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铺设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15487发布日期:2022-01-08 02:59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铺设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铺设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2.现在我国许多城市开始进行大面积的地铁施工,地铁是铁路运输的一种形式,指在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地铁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电缆,电缆的铺设质量直接影响地铁的安全性,而电缆的重量大、不便铺设。现有技术中使用的电缆铺设放线装置,通过设置压板、缓冲弹簧和连接杆能够防止缠绕在电缆辊上的电缆松散。虽然该装置有益效果较多,但依然存在下列问题:在冬季铺设电缆时由于天气温度较低,电缆外侧的保护层会被冻硬,工作人员在铺设时难以将电缆拉直,工作效率低,并且在将电缆强行拉直后易导致电缆内部电线受损。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电缆铺设放线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缆铺设放线装置,其能解决寒冷季节电缆保护层冻硬后影响电缆拉直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电缆铺设放线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的放线辊和加热箱,电缆的一端缠绕在放线辊上、其另一端贯穿加热箱;所述底座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通过连接管与加热箱连通,所述放线辊的驱动电机安装在空腔内,所述连接管内设有风扇,所述风扇用于将空腔内的空气抽取到加热箱内。
6.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的固定部安装在空腔内,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延伸出空腔外、并与放线辊传动连接,当所述驱动电机运转时,所述放线辊沿自身轴向旋转。
7.优选的,所述连接管内靠近加热箱的一端设有支撑架,所述风扇的电机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风扇的出风方向朝向加热箱。
8.优选的,所述加热箱上对向设置的两端分别设有进线过孔和出线过孔,所述进线过孔靠近放线辊、出线过孔远离放线辊,当进行放线时,电缆依次穿过进线过孔和出线过孔。
9.优选的,所述加热箱上设有一对沿电缆径向设置的滑槽,一对所述滑槽关于进线过孔对称设置,所述滑槽与进线过孔连通;所述滑槽内设有滑块与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滑槽的槽底固定连接、缓冲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块可沿电缆的径向滑行;所述滑块朝向电缆的一面可拆卸地设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与电缆的外表面滑动配合。
10.优选的,所述滑块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朝向电缆的一面设有插槽,所述弹性垫上设有与所述插槽相配合的插条,所述插条与插槽榫接;所述插槽内还设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贯穿固定板、并与插条相配合。
11.优选的,所述出线过孔的内壁上设有多个滚珠,多个滚珠沿电缆的周向分散设置。
12.优选的,所述加热箱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加热箱的进线高度与放线辊的出线高度相配合。
13.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滚轮。
14.优选的,所述放线辊的周向设有电缆防松装置,所述电缆防松装置包括压板、支撑板和多个压紧弹簧,所述支撑板和压板在放线辊的外周并排设置,多个压紧弹簧分散布置在压板与支撑板之间,所述压紧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支撑板和压板,所述支撑板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压板与放线辊周向的电缆相抵接。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充分利用放线时设备自身产生的热能为电缆加热,电缆外侧的保护层加热后软化,进而在对电缆进行拉直时能够更加轻松,避免电缆保护层冻硬的情况下强行将缆线拉直导致缆线内部的电线芯损坏。同时由于形成了空气循环,冷空气持续进入底座的空腔内,实现了对驱动电机以及风扇电机的降温,避免电机长时间运行造成电机损坏。两个相对设置的弹性垫在缓冲弹簧的作用下相互靠近,对电缆的表面进行挤压,将释放的电缆表面的污渍刮除,保障了电缆的清洁度。弹性垫可拆卸更换,且拆装简单,提高了本装置的适用性以及重复利用率。滚珠减小了电缆与加热箱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电缆表面摩擦损伤。电缆防松装置在电缆释放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电缆的放线辊上的松紧度,防止随着电缆的释放、放线辊的径向尺寸减小,造成电缆松脱的情况。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风扇安装结构示意图。
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1.1、底座,101、空腔,2、放线辊,201、驱动电机,3、加热箱,301、进线过孔,302、出线过孔,3021、滚珠,303、滑槽,304、滑块,305、缓冲弹簧,306、弹性垫,3061、插条,307、固定板,3071、插槽,308、限位螺栓,4、连接管,401、支撑架,5、风扇,501、电机,6、支撑杆,7、滚轮,8、电缆防松装置,801、压板,802、压紧弹簧,803、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3.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缆铺设放线装置,包括底座1以及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的放线辊2和加热箱3,电缆的一端缠绕在放线辊2上、其另一端贯穿加热箱3;所述底座1内设有空腔101,所述空腔101通过连接管4与加热箱3连通,所述放线辊2的驱动电机201安装在空腔101内,所述连接管4内设有风扇5,所述风扇5用于将空腔101内的空气抽取到加热箱3内。
24.进行放线前,电缆盘旋缠绕在放线辊2的周向。将电缆的一端牵引穿过加热箱3,放线辊2的驱动电机201进行旋转,将放线辊2周向的电缆释放出,牵引装置对释放出的电缆进行牵引拉直。由于电缆的重量较大,在放线过程中,放线辊2的驱动电机201做功释放出大量
热能;风扇5运转,通过连接管4将空腔101内的热空气抽取到加热箱3中,热空气使电缆的外侧保护层软化,进而在对电缆进行拉直时能够更加轻松,同时能够对放线辊2的驱动电机201进行降温,避免温度过高导致驱动电机201损坏。
25.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驱动电机201的固定部安装在空腔101内,所述驱动电机201的输出轴延伸出空腔101外、并与放线辊2传动连接,当所述驱动电机201运转时,所述放线辊2沿自身轴向旋转。驱动电机201运转驱动放线辊2旋转放线时,驱动电机201产生的热量释放到空腔101内的空气中,将空气加热。风扇5通过连接管4将空腔101内的热空气抽走,形成空气循环,一是利用热空气为电缆的外侧保护层加热,二是可持续向空腔101吸入冷空气,为驱动电机201降温,对驱动电机201进行保护。
26.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连接管4内靠近加热箱3的一端设有支撑架401,所述风扇5的电机501固定安装在支撑架401上,所述风扇5的出风方向朝向加热箱3。支撑架401一是起到为风扇5提供安装位的作用,二是可限制风扇5的进出风方向。
27.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加热箱3上对向设置的两端分别设有进线过孔301和出线过孔302,所述进线过孔301靠近放线辊2、出线过孔302远离放线辊2,当进行放线时,电缆依次穿过进线过孔301和出线过孔302。电缆从放线辊2上释放出,依次穿过加热箱3的进线过孔301和出线过孔302,在加热箱3内经热空气加热后的电缆柔性增加,后续工艺流程中对电缆进行拉直时操作能够更加轻松,同时降低了电缆拉直的不良率。
28.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加热箱3上设有一对沿电缆径向设置的滑槽303,一对所述滑槽303关于进线过孔301对称设置,所述滑槽303与进线过孔301连通;所述滑槽303内设有滑块304与缓冲弹簧305,所述缓冲弹簧305的一端与滑槽303的槽底固定连接、缓冲弹簧305的另一端与滑块304固定连接,所述滑块304可沿电缆的径向滑行;所述滑块304朝向电缆的一面可拆卸地设有弹性垫306,所述弹性垫306与电缆的外表面滑动配合。
29.本实施例中,弹性垫306可采用密度较高的海绵垫或其他耐磨性较优的弹性软垫,使其与电缆进行滑动摩擦的过程中不损伤电缆外侧的保护层。缓冲弹簧305为弹性垫306提供缓冲,两个对向设置的弹性垫306相互配合,将电缆在进线过孔301内挤压,当电缆在释放的过程中被拉动时,两个弹性垫306将电缆表面的污渍刮除,保证了释放出的电缆的清洁度,避免电缆上的污渍粘附到工作人员身上,进而污染环境。弹性垫306作为耗材,当弹性垫306磨损到一定程度,不能达到预期的清洁效果后,可拆卸更换新的弹性垫306,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30.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滑块304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307,所述固定板307上朝向电缆的一面设有插槽3071,所述弹性垫306上设有与所述插槽3071相配合的插条3061,所述插条3061与插槽3071榫接;所述插槽3071内还设有限位螺栓308,所述限位螺栓308贯穿固定板307、并与插条3061相配合。固定板307的设置增大了滑块304与弹性垫306的接触面积,增强了弹性垫306安装的可靠性。限位螺栓308为弹性垫306提供了限位,防止弹性垫306与电缆滑动摩擦过程中造成弹性垫306滑脱。插条3061与滑槽303之间采用榫接的方式,当弹性垫306磨损需要更换时,从插槽3071中推出插条3061,即可解除弹性垫306与固定板307之间的连接,操作简便、更换效率高。
31.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出线过孔302的内壁上设有多个滚珠3021,多个滚珠3021沿电缆的周向分散设置。多个滚珠3021在出线过孔302内环绕电缆设置,当电缆被拉出
加热箱3时,滚珠3021将电缆与加热箱3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了摩擦阻力,保护了电缆外壁保护层,避免由于磨损导致电缆外侧的保护层损坏降低保护作用。
32.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加热箱3通过支撑杆6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加热箱3的进线高度与放线辊2的出线高度相配合。通过设置支撑杆6的高度调节加热箱3的高度,使释放的线缆高度与加热箱3相匹配,减小放线阻力。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可采用可伸缩的支撑杆6,使加热箱3的高度可调,以适应不同规格的放线辊2,增加本设备的适用性。
33.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有滚轮7。电缆通常较为承重,其重量制约了放线辊2运输的便利性。本实施例的滚轮7可搭载本装置移动,将本装置运输到目的地,以顺利完成后续工序。
34.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放线辊2的周向设有电缆防松装置8,所述电缆防松装置8包括压板801、支撑板803和多个压紧弹簧802,所述支撑板803和压板801在放线辊2的外周并排设置,多个压紧弹簧802分散布置在压板801与支撑板803之间,所述压紧弹簧802的两端分别连接支撑板803和压板801,所述支撑板803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压板801与放线辊2周向的电缆相抵接。压板801通过压紧弹簧802安装在支撑板803上,支撑板803为压板801和压缩弹簧提供支撑。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压板801可使用弧形压板801,使其弧面与放线辊2的外周相适配。压板801将盘旋缠绕在放线辊2周向的电缆与放线辊2压紧,随着电缆释放,放线辊2外侧的电缆越来越少,放线辊2的径向尺寸越来越小,压缩弹簧持续伸展,在压缩弹簧的压力作用下,压板801始终保持与放线辊2外侧的电缆抵紧,防止放线辊2外侧的电缆松脱。
35.工作原理:
36.将缠满电缆的放线辊2在底座1上安装就位,放线辊2与驱动电机201完成传动连接,电缆防松装置8的压板801在放线辊2外侧的电缆上压紧。将电缆的牵引端贯穿加热箱3的进线过孔301与出线过孔302、并与后续工艺的拉直机构进行固定连接。启动拉直机构与放线辊2的驱动电机201,放线辊2开始放线,拉直机构对放出的电缆进行拉直。在这个过程中,驱动电机201发热,将热能释放到底座1的空腔101内,连接管4内的风扇5启动,将空腔101内的热空气抽取到加热箱3内,对穿过加热箱3的电缆进行加热,电缆外侧的保护层加热后软化,进而在对电缆进行拉直时能够更加轻松,避免电缆保护层冻硬的情况下强行将缆线拉直导致缆线内部的电线芯损坏。同时由于形成了空气循环,冷空气持续进入底座1的空腔101内,实现了对驱动电机201以及风扇5电机501的降温,避免电机501长时间运行造成电机501损坏。两个相对设置的弹性垫306在缓冲弹簧305的作用下相互靠近,对电缆的表面进行挤压,将释放的电缆表面的污渍刮除,保障了电缆的清洁度,使得缆线保持干净,并且能够避免缆线上的污渍粘附到工作人员身上,进而污染环境。当弹性垫306磨损后,解除限位螺栓308、插条3061和插槽3071之间的连接,即可对弹性垫306进行更换,增加了本装置的适用性以及重复利用率。滚珠3021将电缆与加热箱3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了摩擦力,保护了电缆的表层不受破坏。电缆防松装置8在电缆释放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电缆的放线辊2上的松紧度,防止随着电缆的释放、放线辊2的径向尺寸减小,造成电缆松脱的情况。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