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带式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17048发布日期:2022-01-08 03:19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续带式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续带式输送机。


背景技术:

2.随着掘进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推广,复杂曲线的隧道越来越多,传统的带式输送机难于适应小半径曲线和复杂曲线的转弯,最主要的原因是胶带运行过程中向心力较大,仅通过调整机架和托辊难以平衡胶带的向心力。
3.目前带式输送机应用于小半径曲线转弯主要存在的问题:
4.1.胶带内外侧受力不同容易造成翻带。
5.2.胶带外侧受拉易造成撕裂。
6.3.胶带内侧受压易产生堆叠。
7.4.胶带易跑偏内侧磨损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8.为了解决小半径曲线隧道内的渣石运输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续带式输送机,该连续带式输送机将转弯段内的输送带的断面设置成u形结构,以适应隧道的小半径曲线隧道的转弯需要,有效的避免转弯过程中的翻带事故。
9.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0.一种连续带式输送机,包括输送带以及依次设置的接料段、第一过渡段、转弯段、第二过渡段和输送段,输送带含有位于转弯段内的上层转弯输送带和下层转弯输送带,上层转弯输送带含有沿宽度方向依次设置的上层转弯左侧段、上层转弯中间段和上层转弯右侧段,上层转弯左侧段的上端和上层转弯右侧段的上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上层转弯左侧段的下端和上层转弯右侧段的下端之间的距离。
11.上层转弯左侧段的上端和上层转弯右侧段的上端之间的距离等于上层转弯左侧段的下端和上层转弯右侧段的下端之间的距离。
12.转弯段含有沿输送方向设置的多个中间支架,中间支架内含有上下设置的上层转弯辊组和下层转弯辊组。
13.上层转弯辊组含有上下设置的上层侧挡辊和上层槽型托辊,上层侧挡辊含有左右对称设置的一对立辊,上层侧挡辊夹持上层转弯左侧段和上层转弯右侧段,上层槽型托辊支撑上层转弯中间段。
14.上层转弯输送带的断面和下层转弯输送带的断面均呈u形结构,上层转弯辊组与下层转弯辊组互为镜像。
15.输送带含有位于第一过渡段内的上层第一过渡输送带和下层第一过渡输送带,上层第一过渡输送带含有沿宽度方向依次设置的上层第一过渡左侧段、上层第一过渡中间段和上层第一过渡右侧段,沿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上层第一过渡左侧段和上层第一过渡右侧段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
16.第一过渡段含有沿输送方向设置的多个第一过渡支架,第一过渡支架内含有上下设置的上层第一过渡辊组和下层第一过渡辊组,上层第一过渡辊组与下层第一过渡辊组互为镜像,上层第一过渡输送带与下层第一过渡输送带互为镜像。
17.输送带含有位于第二过渡段内的上层第二过渡输送带和下层第二过渡输送带,上层第二过渡输送带含有沿宽度方向依次设置的上层第二过渡左侧段、上层第二过渡中间段和上层第二过渡右侧段,沿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上层第二过渡左侧段和上层第二过渡右侧段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
18.第二过渡段含有沿输送方向设置的多个第二过渡支架,第二过渡支架内含有上下设置的上层第二过渡辊组和下层第二过渡辊组,上层第二过渡辊组与下层第二过渡辊组互为镜像,上层第二过渡输送带与下层第二过渡输送带互为镜像。
19.输送带含有依次层叠设置的上覆盖胶层、上防撕裂层、中间层、下防撕裂层和下覆盖胶层,中间层含有从左向右依次设置的左侧金属丝芯层、中部非金属丝芯层和右侧金属丝芯层;在转弯段内,左侧金属丝芯层位于上层转弯左侧段内,中部非金属丝芯层位于上层转弯中间段内,右侧金属丝芯层位于上层转弯右侧段内。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1.1.有效平衡输送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向心力,避免发生翻带事故。
22.2.内外胶带伸长量缩短,避免内外侧伸长量不一致导致的胶带损坏问题。
23.3.有效减小内侧胶带的波浪堆叠。
24.4.转弯过程中不受张力的影响。
附图说明
25.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连续带式输送机的主视示意图。
27.图2是图1中接料段、第一过渡段、转弯段和第二过渡段的放大示意图。
28.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连续带式输送机在使用状态下的俯视示意图。
29.图4是图2中a-a剖面的示意图。
30.图5是图2中b-b剖面的示意图。
31.图6是图2中c-c剖面的示意图。
32.图7是图2中d-d剖面的示意图。
33.图8是图2中e-e剖面的示意图。
34.图9是图2中f-f剖面的示意图。
35.图10是图2中g-g剖面的示意图。
36.图11是图2中h-h剖面的示意图。
37.图12是图2中n-n剖面的示意图。
38.图13是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39.图14是图13中i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40.图15是图13中j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41.1、接料段;2、第一过渡段;3、转弯段;4、第二过渡段;5、输送段;6、输送带;
42.11、接料装置;
43.21、上层第一过渡辊组;22、下层第一过渡辊组;23、第一过渡支架;
44.31、上层转弯辊组;32、下层转弯辊组;33、中间支架;
45.41、上层第二过渡辊组;42、下层第二过渡辊组;43、第二过渡支架;
46.51、卸料装置;52、驱动装置;53、储带装置;54、张紧装置;
47.61、上层转弯输送带;62、下层转弯输送带;63、上层第一过渡输送带;64、下层第一过渡输送带;65、上层第二过渡输送带;66、下层第二过渡输送带;
48.311、上层侧挡辊;312、上层槽型托辊;313、立辊;
49.601、上覆盖胶层;602、上防撕裂层;603、中间层;604、下防撕裂层;605、下覆盖胶层;
50.611、上层转弯左侧段;612、上层转弯中间段;613、上层转弯右侧段;
51.631、上层第一过渡左侧段;632、上层第一过渡中间段;633、上层第一过渡右侧段;
52.651、上层第二过渡左侧段;652、上层第二过渡中间段;653、上层第二过渡右侧段;
53.671、左侧金属丝芯层;672、中部非金属丝芯层;673、右侧金属丝芯层。
具体实施方式
5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循环流化床锅炉为例,介绍该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水冷壁的安装方法,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55.一种连续带式输送机,包括输送带6以及沿输送方向l依次设置的接料段1、第一过渡段2、转弯段3、第二过渡段4和输送段5,输送带6含有位于转弯段3内的上层转弯输送带61和下层转弯输送带62,上层转弯输送带61含有沿宽度方向依次设置的上层转弯左侧段611、上层转弯中间段612和上层转弯右侧段613,上层转弯左侧段611的上端和上层转弯右侧段613的上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上层转弯左侧段611的下端和上层转弯右侧段613的下端之间的距离,如图1、图2、图3和图12所示。
56.在本实施例中,上层转弯输送带61的断面呈u形结构,上层转弯左侧段611的上端和上层转弯右侧段613的上端之间的距离等于上层转弯左侧段611的下端和上层转弯右侧段613的下端之间的距离。
57.在本实施例中,转弯段3含有沿输送方向l设置的多个中间支架33,中间支架33内含有上下设置的上层转弯辊组31和下层转弯辊组32。上层转弯输送带61的断面和下层转弯输送带62的断面完全相同,上层转弯辊组31与下层转弯辊组32互为镜像,如图12所示。
58.在本实施例中,上层转弯辊组31含有上下设置的上层侧挡辊311和上层槽型托辊312,上层侧挡辊311含有左右对称设置的一对立辊313,上层侧挡辊311夹持上层转弯左侧段611和上层转弯右侧段613,上层槽型托辊312支撑上层转弯中间段612。上层转弯输送带61的断面呈u形结构,可以有效的平衡胶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向心力,避免发生翻带事故。
59.在本实施例中,输送带6含有位于第一过渡段2内的上层第一过渡输送带63和下层第一过渡输送带64,上层第一过渡输送带63含有沿宽度方向依次设置的上层第一过渡左侧段631、上层第一过渡中间段632和上层第一过渡右侧段633,沿输送带6的输送方向,上层第一过渡左侧段631和上层第一过渡右侧段633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如图4至图7所示。
60.其中,上层第一过渡左侧段631和上层第一过渡右侧段633之间的夹角从180
°
减小至0
°
,图4中上层第一过渡左侧段631和上层第一过渡右侧段633之间的夹角为110
°
图5中上层第一过渡左侧段631和上层第一过渡右侧段633之间的夹角为90
°
,图6中上层第一过渡左侧段631和上层第一过渡右侧段633之间的夹角为80
°
,图7中上层第一过渡左侧段631和上层第一过渡右侧段633之间的夹角为60
°

6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渡段2含有沿输送方向l设置的多个第一过渡支架23,第一过渡支架23内含有上下设置的上层第一过渡辊组21和下层第一过渡辊组22,上层第一过渡辊组21与下层第一过渡辊组22互为镜像,上层第一过渡输送带63与下层第一过渡输送带64互为镜像。
62.上层第一过渡辊组21与上层第一过渡输送带63相匹配,下层第一过渡辊组22与下层第一过渡输送带64相匹配。上层第一过渡辊组21用于支撑上层第一过渡输送带63,下层第一过渡辊组22用于支撑下层第一过渡输送带64。
63.在本实施例中,输送带6含有位于第二过渡段4内的上层第二过渡输送带65和下层第二过渡输送带66,上层第二过渡输送带65含有沿宽度方向依次设置的上层第二过渡左侧段651、上层第二过渡中间段652和上层第二过渡右侧段653,沿输送带6的输送方向,上层第二过渡左侧段651和上层第二过渡右侧段653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如图8至图11所示。
64.其中,上层第二过渡左侧段651和上层第二过渡右侧段653之间的夹角从0
°
增大至180
°
,图8中上层第二过渡左侧段651和上层第二过渡右侧段653之间的夹角为60
°
,图9中上层第二过渡左侧段651和上层第二过渡右侧段653之间的夹角为80
°
,图10中上层第二过渡左侧段651和上层第二过渡右侧段653之间的夹角为90
°
,图11中上层第二过渡左侧段651和上层第二过渡右侧段653之间的夹角为110
°

65.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过渡段4含有沿输送方向l设置的多个第二过渡支架43,第二过渡支架43内含有上下设置的上层第二过渡辊组41和下层第二过渡辊组42,上层第二过渡辊组41与下层第二过渡辊组42互为镜像,上层第二过渡输送带65与下层第二过渡输送带66互为镜像。
66.上层第二过渡辊组41与上层第二过渡输送带65相匹配,下层第二过渡辊组42与下层第二过渡输送带66相匹配。上层第二过渡辊组41用于支撑上层第二过渡输送带65,下层第二过渡辊组42用于支撑下层第二过渡输送带66。
67.在本实施例中,输送带6含有从上向下依次层叠设置的上覆盖胶层601、上防撕裂层602、中间层603、下防撕裂层604和下覆盖胶层605,中间层603含有从左向右依次设置的左侧金属丝芯层671、中部非金属丝芯层672和右侧金属丝芯层673,如图13至图15所示。
68.在本实施例中,在转弯段3内,左侧金属丝芯层671位于上层转弯左侧段611内,中部非金属丝芯层672位于上层转弯中间段612内,右侧金属丝芯层673位于上层转弯右侧段613内。上层转弯左侧段611和上层转弯右侧段613的构造完全相同,上层转弯左侧段611和上层转弯右侧段613在上层转弯中间段612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且互为镜像。
69.将中部非金属丝芯层672的高强度与左侧金属丝芯层671和右侧金属丝芯层673的柔韧性特性有机的结合。左右两侧非金属丝芯层所在的区域强度大,用于传递张力和侧向力。中部非金属丝芯层672所在的区域柔韧性好,便于成槽运输物料,防撕裂层可以有效防止胶带过渡区的磨损和撕裂损坏。
70.其中,左侧金属丝芯层671含有至少一个金属丝排,所述一个金属丝排含有从左向右依次排列的多根金属丝。当左侧金属丝芯层含有多个金属丝排时,多个金属丝排沿上下方向排列。所述金属丝可以采用现有材料,如金属丝可以为钢丝、铁丝或合金钢丝。
71.中部非金属丝芯层672应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中部非金属丝芯层672的材质为现有材料,如中部非金属丝芯层672为非金属纤维布(如天然纤维布或人工合成纤维布),所述非金属纤维布含有有机纤维。优选,中部非金属丝芯层672为聚酯纤维布、聚酰胺纤维布、聚乙烯醇纤维布、聚丙烯腈纤维布、聚丙烯纤维布、聚氯乙烯纤维布等。
72.在本实施例中,左侧金属丝芯层671、中部非金属丝芯层672和右侧金属丝芯层673均通过上连接层与上防撕裂层602连接固定;左侧金属丝芯层671、中部非金属丝芯层672和右侧金属丝芯层673均通过下连接层与下防撕裂层604连接固定,如图2和图3所示。
73.在本实施例中,输送带6的左右两端的上下两侧外均设有限位凸条,优选限位凸条的断面为直角三角形,该直角三角形的一个直角边朝向输送带6的外侧,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朝向输送带6的内侧,输送带6的上部的两个限位凸条与上覆盖胶层601连接为一体,所述用于带式输送机的胶带的下部的两个限位凸条与下覆盖胶层605连接为一体。
74.另外,所述连续带式输送机还含有接料装置11、卸料装置51、驱动装置52、储带装置53和张紧装置54,接料装置11位于接料段1,卸料装置51、驱动装置52、储带装置53和张紧装置54均位于输送段5。
75.为了便于理解和描述,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绝对位置关系进行表述,如无特别说明,其中的方位词“上”表示图12中的上侧方向,方位词“下”表示图12中的下侧方向,方位词“左”表示图12中的左侧方向,方位词“右”表示图12中的右侧方向。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阅读者或操作者的观察视角进行描述,但上述方位词不能理解或解释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7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不能以其限定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所以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于本专利涵盖的范畴。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特征与技术特征之间、技术特征与技术方案、技术方案与技术方案之间均可以自由组合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