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生产线机械臂。
背景技术:2.工业生产线是指产品生产过程所经过的从原料到加工到包装入库的完整路线,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到工业生产线上,一方面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也减少了人工成本。然而,现有的生产线中,一般更多是注重生产环节的自动化,而生产线尾段的打包入库环节依然采用人工操作。尤其是随着生产速度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打包入库需要的节奏越来越快,现有的全人工搬运操作的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生产线收集入库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业生产线机械臂,可用于工业生产线尾段的打包入库环节,减少人工投入,提高整线效率。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工业生产线机械臂,包括支撑机械臂装置、升降机构和固定板;
6.所述固定板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电动推杆、推杆滑块和夹板,所述固定板底部一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工作端固定连接夹板,所述夹板顶部通过推杆滑块可滑动的连接固定板底部;
7.所述支撑机械臂装置包括第三机械臂,所述升降机构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三机械臂上,所述升降机构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械臂装置还包括底座、第一机械臂、第一液压马达、第二机械臂、第二液压马达,所述底座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底座上可转动的设置有转盘,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所述转盘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第一机械臂一端,所述第一机械臂另一端可转动的设置有轴a,所述轴a与所述第二机械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液压马达安装在所述第一机械臂上,所述第一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与所述轴a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机械臂远离第一机械臂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轴b,所述轴b与所述第三机械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液压马达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机械臂上,所述第二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与所述轴b固定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动伸缩杆和连接板,所述第三机械臂底部可滑动的连接电动伸缩杆一端,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板顶部中心,所述连接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顶部。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机械臂内设置有丝杆传动机构,所述丝杆传动机构包括转动电机、丝杆和丝杆螺母滑块,所述丝杆设置于所述第三机械臂内部,所述丝杆的两端与所述第三机械臂通过轴承可转动的连接,所述丝杆上通过螺纹连接有丝杆螺母滑块,所述丝杆螺母滑块与所述第三机械臂可滑动的连接,所述丝杆螺母滑块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
杆,所述转动电机用于驱动丝杆旋转。
11.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底部两端还安装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用于移动所述底座。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3.(1)设置支撑机械臂装置、升降机构和夹持装置,将升降机构上夹持装置滑动到所需入库的打包箱上方,升降机构下降将打包箱放置在夹持装置内,推杆滑块通过电动推杆的推动使两个夹板逐渐接触打包箱的两侧并夹紧,可快速的完成对所需入库的打包箱的搬运。
14.(2)设置第一机械臂、第一液压马达、第二机械臂、第二液压马达,通过启动第一液压马达上轴a输出的扭矩调节第二机械臂的角度,通过启动第二液压马达上轴b输出的扭矩调节第三机械臂的角度,以适用不同工作状况。
附图说明
15.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业生产线机械臂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业生产线机械臂中丝杆传动机构和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底座;2、第一电机;3、转盘;4、第一机械臂;5、第二机械臂;6、第三机械臂;7、电动伸缩杆;8、连接板;9、转动电机;11、丝杆;14、丝杆螺母滑块;15、固定板;16、电动推杆;17、推杆滑块;18、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1
‑
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一种工业生产线机械臂,包括支撑机械臂装置、升降机构和固定板15;
20.所述固定板15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电动推杆16、推杆滑块17和夹板18,所述固定板15底部一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16,所述电动推杆16的工作端固定连接夹板18,所述夹板18顶部通过推杆滑块17可滑动的连接固定板15底部;启动电动推杆16,两个夹板18可通过推杆滑块17在固定板15上滑动做夹紧或松开物料的动作。
21.所述支撑机械臂装置包括第三机械臂6,所述升降机构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三机械臂6上,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固定板15固定连接。生产线尾段会将生产的物件进行打包入库,当物件被打包好封入打包箱内后,该工业生产线机械臂开始工作,通过升降机构下降将打包箱放置在夹持装置内,推杆滑块17通过电动推杆16的推动使两个夹板18逐渐接触打包箱的两侧并夹紧。其后升降机构上升将打包箱提起。
22.所述支撑机械臂装置还包括底座1、第一机械臂4、第一液压马达、第二机械臂5、第二液压马达,所述底座1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2,所述底座1上可转动的设置有转盘3,所述第一电机2输出端与所述转盘3固定连接,第一电机2可带动转盘3在水平面上360度回转。所述转盘3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第一机械臂4一端,所述第一机械臂4另一端可转动的设置有轴a,所述轴a与所述第二机械臂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液压马达安装在所述第一机械
臂4上,所述第一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与所述轴a固定连接,第一液压马达转动可通过轴a带动第二机械臂5摆动以调节角度,第一液压马达停止转动时可通过液压憋压对调整好的角度锁定。所述第二机械臂5远离第一机械臂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轴b,所述轴b与所述第三机械臂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液压马达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机械臂5上,所述第二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与所述轴b固定连接,同理,第二液压马达可调节第三机械臂6相对第二机械臂5的角度。通过两次角度调节配合,可以调节第三机械臂6的高度,结合上述转盘3的回转动作,可以适用于不同工作状况的使用需求。
23.在实施时,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动伸缩杆7和连接板8,所述第三机械臂6底部可滑动的连接电动伸缩杆7一端,所述电动伸缩杆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板8顶部中心,所述连接板8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5顶部。电动伸缩杆7可直接完成上述将打包箱提起和放下的过程。
24.所述第三机械臂6内设置有丝杆传动机构,所述丝杆传动机构包括转动电机9、丝杆11和丝杆螺母滑块14,所述丝杆11设置于所述第三机械臂6内部,所述丝杆11的两端与所述第三机械臂6通过轴承可转动的连接,所述丝杆11上通过螺纹连接有丝杆螺母滑块14,所述丝杆螺母滑块14与所述第三机械臂6可滑动的连接,所述丝杆螺母滑块14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7,所述转动电机9用于驱动丝杆11旋转。通过丝杆传动机构可以带动夹持装置平移,以完成产品的搬运动作。
25.进一步地,所述底座1底部两端还安装有万向轮,万向轮上设置有刹车片。该工业生产线机械臂可以通过万向轮移动到生产线末端的合适位置,完成打包入库作业。在实际应用时,通常在生产线尾段输送线旁并排设置多个该机械臂,并在生产线两旁设置运载小车,利用机械臂将物料堆叠在运载小车上,其后小车入库即可。在操作时,第三机械臂6的中部正对生产线尾段输送线,先向生产线左侧小车上装载打包箱,待左侧小车装满运走时再向右侧小车装载打包箱,在装满右侧小车过程中,左侧小车回到装载工位,由此往复,整个过程可实现机械化的装载入库,减少了打包入库环节的人力投入,且搬运过程井然有序,更适应于生产线快节奏生产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