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大输送能力的二站式电梯。
背景技术:2.一般用于载人的二站式垂直运输机械设备主要是电梯和自动扶梯。用于自动扶梯的运载能力要大于电梯,所以目前主要使用主动扶梯,很少使用电梯。如果以通过增加电梯的数量来提高总运力,不仅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同时设备成本和维护成本都会很高。但是自动扶梯运行时,其安全性相对电梯会差一些,经常发生人身事故,同时自动扶梯也不便于运送大型物件,其运送速度也没有电梯快。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大输送能力的二站式电梯,解决现有电梯输送能力小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自动扶梯的各种弊端,兼具电梯和自动扶梯的优点。
4.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具有大输送能力的二站式电梯,包括驱动机构,以及水平间隔设置在井道内的至少一个第一轿厢和至少一个第二轿厢,井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轿厢和所述第二轿厢的总数相等并一一对应的厅门组,所述厅门组均包括上下间隔的上厅门和下厅门,所述第一轿厢和所述第二轿厢均与设置在井道上端的所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轿厢和所述第二轿厢在井道中上下移动,且所述第一轿厢向上移动至对应的上厅门或向下移动至对应的下厅门处时,所述第二轿厢均向下移动至对应的下厅门或向上移动至对应的上厅门处。
5.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具有大输送能力的二站式电梯中,所述第一轿厢和所述第二轿厢均设置为一个。
6.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具有大输送能力的二站式电梯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曳引机和连接件,所述曳引机通过所述连接件设置在井道上方中部,所述第一轿厢和所述第二轿厢分别设置在所述曳引机左右两侧,所述第一轿厢和所述第二轿厢的上端的左右两端的中部分别设有一定滑轮,所述曳引机的曳引绳卷绕在所述曳引机上,且其两端均向下延伸,并分别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轿厢上端的两个所述定滑轮和所述第二轿厢上端的两个所述定滑轮后,向上延伸至与所述连接件连接。
7.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具有大输送能力的二站式电梯中,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一轿厢和所述第二轿厢的轿门上框中部均设有关门限位器,且其底部均设有载荷传感器,所述关门限位器、所述载荷传感器和所述曳引机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8.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具有大输送能力的二站式电梯中,所述第一轿厢和所述第二轿厢的顶部均设有平层传感器,其轿门上均设有出梯传感器,其轿门门框上均设有开门限位器,所述上厅门和所述下厅门的门框的上端均设有进梯传感器,所述平层传感器、所述出梯传感器、所述进梯传感器和所述开门限位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9.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具有大输送能力的二站式电梯中,所述连接件为水平设置在井道内的板体,所述板体的侧壁与所述井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曳引机设置在所述板体上端中部,所述板体上设有与所述曳引绳的两端分别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曳引绳的两端分别贯穿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
10.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具有大输送能力的二站式电梯中,所述板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曳引绳的两端分别对应的第二通孔和绳头组合支架,所述曳引绳的两端分别贯穿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并与对应的所述绳头组合支架连接。
11.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具有大输送能力的二站式电梯中,同侧的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轿厢或所述第二轿厢上端的两个所述定滑轮的上方。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的二站式电梯通过两个轿厢同时运行,其输送能力大,运送速度块,适用于机场、火车站、地铁站等交通枢纽,以及商场、大型超市、酒店、会议中心、展览馆等商业和公共建筑内使用。
14.2、本实用新型的二站式电梯全自动运行,避免人工操作造成的电梯工作节奏缓慢,出现无规律的延迟。
15.3、本实用新型的二站式电梯的两个轿厢通过一台曳引机驱动,取消了传统电梯一个轿厢设置一套动力系统,降低了成本。同时取消了轿厢内和门厅处的楼层选择,简化了整个电梯的控制系统。
16.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二站式电梯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二站式电梯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2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如图1
‑
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大输送能力的二站式电梯,包括驱动机构,以及水平间隔设置在井道1内的至少一个第一轿厢2和至少一个第二轿厢3,井道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轿厢2和所述第二轿厢3的总数相等并一一对应的厅门组,所述厅门组均包括上下间隔的上厅门4和下厅门5,所述第一轿厢2和所述第二轿厢3均与设置在井道1上端的所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轿厢2和所述第二轿厢3在井
道1中上下移动,且所述第一轿厢2向上移动至对应的上厅门4或向下移动至对应的下厅门5处时,所述第二轿厢3均向下移动至对应的下厅门5或向上移动至对应的上厅门4处。
22.该实施例中,在井道1内的至少一个第一轿厢2和至少一个第二轿厢3,第一轿厢2 和第二轿厢3分别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上下移动,并在第一轿厢2向上移动至对应的上厅门4或向下移动至对应的下厅门5处时,第二轿厢3均向下移动至对应的下厅门5或向上移动至对应的上厅门4处,这样就可以通过第一轿厢2和第二轿厢3在上厅门4和下厅门 5之间的交错运行,提高上厅门4和下厅门5之间的运送能力。
23.优选地,作为本实用新型另外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轿厢2和所述第二轿厢3均设置为一个;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曳引机6和连接件,所述曳引机6通过所述连接件设置在井道 1上方中部,所述第一轿厢2和所述第二轿厢3分别设置在所述曳引机6左右两侧,所述第一轿厢2和所述第二轿厢3的上端的左右两端的中部分别设有一定滑轮8,所述曳引机 6的曳引绳卷绕在所述曳引机6上,且其两端均向下延伸,并分别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轿厢 2上端的两个所述定滑轮8和所述第二轿厢3上端的两个所述定滑轮8后,向上延伸至与所述连接件连接。
24.该实施例中,如图1
‑
图2所示,连接件为水平设置在井道1内的板体11,板体11的侧壁与井道1的内壁固定连接,然后将曳引机6设置在板体11上端中部,再在板体11上设有与曳引绳的两端分别对应的第一通孔9,板体1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与曳引绳的两端分别对应的第二通孔10和连接件7,且同侧的第一通孔9和第二通孔10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一轿厢2或第二轿厢3上端的两个定滑轮8的上方,曳引机6的曳引绳卷绕在曳引机6 上,其两端均向下延伸,首先分别穿过板体11上的两个第一通孔9,然后分别依次穿过第一轿厢2上端的两个定滑轮8和第二轿厢3上端的两个定滑轮8后,向上延伸至分别贯穿对应的第二通孔10并与对应的绳头组合支架7连接。曳引机6工作时,第一轿厢2在上升的时候,第二轿厢3会同步下降;第二轿厢3在上升的时候,第一轿厢2会同步下降,这样就可以通过曳引机6的正转和反转,使得第一轿厢2和第二轿厢3的运行方向相反。
25.优选地,作为本实用新型另外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一轿厢2和所述第二轿厢3的轿门上框中部均设有关门限位器,且其底部均设有载荷传感器,所述关门限位器、所述载荷传感器和所述曳引机6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26.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轿厢2和第二轿厢3的轿门上框中部均设有关门限位器,其底部均设有载荷传感器,当第一轿厢2或第二轿厢3中有人进入轿厢内后,该轿厢内的载荷传感器检测到的载荷值发生变化,控制器根据载荷传感器检测到的载荷值的变化,同时第一轿厢2和第二轿厢3内的关门限位器检测到对应的轿门以及关闭后,曳引机6开始工作,带动第一轿厢2和第二轿厢3中上下移动。
27.优选地,作为本实用新型另外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轿厢2和所述第二轿厢3的顶部均设有平层传感器,其轿门上均设有出梯传感器,其轿门门框上均设有开门限位器,所述上厅门4和所述下厅门5的门框的上端均设有进梯传感器,所述平层传感器、所述出梯传感器、所述进梯传感器和所述开门限位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出梯传感器、进梯传感器采用现有的光电传感器即可。
28.该实施例中,当第一轿厢2或第二轿厢3的平层感应器发出轿厢到位的信号时,控制器控制曳引机6停机,轿厢停靠层站,同时控制器控制门机起动,使对应的轿门联动厅门
打开;当轿门开到最大位置时,开门限位器发出关门信号,延迟一段时间后,轿门联动厅门关闭。在这一过程中,如任一进梯传感器检测到有人,轿门联动厅门重新开启,直到进梯感应器不再检测到有人,轿门和厅门保持关闭。
29.此外,作为扩展,第一轿厢2、第二轿厢3可采用前后双开门的款式,同时在井道1 上设置与第一轿厢2和第二轿厢3分别对应的两组新的厅门组,每组新的厅门组均包括上下间隔的上厅门4和下厅门5,上厅门4和下厅门5均设置为前后两个,与轿厢的前后门分别对应。
30.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