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送餐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59117发布日期:2021-08-06 12:53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送餐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送餐箱。



背景技术:

由于网络订餐方便快捷,外卖订餐已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认可,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目前,送餐员送餐时普遍将餐盒放置于送餐箱中,骑行摩托车来进行配送。普遍使用的送餐箱为普通带上盖的箱体,送餐员为了多送订单,往往会同时配送多个订单,将不同订单的餐盒混合放置于送餐箱中。送餐员根据餐盒上的地址信息配送至顾客地点时,容易拿错餐盒,引起顾客的不满,送错地址后,需要送餐员用额外的配送时间来完成订单,又会造成送餐超时等不利影响。因此,为了使送餐员可以准确及时的完成配送,有必要对现在的送餐工具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订单信息直观显示于显示屏,送餐员核对订单信息后方可打开箱盖,可避免订单送错地址;第一容纳腔中仅存放一订单的餐盒,可防止取错餐盒,确保订单可准确及时完成配送的智能送餐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智能送餐箱,所述智能送餐箱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用于放置属于一订单的餐盒,所述第一容纳腔上端为开放端;第一箱盖,所述第一箱盖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开放端,用于开合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箱盖包括板体和设于所述板体外表面的扫描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上设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所述控制器设有电池盒,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扫描器、显示屏、控制按钮信号连接;电子锁,设于所述壳体与第一箱盖之间,用于将所述第一箱盖锁紧于所述壳体上。

进一步,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垂直设置于所述底板上首尾依次连接的数块侧板,所述第一箱盖板体、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由外向内均包括耐磨层、第一保温材料层和第一反光材料层。

进一步,所述第一箱盖还包括设于板体的耐磨层和第一保温材料层之间的定位器,所述定位器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所述壳体内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相同的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所述壳体内设有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壳体的底板、所述壳体两长度方向的侧板、所述壳体一宽度方向的侧板围合成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壳体的底板、所述第二隔板、所述壳体两长度方向的侧板围合成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壳体的底板、所述壳体两长度方向的侧板、所述壳体另一宽度方向的侧板围合成所述第三容纳腔;所述智能送餐箱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箱盖相同的第二箱盖和第三箱盖,所述第二箱盖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开放端,所述第三箱盖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三容纳腔的开放端。

进一步,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均包括第二保温材料层和包覆于第二保温材料层外表面的的第二反光材料层。

进一步,所述第一箱盖还包括设于板体外表面的计时报警器,所述计时报警器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送餐员通过显示屏直接读取订单信息,送餐员核对订单信息无误才可控制电子锁打开箱盖,可避免订单送错地址;第一容纳腔中仅存放属于同一订单的餐盒,可防止送餐员取错餐盒,进而确保订单可准确及时完成配送。

2、壳体的耐磨层可采用涤纶材料等耐磨材料制成,结实耐用;第一保温材料层可采用聚乙烯泡沫材料制成,对第一腔体内的餐盒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反光材料层可采用铝箔等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

3、定位器可定位智能送餐箱的位置,进一步防止送餐员送错地址。

4、壳体内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可避免一餐盒的食物流出时,各订单之间发生交叉污染;壳体的第一容纳腔匹配于第一箱盖、第二容纳腔匹配于第二箱盖、第三容纳腔匹配于第三箱盖,可实现各订单餐盒分开独立存取,可防止送餐员取错餐盒。

5、第一箱盖板体外表面设有计时报警器,可在接近或超过订单信息中送餐时间时发出提示信号,提醒送餐员尽快完成该订单的配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盖体打开时的智能送餐箱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盖体闭合时的智能送餐箱的俯视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壳体的剖视图。

其中:1、智能送餐箱;2、壳体;21、第一容纳腔;22、底板;23、侧板;24、耐磨层;25、第一保温材料层;26、第一反光材料层;27、第二容纳腔;28、第三容纳腔;29、第一隔板;210、第二隔板;211、第二保温材料层;212、第二反光材料层;3、第一箱盖;31、板体;32、扫描器;33、控制器;34、显示屏;35、控制按钮;36、电子锁;37、第二箱盖;38、第三箱盖;39、计时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送餐箱,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智能送餐箱1包括壳体2,所述壳体2内设有第一容纳腔21,所述第一容纳腔21用于放置属于一订单的餐盒,所述第一容纳腔21上端为开放端;第一箱盖3,所述第一箱盖3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纳腔21的开放端,用于开合所述第一容纳腔21,所述第一箱盖3包括板体31和设于所述板体31外表面的扫描器32和控制器33,所述控制器33上设有显示屏34和控制按钮35,所述控制器33设有电池盒,所述控制器33与所述扫描器32、显示屏34、控制按钮35信号连接;电子锁36,设于所述壳体2与第一箱盖3之间,用于将所述第一箱盖3锁紧于所述壳体2上。

具体的,扫描器32可用于扫描餐盒订单条上的二维码,以获取订单信息,该订单信息包括商家名称、商家地址、商家联系方式、顾客地址、顾客姓名、顾客联系方式等。显示屏34可显示该订单的取货二维码和订单信息。控制按钮35可包括控制器33开关按钮和显示屏34背光开关按钮等,显示屏34背光开关按钮用于在光线较暗环境下打开显示屏34背光灯,便于送餐员读取显示屏34的显示信息。

本实施例中,送餐员通过显示屏34直接读取订单信息,送餐员核对订单信息无误才可控制电子锁36打开箱盖,可避免订单送错地址;第一容纳腔中仅存放属于同一订单的餐盒,可防止送餐员取错餐盒,进而确保订单可准确及时完成配送。

进一步,如图1、图3所示,所述壳体2包括底板22、垂直设置于所述底板22上首尾依次连接的数块侧板23,所述第一箱盖板体31、所述底板22和所述侧板23由外向内均包括耐磨层24、第一保温材料层25和第一反光材料层26。耐磨层24可采用涤纶材料等耐磨材料制成,结实耐用;第一保温材料层可采用聚乙烯泡沫材料制成,对第一腔体内的餐盒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反光材料层可采用铝箔等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使热量保留在第一腔体内。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箱盖3还包括设于板体31的耐磨层24和第一保温材料层25之间的定位器,所述定位器与所述控制器33信号连接,便于定位智能送餐箱1的位置,进一步防止送餐员送错地址。具体的,定位器可采用gps定位器或北斗定位器等具有定位功能的装置。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壳体2内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纳腔21相同的第二容纳腔27和第三容纳腔28,所述壳体2内设有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隔板29和第二隔板210,所述第一隔板29和所述第二隔板210均通过粘接或缝合等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壳体2的底板22和两长度方向的侧板23,所述第一隔板29与所述壳体2的底板22、所述壳体2两长度方向的侧板23、所述壳体2一宽度方向的侧板23围合成所述第一容纳腔21,所述第一隔板29与所述壳体2的底板22、所述第二隔板210、所述壳体2两长度方向的侧板23围合成所述第二容纳腔27,所述第二隔板210与所述壳体2的底板22、所述壳体2两长度方向的侧板23、所述壳体2另一宽度方向的侧板23围合成所述第三容纳腔28。所述智能送餐箱1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箱盖3相同的第二箱盖37和第三箱盖38,所述第二箱盖37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容纳腔27的开放端,所述第三箱盖38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三容纳腔28的开放端。

第一隔板29和第二隔板210可避免一餐盒的食物流出时,各订单之间发生交叉污染;多个容纳腔分别匹配于多个箱盖,可实现各订单的分开独立存取,可防止送餐员送错餐盒。进一步,可将订单的餐盒放入第一容纳腔21、第二容纳腔27、第三容纳腔28至少其中之一,使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送餐箱1可适应于不同餐盒量的订单。

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隔板29和所述第二隔板210均包括第二保温材料层211和包覆于第二保温材料层211外表面的的第二反光材料层212,可减少各容纳腔之间的热交换,使送餐箱中放置不同温度餐盒的订单时,各订单的餐盒可独立保温存放。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所述第一箱盖3还包括设于板体31外表面的计时报警器39,所述计时报警器39与所述控制器33信号连接,若时间接近或超过订单信息中的送餐时间,控制器33可控制计时报警器39发出提示信号,提醒送餐员尽快完成该订单的配送,避免了漏送情况的发生,进一步确保订单及时完成配送。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送餐箱1时,包括以下使用过程:

放入餐盒时,使用空闲容纳腔的扫描器32扫描餐盒订单条上的二维码,控制器33可控制显示屏34上显示该订单的订单信息和取货二维码,送餐员将该订单的餐盒放入该扫描器32对应的容纳腔后关闭其对应的箱盖,电子锁36可将该箱盖锁紧于壳体上。

取出餐盒时,若定位器判断智能送餐箱1位于顾客地址附近的预设范围之内时,送餐员通过显示屏34上显示的顾客地址信息确认送货地址,再使用手机扫描显示屏34上的二维码,通过手机发送确认信息,控制器33可控制电子锁36开锁,送餐员可取出餐盒,餐盒取出后显示屏34的订单信息可自动清除。若定位器判断智能送餐箱1并不在顾客地址附近的预设范围之内时,送餐员使用手机扫描显示屏34上的二维码,通过手机发送确认信息,控制器33不对该确认信息做出响应,电子锁36此时不开锁,提示送餐员确认送餐地址,避免订单送错地址情况的发生,确保订单可准确及时完成配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