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本发明涉及烧烤用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折叠碳桶。
背景技术:2.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烧烤是闲暇时家庭聚餐、朋友聚会最喜欢的放松方式,并且现在人们逐渐喜欢户内烧烤,比如在阳台或者后院进行烧烤,在烧烤时需要用到暂时存放高温木炭的碳桶,通常我们使用的碳桶一般是一体式碳桶,放置于地面上使用,且碳桶体积较大,不可拆卸或折叠,占用空间多,移动费力,携带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碳桶,具有可折叠收纳、便于携带、占用空间少、组装便捷的优点。
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折叠碳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折叠片、第二折叠片、把手组件、木炭隔网、第一卡接组件、第二卡接组件、第三卡接组件及第四卡接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板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端与第一折叠片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折叠片的另一端与第二折叠片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折叠片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板的另一端铰接;所述把手组件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卡接组件与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卡接组件与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卡接组件与第一折叠片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卡接组件与第二折叠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接组件、第二卡接组件、第三卡接组件及第四卡接组件均与木炭隔网卡接。
5.可选的,所述第一卡接组件、第二卡接组件、第三卡接组件及第四卡接组件均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6.可选的,所述第一卡接组件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木炭隔网的第一挡片与用于限位所述木炭隔网的第二挡片;所述第一挡片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片的另一端与木炭隔网的一面抵接;所述第二挡片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片的另一端与木炭隔网的另一面抵接。
7.可选的,所述第二卡接组件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木炭隔网的第三挡片与用于限位所述木炭隔网的第四挡片;所述第三挡片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挡片的另一端与木炭隔网的一面抵接;所述第四挡片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挡片的另一端与木炭隔网的另一面抵接。
8.可选的,所述第三卡接组件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木炭隔网的第五挡片与用于限位所述木炭隔网的第六挡片;所述第五挡片的一端与第一折叠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挡片的另一端与木炭隔网的一面抵接;所述第六挡片的一端与第一折叠片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挡片的另一端与木炭隔网的另一面抵接。
9.可选的,所述第四卡接组件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木炭隔网的第七挡片与用于限位
所述木炭隔网的第八挡片;所述第七挡片的一端与第二折叠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七挡片的另一端与木炭隔网的一面抵接;所述第八挡片的一端与第二折叠片固定连接;所述第八挡片的另一端与木炭隔网的另一面抵接。
10.可选的,所述把手组件包括:第一把手与第二把手,所述第一把手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二把手转动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上。
1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折叠、便于收纳、占用空间少、组装便捷的优点。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14.图中: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第一折叠片;4、第二折叠片;5、把手组件;6、第一卡接组件;7、第二卡接组件;8、第三卡接组件;9、第四卡接组件;51、第一把手;52、第二把手;61、第一挡片;62、第二挡片;71、第三挡片;72、第四挡片;81、第五挡片;82、第六挡片;91、第七挡片;92、第八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
1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17.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19.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碳桶,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第一折叠片3、第二折叠片4、把手组件5、木炭隔网(图中未示出)、第一卡接组件6、第二卡接组件7、第三卡接组件8及第四卡接组件9;所述第一支撑板1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板2的一
端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板1的另一端与第一折叠片3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折叠片3的另一端与第二折叠片4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折叠片4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板2的另一端铰接;所述把手组件5与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卡接组件6与第一支撑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卡接组件7与第二支撑板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卡接组件8与第一折叠片3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卡接组件9与第二折叠片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接组件6、第二卡接组件7、第三卡接组件8及第四卡接组件9均与木炭隔网卡接。
20.具体来说,需要使用可折叠碳桶时,展开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第一折叠片3和第二折叠片4,将木炭隔网卡接到第一卡接组件6、第二卡接组件7、第三卡接组件8及第四卡接组件9上,将木炭倒在木炭隔网上点燃,可折叠碳桶可暂时存放高温木炭,烧烤炉需要加入高温木炭时,可以通过把手组件5抓持可折叠碳桶,将碳桶内高温木炭倾倒在烧烤炉上,使用完碳桶后,可折叠碳桶可以折叠收纳,节省空间,方便携带。
2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组件6、第二卡接组件7、第三卡接组件8及第四卡接组件9均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22.进一步,所述第一卡接组件6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木炭隔网的第一挡片61与用于限位所述木炭隔网的第二挡片62;所述第一挡片61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片61的另一端与木炭隔网的一面抵接;所述第二挡片62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片62的另一端与木炭隔网的另一面抵接。
23.具体来说,所述木炭隔网可以卡接到第一支撑板1上。
24.进一步,所述第二卡接组件7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木炭隔网的第三挡片71与用于限位所述木炭隔网的第四挡片72;所述第三挡片71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板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挡片71的另一端与木炭隔网的一面抵接;所述第四挡片72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板2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挡片72的另一端与木炭隔网的另一面抵接。
25.具体来说,所述木炭隔网可以卡接到第二支撑板2上。
26.进一步,所述第三卡接组件8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木炭隔网的第五挡片81与用于限位所述木炭隔网的第六挡片82;所述第五挡片81的一端与第一折叠片3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挡片81的另一端与木炭隔网的一面抵接;所述第六挡片82的一端与第一折叠片3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挡片82的另一端与木炭隔网的另一面抵接。
27.具体来说,所述木炭隔网可以卡接到第一折叠片3上。
28.进一步,所述第四卡接组件9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木炭隔网的第七挡片91与用于限位所述木炭隔网的第八挡片;所述第七挡片91的一端与第二折叠片4固定连接;所述第七挡片91的另一端与木炭隔网的一面抵接;所述第八挡片的一端与第二折叠片4固定连接;所述第八挡片的另一端与木炭隔网的另一面抵接。
29.具体来说,所述木炭隔网可以卡接到第二折叠片4上。通过第一卡接组件6、第二卡接组件7、第三卡接组件8及第四卡接组件9将木炭隔网卡接在可折叠碳桶内,木炭就可以放置在可折叠碳桶内点燃,对燃烧至高温的木炭实现暂存。
30.进一步地,所述把手组件5包括:第一把手51与第二把手52,所述第一把手51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上;所述第二把手52转动设置在第二支撑板2上。
31.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把手组件5抓持可折叠碳桶将木炭倒至烧烤炉上,从而避免可折叠碳桶的高温对人造成伤害。
32.在具体实施例中,需要使用可折叠碳桶时,展开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第一折叠片3和第二折叠片4,通过第一支撑板1上的第一卡接组件6、第二支撑板2上的第二卡接组件7、第一折叠片3上的第三卡接组件8及第二折叠片4上的第四卡接组件9将木炭隔网卡接在可折叠碳桶内,将木炭倒在木炭隔网上点燃,可折叠碳桶可暂时存放高温木炭,烧烤炉需要加入高温木炭时,可以通过把手组件5抓持可折叠碳桶,将碳桶内高温木炭倾倒在烧烤炉上。
3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碳桶,具有可折叠收纳、便于携带、占用空间少、组装便捷的优点。
3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