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葫芦传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11038发布日期:2022-05-06 01:24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葫芦传动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葫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葫芦传动组件。


背景技术:

2.电动葫芦是一种特起重设备,安装在天车、龙门吊之上,电动葫芦具有体积小,自重轻,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用于工矿企业,仓储,码头等场所。在整个电动葫芦中,由于需要足够大的力矩进行起重升降作业,而电动机的输出力矩不能满足需要,因此需要在尽可能小的空间内将电动机输出力矩尽可能增大,但目前电动葫芦中传动组件的空间利用率差,结构不稳定,传动级数过少,无法满足较高的起重升降作业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葫芦传动组件。
4.一种电动葫芦传动组件,包括连接转子的动力转轴,所述动力转轴连接有多级转轴组件,所述多级转轴组件包括一级转轴结构、一级齿轮结构、二级转轴结构、二级齿轮结构和三级转轴结构;其中,所述一级转轴结构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第一传动段、第一安装段和接头段,所述第一传动段上开设有第一齿槽结构,所述接头段端面开设有传动槽,所述传动槽内壁按圆周方向开设有多个内键槽,所述动力转轴端部穿入所述传动槽并且与所述内键槽啮合;所述二级转轴结构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第二安装段和第二传动段,所述第二安装段上固定所述一级齿轮结构,所述一级齿轮结构外壁开设有啮合所述第一齿槽结构的第二齿槽结构,所述第二传动段上开设有第三齿槽结构;所述三级转轴结构套设在第一安装段上,所述三级转轴结构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第三传动段和第三安装段,所述第三传动段外壁上固定所述二级齿轮结构,所述二级齿轮结构外壁开设有啮合所述第三齿槽结构的第四齿槽结构,所述第三安装段内壁固定有套设在第一安装段上的转动轴承,所述第三安装段外壁凸设有牵引环,所述牵引环外壁按圆周方向开设有链条形状的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卡槽用于卡装环链。
5.优选地,一级转轴结构左端设置有锁死模块,所述锁死模块包括卡位单元、升降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所述卡位单元用于在接触一级转轴结构左端后对一级转轴结构进行周向限位;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电动葫芦开始作业后控制升降单元回缩,所述升降单元用于在回缩后带动卡位单元脱离一级转轴结构左端;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电动葫芦停止作业后控制升降单元伸出,所述升降单元用于在伸出后带动卡位单元接触一级转轴结构左端。通过锁死模块的设置,进一步地,当整个电动葫芦开始进行起重作业时,锁死模块中控制单元会控制升降单元回缩,升降单元带动卡位单元离开一级转轴结构,从而让整个传动组件继续进行传动;当整个电动葫芦停止起重作业时,锁死模块中控制单元会控制升降单元伸出,升降单元带动卡位单元卡死一级转轴结构,从而让整个传动组件无法进行传动,以此提高电动葫芦的安全性。
6.优选地,第一安装段和所述接头段之间凸设有限位环,所述第三安装段包括设置
在右端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抵在所述限位环端面。通过设置限位环,能够通过其端面来抵住限位部,从而使得三级转轴结构无法在轴向进行偏移,从而提高作业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
7.优选地,第三传动段内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传动段外径尺寸。由于三级转轴结构套设在第一安装段上,因此第三传动段会延伸至第一传动段和第一安装段之间,此时需要保证第一传动段外径尺寸小于第三传动段内径尺寸,才能避免因振动而可能导致的第三传动段与第一传动段之间的碰撞,提高传动可靠性。
8.优选地,第二安装段外壁按圆周方向开设有第一键槽,所述一级齿轮结构卡设在第一键槽上。通过将一级齿轮结构卡设在第一键槽上,在满足传动功能的基础上,还能实现一级齿轮结构的快速拆装。
9.优选地,第三传动段外壁按圆周方向开设有第二键槽,所述二级齿轮结构卡设在第二键槽上。同样的,通过将二级齿轮结构卡设在第二键槽上,在满足传动功能的基础上,还能实现二级齿轮结构的快速拆装。
10.优选地,第一齿槽结构和第二齿槽结构均为斜齿。由于一级转轴结构直接与动力转轴同中心线传动,导致一级转轴结构的转速较高,在此基础上,需要通过斜齿的设置来增加第一齿槽结构和第二齿槽结构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高速传动的可靠性。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2.在本实用新型中,整个传动组件在进行动力传输时,动力转轴在转子的带动下开始转动,与此同时,通过接头段的内键槽和动力转轴之间的啮合传动,使得一级转轴结构开始转动,以此完成第一级传动,再通过第一齿槽结构和一级齿轮结构上第二齿槽结构之间的啮合,使得一级齿轮结构开始转动,由于一级齿轮结构固定在第二安装段上,使得二级转轴结构开始转动,以此完成第二级传动,再通过第三齿槽结构与二级齿轮结构上第四齿槽结构之间的啮合,使得二级齿轮结构开始转动,由于二级齿轮结构固定在第三传动段上,使得三级转轴结构开始转动,以此完成第三级传动,最终三级转轴结构带动牵引环转动,从而牵引卡装在环形卡槽的环链;其中,在第一级传动中,通过接头段的设置,能够让一级转轴结构与动力转轴之间形成稳定传动途径,结构紧凑,同时由于一级转轴结构与动力转轴中心线共线,从而提高空间利用率;进一步地,经过第二级传动和第三级传动的传动,在有限空间内实现输出力矩的增大,同时整个三级转轴结构套设在二级转轴结构上,既不影响二级转轴结构和三级转轴结构在动力传输过程中的功能,还充分节省了三级转轴结构中央的空间,大大提高了三级转轴结构的空间利用率,同时还使得三级转轴结构和二级转轴结构的中心线共线,进一步提高了动力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传动组件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在电动葫芦上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在电动葫芦上的结构立体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无一级齿轮结构和二级齿轮结构的结构立体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的结构立体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级转轴结构和三级转轴结构的结构立体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级转轴结构的结构立体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三级转轴结构的结构立体图。
21.附图标记:
22.1-动力转轴,2-一级转轴结构,21-第一传动段,211-第一齿槽结构,22-第一安装段,23-接头段,231-传动槽,232-内键槽,24-限位环,3-一级齿轮结构,31-第二齿槽结构,4-二级转轴结构,41-第二安装段,411-第一键槽,42-第二传动段,421-第三齿槽结构,5-二级齿轮结构,51-第四齿槽结构,6-三级转轴结构,61-第三传动段,611-第二键槽,62-第三安装段,621-牵引环,622-环形卡槽,623-限位部,7-锁死模块,71-卡位单元,72-升降单元,73-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出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4.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电动葫芦传动组件,包括连接转子的动力转轴1,动力转轴1连接有多级转轴组件,多级转轴组件包括一级转轴结构2、一级齿轮结构3、二级转轴结构4、二级齿轮结构5和三级转轴结构6;其中,一级转轴结构2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第一传动段21、第一安装段22和接头段23,第一传动段21上开设有第一齿槽结构211,接头段23端面开设有传动槽231,传动槽231内壁按圆周方向开设有多个内键槽232,动力转轴1端部穿入传动槽231并且与内键槽232啮合;二级转轴结构4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第二安装段41和第二传动段42,第二安装段41上固定一级齿轮结构3,一级齿轮结构3外壁开设有啮合第一齿槽结构211的第二齿槽结构31,第二传动段42上开设有第三齿槽结构421;三级转轴结构6套设在第一安装段22上,三级转轴结构6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第三传动段61和第三
安装段62,第三传动段61外壁上固定二级齿轮结构5,二级齿轮结构5外壁开设有啮合第三齿槽结构421的第四齿槽结构51,第三安装段62内壁固定有套设在第一安装段22上的转动轴承,第三安装段62外壁凸设有牵引环621,牵引环621外壁按圆周方向开设有链条形状的环形卡槽622,环形卡槽622用于卡装环链。
28.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整个传动组件在进行动力传输时,动力转轴1在转子的带动下开始转动,与此同时,通过接头段23的内键槽232和动力转轴1之间的啮合传动,使得一级转轴结构2开始转动,以此完成第一级传动,再通过第一齿槽结构211和一级齿轮结构3上第二齿槽结构31之间的啮合,使得一级齿轮结构3开始转动,由于一级齿轮结构3固定在第二安装段41上,使得二级转轴结构4开始转动,以此完成第二级传动,再通过第三齿槽结构421与二级齿轮结构5上第四齿槽结构51之间的啮合,使得二级齿轮结构5开始转动,由于二级齿轮结构5固定在第三传动段61上,使得三级转轴结构6开始转动,以此完成第三级传动,最终三级转轴结构6带动牵引环621转动,从而牵引卡装在环形卡槽622的环链;其中,在第一级传动中,通过接头段23的设置,能够让一级转轴结构2与动力转轴1之间形成稳定传动途径,结构紧凑,同时由于一级转轴结构2与动力转轴1中心线共线,从而提高空间利用率;进一步地,经过第二级传动和第三级传动的传动,在有限空间内实现输出力矩的增大,同时整个三级转轴结构6套设在二级转轴结构4上,既不影响二级转轴结构4和三级转轴结构6在动力传输过程中的功能,还充分节省了三级转轴结构6中央的空间,大大提高了三级转轴结构6的空间利用率,同时还使得三级转轴结构6和二级转轴结构4的中心线共线,进一步提高了动力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传动组件的结构强度。
29.具体地,一级转轴结构2左端设置有锁死模块7,锁死模块7包括卡位单元71、升降单元72和控制单元73;其中,卡位单元71用于在接触一级转轴结构2左端后对一级转轴结构2进行周向限位;控制单元73用于在电动葫芦开始作业后控制升降单元72回缩,升降单元72用于在回缩后带动卡位单元71脱离一级转轴结构2左端;控制单元73还用于在电动葫芦停止作业后控制升降单元72伸出,升降单元72用于在伸出后带动卡位单元71接触一级转轴结构2左端。
30.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锁死模块7的设置,进一步地,当整个电动葫芦开始进行起重作业时,锁死模块7中控制单元73会控制升降单元72回缩,升降单元72带动卡位单元71离开一级转轴结构2,从而让整个传动组件继续进行传动;当整个电动葫芦停止起重作业时,锁死模块7中控制单元73会控制升降单元72伸出,升降单元72带动卡位单元71卡死一级转轴结构2,从而让整个传动组件无法进行传动,以此提高电动葫芦的安全性。
31.具体地,第一安装段22和接头段23之间凸设有限位环24,第三安装段62包括设置在右端的限位部623,限位部623抵在限位环24端面。
32.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限位环24,能够通过其端面来抵住限位部623,从而使得三级转轴结构6无法在轴向进行偏移,从而提高作业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
33.具体地,第三传动段61内径尺寸大于第一传动段21外径尺寸。
34.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三级转轴结构6套设在第一安装段22上,因此第三传动段61会延伸至第一传动段21和第一安装段22之间,此时需要保证第一传动段21外径尺寸小于第三传动段61内径尺寸,才能避免因振动而可能导致的第三传动段61与第一传动段21之间的碰撞,提高传动可靠性。
35.具体地,第二安装段41外壁按圆周方向开设有第一键槽411,一级齿轮结构3卡设在第一键槽411上。
36.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一级齿轮结构3卡设在第一键槽411上,在满足传动功能的基础上,还能实现一级齿轮结构3的快速拆装。
37.具体地,第三传动段61外壁按圆周方向开设有第二键槽611,二级齿轮结构5卡设在第二键槽611上。
38.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同样的,通过将二级齿轮结构5卡设在第二键槽611上,在满足传动功能的基础上,还能实现二级齿轮结构5的快速拆装。
39.具体地,第一齿槽结构211和第二齿槽结构31均为斜齿。
40.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一级转轴结构2直接与动力转轴1同中心线传动,导致一级转轴结构2的转速较高,在此基础上,需要通过斜齿的设置来增加第一齿槽结构211和第二齿槽结构31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高速传动的可靠性。
4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