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新生儿科护理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生儿科护理用奶瓶临时贮存装置。
背景技术:2.新生儿科是从儿科分出去的亚专业,主要是对28天以内的婴儿进行护理和治疗的科室,在新生儿的护理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每2到3小时需给婴儿喂奶,一个婴儿十几分钟,几十个婴儿需喂奶,医务工作者的工作量大,并且冲泡的奶容易变凉,日常用的热水温奶时的暂存装置不便于对多个奶瓶进行较好的加热保温,而且不便于移动和拿取,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3.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新生儿科护理用奶瓶临时贮存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的内部设置的加热保温单元、放置环以及在壳体的底部设置的移动单元等的配合作用,以此来达到便于对多个奶瓶进行较好的加热保温,而且便于移动和取放的目的。
4.为了实现所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新生儿科护理用奶瓶临时贮存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开口,所述壳体内壁的下部设有导热隔板,所述导热隔板的底部与壳体内壁的底部之间设有加热保温单元,所述壳体的内部位于导热隔板上方的位置阵列设有放置环,所述放置环的底部沿圆周方向排列设有支柱,所述支柱的底端与导热隔板固定连接,所述放置环的外侧面沿圆周方向阵列开设有通孔,所述壳体的外侧设有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的底端设有与壳体的上端开口对应的顶盖,所述壳体的外侧设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6.所述壳体底部的四角均设有支撑移动单元,所述支撑移动单元由固定座、支腿和万向轮组成,所述支腿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支腿均匀分布设在壳体底部的四角,所述支腿的底端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对应设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上配套设有脚刹。
7.所述加热保温单元由加热腔室、加热丝和温度传感器组成,所述加热腔室由导热隔板的底部和壳体的内壁之间的空腔形成,所述加热腔室内排列设有加热丝,所述壳体内壁的侧面位于导热隔板上表面的位置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丝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8.所述升降单元由电动升降杆、倒l形支架和固定板组成,所述固定板设在壳体的外侧,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设有倒l形支架,所述倒l形支架水平端的底部设有电动升降杆,所述电动升降杆的底端与顶盖上表面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电动升降杆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9.所述放置环的外侧面与壳体的内壁之间以及相邻的两个放置环的外侧面之间均设有加强杆。
10.所述壳体外侧下部的排水口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对应设有阀门。
11.所述壳体的外侧设有扶手,所述扶手对应设有防滑套。
12.所述放置环上表面的高度低于壳体上表面的高度,所述放置环的高度小于奶瓶的高度。
1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生儿科护理用奶瓶临时贮存装置,通过壳体内部阵列的多个放置环可以放置多个奶瓶,通过支柱之间的间隙以及放置环上的通孔可以将浸泡在水中的奶瓶的外侧充分与水接触,通过加热丝和温度传感器,可以对壳体内的水进行加热和检测保温,进而对奶瓶内的奶进行保温;通过扶手和万向轮便于对装置整体进行移动;通过电动升降杆的升降,便于对奶瓶进行拿取和存放。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放置环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壳体;2、支撑移动单元;21、固定座;22、支腿;23、万向轮;3、扶手;4、顶盖;5、升降单元;51、电动升降杆;52、倒l形支架;53、固定板;6、排水管;7、plc控制器;8、导热隔板;9、加热保温单元;91、加热腔室;92、加热丝;93、温度传感器;10、加强杆;11、放置环;12、支柱;1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19.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地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20.结合附图1~3所述的一种新生儿科护理用奶瓶临时贮存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上端开口,所述壳体1内壁的下部设有导热隔板8,通过导热隔板8起到支撑和导热的作用,所述导热隔板8的底部与壳体1内壁的底部之间设有加热保温单元9,所述壳体1的内部位于导热隔板8上方的位置阵列设有放置环11,所述放置环11的底部沿圆周方向排列设有支柱12,所述支柱12的底端与导热隔板8固定连接,所述放置环11的外侧面沿圆周方向阵列开设有通孔13,所述壳体1的外侧设有升降单元5,所述升降单元5的底端设有与壳体1的上端开口对应的顶盖4,所述壳体1的外侧设有plc控制器7,所述plc控制器7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通过壳体1内部阵列的多个放置环11可以放置多个奶瓶,通过支柱12之间的间隙以及放置环11上的通孔13可以将浸泡在水中的奶瓶的外侧充分与水接触。
21.为了便于装置的移动,所述壳体1底部的四角均设有支撑移动单元2,所述支撑移动单元2由固定座21、支腿22和万向轮23组成,所述支腿2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支腿22均匀分布设在壳体1底部的四角,所述支腿22的底端设有固定座21,所述固定座21上对应设有万向轮23,所述万向轮23上配套设有脚刹,具体的,通过支腿22起到支撑的作用,通过万向轮23可以将根据需要对装置进行移动,通过脚刹进行固定。
22.为了加热保温,所述加热保温单元9由加热腔室91、加热丝92和温度传感器93组成,所述加热腔室91由导热隔板8的底部和壳体1的内壁之间的空腔形成,所述加热腔室91
内排列设有加热丝92,所述壳体1内壁的侧面位于导热隔板8上表面的位置设有温度传感器93,所述加热丝92和温度传感器93分别与plc控制器7电性连接,具体的,通过plc控制器7控制加热丝92和温度传感器93工作,对壳体1内的水进行加热和检测保温,进而对奶瓶内的奶进行保温。
23.为了便于更好的保温和取放装置中的奶瓶,所述升降单元5由电动升降杆51、倒l形支架52和固定板53组成,所述固定板53设在壳体1的外侧,所述固定板53的上表面设有倒l形支架52,所述倒l形支架52水平端的底部设有电动升降杆51,所述电动升降杆51的底端与顶盖4上表面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电动升降杆51与plc控制器7电性连接,具体的,通过电动升降杆51的升降,带动顶盖4与壳体1的闭合与分离,便于对奶瓶进行更好的保温和取放,而且可以防止装置移动的过程中,壳体1内的热水溅出。
24.为了更好地加强固定,所述放置环11的外侧面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以及相邻的两个放置环11的外侧面之间均设有加强杆10,具体的,通过加强杆10将相邻的放置环11之间以及放置环11与壳体1的内部之间进行进一步的加强固定。
25.为了便于排水,所述壳体1外侧下部的排水口设有排水管6,所述排水管6上对应设有阀门,具体的,通过排水管6和阀门可以将对于的水从壳体1内部排出,也可以将水完全排出,便于清洗壳体1内部。
26.为了方便辅助装置的移动,所述壳体1的外侧设有扶手3,所述扶手3对应设有防滑套,具体的,手握扶手3,便于推动或者拉动装置,通过防滑套,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
27.为了便于奶瓶的放置和加热保温,所述放置环11上表面的高度低于壳体1上表面的高度,所述放置环11的高度小于奶瓶的高度。
28.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科护理用奶瓶临时贮存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接通电源,向壳体1内部注入适量的水,将多个奶瓶分别放入对应的放置环11内,此时,奶瓶的外侧浸泡在水中并通过支柱12之间的间隙以及放置环11上的通孔13充分与水接触,通过plc控制器7控制电动升降杆51下降,将顶盖4与壳体1闭合,然后通过plc控制器7控制加热丝92和温度传感器93工作,对壳体1内的水进行加热和检测保温,进而对奶瓶内的奶进行保温;通过扶手3和万向轮23便于对装置整体进行移动;通过plc控制器7控制电动升降杆51的升降,便于对奶瓶进行拿取和存放。
29.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