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螺旋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77295发布日期:2022-01-19 19:01阅读:91来源:国知局
双螺旋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双螺旋输送机。


背景技术:

2.螺旋输送机是一种利用电机带动螺旋回转,推移物料以实现输送目的的机械,它能水平、倾斜或垂直输送,具有结构简单、横截面积小、密封性好、操作方便、维修容易、便于封闭运输等优点,双螺旋输送机和螺旋输送机的基本原理相同,依靠螺旋叶片推动物料向前输送,双轴间物料在螺旋叶片间来回交替循环输送,同时到达搅拌作用,但是现有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物料容易在吊轴承螺旋轴之间堆积,导致输送机堵塞,增加电耗,严重时还会烧坏电机,且物料输送至设备顶端时,容易进入螺旋轴和顶部活动轴承之间,影响轴承转动,增加磨损,同时导致端部堵料,造成排料不畅。
3.中国专利文献cn207791892u公开了一种双轴螺旋输送机,属于物料输送技术领域。所述双轴螺旋输送机包括壳体、螺旋轴和驱动机构,所述螺旋轴设于壳体内,所述螺旋轴的动力输入端穿过所述壳体的一端,伸出至壳体外,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螺旋轴与所述壳体内壁的连接处设有迷宫密封装置,所述螺旋轴与所述壳体外壁的连接处设有填料密封装置;所述螺旋轴包括第一螺旋轴和第二螺旋轴,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螺旋轴逆时针转动,所述驱动机构驱动第二螺旋轴顺时针转动,但其物料容易在输送管端部堵料,导致输送机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双螺旋输送机。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双螺旋输送机,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端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右端贯穿输送管的左右两端后方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轴体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滚筒,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右端贯穿输送管的左右两端前方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轴体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滚筒,所述输送管顶端左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输送管底端右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输送管左右两端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顶端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盒,所述第二支架顶端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盒。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7.所述输送管底端中部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腿。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9.所述第一滚筒的筒体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旋叶片。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第二滚筒的筒体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旋叶片。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电机架,所述电机架底端四角均设置有安装孔。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的驱动端均设置有减速器。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7.所述第一连接盒左端分别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右端转动连接。
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9.所述第二连接盒分别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轴体转动连接。
20.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1、本实用新型中,首先将物料通过进料口进入输送管的内腔,第一电机工作,通过皮带使得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第一滚筒与第一螺旋叶片转动,同时,第二电机工作,使得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带动第二滚筒与第二螺旋叶片转动,保证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旋转推动物料向右输送,再通过出料口排出,通过将第一连接盒与第二连接盒安装在输送管的外部,避免物料进入第一连接盒和第二连接盒分别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的缝隙内,防止输送管的端部堵塞,确保物料顺利排料。
22.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电机架上设置的安装孔便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固定安装,通过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配合对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高度进行固定,通过输送管底端中部设置的支腿,对较长的输送管中部进行支撑,避免输送管因过多的物料而从中部断裂,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值得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螺旋输送机的俯视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螺旋输送机的正视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螺旋输送机中出料口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螺旋输送机中出料口的仰视图。
27.图例说明:
28.1、输送管;2、第一支架;3、第一连接盒;4、第二支架;5、第一滚筒;6、第一螺旋叶片;7、第一电机;8、安装孔;9、电机架;10、皮带;11、第二连接盒;12、第一转轴;13、第二电机;14、减速器;15、联轴器;16、第二转轴;17、第二滚筒;18、第二螺旋叶片;19、进料口;20、出料口;21、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
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双螺旋输送机,包括第一电机7和第二电机13,第一电机7的驱动端通过皮带10连接有第一转轴12,第一转轴12右端贯穿输送管1的左右两端后方并与其转动连接,第一转轴12的轴体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滚筒5,第二电机13的驱动端通过联轴器15连接有第二转轴16,第二转轴16右端贯穿输送管1的左右两端前方并与其转动连接,第二转轴16的轴体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滚筒17,输送管1顶端左侧设置有进料口19,输送管1底端右侧设置有出料口20,输送管1左右两端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4与第一支架2,第一支架2顶端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盒3,第二支架4顶端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盒11,将物料通过进料口19进入输送管1的内腔,第一电机7工作,通过皮带10使得第一转轴12转动,第一转轴12带动第一滚筒5与第一螺旋叶片6转动,同时,第二电机13工作,使得第二转轴16转动,第二转轴16带动第二滚筒17与第二螺旋叶片18转动,保证第一螺旋叶片6和第二螺旋叶片18旋转推动物料向右输送,再通过出料口20排出,通过将第一连接盒3与第二连接盒11安装在输送管1的外部,避免物料进入第一连接盒3和第二连接盒11分别与第一转轴12和第二转轴16之间的缝隙内,防止输送管1的端部堵塞,确保物料顺利排料。
32.输送管1底端中部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腿21,第一滚筒5的筒体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旋叶片6,第二滚筒17的筒体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旋叶片18,第一电机7与第二电机13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电机架9,电机架9底端四角均设置有安装孔8,第一电机7与第二电机13的驱动端均设置有减速器14,第一连接盒3左端分别与第一转轴12和第二转轴16的右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接盒11分别与第一转轴12和第二转轴16的轴体转动连接,通过电机架9上设置的安装孔8便于第一电机7和第二电机13的固定安装,通过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4配合对第一转轴12和第二转轴16高度进行固定,通过输送管1底端中部设置的支腿21,对较长的输送管1中部进行支撑,避免输送管1因过多的物料而从中部断裂,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33.工作原理:首先将物料通过进料口19进入输送管1的内腔,第一电机7工作,通过皮带10使得第一转轴12转动,第一转轴12带动第一滚筒5与第一螺旋叶片6转动,同时,第二电机13工作,使得第二转轴16转动,第二转轴16带动第二滚筒17与第二螺旋叶片18转动,保证第一螺旋叶片6和第二螺旋叶片18旋转推动物料向右输送,再通过出料口20排出,通过将第一连接盒3与第二连接盒11安装在输送管1的外部,避免物料进入第一连接盒3和第二连接盒11分别与第一转轴12和第二转轴16之间的缝隙内,防止输送管1的端部堵塞,确保物料顺利排料,通过电机架9上设置的安装孔8便于第一电机7和第二电机13的固定安装,通过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4配合对第一转轴12和第二转轴16高度进行固定,通过输送管1底端中部设置的支腿21,对较长的输送管1中部进行支撑,避免输送管1因过多的物料而从中部断裂,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3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