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使用频率及强度的起重滑车自润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58384发布日期:2021-04-13 21:52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使用频率及强度的起重滑车自润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起重机相关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使用频率及强度的起重滑车自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2.起重滑车是一种重要的吊装工具,为了保证起重滑车的正常工作,从而需要定期对起重滑车的滑轮轴承部分进行润滑,而目前的润滑方式还是通过人工进行,一方面通过人工定期润滑较为麻烦,且滑车的润滑与否应该根据滑车的使用频率及强度来判断,如起吊较重的物品则将造成更大的摩擦力,从而产生更高的温度,从而对润滑剂的消耗量将随之增大,若还依靠定期润滑将对起重滑车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甚至由于磨损严重而造成滑车损坏,从而引起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使用频率及强度的起重滑车自润滑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一种基于使用频率及强度的起重滑车自润滑装置,包括主体箱,所述主体箱内设有开口向上且前后贯通的滑轮腔,所述滑轮腔左右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滑轮轴,所述滑轮腔内设有与所述滑轮轴转动配合连接的滑轮,所述滑轮腔下侧设有测重板腔,所述测重板腔下端壁连通设有吊钩腔,所述测重板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测重板,所述测重板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向下延伸贯穿所述吊钩腔至外界的吊钩,所述测重板下端面与所述测重板腔下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以所述吊钩腔为中心周向分布设置且位于所述吊钩外侧的多个测重弹簧,所述滑轮左端面固定连接有以所述滑轮轴为中心环形设置的环形摩擦轮,所述环形摩擦轮左侧设有位于所述主体箱内的离心轮腔,所述离心轮腔下端壁连通设有推块腔,所述离心轮腔右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右延伸至所述滑轮腔内且向左延伸至所述离心轮腔内的离心轮轴,所述离心轮轴右端面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环形摩擦轮上侧且与所述环形摩擦轮外缘面抵接的传动摩擦轮,所述离心轮腔内设有与所述离心轮轴固定连接的离心轮,所述离心轮内设有以所述离心轮轴为中心周向分布设置的四个开口向外的离心块腔,所述离心块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离心块,所述离心块靠近所述离心轮轴侧端面与所述离心块腔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离心块弹簧。
5.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推块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与所述离心块抵接的推块,所述推块下端面与所述推块腔下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推块弹簧,所述离心轮腔左侧设有润滑剂腔,所述润滑剂腔下端壁内固定连接有微型自吸泵,所述微型自吸泵右端面固定连接有向右延伸至滑轮腔内的软管,所述软管右端面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环形摩擦轮内侧的润滑喷嘴,所述软管下侧设有线轮腔,所述线轮腔下侧设有主摩擦轮腔,所述主摩擦轮腔左侧设有锥形腔,所述锥形腔下端壁连通设有调速腔,所述调速腔左端壁连通设有调速滑块腔,所述滑轮腔右侧设有记录滑块腔,所述记录滑块腔右端壁连通设有上下对称设置的
两个换向副磁块腔,所述记录滑块腔下侧设有转向锥齿轮腔,所述转向锥齿轮腔右端壁连通设有换向磁块腔,所述换向磁块腔右端壁连通设有双磁块腔,所述线轮腔下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至所述主摩擦轮腔内且向上延伸至所述线轮腔内的线轮轴,所述主体箱左右端面固定连接有以所述滑轮腔为中心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太阳能板。
6.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线轮腔内设有与所述线轮轴固定连接的线轮,所述线轮上端面与所述线轮腔上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扭力弹簧,所述主摩擦轮腔内设有与所述线轮轴固定连接的单向轴承,所述单向轴承外侧转动配合连接有小锥形摩擦轮,所述主摩擦轮腔左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至所述锥形腔内且向上延伸至所述主摩擦轮腔内的副摩擦轮轴,所述小锥形摩擦轮左侧抵接有与所述副摩擦轮轴固定连接的副摩擦轮,所述锥形腔内设有与所述副摩擦轮轴固定连接的大锥形摩擦轮,所述调速滑块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调速滑块,所述调速滑块左端面与所述调速滑块腔左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调速弹簧,所述调速腔右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右延伸至所述转向锥齿轮腔内且位于所述滑轮腔下侧的花键轴,所述花键轴内花键配合连接有向左延伸贯穿所述调速腔至所述调速滑块腔内且与所述调速滑块转动配合连接的调速主轴,所述调速腔内设有与所述调速主轴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大锥形摩擦轮抵接的调速摩擦轮。
7.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双磁块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衔接滑块,所述衔接滑块左端面下侧末端固定连接有反转磁块,所述衔接滑块左端面上侧末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反转磁块上侧的正转磁块,所述换向磁块腔上下端壁固定连接有摩擦片,所述换向磁块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与所述摩擦片摩擦配合连接且能够与所述正转磁块以及所述反转磁块对应的换向磁块,所述花键轴内花键配合连接有向右延伸贯穿所述转向锥齿轮腔至所述换向磁块腔内且与所述换向磁块转动配合连接的换向主轴,所述转向锥齿轮腔上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上延伸贯穿所述记录滑块腔至所述记录滑块腔上端壁内且向下延伸至所述转向锥齿轮腔内且位于所述换向主轴上侧的记录主轴,所述转向锥齿轮腔内设有与所述记录主轴固定连接的转向锥齿轮,所述转向锥齿轮左侧设有与所述换向主轴固定连接且能够与所述转向锥齿轮啮合的正转锥齿轮,所述转向锥齿轮右侧设有与所述换向主轴固定连接且能够与所述转向锥齿轮啮合的反转锥齿轮,所述记录滑块腔左端面固定连接有上下对称设置的两个润滑开关。
8.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记录滑块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与所述记录主轴螺纹配合连接且能够与所述润滑开关抵接的记录滑块,所述记录滑块右端面固定连接有换向主磁块,所述换向副磁块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能够与所述换向主磁块对应的换向副磁块,所述换向副磁块右端面与所述换向副磁块腔右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副磁块弹簧,所述测重板下端面与所述调速滑块左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调速拉绳,所述线轮与所述推块下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传动拉绳,上侧所述换向副磁块右端面与下侧所述换向副磁块右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贯穿所述双磁块腔且与所述衔接滑块固定连接的换向拉绳,所述推块弹簧的推力大于所述扭力弹簧的弹力,多个所述测重弹簧的推力的合力大于所述调速弹簧的推力,所述正转磁块与所述换向磁块之间的吸引力大于所述换向磁块与所述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所述反转磁块与所述换向磁块之间的斥力大于所述换向磁块与所述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所述换向主磁块与所述换向副磁块之间的吸引力大于所述副磁块弹簧的拉力和所述副磁块弹簧的推力的合力。
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装置通过滑轮带动离心轮转动,同时通过可随离心轮转动次数而上下往复移动的记录滑块实现了对滑轮使用次数的实时记录,且当使用次数达到一定时将自动启动微型自吸泵同时配合润滑喷嘴从而实现对滑轮轴承的润滑,且通过测重板同时配合调速腔,从而使得记录滑块的移动速度可随起吊重物的重量的增大而增大,即增加了滑轮的润滑频率,从而使得滑轮的润滑更为合理,保证了起重过程的安全性,同时也省去了人工润滑的麻烦。
附图说明
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12.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基于使用频率及强度的起重滑车自润滑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5.图4是图1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5是图1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图1

5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18.结合附图 1

5所述的一种基于使用频率及强度的起重滑车自润滑装置,包括主体箱10,所述主体箱10内设有开口向上且前后贯通的滑轮腔26,所述滑轮腔26左右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滑轮轴11,所述滑轮腔26内设有与所述滑轮轴11转动配合连接的滑轮19,所述滑轮腔26下侧设有测重板腔15,所述测重板腔15下端壁连通设有吊钩腔29,所述测重板腔15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测重板28,所述测重板28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向下延伸贯穿所述吊钩腔29至外界的吊钩18,所述测重板28下端面与所述测重板腔15下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以所述吊钩腔29为中心周向分布设置且位于所述吊钩18外侧的多个测重弹簧30,所述滑轮19左端面固定连接有以所述滑轮轴11为中心环形设置的环形摩擦轮44,所述环形摩擦轮44左侧设有位于所述主体箱10内的离心轮腔40,所述离心轮腔40下端壁连通设有推块腔37,所述离心轮腔40右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右延伸至所述滑轮腔26内且向左延伸至所述离心轮腔40内的离心轮轴34,所述离心轮轴34右端面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环形摩擦轮44上侧且与所述环形摩擦轮44外缘面抵接的传动摩擦轮43,所述离心轮腔40内设有与所述离心轮轴34固定连接的离心轮41,所述离心轮41内设有以所述离心轮轴34为中心周向分布设置的四个开口向外的离心块腔35,所述离心块腔35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离心块32,所述离心块32靠近所述离心轮轴34侧端面与所述离心块腔35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离心块弹簧33。
19.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块腔37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与所述离心块32抵接的
推块36,所述推块36下端面与所述推块腔37下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推块弹簧45,所述离心轮腔40左侧设有润滑剂腔31,所述润滑剂腔31下端壁内固定连接有微型自吸泵13,所述微型自吸泵13右端面固定连接有向右延伸至滑轮腔26内的软管14,所述软管14右端面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环形摩擦轮44内侧的润滑喷嘴12,所述软管14下侧设有线轮腔51,所述线轮腔51下侧设有主摩擦轮腔42,所述主摩擦轮腔42左侧设有锥形腔60,所述锥形腔60下端壁连通设有调速腔57,所述调速腔57左端壁连通设有调速滑块腔55,所述滑轮腔26右侧设有记录滑块腔25,所述记录滑块腔25右端壁连通设有上下对称设置的两个换向副磁块腔22,所述记录滑块腔25下侧设有转向锥齿轮腔64,所述转向锥齿轮腔64右端壁连通设有换向磁块腔73,所述换向磁块腔73右端壁连通设有双磁块腔72,所述线轮腔51下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至所述主摩擦轮腔42内且向上延伸至所述线轮腔51内的线轮轴52,所述主体箱10左右端面固定连接有以所述滑轮腔26为中心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太阳能板27。
20.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轮腔51内设有与所述线轮轴52固定连接的线轮50,所述线轮50上端面与所述线轮腔51上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扭力弹簧49,所述主摩擦轮腔42内设有与所述线轮轴52固定连接的单向轴承47,所述单向轴承47外侧转动配合连接有小锥形摩擦轮48,所述主摩擦轮腔42左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至所述锥形腔60内且向上延伸至所述主摩擦轮腔42内的副摩擦轮轴46,所述小锥形摩擦轮48左侧抵接有与所述副摩擦轮轴46固定连接的副摩擦轮39,所述锥形腔60内设有与所述副摩擦轮轴46固定连接的大锥形摩擦轮59,所述调速滑块腔55内滑动配合连接有调速滑块54,所述调速滑块54左端面与所述调速滑块腔55左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调速弹簧53,所述调速腔57右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右延伸至所述转向锥齿轮腔64内且位于所述滑轮腔26下侧的花键轴17,所述花键轴17内花键配合连接有向左延伸贯穿所述调速腔57至所述调速滑块腔55内且与所述调速滑块54转动配合连接的调速主轴58,所述调速腔57内设有与所述调速主轴58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大锥形摩擦轮59抵接的调速摩擦轮56。
21.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磁块腔72内滑动配合连接有衔接滑块75,所述衔接滑块75左端面下侧末端固定连接有反转磁块76,所述衔接滑块75左端面上侧末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反转磁块76上侧的正转磁块74,所述换向磁块腔73上下端壁固定连接有摩擦片66,所述换向磁块腔73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与所述摩擦片66摩擦配合连接且能够与所述正转磁块74以及所述反转磁块76对应的换向磁块67,所述花键轴17内花键配合连接有向右延伸贯穿所述转向锥齿轮腔64至所述换向磁块腔73内且与所述换向磁块67转动配合连接的换向主轴62,所述转向锥齿轮腔64上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上延伸贯穿所述记录滑块腔25至所述记录滑块腔25上端壁内且向下延伸至所述转向锥齿轮腔64内且位于所述换向主轴62上侧的记录主轴21,所述转向锥齿轮腔64内设有与所述记录主轴21固定连接的转向锥齿轮61,所述转向锥齿轮61左侧设有与所述换向主轴62固定连接且能够与所述转向锥齿轮61啮合的正转锥齿轮63,所述转向锥齿轮61右侧设有与所述换向主轴62固定连接且能够与所述转向锥齿轮61啮合的反转锥齿轮65,所述记录滑块腔25左端面固定连接有上下对称设置的两个润滑开关20。
22.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记录滑块腔25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与所述记录主轴21螺纹配合连接且能够与所述润滑开关20抵接的记录滑块68,所述记录滑块68右端面固定连接有换向主磁块69,所述换向副磁块腔22内滑动配合连接有能够与所述换向主磁块69对应
的换向副磁块70,所述换向副磁块70右端面与所述换向副磁块腔22右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副磁块弹簧71,所述测重板28下端面与所述调速滑块54左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调速拉绳16,所述线轮50与所述推块36下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传动拉绳38,上侧所述换向副磁块70右端面与下侧所述换向副磁块70右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贯穿所述双磁块腔72且与所述衔接滑块75固定连接的换向拉绳23,所述推块弹簧45的推力大于所述扭力弹簧49的弹力,多个所述测重弹簧30的推力的合力大于所述调速弹簧53的推力,所述正转磁块74与所述换向磁块67之间的吸引力大于所述换向磁块67与所述摩擦片66之间的摩擦力,所述反转磁块76与所述换向磁块67之间的斥力大于所述换向磁块67与所述摩擦片66之间的摩擦力,所述换向主磁块69与所述换向副磁块70之间的吸引力大于所述副磁块弹簧71的拉力和所述副磁块弹簧71的推力的合力。
23.本实施例所述固定连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螺栓固定、焊接等方法。
24.如图1

5所示,本发明的设备处于初始状态时,扭力弹簧49为扭转状态,正转磁块74与换向磁块67处于对应状态,正转锥齿轮63与转向锥齿轮61处于啮合状态,反转锥齿轮65与转向锥齿轮61处于脱离状态,记录滑块68与下侧润滑开关20处于抵接状态,换向主磁块69与下侧换向副磁块70处于对应状态,下侧副磁块弹簧71处于拉伸状态,上侧副磁块弹簧71处于压缩状态;整个装置的机械动作的顺序 :当吊钩18上吊有重物,同时滑轮19上绕有绳索并受绳索带动而开始转动时,此时滑轮19绕滑轮轴11转动,从而带动环形摩擦轮44转动,从而带动传动摩擦轮43转动,传动摩擦轮43通过离心轮轴34带动离心轮41转动,从而此时离心块32受到离心力作用,从而克服离心块弹簧33的拉力向外移动,从而向下抵接推块36,从而使得推块36克服推块弹簧45的推力向下移动,从而使得传动拉绳38处于放松状态,从而此时线轮50失去传动拉绳38的拉力,从而线轮50在扭力弹簧49的弹力的作用下带动线轮轴52正转,从而线轮轴52通过单向轴承47带动小锥形摩擦轮48正转,且单向轴承47无法带动扭力弹簧49反转,当小锥形摩擦轮48正转时将带动副摩擦轮39转动,副摩擦轮39通过副摩擦轮轴46带动大锥形摩擦轮59转动,从而带动调速摩擦轮56转动,调速摩擦轮56通过调速主轴58带动花键轴17转动,从而带动换向主轴62转动,换向主轴62带动正转锥齿轮63以及反转锥齿轮65转动,从而此时正转锥齿轮63将通过转向锥齿轮61带动记录主轴21正转,从而带动记录滑块68向上移动一定距离;且由于单向轴承47无法带动小锥形摩擦轮48反转,从而当滑轮19停止转动时,即推块36失去离心块32的抵接的作用而受到推块弹簧45的推力向上移动时,此时传动拉绳38再次处于拉紧状态,从而线轮50在传动拉绳38的拉力作用下克服扭力弹簧49的弹力带动线轮轴52反转,从而带动单向轴承47反转,由于单向轴承47无法带动小锥形摩擦轮48反转,从而此时副摩擦轮39不再转动,即记录滑块68不会进行向上移动;从而此时随着滑轮19的不停的转动以及停止,从而将使得记录滑块68不断向上移动,从而实现了滑轮19的工作频率的实时记录,从而随着滑轮19的频繁使用,从而使得记录滑块68向上移动至与上侧润滑开关20处于抵接状态时,此时润滑喷嘴12定时启动三秒,从而将润滑剂腔31内的润滑油通过软管14通入至润滑喷嘴12内,再经润滑喷嘴12喷出至滑轮19转动的轴承上,从而对滑轮19的轴承起到了润滑的作用,三秒结束后,润滑完毕,微型自
吸泵13自动关闭,从而完成了一次滑轮19轴承的自动润滑工作;且当记录滑块68与上侧润滑开关20处于抵接状态的同时,换向主磁块69也恰好与上侧换向副磁块70处于对应状态,从而换向主磁块69与上侧换向副磁块70之间的吸引力将克服上侧副磁块弹簧71的拉力,从而使得上侧副磁块弹簧71处于拉伸状态,同时通过换向拉绳23的拉力,从而使得下侧副磁块弹簧71处于压缩状态,同时换向拉绳23对衔接滑块75起到了向上拉动的效果,从而恰好使得衔接滑块75带动反转磁块76向上移动至与换向磁块67处于对应状态,从而反转磁块76与换向磁块67之间的斥力将克服换向磁块67与摩擦片66之间的吸引力,从而使得换向磁块67向左移动,从而换向磁块67通过换向主轴62带动反转锥齿轮65以及正转锥齿轮63向左移动,从而使得反转锥齿轮65与转向锥齿轮61处于啮合状态,且使得正转锥齿轮63与转向锥齿轮61处于脱离状态,从而当滑轮19再次转动时,此时反转锥齿轮65将通过转向锥齿轮61带动记录主轴21反转,从而使得记录滑块68向下移动,从而可与下侧润滑开关20抵接,即再次触发微型自吸泵13启动,从而再次对滑轮19的轴承进行润滑,从而实现了记录滑块68的上下往复移动,从而不断对润滑开关20进行抵接并触发润滑的效果;同时当吊钩18上吊有重物时,此时吊钩18将受到重物的重力,从而带动测重板28克服测重弹簧30的推力向下移动,从而使得调速拉绳16相应放松一定程度,从而此时调速滑块54失去调速拉绳16一定的拉力,从而调速滑块54在调速弹簧53的推力作用下向右移动一定距离,从而调速滑块54通过调速主轴58带动调速摩擦轮56向右移动一定距离,从而此时由于调速摩擦轮56与大锥形摩擦轮59的抵接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从而使得调速主轴58与副摩擦轮轴46之间的传动比发生了改变,从而当副摩擦轮轴46转动时,调速摩擦轮56的转速将加快,从而最终使得记录滑块68向上或者向下移动的速度加快,从而提高了滑轮19轴承的润滑频率,且起吊的重量越大,则记录滑块68移动的速度将越快,从而实现了滑轮19轴承的润滑频率可随滑轮19工作强度的增加而提高,从而使得滑轮19轴承的润滑更为合理;且通过太阳能板27在户外对光能的吸收,可对微型自吸泵13不断提供电能,从而更加环保,且避免了频繁的更换电源。
2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滑轮带动离心轮转动,同时通过可随离心轮转动次数而上下往复移动的记录滑块实现了对滑轮使用次数的实时记录,且当使用次数达到一定时将自动启动微型自吸泵同时配合润滑喷嘴从而实现对滑轮轴承的润滑,且通过测重板同时配合调速腔,从而使得记录滑块的移动速度可随起吊重物的重量的增大而增大,即增加了滑轮的润滑频率,从而使得滑轮的润滑更为合理,保证了起重过程的安全性,同时也省去了人工润滑的麻烦。
26.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