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物结构构件加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吊车梁及肩梁的组合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2.在钢结构工业厂房的钢格构柱中,吊车梁直接承受了吊车的动力荷载,在其两端连接支座的区域易产生应力集中,进而导致开裂;对于肩梁而言,它是连接上、下段柱的重要部件,肩梁一般包括腹板、上盖板和下盖板三部分,它将上段柱的轴心力、弯矩传给下段柱,将上下柱段组成一个整体结构,同时肩梁往往还兼作吊车梁的支座,因此肩梁不仅受到上柱段传下来的静力荷载,同时还承担着吊车梁传递的动力荷载,其结构承载力关系到整个厂房系统的运行安全;但是由于吊车梁端部以及肩梁的构造形式往往较复杂、连接板较多导致容易出现焊缝缺陷,故吊车梁端部及肩梁的应力复杂,容易出现应力集中,这也是该区域发生破坏的主要原因,其承载力往往达不到设计强度。
3.在实际工程中发现吊车梁系统中常产生疲劳裂纹的地方是吊车梁端部区域以及肩梁连接焊缝处;由于这些裂纹的产生导致吊车梁以及肩梁的实际使用寿命往往达不到设计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吊车梁及肩梁的组合加固结构,通过组合结构的优势,吊车梁端部区域和肩梁左侧的钢筋混凝土浇筑,减少了焊缝的使用,有效解决了焊缝缺陷带来的应力集中、疲劳裂纹产生的技术问题,使其承载能力更大,寿命更长,便于施工,免去拆模等技术优点。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吊车梁及肩梁的组合加固结构,包括设于吊车梁和肩梁的相接位置的两处混凝土加固结构,两处混凝土加固结构分别采用钢板对应与吊车梁和肩梁围合形成空腔,向空腔内浇筑混凝土而形成。
6.进一步,还包括嵌套加固结构,嵌套加固结构通过与肩梁相连的上柱和下柱伸入肩梁而形成。
7.进一步,所述上柱和下柱均呈工字型,二者的腹板相互垂直;所述上柱的腹板伸入肩梁内兼做肩梁的竖向加劲板,上柱的两翼缘板伸入肩梁内兼做肩梁的横向加劲板,下柱的腹板伸入肩梁内兼做肩梁的横向加劲板,下柱的两翼缘板经肩梁的下盖板延伸至上盖板并贴靠于上盖板和下盖板的边缘,从而形成嵌套加固结构。
8.进一步,所述下柱有两个,其中一个下柱对应设置在吊车梁下方,其腹板及两翼缘板用于围合形成肩梁处混凝土加固结构的空腔。
9.进一步,吊车梁处与肩梁处混凝土加固结构通过钢垫板连接,所述钢垫板上部与吊车梁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钢垫板下部与肩梁焊接。
10.进一步,吊车梁处混凝土加固结构伸出肩梁外的长度等于吊车梁的自身结构高
度。
11.进一步,所述空腔的相对两侧的内壁上对称且均匀焊接有栓钉,栓钉上固定水平布置的钢筋。
12.进一步,所述空腔上部的钢板上设有开孔,用于浇筑混凝土。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1)吊车梁和肩梁的相接位置,分别采用钢板对应与吊车梁和肩梁围合形成空腔,向空腔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加固结构,减少了出现应力集中的概率,进而减少疲劳裂纹的产生和发展,同时降低吊车梁端部以及肩梁处的应力,提高吊车梁以及肩梁的疲劳寿命;
15.(2)通过与肩梁相连的上柱和下柱伸入肩梁而形成嵌套加固结构,可以有效的减少整个装置的焊缝,使整个结构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减少了焊缝缺陷,增加了实际使用寿命;
16.(3)整个装置载能力更大,寿命更长,同时具有造价低、施工方便、免去拆模、可预制以及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17.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19.图1吊车梁、肩梁和上下柱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吊车梁立面图;
21.图3是图2中1-1剖面图;
22.图4是肩梁立面图;
23.图5是图4中2-2剖面图。
24.附图标记:上盖板1、下盖板2、肩梁右侧焊接钢板3、肩梁左侧焊接钢板4、横向加劲板5、上柱6、吊车梁7、下柱左肢8、下柱右肢9、竖向加劲板10、混凝土11、吊车梁左侧焊接钢板12、吊车梁右侧焊接钢板13、吊车梁端部焊接钢板14、栓钉15、钢筋16、横向加劲板17、横向加劲板18、竖向加劲板19。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6.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2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8.请参阅图1-5,一种吊车梁及肩梁的组合加固结构,包括设于吊车梁7和肩梁的相接位置的两处混凝土加固结构,以及通过与肩梁相连的上柱6和下柱伸入肩梁而形成的嵌套加固结构。
29.本实施例中,肩梁、吊车梁7、上柱6和下柱均呈工字型。肩梁作为支座设置在吊车梁7和上柱6的下方,下柱有两个,分为下柱左肢8和下柱右肢9,下柱左肢8与吊车梁7相对应,下柱右肢9与上柱6相对应。
30.肩梁包括上盖板1、下盖板2和竖向加劲板10,在长度方向上,竖向加劲板10的两端短于上盖板1和下盖板2,以为嵌套加固结构的形成预留空间。具体来说,上柱6的腹板及两翼缘板的下部伸入肩梁内,与上盖板1和下盖板2的相交位置处焊接,上柱6的腹板兼做肩梁的竖向加劲板19,竖向加劲板19与竖向加劲板10处于同一平面,上柱6的两翼缘板分别兼做肩梁的横向加劲板5和横向加劲板18。下柱左肢8和下柱右肢9的腹板的上部伸入肩梁内,与上盖板1和下盖板2的相交位置处焊接,分别兼做肩梁的横向加劲板17和横向加劲板18,横向加劲板17与竖向加劲板10垂直,下柱左肢8和下柱右肢9的两翼缘板的上部经肩梁下盖板2延伸至上盖板1并贴靠焊接在上盖板1和下盖板2的边缘,也即,对应下柱左肢8和下柱右肢9形成了两个嵌套加固结构,减少焊缝数量,降低产生裂纹的风险,增加实际使用寿命。
31.对混凝土加固结构而言,分别采用多块钢板对应与吊车梁7和肩梁围合形成空腔,向空腔内浇筑混凝土而形成,减少了出现应力集中的概率,进而减少疲劳裂纹的产生和发展,同时降低吊车梁7端部以及肩梁处的应力,提高吊车梁7以及肩梁的疲劳寿命。
32.针对吊车梁7处的混凝土加固结构,由吊车梁左侧焊接钢板12、吊车梁右侧焊接钢板13和两个吊车梁端部焊接钢板14,与吊车梁7自身的上下翼缘板和腹板,围焊形成两个以吊车梁7的腹板为分割线的两个矩形的空腔。每个空腔的相对两侧的内壁上对称且均匀焊接有栓钉15,栓钉15上固定水平布置的钢筋16。两个空腔上部的钢板(吊车梁7的上翼缘板)上设有开孔,用于浇筑混凝土11。此外,吊车梁7处混凝土加固结构伸出肩梁外的长度等于吊车梁7的自身结构高度。
33.针对肩梁处的混凝土加固结构,由肩梁左侧焊接钢板4和肩梁右侧焊接钢板3,与肩梁的上盖板1和下盖板2,以及下柱左肢8的两翼缘板和腹板(横向加劲板17),围焊形成两个以横向加劲板17为分割线的两个矩形的空腔。每个空腔的相对两侧的内壁上对称且均匀焊接有栓钉15,栓钉15上固定水平布置的钢筋16。两个空腔上部的钢板(肩梁的上盖板1)上设有开孔,用于浇筑混凝土11。
34.吊车梁7处与肩梁处混凝土加固结构通过钢垫板连接,钢垫板上部与吊车梁7通过螺栓连接,钢垫板下部与肩梁焊接。
35.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