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35173发布日期:2021-11-29 16:57阅读:1174来源:国知局
纸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纸箱。


背景技术:

2.纸箱,作为一个存储文件用的容器被广泛运用。而现有的纸箱为了方便用户使用以及搬运都会设置有提手,但提手的设计会导致纸箱内外相通,部分的雨水或者污染可能会通过提手进入到纸箱内部,破坏纸箱内部的文件。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可以结构设计合理的并且可以反复使用多次的纸箱。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纸箱,包括箱体与箱盖,所述箱体为长方体,箱体包括前壁、左壁、后壁以及右壁,前壁、左壁、后壁以及右壁依次连接形成环状结构,箱体还包括左夹层、右夹层、下底层、上底层、上前壁、上左壁、上后壁以及上右壁,所述下底层的左侧与所述左夹层连接,所述下底层的右侧与所述右夹层连接,所述下底层的后侧与所述后壁的底部连接,所述上底层的前侧与所述前壁的底部连接且上底层位于下底层的上方,所述上左壁的上侧与所述左壁的上侧连接,所述上右壁的上侧与所述右壁的上侧连接,所述上前壁与所述前壁相对设置且前壁位于上前壁的前方,而且所述上前壁的上侧与前壁的上侧连接,所述上后壁与所述后壁相对设置且后壁位于上后壁的后方,而且所述上后壁的上侧与后壁的上侧连接;所述上左壁、所述左夹层以及所述左壁依次从右往左布置,且左壁设有第一左开口,左夹层设有第二左开口,所述第一左开口与第二左开口相对设置且形状一致;所述上右壁、所述右夹层以及所述右壁依次从左往右布置,右壁设有第一右开口,右夹层设有第二右开口,所述第一右开口与第二右开口相对设置且形状一致,所述箱盖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箱体上。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左壁、左夹层以及左壁相互配合形成左部,所述上前壁以及所述前壁配合形成前部,所述上右壁、右夹层以及右壁相互配合形成右部,所述上后壁、后壁相互配合形成后部,所述下底层以及上底层配合形成底部,通过左部、右部、前部、后部、底部以及箱盖的配合形成一个第一容腔,所述第一容腔与外界相隔绝。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底层能相对于所述后壁翻折,所述上底层能相对于所述前壁翻折,所述上左壁能相对于所述左壁翻折,所述上右壁能相对于所述右壁翻折,所述左夹层能相对于所述下底层翻折,所述右夹层能相对于所述下底层翻折。
7.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左壁相对于左夹层的一侧设有防水层,上右壁相对于右夹层的一侧设有防水层。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底层的顶面高于上左壁以及上右壁的最底端。
9.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底层的后端设有缺口。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底层的顶面、侧面与底面设有防水层。
11.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具有弹性。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左壁与上右壁夹持所述上底层,所述上左壁与上右壁夹持所述上前壁与所述上后壁。
13.在一些实施例中,箱盖的左侧设有第一左通孔,所述左夹层以及所述左壁皆设有第二左通孔,当所述箱盖套设于所述箱体外时,第一左通孔与第二左通孔相对设置;箱盖的右侧设有第一右通孔,所述右夹层以及所述右壁皆设有第二右通孔,但所述箱盖套设于所述箱体时,第一右通孔与第二右通孔相对设置。
14.相比起现有技术,上述方案的优势在于:
15.1.设置有第一左开口、第二左开口、第一右开口以及第二右开口作为提手的同时还通过上左壁以及上右壁保护箱体避免外界物质通过提手对箱体内的文件造成影响;
16.2.通过弹性箱体自我恢复的能力以及特殊的结构,使得组装后的箱体各个侧壁相互抵接限制,让箱体无法再恢复回原本的样子,使得箱体的组装并不需要额外的粘胶或者类似的结构,便于用户直接组装。而且与市面上通过卡扣结构组装的纸箱不同的是,上述设计中不会因为卡扣结构而留有较大的缝隙,提高了箱体的防水性能。
17.3.通过在上左壁与左夹层之间以及上右壁与右夹层之间设置防水层进一步防止雨水通过第一左开口、第二左开口、第一右开口以及第二右开口进入到箱体内部,提高箱体的防水性能。
18.4.通过在上底层的后端设置缺口以便用户可以更加轻松地翻折上底层。
19.5.加之,第一左开口、第二左开口、第一左通孔、第二左通孔等结构的配合让扎带可以在保证箱体内部防水性能的同时实现箱体与箱盖的连接盖合。
20.6.最后,上述合理设计不需要采用任何胶接,并且使得箱体可以重复利用。用户在不需要箱体时可以将其拆除,最终变为扁平的状态以便于收纳与搬运。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公开的其中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公开的其中一种实施例的箱体的结构示意图(第一种状态)。
23.图3为本公开的其中一种实施例的箱体的结构示意图(第二种状态)。
24.图4为本公开的其中一种实施例的箱体的结构示意图(第三种状态)。
25.图5为本公开的其中一种实施例的箱体的剖视图。
26.图6为本公开的其中一种实施例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本公开的其中一种实施例的箱体摊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完全摊开)
28.图中标识:
29.1、箱体;111、前壁;112、左壁;1121、第一左开口;1122、第二左通孔;113、后壁;114、右壁;1141、第一右开口;1142、第二右通孔;121、下底层;122、上底层;123、左夹层;1231、第二左开口;124、右夹层;1241、第二右开口;131、上前壁;132、上左壁;133、上后壁;134、上右壁;2、箱盖;21、第一左通孔;22、第一右通孔;3、防水层;4、第一容腔;5、扎带。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公开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
附图对本公开进行详细、完整的说明:
31.图1示出了纸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箱体1摊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纸箱包括箱体1与箱盖2。而箱体1如图2所示,箱体1包括前壁111、左壁112、后壁113以及右壁114,前壁111、左壁112、后壁113以及右壁114依次连接形成环状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右壁114与前壁111已经固定连接在一起,只是为了方便理解方案,在摊开图中将两者分开),箱体1还包括左夹层123、右夹层124、下底层121、上底层122、上前壁131、上左壁132、上后壁133以及上右壁134,下底层121的左侧与左夹层123连接,下底层121的右侧与右夹层124连接,下底层121的后侧与后壁113的底部连接,上底层122的前侧与前壁111的底部连接,上左壁132的上侧与左壁112的上侧连接,上右壁134的上侧与右壁114的上侧连接,上前壁131的上侧与前壁111的上侧连接,而且上后壁133的上侧与后壁113的上侧连接。当将箱体1折叠成形后,如图5所示,上底层122位于下底层121的上方,上前壁131与前壁111相对设置且前壁111位于上前壁131的前方,上后壁133与后壁113相对设置且后壁113位于上后壁133的后方。同时而上左壁132、左夹层123以及左壁112如图5所示依次从右往左布置;且左壁112设有第一左开口1121,左夹层123设有第二左开口1231,第一左开口1121与第二左开口1231相对设置且形状一致;上右壁134、右夹层124以及右壁114依次从左往右布置,右壁114设有第一右开口1141,右夹层124设有第二右开口1241,第一右开口1141与第二右开口1241相对设置且形状一致。应理解上述描述用于描述组装后的纸箱的结构。而上述所指的前、后、左、右是以处于箱子内部的结构的相对方向来定,所以与图纸(从箱子外部)看到的前、后、左、右是有所不同的,望请知悉。
32.应理解的是,前壁111、左壁112、后壁113以及右壁114依次连接形成环状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前壁111、左壁112、后壁113以及右壁114之间的连接为固定连接,避免将箱体1拆分为多个部分,不利于运输。当然不排除其他实施例中,前壁111、左壁112、后壁113以及右壁114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而同时应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前壁131与前壁111的形状大小大致相同,上后壁133与后壁113的形状大小大致相同,上左壁132、左夹层123以及左壁112的形状大小大致相同,右壁134、右夹层124以及右壁114的形状大小大致相同。
33.同时,上左壁132、左夹层123以及左壁112相互配合形成左部,上前壁131以及前壁111配合形成前部,上右壁134、右夹层124以及右壁114相互配合形成右部,上后壁133、后壁113相互配合形成后部,下底层121以及上底层122配合形成底部,通过左部、右部、前部、后部、底部以及箱盖2的配合形成一个第一容腔4,第一容腔4与外界相隔绝。
34.上述方案通过分别在左壁112以及左夹层123设置第一左开口1121与第二左开口1231,以及分别在右壁114和右夹层124设置第一右开口1141与第二右开口1241,让用户可以将第一左开口1121、第二左开口1231、第一右开口1141以及第二右开口1241作为提手,以便用户搬运纸箱。同时由于设置有上右壁134以及上左壁132以阻碍外界的雨水或者其他污染通过第一左开口1121、第二左开口1231、第一右开口1141或者第二右开口1241进入到第一容腔4中,实现第一容腔4与外界相隔绝,提高了纸箱的保护性能。
35.为了提高箱体1的防水性能,上左壁132相对于左夹层123的一侧设有防水层3,上右壁134相对于右夹层124的一侧设有防水层3。从图5可以看出,当雨水从第一左开口1121、第二左开口1231、第一右开口1141或第二右开口1241进入到第一容腔4后,会顺着防水层3
往下流动,然后通过底部的下底层121流出。同时为了避免雨水流过上左壁132后,进入到第一容腔4,或者接触到第一容腔4底部的物件(如文件资料),所以让上底层122的顶面高于上左壁132以及上右壁134的最底端,使得雨水难以接触到上底层122上方的物件。另外,当雨水从上左壁132与左夹层123的缝隙往下流动时,还是有可能会接触到上底层122的侧面或者底面浸湿上底层122,导致上底层122的水分可能会扩散到上底层122的顶面从而浸湿到第一容腔4中的物品,因此,我方通过在上底层122的顶面、侧面与底面设置防水层3以避免外界雨水的影响。应理解防水层3可以为纳米防水涂层(氟纳米涂层或者二氧化硅纳米涂层)或者其它防水涂层。
36.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折叠展开的纸箱得到上述纸箱的方式如下,先让左夹层123与右夹层124相对于下底层121翻折,折叠成如图3所示的状态。然后让上底层122能相对于前壁111翻折,如图4所示,翻折到与前壁111抵接。接着,再翻折下底层121到与大致跟左壁112与右壁114底部平行的位置,以便于用户后续翻折左夹层123以让左夹层123抵接左壁112,翻折右夹层124让右夹层124抵接右壁114。再分别让上前壁131、上后壁133、上左壁132以及上右壁134相对于前壁111、后壁113、左壁112以及右壁114翻折,最终形成上述箱体1,最后,让上底层122重新叠到下底层121上。应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1是通过摊开的结构折叠组装而成的,为了避免用户在折叠组装时还会用到粘胶或者其它类似的连接结构,我方先通过将箱体1设置为弹性结构,使得箱体1折叠后依旧存在复位的趋势。接着让上左壁132与上右壁134夹持上底层122,上左壁132与上右壁134夹持上前壁131与上后壁133,通过上左壁132与上右壁134恢复原位的作用力以夹持上前壁131与上后壁133避免上前壁131以及上后壁133复位,同样地,上前壁131与上后壁133也通过同样的复位的作用力以限制上左壁132与上右壁134复位。同时,由于此时左夹层123与右夹层124都被前壁111以及后壁113所限制,使得下底层121无法在弹性作用下带动左夹层123与右夹层124向前翻折从而使得箱体1再度展开。可以看出上述方案通过箱体1各个面的相互夹持与限制,从而让具有弹性的箱体1被折叠后无需粘胶或者其它连接结构,方便用户使用。
37.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底层122的后端设有缺口。应理解的是,虽然在翻折下底层121到与大致跟左壁112与右壁114的底部平行的位置前,已经让上底层122翻折至与前壁111抵接。但由于大部分的箱体1具有弹性,上底层122会在弹性作用下复位,所以当需要翻折上前壁131、上后壁133、上左壁132以及上右壁134时,上底层122大概率已经抵接在下底层121上了,但上底层122的面积大致与第一容腔4的底部面积相似,所以用户难以再翻折上底层122,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例通过在上底层122的后端设置缺口,方便用户随时提起上底层122,以便让上左壁132以及上右壁134可以分别翻折至与左夹层123以及右夹层124抵接(由于折叠后的上左壁132以及上右壁134的最底端是低于上底层122的顶面的,所以需要先让上左壁132以及上右壁134先翻折,最后再翻折上底层122)。
38.应理解的是,上述方案中箱体1本身可以通过翻折即可完成组装并且不需要用到额外的粘胶,便于用户使用。虽然市面上也有不需要粘胶组装的纸箱,但这些纸箱多数依靠卡扣结构,这样会导致纸箱外壁存在缝隙,雨水可能会从缝隙中进入,降低了纸箱的防水性能。
39.在一些实施例中,箱盖2的左侧设有第一左通孔21,左夹层123以及左壁112皆设有第二左通孔1122,当箱盖2套设于箱体1时,第一左通孔21与第二左通孔1122相对设置;箱盖
2的右侧设有第一右通孔22,右夹层124以及右壁114皆设有第二右通孔1142,但箱盖2套设于箱体1时,第一右通孔22与第二右通孔1142相对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将扎带5穿过第一左通孔21、第二左通孔1122、第一左开口1121与第二左开口1231形成一个闭环以限制箱盖2脱离箱体1。当然也可以将扎带5穿过第一右通孔22、第二右通孔1142、第一右开口1141以及第二右开口1241以限制箱盖2脱离箱体1。
40.由于该方案组装方式较为复杂,所以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1上还设有二维码,用户可以扫码学习相关的组装方式。
41.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多种”以及“多个”如没有特指,都是指代“两种或以上”以及“两个或以上”。
42.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43.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