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矿泉水包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分批式装箱装置。
背景技术:2.市场上的大规格矿泉水通常采用纸箱进行包装,包装过程中每箱装有四瓶矿泉水,现有技术中的大规格矿泉水包装时,通常借助机械手或夹持机构将输送机上的矿泉水瓶提起再转送放入至包装箱内,且瓶子放入包装箱的过程中为防止瓶体散落,需要在箱体上方设置导向框,以保证瓶体顺利放入包装箱。
3.现有技术中的矿泉水包装过程中瓶体放入不方便,且包装操作工序复杂,工作效率较低。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分批式装箱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批式装箱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批式装箱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机和设置在第一输送机一侧的第二输送机,所述第二输送机上通过升降组件连接有装箱座,所述装箱座上设置有推动组件,且装箱座的底部设置有卸料组件。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装箱座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放置槽的边缘形成挡边,且放置槽朝向第一输送机的一侧开设有缺口。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推动组件包括设置在装箱座一侧的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连接有推动板。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推动板朝向第一输送机的一侧面设置有防护层。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防护层为橡胶垫。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卸料组件包括铰接在装箱座底部的卸料板以及固定在装箱座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卸料板之间转动设置有伸缩气缸。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伸缩气缸的一端与卸料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板转动连接。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装箱座的下表面位于卸料组件的两侧位置处对称设置有两个挡板。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升降组件为电动伸缩杆。
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批式装箱装置,通过设置的推动组件能够配合第一输送机将瓶体输送至装箱座上,同时配合设置的卸料组件即可将装箱座的瓶体直接下移掉落至箱体内,实现瓶体的装箱操作,且卸料组件配合设置的挡板,能够对瓶
体掉落时进行导向,使得装箱座上的瓶体垂直掉落至箱体内,本设计结构简单,操作便利,节省了操作工序,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便于将矿泉水瓶装入包装箱内。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一种分批式装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一种分批式装箱装置的俯视图;
19.图3为一种分批式装箱装置的右视图;
20.图4为一种分批式装箱装置中推动组件的另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一种分批式装箱装置中装箱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一种分批式装箱装置中装箱座的仰视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24.1、第一输送机;2、第二输送机;3、升降组件;4、装箱座;41、放置槽;5、推动组件;51、电动机;52、推动板;6、卸料组件;61、卸料板;62、固定板;63、伸缩气缸;7、挡板;8、瓶体;9、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26.请参阅图1
‑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分批式装箱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机1和设置在第一输送机1一侧的第二输送机2,第一输送机1用于输送瓶体8,第二输送机2用于输送箱体9,第二输送机2上通过升降组件3连接有装箱座4,升降组件3能够带动装箱座4上下移动,装箱座4上设置有推动组件5,推动组件5能够配合第一输送机1将其上方的瓶体8输送至装箱座4上,且装箱座4的底部设置有卸料组件6,升降组件3带动装箱座4下移,使得卸料组件6对准第二输送机2上的箱体9的上方,卸料组件6开启,装箱座4上的瓶体8即掉落至箱体9内,实现瓶体8的装箱操作,通过设置的推动组件5能够配合第一输送机1将瓶体8输送至装箱座4上,同时配合设置的卸料组件6即可将装箱座4的瓶体8直接下移掉落至箱体9内,实现瓶体8的装箱操作,且卸料组件6配合设置的挡板7,能够对瓶体8掉落时进行导向,使得装箱座4上的瓶体8垂直掉落至箱体9内,本设计结构简单,操作便利,节省了操作工序,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便于将矿泉水瓶装入包装箱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矿泉水包装过程中瓶体8放入不方便,包装操作工序复杂,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27.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瓶体8按四个一组等距放置在第一输送机1上,通过第一输送机1进行瓶体8的自动输送,当瓶体8输送至第一输送机1的末端时,推动组件5工作,配合第一输送机1将其上的一组瓶体8推动至装箱座4上,装箱座4上的瓶体8的位置与第二输送机2上箱体9的位置对应,然后,通过升降组件3的收缩动作,带动装箱座4下移,使得装箱座4下移至箱体9的上方,再开启卸料组件6,使得装箱座4上的瓶体8掉落至箱体9内,即实现瓶体8的装箱操作,一个装箱动作完成后,升降组件3伸出带动装箱座4上移复位,重复上述步骤,
进行下一个装箱操作即可。
2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中,装箱座4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41,放置槽41的边缘形成挡边,能够对瓶体8的移动方向进行导向,使其顺利进入放置槽41内,且放置槽41朝向第一输送机1的一侧开设有缺口,推动组件5配合第一输送机1将其上的瓶体8经放置槽41一侧的缺口,推送至放置槽41内,且推动组件5停止时,瓶体8位于放置槽41内,并紧贴放置槽41的边缘的挡边,使得瓶体8放置的位置与箱体9的开口对准,方便进行后续装箱操作。
2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推动组件5包括设置在装箱座4一侧的电动机51,电动机51的输出端通过转轴连接有推动板52,具体的,使用过程中,通过电动机51工作,带动推动板52朝向装箱座4的方向转动,从而推动第一输送机1上的瓶体8进入放置槽41内,当推动板52转动至垂直状态,即与装箱座4平行时,瓶体8的位置即与箱体9的位置对应。
3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推动板52朝向第一输送机1的一侧面设置有防护层,防护层为橡胶垫,防护层能够对瓶体8进行保护,防止瓶体8出现刮痕。
3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中,卸料组件6包括铰接在装箱座4底部的卸料板61以及固定在装箱座4上的固定板62,固定板62与卸料板61之间转动设置有伸缩气缸63,伸缩气缸63的一端与卸料板6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板62转动连接,通过设置的卸料组件6能够利用伸缩气缸63的伸缩动作实现卸料板61的开启及闭合,为装箱工作提供便利。
32.具体的,使用过程中,通过升降组件3的收缩动作,带动装箱座4下移,使得装箱座4下移至箱体9的上方,再通过伸缩气缸63的收缩动作,开启卸料板61,使得放置槽41内的瓶体8掉落至箱体9内,即实现瓶体8的装箱操作,同理,通过伸缩气缸63伸出,即实现卸料板61的闭合操作。
3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中,装箱座4的下表面位于卸料组件6的两侧位置处对称设置有两个挡板7,通过设置的挡板7以及配合设置的两个卸料板61,使得卸料板61打开时,两个挡板7与两个卸料板61之间形成限位空间,装箱座4下移时,两个挡板7进入箱体9内紧贴箱体9的两个内壁,同时,两个卸料板61打开时,紧贴箱体9的另外两个侧壁,使得装箱座4上的瓶体8掉落时不会出现倾倒散乱现象,垂直掉落至箱体9内,同时,对箱体9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为瓶体8的装箱工作提供便利,本设计通过卸料板61及挡板7即可对瓶体8掉落时进行导向,无需设置导向框即可将瓶体8顺利装入箱体9内,节省操作工序。
3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中,升降组件3为电动伸缩杆,通过升降组件3的伸出动作带动装箱座4上移复位,通过升降组件3的收缩动作,带动装箱座4下移进行装箱。
3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过程中,瓶体8按四个一组等距放置在第一输送机1上,箱体9等距放置在第二输送机2上,通过第一输送机1进行瓶体8的自动输送,第二输送机2进行箱体9的自动输送,当瓶体8输送至第一输送机1的末端时,推动组件5工作,通过电动机51工作,带动推动板52朝向装箱座4的方向转动,从而推动第一输送机1上的瓶体8进入放置槽41内,当推动板52转动至垂直状态,即与装箱座4平行时,瓶体8的位置即与第二输送机2上箱体9的位置对应,然后,通过电动伸缩杆的收缩动作,带动装箱座4下移,使得装箱座4下移至箱体9的上方,随着装箱座4的不断下移,两个挡板7进入箱体9内紧贴箱体9的两个内壁,进一步的,再通过伸缩气缸63的收缩动作,开启卸料板61,卸料板61开启后紧贴箱体9的另外两个侧壁,同时,放置槽41内的瓶体8卸料板61和挡板7的限位作用下竖直在掉落至
箱体9内,即实现瓶体8的装箱操作,装箱后的箱体9进入下一个工序,一个装箱动作完成,再进一步的,通过伸缩气缸63伸出,即带动卸料板61的闭合复位,再通过电动伸缩杆伸出动作带动装箱座4上移复位,重复上述步骤,进行下一个装箱操作即可。
36.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