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学影像用多功能连接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09182发布日期:2022-01-01 00:40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学影像用多功能连接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学影像用多功能连接箱。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随着而来的是更大的生产生活压力,现如今的人们大多都处在一种亚健康的状态下,医疗服务也因此而日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3.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催生着许多新兴技术,医学影像学在医学诊断领域中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为了医疗或医学研究,对人体或人体某部分,以非侵入方式取得内部组织影像的技术与处理过程,是一种逆问题的推论演算,即成因是经由结果反推而来,如ct、x光等。
4.在进行医学影像观察时,常常要多多种设备进行接线,导致外部接线混乱,不仅影响观感,对经过的人群也具有一定风险由此引入了连接箱进行连接,连接箱顾名思义用于连接两个配电电缆终端的封闭箱,但目前所使用的连接箱结构简单,对影响观察箱的放置无法进行调节,且无法保证箱体内部的干燥性以至于影响电器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学影像用多功能连接箱,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箱体、临时置物槽、把手、操作面板、操作按钮、通孔、影像观察箱、观察箱调整结构、防潮块、防尘板、扣装槽、风扇、扣板、线缆收卷结构、导线槽、卡紧销、底部漏槽、万向轮、插板槽、插板、线路通孔和外部接线结构,箱体底面具有底部漏槽,进行通风,箱体通过底部的万向轮进行移动,箱体上部具有倒角,在左侧倒角上安装有操作面板并在其旁边配有操作按钮,对装置所需操作进行控制,箱体上部后侧开有临时置物槽用以对小物件在装置移动过程中进行放置,避免影响正常移动,箱体左侧具有把手以便对整个箱体进行移动,影像观察箱通过观察箱调整结构放置于箱体上并可进行位置调整,使用时可进行抬升从而伸出箱体,不适用时利用箱体对其进行存放,使用起来较为方便,箱体内侧左壁上固定有防潮块其右端面通过柱体固定安装防尘板,在箱体右侧壁安装的风扇的作用下,进行气流流动,吹向防尘板和防潮块,对经过此处的气流进行处理,保证箱体内部的整洁和干燥,避免对设备产生负面影响,在箱体右侧面安装风扇的一周开有扣装槽,通过扣装槽使扣板配合安装对风扇区域进行封闭,避免在不使用时灰尘进入,箱体内部后侧面设置有线缆收卷结构,对于与影像装置之间需要进行连接的线缆进行有序的放置,线缆收卷结构下方固定有导线槽并在其前侧面插入卡紧销,连接线从此处引导并利用卡紧销进行卡紧,箱体下部安装有外部接线结构其上部的箱体内侧面固定有插板槽并在其中插入插板对底部外部接线结构进行封闭,插板上左端开有线路通孔便于线缆伸下与外部接线结构连接,与外部其他设备在进行连接,使线缆漏出箱体部分有序并封闭,美观的同时安全性高。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观察箱调整结构包括顶部窗口、 l型放置板、观察箱槽、滑轮、滑槽、连杆、升降架、丝杠和转动电机,影像观察箱放置在l型放置板上,在l型放置板上开有滑槽使得影像观察箱通过其右侧底部开有的观察箱槽和其中安装的滑
轮沿着滑槽进行移动,而影像观察箱侧面靠上部分通过连杆与l型放置板竖直部分连接,从而使影像观察箱的角度发生改变,便于使用者进行观察,l型放置板底部安装在升降架上安装的转动电机输出端可对其角度进行改变,升降架与丝杠配合安装,使用时抬升出顶部窗口进行使用,不使用时收回箱体中并利用其他板材对顶部窗口进行封闭,以便对影像观察箱进行存储。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线缆收卷结构包括收线框、导向柱和进出线孔,箱体后侧面安装三个收线框其内部固定若干导向柱。对放入的线缆进行导向收卷,收线框上部和下部开有进出线孔便于进线出线。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万向轮采用可自锁万向轮,便于箱体的移动和放置。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外部接线结构包括底部导轨、移动筒体、通线块、螺纹槽、拉动条和卡紧螺丝,箱体底面固定底部导轨,使得移动筒体通过其底部凸起沿着底部导轨进行运动,可从箱体右侧下部开的孔中伸出,适应设备连接时的间距,移动筒体中放置有通线块,移动筒体右端,外侧面开有螺纹槽可对起到将通线块拉出作用的拉动条进行收卷放置,通线块上设置有卡紧螺丝对经过的线缆进行卡紧。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万向轮和把手对箱体进行移动,便于其用于各个位置的使用;通过l型放置板、滑轮、滑槽、连杆、升降架、丝杠、转动电机对影像观察箱的高度、角度和朝向的方位均进行调节,便于使用者的使用;通过收线框、导向柱、进出线孔对于较长的线缆进行收纳,并通过移动筒体、通线块、拉动条将线缆进行外接其他需要的设备终端,完成正常运转的同时,使外部线缆处于筒体中封闭状态,不仅利于美观,安全性也有一定的保障;通过风扇、防潮块和防尘板使箱体内部保持整洁和干燥。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4.图中:箱体1、临时置物槽2、把手3、操作面板4、操作按钮5、通孔 6、顶部窗口7、l型放置板8、观察箱槽91、滑轮92、滑槽71、连杆10、升降架101、丝杠102、转动电机103、影像观察箱9、防潮块11、防尘板12、扣装槽13、风扇131、扣板14、收线框15、导向柱16、进出线孔17、导线槽 18、卡紧销19、底部漏槽20、万向轮21、插板槽22、插板23、线路通孔 24、外部接线结构25、底部导轨251、移动筒体252、通线块253、螺纹槽 254、拉动条255、卡紧螺丝256。
具体实施方式
15.实施例1
16.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学影像用多功能连接箱,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箱体1、临时置物槽2、把手3、操作面板4、操作按钮5、通孔6、影像观察箱9、观察箱调整结构、防潮块11、防尘板12、扣装槽13、风扇131、扣板14、线缆收卷结构、导线槽18、卡紧销19、底部漏槽 20、万向轮21、插板槽22、插板23、线路通孔24和外部接线结构25,首先在箱体1的底部设置万向轮21便于利用箱体1左侧的把手3对其进行移动,使其满足多种位置
需求,在箱体1上部两侧具有倒角,左侧的倒角面上设置了操作面板4并在其旁边配置了操作按钮5,对箱体1中所使用的各类电器元件进行控制,箱体1的上部后侧开有临时置物槽2,可对小物件进行临时的放置,提高移动过程的便利性,影像观察箱9通过观察箱调整结构放置于箱体1 上并可进行位置调整,既可以伸出箱体1外进行使用,又可以收回至箱体1内部进行存储,使用起来更为方便,为了保证箱体1的内部的干燥性和整洁性,在箱体1内侧左壁上固定防潮块11和防尘板12,右侧壁安装风扇131,使风扇131吹风吹向防潮块11和防尘板12对内部气体进行处理,保持良好的存储环境,在风扇131外侧箱体的一周开有扣装槽13,可使扣板14通过扣装槽13 配合对风扇131区域进行封闭,在未使用状态下减小灰尘进入的风险,箱体1 内部后侧面设置有线缆收卷结构,对于较长的连接线缆在箱体1内部进行收卷保存,线缆收卷结构下方固定有导线槽18,线缆连接后从此处通过并利用前侧面插入的卡紧销19对线缆进行固定,箱体1下部安装有外部接线结构其上部的箱体1内侧面固定有插板槽22并在其中插入插板23,插板23上左端开有线路通孔24,线缆从此处通过至下方与外部接线结构连接,在伸出外部接线结构与外部设备终端进行连接,使伸出箱体1的线缆较为整洁封闭,安全性提高。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影像观察箱9放置在l型放置板 8上,其右侧底部开有的观察箱槽91中安装的滑轮92放置在l型放置板8上开有的滑槽71中,使其右侧下部可沿着滑槽71进行移动,影像观察箱9侧面通过连杆10与l型放置板8竖直部分连接,保持稳定性,并利于角度的调节,l型放置板8底部安装在升降架101上安装的转动电机103输出端,进行水平角度的调节,升降架101与丝杠102配合安装,进行上下位置的调整。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箱体1后侧面安装三个收线框15 其内部固定若干导向柱16,收线框15上部和下部开有进出线孔17,便于线缆的进出。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万向轮21采用可自锁万向轮,满足移动和放置的双重需求。
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箱体1底面固定底部导轨251,移动筒体252通过其底部凸起放置于底部导轨251,移动筒体252中放置有通线块 253,移动筒体252右端通过箱体1下部所开孔伸出,其外侧面开有螺纹槽254 对拉出后的拉动条255进行收卷放置,拉动条255一端与通线块253连接,另一端伸出筒体,通线块253上设置有卡紧螺丝256,对经过的线缆进行压紧。
2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利用把手3和可自锁万向轮21的配合,对箱体1进行移动,满足其使用位置的需求,当需要对影像观察箱9进行使用时,打开对顶部窗口7封闭的外部板材,利用操作面板4和操作按钮5使丝杠102运转从而带动升降架101上升,通过顶部窗口7伸出箱体1外部便于进行使用,并根据使用需求,选择是否开启转动电机103调整其水平放置角度,拉动影像观察箱9,在滑轮92、滑槽71和连杆10的配合下使其产生倾斜,调整观察角度,便于使用者的使用,避免长期弯腰低头的动作,不利于身体健康,需其他设备终端连接的线缆在箱体1内部,较长的通过进出线口17 进入收线框15进行收卷,并使另一端伸出经过导线槽18伸入下部与移动筒体 252中的通线块253连接,根据设备距离,将移动筒体252伸出箱体1外部并使用拉动条255将通线块253拉动之移动筒体252右端部进行连接使用,使设备之间的连接线缆处于封闭状态,不仅有利于周围环境的美观,对于安全性有很大提升;由于箱体1中存在多种电器元件以及线缆,因此需要使其内部保持相对干燥和整洁的
环境,利用风扇131、防潮块11和防尘板12的配合定期对内部环境进行整理,以保证箱体1内各个元件的正常运转及对影像观察箱9的良好保存。
22.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路连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的惯用手段,可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到技术启示,属于广泛使用的现有技术。
23.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
24.上述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