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63872发布日期:2022-04-22 10:47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煤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炭运输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煤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煤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场景,不同的燃烧场景需要不同的煤的形态特质,使得煤的产品形态变的丰富,且不同形态煤的价格也存在一定区别,其中单一种类煤的价格一般比混煤的价格要低,而煤矿上开采出的原煤通过洗煤厂加工后得到各单一种类煤便直接进行销售,一般未配有专门的配煤装置进行混煤的配置,或配煤装置不稳定,配出的混煤达不到要求,无法达到利益最大化。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配煤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洗煤厂无法配煤或配煤比例不稳定达不到要求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配煤系统,其中,所述配煤系统包括多个第一输送装置、一个第二输送装置以及接收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平台、缓冲仓以及第二传送平台,所述缓冲仓的进料口与所述第一传送平台的出料端相对接,所述缓冲仓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二传送平台的进料端对接,所述出料口的开度可调节设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第三传送平台;所述接收装置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出料端对接,用以接收来自多个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输送的不同种类煤。
5.可选地,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称重器,所述第一称重器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平台;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第二称重器,所述第二称重器设置于所述第三传送平台。
6.可选地,所述第一称重器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平台靠近其出料端的位置,所述第二称重器设置于所述第三传送平台靠近其出料端的位置。
7.可选地,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三称重器,所述第三称重器设置于所述第三传送平台靠近其进料端的位置。
8.可选地,所述第一称重器、所述第二称重器以及所述第三称重器包括皮带秤。
9.可选地,所述缓冲仓的底部开口形成所述出料口,所述缓冲仓的底部还设有开合所述出料口的闸板,所述闸板用于调节所述出料口的开度,所述第二传送平台的进料端位于所述出料口的下方。
10.可选地,所述缓冲仓的侧壁倾斜设置。
11.可选地,所述缓冲仓的侧壁的顶部设置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用以检测所述缓冲仓内的煤量。
12.可选地,所述接收装置包括入库传送带。
13.可选地,所述第一传送平台、所述第二传送平台以及所述第三传送平台包括传送带。
1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配煤系统包括多个第一输送装置、一个第二输送装置以及接收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平台、缓冲仓以及第二传送平台,所述缓冲仓的进料口与所述第一传送平台的出料端相对接,所述缓冲仓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二传送平台的进料端对接,所述出料口的开度可调节设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第三传送平台;所述接收装置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出料端对接,用以接收来自多个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输送的不同种类煤。多个所述第一传送平台的进料端与所述第三传送平台的进料端伸入不同种类煤仓,启动时从煤仓内输送不同种类煤,所述第一传送平台的出料端与所述缓冲仓的所述进料口对接,所述缓冲仓具有一定的驻留存储能力,且所述出料口的开度可调节设置,煤输送至所述缓冲仓时暂时驻留减小了煤往下游输送的流量,所述出料口的开度可调节设置进一步控制煤的流量,所述第二传送平台的进料端与所述出料口对接,将从缓冲仓流出的煤输送至所述接收装置,所述第三传送平台将煤直接输送至接收装置,使多种煤进行混合。以所述第三传送平台输送的煤的流量为基准,仅需调节多个所述缓冲仓的所述出料口的开度,避免进行传送平台传送速率的调节,便可控制其他煤的流量而控制其各自的比例,简单方便且稳定可靠,使得混合煤的比例稳定且可以得到不同混合比例的混合煤。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煤系统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号说明:
18.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配煤系统131第一称重器1第一输送装置2第二输送装置11第一传送平台21第三传送平台12缓冲仓22第二称重器121进料口23第三称重器122出料口3接收装置123闸板31入库传送带124报警装置4传送带13第二传送平台5皮带秤
19.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
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2.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3.随着社会的发展,煤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场景,不同的燃烧场景需要不同的煤的形态特质,使得煤的产品形态变的丰富,且不同形态煤的价格也存在一定区别,其中单一种类煤的价格一般比混煤的价格要低,而煤矿上开采出的原煤通过洗煤厂加工后得到各单一种类煤便直接进行销售,一般未配有专门的配煤装置进行混煤的配置,或配煤装置不稳定,配出的混煤达不到要求,无法达到利益最大化。
24.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煤系统,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配煤系统的一实施例,以下将结合具体的附图对所述配煤系统的内容进行说明。
25.请参阅图1,所述配煤系统100包括多个第一输送装置1、一个第二输送装置2以及接收装置3,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包括第一传送平台11、缓冲仓12以及第二传送平台13,所述缓冲仓12的进料口121与所述第一传送平台11的出料端相对接,所述缓冲仓12的出料口122与所述第二传送平台13的进料端对接,所述出料口122的开度可调节设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2包括第三传送平台21;所述接收装置3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和所述第二输送装置2的出料端对接,用以接收来自多个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和所述第二输送装置2输送的不同种类煤。
2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配煤系统100包括多个第一输送装置1、一个第二输送装置2以及接收装置3,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包括第一传送平台11、缓冲仓12以及第二传送平台13,所述缓冲仓12的进料口121与所述第一传送平台11的出料端相对接,所述缓冲仓12的出料口122与所述第二传送平台13的进料端相对接,所述出料口122的开度可调节设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2包括第三传送平台21;所述接收装置3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和所述第二输送装置2的出料端对接,用以接收来自多个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和所述第二输送装置2输送的不同种类煤。多个所述第一传送平台11的进料端与所述第三传送平台21的进料端伸入不同种类煤仓,启动时从煤仓内输送不同种类煤,所述第一传送平台11的出料端与所述缓冲仓12的所述进料口121对接,所述缓冲仓12具有一定的驻留存储能力,且所述出料口122的开度可调节设置,煤输送至所述缓冲仓12时暂时驻留减小了煤往下游输送的流量,所述出料口122的开度可调节设置进一步控制煤的流量,所述第二传送平台13的进料端与所述出料口122对接,将从缓冲仓12流出的煤输送至所述接收装置3,所述第三传送平台21将煤直接输送至接收装置3,使多种煤进行混合。以所述第三传送平台21输送的煤的流量为基
准,仅需调节多个所述缓冲仓12的所述出料口122的开度,避免进行传送平台传送速率的调节,便可控制其他煤的流量而控制其各自的比例,简单方便且稳定可靠,使得混合煤的比例稳定且可以得到不同混合比例的混合煤。需要注意的是,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三个,以实际混合煤的种类的数量为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设置为一个,用以输送末煤,所述第二输送装置2用以输送块煤。
27.请参阅图1,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包括第一称重器131,所述第一称重器131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平台13;所述第二输送装置2包括第二称重器22,所述第二称重器22设置于所述第三传送平台21。所述第一称重器131用以检测所述第二传送平台13上输送煤的流量,所述第二称重器22用以检测所述第三传送平台21上输送煤的流量,使得能够直观的观测到流量数据,一方面可以通过计算出的所需煤的配比,参考流量数据即可完成各类煤的比例调整;另一方面可观测调整所述出料口122开度后流量的变化,便于调节控制;还一方面在输送煤的流量波动时,可以及时发现并调整,增加混合煤的配比稳定性。
28.请参阅图1,所述第一称重器131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平台13靠近其出料端的位置,所述第二称重器22设置于所述第三传送平台21靠近其出料端的位置。所述第一称重器131与所述第二称重器22靠近出料端设置,检测所得煤的流量数据贴近所述接收装置3所接收的数据,避免了所述第一称重器131和所述第二称重器22与所述接收装置3之间输送距离过长,煤在输送过程中出现损耗,造成检测数据与实际所述接收装置3接收的数据不符的情况,增加混合煤配比的稳定性。
29.请参阅图1,所述第二输送装置2还包括第三称重器23,所述第三称重器23设置于所述第三传送平台21靠近其进料端的位置。所述第三称重器23可检测所述第三传送平台21进料端的煤的流量波动,以及时调整所述缓冲仓12的所述出料口122的开度,以控制所述第二传送平台13上的煤的流量同步波动,降低因波动产生的比例差异,增加混合煤配比的稳定性。
30.请参阅图1,所述第一称重器131、所述第二称重器22以及所述第三称重器23包括皮带秤5。需要注意的是,所述第一称重器131、所述第二称重器22以及所述第三称重器23的类型不进行限定,可以是皮带秤、冲板流量计、核子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称重器131、所述第二称重器22以及所述第三称重器23设置为所述皮带秤5,所述皮带秤5安装完成后即可自动进行测量,使用方便、测量效率高且测量准确。
31.请参阅图1,所述缓冲仓12的底部开口形成所述出料口122,所述缓冲仓12的底部还设有开合所述出料口122的闸板123,所述闸板123用于调节所述出料口122的开度,所述第二传送平台13的进料端位于所述出料口122的下方。所述闸板123可由人工手动进行控制也可安装使用电动装置进行驱动控制,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人工手动进行控制,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易于维护。
32.请参阅图1,所述缓冲仓12的侧壁倾斜设置。所述第一传送平台11输送的煤进入所述缓冲仓12时通过侧壁进行缓冲拦截,倾斜设置使煤滑入底部可降低煤对所述出料口122的冲击,避免煤流量的波动。
33.请参阅图1,所述缓冲仓12侧壁的顶部设置有报警装置124,所述报警装置124用以检测所述缓冲仓12内的煤量,避免堆积溢出。当所述缓冲仓12内煤的容量达到极限时,所述报警装置124检测到煤的高度即将超出所述缓冲仓12的高度即会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将
所述第一传送平台11停止工作,避免煤的溢出,造成煤的浪费。
34.请参阅图1,所述接收装置3包括入库传送带31。所述接收装置3可以是混合搅拌装置、入库传送带31以及运送卡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收装置3设置为所述入库传送带31,可直接将混煤入库储存,减少生产转运流程,降低成本。
35.请参阅图1,所述第一传送平台11、所述第二传送平台13以及所述第三传送平台21包括传送带4。所述第一传送平台11、所述第二传送平台13以及所述第三传送平台21可以设置为传送带、传送托盘与轨道组合以及震动传送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送平台11、所述第二传送平台13以及所述第三传送平台21设置为所述传送带4,所述传送带4结构简单,输送稳定,可移动设置且较为常见,搭建成本低。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