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料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91083发布日期:2021-12-25 01:55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料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转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料斗。


背景技术:

2.料斗为容置物料的部件,料斗的顶部敞口,物料从顶部敞口装填至料斗中。当要把料斗中的物料倒出,需要将料斗倾斜或者倒置,使得顶部敞口朝下。当料斗装满物料时,具有一定的重量,只能依靠机器设备将料斗倒置。机器设备的动作不灵敏,一般是将料斗抬起来,再丢到地上,如此物料便会倒出。这样具有如下缺点:料斗与地面碰撞,会减小料斗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料斗,解决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料斗,包括本体、承接板和转动件;
5.所述本体包括空腔,所述空腔包括第一敞口和第二敞口,所述第一敞口设置在本体的底部,所述第二敞口用于作为物料进入空腔的通道;
6.所述承接板的一端通过转动件设置在本体的底部,所述转动件用于带动承接板转动并使得承接板盖住或者露出第一敞口。
7.进一步地,所述转动件包括转轴、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
8.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转轴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承接板的一端上。
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位于两个第二连接件之间。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为两个,每个第一连接件均位于两个第二连接件之间。
11.进一步地,所述承接板的一端还设置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用于供叉车的货叉进入。
12.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槽设置在本体上,所述第二连接槽用于供叉车的货叉进入。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槽和所述第二连接槽位于料斗的同一侧上。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敞口设置在本体的顶部。
15.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中,先转动承接板使其盖住第一敞口,并把承接板置于固定面上,承接板作为本体的底板,起到支撑空腔中物料的作用;当抓取机构抓取承接板离开固定面,置于承接板上方的本体不会和承接板分开,如此可以带动物料移动;当抓取机构抓取本体离开固定面,承接板受到重力的作用并通过转动件向下转动,露出第一敞口,物料便可以从承接板的另一端和空腔的底部之间掉出。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施例所述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施例叉车的货叉插入第二连接槽中,并抬起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说明:
20.1、本体;
21.11、第一敞口;
22.12、第二连接槽;
23.2、承接板;
24.21、第一连接槽;
25.3、转动件;
26.31、转轴;
27.32、第一连接件;
28.33、第二连接件;
29.4、货叉。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31.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料斗,包括本体1、承接板2和转动件3。所述本体1包括空腔,所述空腔包括第一敞口11和第二敞口,所述第一敞口11设置在本体1的底部,所述第二敞口用于作为物料进入空腔的通道。所述承接板2的一端通过转动件3设置在本体1的底部,所述转动件3用于带动承接板2转动并使得承接板2盖住或者露出第一敞口11。
32.上述技术方案中,先转动承接板使其盖住第一敞口,并把承接板置于固定面上,承接板作为本体的底板,起到支撑空腔中物料的作用;当抓取机构抓取承接板离开固定面,置于承接板上方的本体不会和承接板分开,如此可以带动物料移动;当抓取机构抓取本体离开固定面,承接板受到重力的作用并通过转动件向下转动,露出第一敞口,物料便可以从承接板的另一端和空腔的底部之间掉出。
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3包括转轴31、第一连接件32和第二连接件33,结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转轴3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32上,所述第一连接件32设置在所述本体1上。所述转轴31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33设置在所述承接板2的一端上。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件32设置通孔,用于供转轴31穿过。通孔的尺寸比转轴31的尺寸稍大,使得转轴31可以转动。当承接板2的底部没有被物件所支撑时,承接板2的一端便会以转轴31为旋转轴线而转动,如此承接板2的另一端便会朝着远离本体1的方向转动,结构如图3所示。
34.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连接件为三角钢板,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三角钢板。
35.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转轴31从第一连接件32中滑落而出,所述第二连接件33为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32位于两个第二连接件33之间,结构如图2所示。两个连接件便可以限制转轴31在第一连接件32中的肆意移动而脱落,如此可以增强转动件3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两个第二连接件33可以位于本体1的两侧,第二连接件33与本体1的侧壁具有较小的间隙,使得转轴31的偏移量较小。
36.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强转轴31的稳定性,所述第一连接件32为两个。两个第一连接件32位于本体中一个侧壁上的两端,每个第一连接件32均位于两个第二连接件33之间。
37.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强转轴转动的流畅性,所述转轴通过轴承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
3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敞口设置在本体1的顶部上,即本体1的顶部为敞口的,可以将物料从本体1顶部的第二敞口将物料装进空腔中。
3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料斗为铁料斗、铜料斗、铝料斗、不锈钢料斗,具有一定的硬度。
4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承接板2的一端还设置第一连接槽21和第二连接槽12,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连接槽21用于供叉车的货叉4进入。所述第二连接槽12设置在本体1上,所述第二连接槽12用于供叉车的货叉4进入,结构如图3所示。
4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槽21和所述第二连接槽12位于料斗的同一侧上,结构如图2所示。如此可方便叉车操作,叉车移动到一个位置,通过下降货叉4,让货叉4到达第一连接槽21的高度,再移动叉车使得货叉4进入到第一连接槽21中,如此便能利用货叉4将料斗向上抬离地面,进行料斗的移动工作;叉车带动料斗移动到预定位置后,将货叉4从第一连接槽21中取出,之后上升货叉4,让货叉4到达第二连接槽12的高度,再移动叉车使得货叉4进入到第二连接槽12中,如此便能提起料斗,承接板2的另一端和本体的第一敞口11分离,物料便掉落而出,结构如图2所示。叉车可以便捷地操作该料斗,无需摔斗,大量减少叉车的动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车辆损坏,降低车辆油耗。
42.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