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皮吸附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78359发布日期:2021-11-25 11:26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铁皮吸附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铁皮上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皮吸附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2.上料机构常见于自动化流水线上,一般用于将物料从一个设备移动至另一个设备,以便进一步处理。
3.目前常用的上料机构一般通过机械手抓取物料进行移动,而当遇到物料堆叠在一起时,在抓取前还需要将物料抬起一定的间隙供机械手抓取,导致上料的过程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便于铁皮上料,本技术提供一种铁皮吸附上料机构。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铁皮吸附上料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铁皮吸附上料机构,包括用于将传送带一侧的铁皮提起的提升组件和用于将铁皮移动至传送带边缘的摆动组件,摆动组件位于传送带与提升组件之间,提升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吸附气缸,摆动组件包括倾斜设置的调节气缸和水平设置的连接杆,连接杆的长度方向与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垂直,连接杆上套设有摆动杆,摆动杆与调节气缸的活塞杆铰接,吸附气缸的活塞杆和摆动杆上靠近铁皮的一端均设有吸盘,吸盘上设有与真空发生器连接的吸气管。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附气缸活塞杆上的吸盘便于抵接在铁皮上后,通过真空发生器将吸盘内的空气抽出,便于吸盘将铁皮吸附,从而便于通过吸附气缸的活塞杆将铁皮沿竖直方向提起;调节气缸能够通过活塞杆控制摆动杆的转动,当摆动杆转动至靠近铁皮时能够通过吸盘将铁皮吸附,通过对吸附气缸活塞杆上的吸盘放气使铁皮分离,从而能够通过摆动杆的转动将铁皮移动至传送带边缘,进而对摆动杆上的吸盘放气后将铁皮通过传送带传送,有利于铁皮的上料。
7.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提升组件和摆动组件在传送带传送方向的两侧均有设置。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传送带传送方向两侧的提升组件和摆动组件能够增大对铁皮的吸附面积,减小了铁皮吸附后发生倾斜的可能,使得铁皮的上料过程更稳定,有利于铁皮的上料。
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提升组件上还设有气嘴,气嘴朝向铁皮底部设置,气嘴上设有用于与气泵连通的吹气管。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嘴的设置便于朝向铁皮底部吹气,当对铁皮料堆进行上料时,能够减小相邻两块铁皮之间出现部分区域分离,部分区域粘连的情况,从而减小了出现不止一块铁皮一起进入传送带的情况。
11.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提升组件上设有与连接杆平行的固定杆,气嘴设于固定杆上,气嘴沿固定杆的长度方向分布有多个。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沿固定杆长度方向设置多个气嘴,进一步降低了相邻两
块铁皮之间出现粘连的可能,一定程度上便于铁皮的上料。
13.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固定杆与气嘴之间增设有固定环,固定环套设于固定杆上,固定环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螺母,螺母与固定杆螺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环两侧螺母的设置,便于转动固定环调整气嘴的朝向后固定,能够将固定环夹紧,减小固定环与固定杆之间发生转动的可能,从而便于根据相邻铁皮之间的粘连情况调整气嘴的朝向。
15.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螺母与固定环之间增设有垫片。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母与固定环之间的垫片能够提高螺母与固定环的抵紧效果,减小了螺母和固定环受损可能的同时,进一步减小了气嘴调整后固定环发生转动的可能。
17.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吸盘上设有橡胶环,橡胶环位于吸盘上靠近铁皮的一端。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盘上橡胶环的设置,不仅增大了与铁皮抵接时的摩擦阻力,还提高了吸盘与铁皮之间的密封性能。
1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螺母上设有转动套,转动套的周面上设有防滑纹。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套的设置便于调整气嘴朝向时握持,转动套上防滑纹的设置增大了手与转动套之间的摩擦阻力,使得调整气嘴朝向时更省力。
2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22.提升组件的设置能够通过吸盘将铁皮吸附,并提升一段距离,使两块相邻的铁皮分离,再通过摆动组件将铁皮吸附后移动至传送带边缘,从而实现铁皮的上料;
23.提升组件和摆动组件在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两侧均有设置,能够增大对铁皮的吸附面积,减小铁皮发生倾斜的可能,便于铁皮的上料;
24.提升组件上远离摆动组件一侧的气嘴,能够朝向相邻两块铁皮之间吹气,从而减小相邻两块铁皮分离过程中出现部分粘连的可能,便于铁皮的上料。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另一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1、支架;11、传送带;12、承台;13、铁皮;14、吸盘;141、吸气管;142、橡胶环;2、提升组件;21、吸附气缸;3、摆动组件;31、调节气缸;32、连接杆;33、摆动杆;4、固定杆;41、气嘴;411、吹气管;42、固定环;421、螺母;422、垫片;423、转动套;424、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铁皮吸附上料机构,如图1所示,一种铁皮吸附上料机构,安装于承台12上方,用于将承台12上的铁皮13传送至承台12一侧的传送带11上。承台12为可升降结构,便于将一块铁皮13上料后 ,能够将铁皮13料堆顶部的铁皮13移动至同一高度处,便于下一次上料。
30.承台12上方安装有支架1,支架1上安装有提升组件2和摆动组件3,提升组件2位于承台12上方远离传送带11的一侧,摆动组件3位于承台12上方靠近传送带11的一侧。
31.如图1、2所示,提升组件2包括竖直固定在支架1上的吸附气缸21,吸附气缸21的活塞杆朝向铁皮13设置;摆动组件3包括调节气缸31、连接杆32和摆动杆33,调节气缸31倾斜固定在支架1上,调节气缸31的活塞杆向靠近铁皮13的方向延伸,连接杆32水平固定在支架1上,连接杆32位于调节气缸31和吸附气缸21之间,连接杆32的长度方向与传送带11的传送方向垂直,摆动杆33套设于连接杆32上,调节气缸31的活塞杆与摆动杆33铰接。
32.吸附气缸21上活塞杆和摆动杆33的端部均固定有吸盘14,吸盘14上连通有用于连接真空发生器的吸气管141,从而在将吸盘14抵在铁皮13表面时,通过使吸盘14抽成真空将铁皮13吸附。便于吸附气缸21将承台12上铁皮13料堆顶部的一张铁皮13吸附后提升,通过调节气缸31能够推动摆动杆33转动,使摆动杆33端部的吸盘14能够将铁皮13上靠近传送带11的一侧吸附;从而当吸附气缸21上的吸盘14放气后,通过调节气缸31拉动摆动杆33能够将铁皮13移动至传送带11边缘,完成上料过程,有利于铁皮13的上料。
33.提升组件2和摆动组件3在传送带11传送方向的两侧均有安装,使得铁皮13提升和移动的过程均有两个吸盘14对铁皮13进行吸附,减小了铁皮13上料过程中出现不稳定的情况。
34.吸盘14上靠近铁皮13的端部固定有橡胶环142,橡胶环142能够提高吸盘14与铁皮13表面吸附后的密封性,同时增大与铁皮13之间的摩擦阻力,从而减小了吸附后意外脱离的可能。
35.支架1上远离传送带11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杆4,固定杆4与连接杆32平行,固定杆4上安装有气嘴41,气嘴41上连接有与气泵连通的吹气管411,气嘴41沿固定杆4的长度方向分布有四个。
36.每个气嘴41与固定杆4之间均通过固定环42连接,气嘴41固定在固定环42底部,每个固定环42均滑动套设于固定杆4上,每个固定环42的两侧均安装有两个螺母421,螺母421与固定杆4螺接。
37.固定环42的设置便于转动气嘴41,调整气嘴41的朝向,便于根据相邻铁皮13之间可能出现的粘连情况进行吹气,减小铁皮13料堆顶部铁皮13提升后与相邻铁皮13出现部分粘连的情况,有利于铁皮13的上料。
38.固定环42两侧的两个螺母421便于调整气嘴41朝向后,通过转动螺母421将固定环42抵紧,减小气嘴41出现转动的可能;四个气嘴41的设置便于单独调整每个气嘴41的朝向,同时也进一步减小了相邻铁皮13之间出现粘连的情况。
39.螺母421与固定环42之间增设有垫片422,垫片422的设置能够为螺母421与固定环42之间提供一定的缓冲,减小螺母421或固定环42出现损坏的可能,同时能够提高螺母421与固定环42抵接的紧密程度。
40.螺母421上固定有转动套423,转动套423的周面上开设有防滑纹424,转动套423的设置便于转动螺母421时握持,防滑纹424的设置提高了操作者手与转动套423之间的摩擦阻力,使得转动螺母421时更省力,从而便于调整气嘴41的朝向。
41.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上料时,承台12能够将铁皮13料堆抬升至合适高度,吸附气缸21通过活塞杆带动吸盘14移动,吸盘14与料堆顶部的铁皮13表面抵接后抽为真空
将铁皮13吸附,吸附气缸21通过活塞杆带动铁皮13沿竖直方向提升。提升至与传送带11上端面平行后,通过调节气缸31的活塞杆推动摆动杆33向靠近铁皮13的方向转动,直至摆动杆33端部的吸盘14与铁皮13表面抵接,吸盘14通过抽为真空将铁皮13上靠近传送带11的一侧吸附。吸附气缸21活塞杆上的吸盘14放气后将活塞杆收回,调节气缸31的活塞杆通过拉动摆动杆33向靠近传送带11的方向移动,直至铁皮13的一侧位于传送带11上方,通过对摆动杆33上吸盘14进行放气,使铁皮13与吸盘14分离,以达到上料的效果。过程中通过气嘴41朝向相邻两块铁皮13之间吹气,能够减小相邻两块铁皮13之间出现部分粘连的可能。
4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便于铁皮13上料的优点。
43.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