312与夹持件321内,实现批量上料,此时,夹持单元3可以处于静止状态,也可在传送组件22的带动下继续移动,此时移动件331在第一开夹件413上滚动,上下料装置以相同的速率移动并上料,上料完成后,第一开夹组件41对多个夹持单元3的作用消失,多个夹持单元3对批量上料的产品进行夹持,使得产品处于竖立设置的易夹持和定位检测的状态。之后,夹持产品的夹持单元3被移送到第二激光传感器发送端612与第二激光传感器接收端622之间,当第二激光传感器接收端622检测到信号时,说明产品到位,由第二开夹组件42对夹持单元3进行开夹,之后由另一个上下料装置夹持产品并移动到检测装置进行处理,例如外观检测,处理后的产品可根据合格不合格分开收集。

综上,通过传送机构、若干夹持单元以及开夹机构的配合,实现产品的批量传送,且传送的产品能够被维持在易于抓取和定位的状态,以利于后续检测等工序的执行。此外,通过在位检测机构以及到位检测机构的配合对产品进行批量在位检测和到位检测,以便于产品的批量上下料和处理工序的准确进行。

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