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15069发布日期:2022-01-22 12:50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电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电梯。


背景技术:

2.请结合图7所示,传统的电梯200通常包括轿厢210和设置在轿厢210的底部的多个兜底轮220,一部分兜底轮220呈多排结构分布,另一部分兜底轮220斜向分布在相邻两排兜底轮220之间,以使曳引绳230能够自一排兜底轮220过渡连接到另一排兜底轮220上,但是,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的电梯200存在以下问题:
3.第一、由于相邻两排兜底轮220需要通过曳引绳210斜向过渡连接,使得曳引绳210束数过多集中在轿厢210的对重侧,导致电梯的运行稳定性较差;
4.第二、由于轿厢210的底部设有横梁、缓冲器等部件,斜向过渡的曳引绳210容易与上述部件发生干涉;
5.第三、斜向设置的兜底轮220以及曳引绳210占用了较多的轿厢210的底部空间,为保证电梯井道的底坑具有足够的工作空间,需要增加底坑的挖掘深度,从而导致电梯的施工成本提高;
6.第四、由于轿厢210的底部存在较多间隙,难以找到合适的位置安装斜向设置的兜底轮220,导致电梯的设计难度增大;
7.第五、斜向设置的各个兜底轮220之间的平行度难以得到保证,当斜向设置的相邻两个兜底轮220之间的平行度偏差较大时会使得曳引绳210与兜底轮220之间出现拖轮现象,从而导致电梯的结构强度下降;而且当轿厢210的尺寸发生变化,则需要重新对斜向设置的兜底轮220的角度进行计算,导致电梯的设计难度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轿厢的底部的兜底轮数量过多而导致轿厢的底部空间狭窄、设计难度大、施工成本高、以及由于部分兜底轮斜向设置而导致电梯的运行稳定性差、曳引绳容易与安装于轿厢的底部的部件发生干涉的技术问题。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包括曳引装置,包括曳引轮和曳引绳,所述曳引绳绕设于所述曳引轮;运载装置,包括轿厢,设置在所述轿厢的底部的第一兜底轮组和第二兜底轮组,设置在所述轿厢的顶部的轿顶轮,以及设置在所述轿顶轮的上方的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所述曳引绳的自所述曳引轮引出的第一端依次绕设于所述第一兜底轮组、所述第一导向轮、所述轿顶轮、所述第二导向轮和所述第二兜底轮组;对重装置,设置在所述轿厢的远离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第二导向轮的一侧,所述曳引绳的自所述曳引轮引出的第二端绕设于所述对重装置。
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述电梯的轿顶轮起到第一兜底轮组与第二兜底轮组之间的过渡作用,这样无需在轿厢的底部额外设置斜摆的兜底
轮,可有效降低电梯的设计难度,同时可有效减少占用轿厢的底部空间,从而可减小井道的底坑的挖掘深度,降低电梯的施工成本,而且可有效避免曳引绳与安装于轿厢的底部的部件发生干涉;另外,通过在轿顶轮的上方设置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曳引绳可以通过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对下方的第一兜底轮组和第二兜底轮组提供向上的拉力,进而解除第一兜底轮组和第二兜底轮组与轿顶轮的对位关系,在设计过程中,可根据轿厢的顶部间隙位置来调整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的摆放角度,从而调整轿顶轮的安装位置,使得轿顶轮的安装位置能够有效避开轿厢的顶部间隙,提高了电梯的设计灵活性,降低了电梯的设计难度;加之,由于对重装置设置在轿厢的远离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的一侧,即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均设置在轿厢的远离对重装置的一侧,这样可将部分曳引绳转移至轿厢的远离对重装置的一侧,从而可有效改善电梯的受力集中的问题,提高了电梯的运行稳定性。
11.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轿厢具有与所述对重装置相对的第一侧壁,以及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且相平行设置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兜底轮组包括两个第一兜底轮,所述第二兜底轮组包括两个第二兜底轮,各个所述第一兜底轮沿自所述第一侧壁朝所述第二侧壁的方向依次分布,各个所述第二兜底轮沿自所述第一侧壁朝所述第二侧壁的方向依次分布,所述第一兜底轮与所述第二兜底轮的轴线均平行于所述第一侧壁。
12.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各个所述第一兜底轮的端面共面设置;和/或,各个所述第二兜底轮的端面共面设置。
13.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轿顶轮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兜底轮的轴线相互垂直设置。
14.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轿厢还具有第一对称面,所述第一对称面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垂直设置且处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中间位置;所述轿顶轮的数量为一个,所述轿顶轮的轴线处于所述第一对称面上;或者,所述轿顶轮的数量为多个,各个所述轿顶轮沿所述第一兜底轮的轴向关于所述第一对称面对称分布。
15.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轿厢还具有第一对称面,所述第一对称面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垂直且处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兜底轮和所述第二兜底轮关于所述第一对称面对称分布。
16.在其中一实施例中,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第一兜底轮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或,靠近所述第二侧壁的所述第一兜底轮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二侧壁;和/或,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第二兜底轮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或,靠近所述第二侧壁的所述第二兜底轮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二侧壁。
17.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运载装置还包括均设置在所述轿顶轮的上方的第三导向轮和第四导向轮,所述第三导向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轮的靠近所述对重装置的一侧,所述第四导向轮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轮的靠近所述对重装置的一侧,所述曳引绳的第一端依次绕设于所述第一兜底轮组、所述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三导向轮、所述轿顶轮、所述第四导向轮、所述第二导向轮和所述第二兜底轮组。
18.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导向轮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导向轮的端面共面设置;和/或,所述第四导向轮的端面与所述第二导向轮的端面共面设置。
19.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对重装置包括对重件,设置在所述对重件上的多个对重轮,以及设置在各个所述对重轮的上方的至少一个第五导向轮,所述对重轮的轴线与所述
第五导向轮的轴线相平行设置,所述曳引绳的第二端交替绕设于各个所述对重轮和各个所述第五导向轮。
20.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对重轮关于第二对称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五导向轮的轴线处于所述第二对称面上。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梯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图1所示电梯的右视图;
24.图3为图1所示电梯的俯视图;
25.图4为图1所示电梯的主视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梯的右视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梯的俯视图;
28.图7为现有技术提供的电梯的结构示意图。
29.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30.100、电梯;110、曳引装置;111、曳引轮;112、曳引绳;120、运载装置;121、轿厢;1211、第一侧壁;1212、第二侧壁;1213、第一对称面;122、第一兜底轮;123、第二兜底轮;124、轿顶轮;125、第一导向轮;126、第二导向轮;127、第三导向轮;128、第四导向轮;130、对重装置;131、对重件;132、对重轮;1321、第二对称面;133、第五导向轮;140、第一绳头件;150、第二绳头件。
31.200、电梯;210、轿厢;220、兜底轮;230、曳引绳。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5.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
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梯100,请结合图1至图3所示,电梯100包括曳引装置110、运载装置120和对重装置130。其中,曳引装置110用于给运载装置120和对重装置130提供做相对升降运动的动力,其包括曳引轮111和曳引绳112,曳引轮111由电机驱动,曳引绳112绕设于曳引轮111;运载装置120包括轿厢121、第一兜底轮组、第二兜底轮组、轿顶轮124、第一导向轮125和第二导向轮126,其中,第一兜底轮组和第二兜底轮组均设置在轿厢121的底部,轿顶轮124设置在轿厢121的顶部,第一导向轮125和第二导向轮126设置在轿顶轮124的上方,曳引绳112的自曳引轮111引出的第一端依次绕设于第一兜底轮组、第一导向轮125、轿顶轮124、第二导向轮126和第二兜底轮组;对重装置130,设置在轿厢121的远离第一导向轮125和第二导向轮126的一侧,曳引绳112的自曳引轮111引出的第二端绕设于对重装置130。
37.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电梯100的轿顶轮124起到第一兜底轮组与第二兜底轮组之间的过渡作用,这样无需在轿厢121的底部额外设置斜摆的兜底轮,可有效降低电梯100的设计难度,同时可有效减少占用轿厢121的底部空间,从而可减小井道的底坑的挖掘深度,降低电梯100的施工成本,而且可有效避免曳引绳112与安装于轿厢121的底部的部件发生干涉;另外,通过在轿顶轮124的上方设置第一导向轮125和第二导向轮126,曳引绳112可以通过第一导向轮125和第二导向轮126对下方的第一兜底轮组和第二兜底轮组提供向上的拉力,进而解除第一兜底轮组和第二兜底轮组与轿顶轮124的对位关系,在设计过程中,可根据轿厢121的顶部间隙位置来调整第一导向轮125和第二导向轮126的摆放角度,从而调整轿顶轮124的安装位置,使得轿顶轮124的安装位置能够有效避开轿厢121的顶部间隙,提高了电梯100的设计灵活性,降低了电梯100的设计难度;加之,由于对重装置130设置在轿厢121的远离第一导向轮125和第二导向轮126的一侧,即第一导向轮125和第二导向轮126均设置在轿厢121的远离对重装置130的一侧,这样可将部分曳引绳112转移至轿厢121的远离对重装置130的一侧,从而可有效改善电梯100的受力集中的问题,提高了电梯100的运行稳定性。
38.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结合图3所示,轿厢121具有第一侧壁1211和第二侧壁1212,其中,第一侧壁1211与对重装置130相对设置,第二侧壁1212与第一侧壁1211相对且相平行设置。第一兜底轮组包括两个第一兜底轮122,第二兜底轮组包括两个第二兜底轮123,各个第一兜底轮122沿自第一侧壁1211朝第二侧壁1212的方向依次分布,各个第二兜底轮123沿自第一侧壁1211朝第二侧壁1212的方向依次分布,换言之,请结合图1所示,各个第一兜底轮122沿第一方向y依次分布,各个第二兜底轮123沿第一方向y依次分布,第一兜底轮122的轴线和第二兜底轮123的轴线均与第一方向y相垂直设置,即第一兜底轮122与第二兜底轮123的轴线相互平行设置。
39.具体地,请结合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各个第一兜底轮122的端面共面设置;在另一实施例中,各个第二兜底轮123的端面共面设置;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各个第一兜底轮122的端面共面设置,并且各个第二兜底轮123的端面也共面设置。其中,兜底轮的端面是指兜底轮的与其轴线相垂直的表面。
4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有效避免曳引绳112绕经第一兜底轮122或第二兜底轮
123时发生拖轮现象,从而可进一步提高电梯100的运行稳定性。
41.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拖轮现象是指曳引绳112沿滚轮的轴向偏离的现象,当出现拖轮现象时,曳引绳112容易脱离滚轮。
42.具体地,请结合图1和图3所示,第一导向轮125的摆放角度为α,第二导向轮126的摆放角度为β,其中,摆放角度α是指第一导向轮125的轴线所在竖直平面与第一方向y所在的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摆放角度β是指第二导向轮126的轴线所在的竖直平面与第一方向y所在的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摆放角度α和摆放角度β便于根据系统设计进行调整。在电梯100的设计过程中,通过调整第一导向轮125的摆放角度α和第二导向轮126的摆放角度β的大小,从而可沿第一方向y和/或沿第二方向x对轿顶轮124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使得轿顶轮124的安装位置能够有效避开轿厢121的顶部间隙,提高了电梯100的设计灵活性,降低了电梯100的设计难度。另外,由于第一导向轮125和第二导向轮126相对轿厢121悬空设置,其安装位置不会受到轿厢121顶部结构的限制,容易保证第一导向轮125和第二导向轮126分别正对第一兜底轮122或第二兜底轮123,保证第一兜底轮122或第二兜底轮123被竖直向上提拉,使得第一兜底轮122、第二兜底轮123的位置不必严格受限于轿顶轮124的位置,当轿顶轮124的安装位置被调整时,不必再同步调整第一兜底轮122或第二兜底轮123。
43.具体地,轿顶轮124的轴线与第一兜底轮122的轴线相互垂直设置,换言之,绕经轿顶轮124的部分曳引绳112是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这样不论轿厢121的尺寸如何变化,也无需对轿顶轮124的摆放角度进行调整,从而可进一步降低电梯100的设计难度。
44.在一个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图3所示,轿厢121还具有第一对称面1213,第一对称面1213与第一侧壁1211相垂直设置且处于第一侧壁1211和第二侧壁1212的中间位置,可以理解的,轿厢121为关于第一对称面1213的对称结构。
45.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轿顶轮124的数量为一个,轿顶轮124的轴线处于第一对称面1213上。
46.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具体示例中,轿顶轮124的数量为多个,各个轿顶轮124沿第一兜底轮122的轴向关于第一对称面1213对称分布,换言之,各个轿顶轮124的分布结构为关于第一对称面1213的对称结构,亦即各个轿顶轮124的轴线相互平行设置,且各个轿顶轮124的端面共面设置,例如,轿顶轮12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轿顶轮124的轴线相互平行设置,且两个轿顶轮124的端面共面设置。
47.通过采用上述两个具体示例中的一个,可使得曳引绳112通过轿顶轮124对轿厢121提供的向上合力基本作用于第一对称面1213上,即着力点位于轿厢121的顶部一侧的居中位置,这样可使得轿厢121受力更加平衡,从而可有效提高电梯100的运行稳定性。
48.在本实施例的又一个具体示例中,第一兜底轮122和第二兜底轮123关于第一对称面1213对称分布。
49.通过采用上述具体示例,可使得引入轿厢121的底部的部分曳引绳112和从轿厢121的底部引出的部分曳引绳112对轿厢121提供的向上合力作用在第一对称面1213上,即着力点位于轿厢121的底部的居中位置,这样可使得轿厢121受力更加平衡,从而可有效提高电梯100的运行稳定性。
50.在本实施例的再一个具体示例中,第一兜底轮122和第二兜底轮123关于第一对称面1213对称分布;当轿顶轮124的数量为一个时,轿顶轮124的轴线处于第一对称面1213上;
当轿顶轮124的数量为多个时,各个轿顶轮124沿第一兜底轮122的轴向关于第一对称面1213对称分布。
51.通过采用上述具体示例,可使得引入轿厢121的底部的部分曳引绳112、从轿厢121的底部引出的部分曳引绳112以及位于轿厢121的顶部的部分曳引绳112均处于轿厢121的轿厢121的居中位置,这样可使得轿厢121受力更加平衡,从而可有效提高电梯100的运行稳定性。
52.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结合图2和图3所示,靠近第一侧壁1211的第一兜底轮122至少部分凸出于第一侧壁1211;和/或,靠近第二侧壁1212的第一兜底轮122至少部分凸出于第二侧壁1212;和/或,靠近第一侧壁1211的第二兜底轮123至少部分凸出于第一侧壁1211;和/或,靠近第二侧壁1212的第二兜底轮123至少部分凸出于第二侧壁1212,可以理解的,兜底轮至少部分凸出于轿厢121的侧壁是指兜底轮的部分轮面凸出于轿厢121的侧壁。
5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避免经兜底轮引入轿厢121的底部的部分曳引绳112和/或经兜底轮从轿厢121的底部引出的部分曳引绳112与轿厢121的侧壁发生干涉,这样可更加便于实现曳引绳112的引出和引入。
54.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结合图5和图6所示,运载装置120还包括均设置在轿顶轮124的上方的第三导向轮127和第四导向轮128,第三导向轮127设置在第一导向轮125的靠近对重装置130的一侧,第四导向轮128设置在第二导向轮126的靠近对重装置130的一侧,曳引绳112的第一端依次绕设于第一兜底轮组、第一导向轮125、第三导向轮127、轿顶轮124、第四导向轮128、第二导向轮126和第二兜底轮组。
55.通过在轿顶轮124的上方设置第三导向轮127和第四导向轮128,可增加轿顶轮124沿第一方向y的位置调整范围,使得轿顶轮124的安装位置能够向轿厢121的顶部的中心位置偏移,这样,对于整个电梯100而言,其两侧以及中部均分布有一定束数的曳引绳112,使得整个电梯100的受力分布更加平衡,从而可进一步提高电梯100的运行稳定性。
56.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第三导向轮127的端面与第一导向轮125的端面共面设置;和/或,第四导向轮128的端面与第二导向轮126的端面共面设置,其中,导向轮的端面是指导向轮的与其轴线相垂直的表面,换言之,第三导向轮127的轴线与第一导向轮125的轴线相互平行设置,第四导向轮128的轴线与第二导向轮126的轴线相互平行设置。
5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有效避免曳引绳112绕设在第三导向轮127和第一导向轮125之间或第四导向轮128和第二导向轮126之间时发生拖轮现象,从而可进一步提高电梯100的运行稳定性。
58.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和图4所示,对重装置130包括对重件131,设置在对重件131上的多个对重轮132,以及设置在各个对重轮132的上方的至少一个第五导向轮133,其中,对重轮132的数量可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而定,例如两个、三个等,而第五导向轮133的数量随对重轮132的数量变化而变化。对重轮132的轴线与第五导向轮133的轴线相平行设置,各个对重轮132沿第二方向x依次分布,各个第五导向轮133沿第二方向x依次分布,第二端交替绕设于各个对重轮132和各个第五导向轮133。以对重轮132的数量为三个,第五导向轮133的数量为两个为例,曳引绳112的第二端依次绕设于第一个对重轮132、第一个第五导向轮133、第二个对重轮132、第二个第五导向轮133和第三个对重轮132。
59.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请结合图4所示,相邻两个对重轮132关于第二对
称面1321对称设置,第五导向轮133的轴线处于第二对称面1321上。换言之,每一个第五导向轮133位于相邻两个对重轮132的上方中间位置,这样可使对重装置130整体受力更加平衡,从而可有效提高对重装置130的运行稳定性。
60.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对重件131的中垂线位于轿厢121的第一对称面1213上,换言之,对重件131位于轿厢121的第一侧壁1211的居中位置,一方面可进一步提高电梯100的运行稳定性,另一方面,由于轿厢121通常在至少一个端壁(即轿厢121的位于第一侧壁1211与第二侧壁1212之间的壁体)处设置轿门,而轿门的两侧部通常会分别凸出于轿厢121的第一侧壁1211和第二侧壁1212,通过将对重件131设置在轿厢121的第一侧壁1211的居中位置,可有效避免对重装置130在运行过程中与轿门发生干涉。
61.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所示,电梯100还包括第一绳头件140和第二绳头件150,第一绳头件140和第二绳头件150均固定地设置在轿厢121的上方,曳引绳112的第一端依次绕设第一兜底轮组、第一导向轮125、第三导向轮127、轿顶轮124、第四导向轮128、第二导向轮126和第二兜底轮组后固定连接在第一绳头件140上,曳引绳112的第二端交替绕设于各个对重轮132和各个第五导向轮133后固定连接在第二绳头件150上。
6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