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井口举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84001发布日期:2022-05-11 13:01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井口举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天然气工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井口举升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电缆测井、射孔和钢丝试井中,井口防喷管串用于控制井口压力,为测井仪器串提供压力过渡区及容纳空间,井口防喷管串通常包括防喷盒、捕捉器、防喷管和防喷器等。防喷管串具体组成根据总体高度根据井口压力和测井仪器长度等参数也有差异,如何安全可靠的将数米高的防喷管串起升安装于井口进行施工作业,是目前各大油田在节能增效所面临的问题之一。
3.目前传统的作业方式采用大吨位吊装设备,在地面完成整个防喷管串的连接后,利用吊装设备起吊整个防喷管串完成井口的对位安装,但这种传统的起吊方式也同样存在以下问题:吊装设备使用维护成本高昂,工作效率低下;防喷管串起吊后,和井口连接无法精确定位,安装困难;在起吊数米的防喷管串过程中,防喷管串弯曲变形较大,对于防喷管串连接区的密封安全性及整个管串的使用寿命都有较大影响。目前有这种三脚架结构的防喷管举升装置,此种结构以井口作为受力支点,基本上是利用人工将整个三脚架安置在预期位置处,但是在具体的安装过程中,三脚架的顶端中心点与井口位置无法做到同一直线上,往往需要人工进行调整,效率较低。
4.申请号为cn200820108820.2公开了试井防喷管吊装装置,包括井口固定部件、手动绞盘、l型伸缩支臂、钢丝绳和导轮,井口固定部件与l型伸缩支臂连接,手动绞盘与l型伸缩支臂连接,钢丝绳分别置于导轮和手动绞盘上,该装置通过手动绞盘举升防喷管,然而该装置有几点弊端,一个是无法调整防喷管串和井口的对准位置,另一个是,防喷管串一般较重,通过手动绞盘较难举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移动式井口举升装置。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移动式井口举升装置,包括车体单元、吊臂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吊臂单元为梯子式结构,所述车体单元的一侧与所述吊臂单元转动连接且上部与所述驱动单元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单元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铰绳和吊钩,所述铰绳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缠绕连接且另一端绕过所述吊臂单元的顶部与所述吊钩固定连接,所述吊钩与井口对准且下部与防喷管串挂钩连接。
8.优选的,所述吊臂单元包括转动辊、两根第一吊臂和两根第二吊臂,每根所述第一吊臂的一端均与所述车体单元的一侧转动连接且另一端均与所述转动辊连接,每根所述第二吊臂均通过所述转动辊与所述第一吊臂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辊跨在井口上方且与所述铰绳接触连接。
9.优选的,两根所述第一吊臂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件和举升连接件,所述举升连接件与所述转动辊平行。
10.优选的,所述车体单元包括车架、车轮和导向辊,所述导向辊与所述车架的顶部转动连接且与所述转动辊平行,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设置于所述车架的顶部且驱动轴上缠绕有铰绳,所述铰绳的另一端绕过所述导向辊与所述举升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铰绳和举升连接件配合构成井口对准结构。
11.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置有三个且均固定设置于所述车架的顶部,每个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均缠绕有不同长度的铰绳,三根所述铰绳均依次绕过所述导向辊和转动辊且与对应的所述吊钩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车架的四角处均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为液压伸缩结构且与所述车架配合构成车体固定结构。
13.优选的,所述固定连接件为x形结构且与两侧的所述第一吊臂配合构成第一吊臂稳定结构。
14.优选的,所述车轮与所述车架可拆卸连接。
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6.本实用新型通过其独特的结构设计,使得整个装置可以在井口处快速铺张开展,且装置的制作简单,成本较低,便于防喷管串的安装与后续的维修,操作简单,能够提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通过多组驱动组件和多组转向轮的配合,能够有效地使得该防喷管串起吊后,该防喷管串和井口连接可以很好地定位,且使得整个防喷管串和井口的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车体单元,2-吊臂单元,3-驱动单元;
19.11-车架,12-支撑脚,13-车轮,14-导向辊;
20.21-第一吊臂,22-固定连接件,23-举升连接件,24-转动辊,25-第二吊臂;
21.31-第一驱动电机,32-铰绳,33-第二驱动电机,34-吊钩。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23.实施例一
24.参照图1所示,一种移动式井口举升装置,包括车体单元1、吊臂单元2和驱动单元3,吊臂单元2为梯子式结构,车体单元1的一侧与吊臂单元2转动连接且上部与驱动单元3固定连接,驱动单元3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31、第二驱动电机33、铰绳32和吊钩34,铰绳32的一端与第二驱动电机33缠绕连接且另一端绕过吊臂单元2的顶部与吊钩34固定连接,吊钩34与井口对准且下部与防喷管串挂钩连接。
25.本实用新型通过其独特的结构设计,使得整个装置可以在井口处快速铺张开展,
且装置的制作简单,成本较低,便于防喷管串的安装与后续的维修,操作简单,能够提高工人们的效率。
26.实施例二
27.参照图1所示,一种移动式井口举升装置,包括车体单元1、吊臂单元2和驱动单元3,吊臂单元2为梯子式结构,车体单元1的一侧与吊臂单元2转动连接且上部与驱动单元3固定连接,驱动单元3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31、第二驱动电机33、铰绳32和吊钩34,铰绳32的一端与第二驱动电机33缠绕连接且另一端绕过吊臂单元2的顶部与吊钩34固定连接,吊钩34与井口对准且下部与防喷管串挂钩连接。
28.吊臂单元2包括转动辊24、两根第一吊臂21和两根第二吊臂25,每根第一吊臂21的一端均与车体单元1的一侧转动连接且另一端均与转动辊24连接,每根第二吊臂25均通过转动辊24与第一吊臂21转动连接,转动辊24跨在井口上方且与铰绳32接触连接。
29.实施例三
30.参照图1所示,一种移动式井口举升装置,包括车体单元1、吊臂单元2和驱动单元3,吊臂单元2为梯子式结构,车体单元1的一侧与吊臂单元2转动连接且上部与驱动单元3固定连接,驱动单元3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31、第二驱动电机33、铰绳32和吊钩34,铰绳32的一端与第二驱动电机33缠绕连接且另一端绕过吊臂单元2的顶部与吊钩34固定连接,吊钩34与井口对准且下部与防喷管串挂钩连接。
31.吊臂单元2包括转动辊24、两根第一吊臂21和两根第二吊臂25,每根第一吊臂21的一端均与车体单元1的一侧转动连接且另一端均与转动辊24连接,每根第二吊臂25均通过转动辊24与第一吊臂21转动连接,转动辊24跨在井口上方且与铰绳32接触连接。两根第一吊臂21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件22和举升连接件23,举升连接件23与转动辊24平行。
32.吊臂单元2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调整第一吊臂21和第二吊臂25的夹角来调整防喷管串的水平位置。
33.实施例四
34.参照图1所示,一种移动式井口举升装置,包括车体单元1、吊臂单元2和驱动单元3,吊臂单元2为梯子式结构,车体单元1的一侧与吊臂单元2转动连接且上部与驱动单元3固定连接,驱动单元3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31、第二驱动电机33、铰绳32和吊钩34,铰绳32的一端与第二驱动电机33缠绕连接且另一端绕过吊臂单元2的顶部与吊钩34固定连接,吊钩34与井口对准且下部与防喷管串挂钩连接。
35.吊臂单元2包括转动辊24、两根第一吊臂21和两根第二吊臂25,每根第一吊臂21的一端均与车体单元1的一侧转动连接且另一端均与转动辊24连接,每根第二吊臂25均通过转动辊24与第一吊臂21转动连接,转动辊24跨在井口上方且与铰绳32接触连接。两根第一吊臂21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件22和举升连接件23,举升连接件23与转动辊24平行。
36.车体单元1包括车架11、车轮13和导向辊14,导向辊14与车架11的顶部转动连接且与转动辊24平行,第一驱动电机31固定设置于车架11的顶部且驱动轴上缠绕有铰绳32,铰绳32的另一端绕过导向辊14与举升连接件23固定连接,第一驱动电机31、铰绳32和举升连接件23配合构成井口对准结构。
37.通过第一驱动电机31驱动铰绳32带动第一吊臂21转动,从而调整防喷管串的对准位置,较人工推动操作的方式效率更高。
38.实施例五
39.参照图1所示,一种移动式井口举升装置,包括车体单元1、吊臂单元2和驱动单元3,吊臂单元2为梯子式结构,车体单元1的一侧与吊臂单元2转动连接且上部与驱动单元3固定连接,驱动单元3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31、第二驱动电机33、铰绳32和吊钩34,铰绳32的一端与第二驱动电机33缠绕连接且另一端绕过吊臂单元2的顶部与吊钩34固定连接,吊钩34与井口对准且下部与防喷管串挂钩连接。
40.吊臂单元2包括转动辊24、两根第一吊臂21和两根第二吊臂25,每根第一吊臂21的一端均与车体单元1的一侧转动连接且另一端均与转动辊24连接,每根第二吊臂25均通过转动辊24与第一吊臂21转动连接,转动辊24跨在井口上方且与铰绳32接触连接。两根第一吊臂21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件22和举升连接件23,举升连接件23与转动辊24平行。
41.车体单元1包括车架11、车轮13和导向辊14,导向辊14与车架11的顶部转动连接且与转动辊24平行,第一驱动电机31固定设置于车架11的顶部且驱动轴上缠绕有铰绳32,铰绳32的另一端绕过导向辊14与举升连接件23固定连接,第一驱动电机31、铰绳32和举升连接件23配合构成井口对准结构。
42.第二驱动电机33设置有三个且均固定设置于车架11的顶部,每个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均缠绕有不同长度的铰绳32,三根铰绳32均依次绕过导向辊14和转动辊24且与对应的吊钩34固定连接。
43.三根铰绳32的长度不同,从而使得吊钩34的高度不同,不同高度的吊钩34可以吊在防喷管串的不同高度位置,从而可以使防喷管串可以竖起来。
44.实施例六
45.参照图1所示,一种移动式井口举升装置,包括车体单元1、吊臂单元2和驱动单元3,吊臂单元2为梯子式结构,车体单元1的一侧与吊臂单元2转动连接且上部与驱动单元3固定连接,驱动单元3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31、第二驱动电机33、铰绳32和吊钩34,铰绳32的一端与第二驱动电机33缠绕连接且另一端绕过吊臂单元2的顶部与吊钩34固定连接,吊钩34与井口对准且下部与防喷管串挂钩连接。
46.吊臂单元2包括转动辊24、两根第一吊臂21和两根第二吊臂25,每根第一吊臂21的一端均与车体单元1的一侧转动连接且另一端均与转动辊24连接,每根第二吊臂25均通过转动辊24与第一吊臂21转动连接,转动辊24跨在井口上方且与铰绳32接触连接。两根第一吊臂21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件22和举升连接件23,举升连接件23与转动辊24平行。
47.车体单元1包括车架11、车轮13和导向辊14,导向辊14与车架11的顶部转动连接且与转动辊24平行,第一驱动电机31固定设置于车架11的顶部且驱动轴上缠绕有铰绳32,铰绳32的另一端绕过导向辊14与举升连接件23固定连接,第一驱动电机31、铰绳32和举升连接件23配合构成井口对准结构。
48.第二驱动电机33设置有三个且均固定设置于车架11的顶部,每个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均缠绕有不同长度的铰绳32,三根铰绳32均依次绕过导向辊14和转动辊24且与对应的吊钩34固定连接。
49.车架11的四角处均设置有支撑脚12,支撑脚12为液压伸缩结构且与车架11配合构成车体固定结构。支撑脚12的设置是为了保证车体单元1在吊起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移动从而导致防喷管串掉落引发事故。
50.实施例七
51.参照图1所示,一种移动式井口举升装置,包括车体单元1、吊臂单元2和驱动单元3,吊臂单元2为梯子式结构,车体单元1的一侧与吊臂单元2转动连接且上部与驱动单元3固定连接,驱动单元3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31、第二驱动电机33、铰绳32和吊钩34,铰绳32的一端与第二驱动电机33缠绕连接且另一端绕过吊臂单元2的顶部与吊钩34固定连接,吊钩34与井口对准且下部与防喷管串挂钩连接。
52.吊臂单元2包括转动辊24、两根第一吊臂21和两根第二吊臂25,每根第一吊臂21的一端均与车体单元1的一侧转动连接且另一端均与转动辊24连接,每根第二吊臂25均通过转动辊24与第一吊臂21转动连接,转动辊24跨在井口上方且与铰绳32接触连接。两根第一吊臂21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件22和举升连接件23,举升连接件23与转动辊24平行。
53.车体单元1包括车架11、车轮13和导向辊14,导向辊14与车架11的顶部转动连接且与转动辊24平行,第一驱动电机31固定设置于车架11的顶部且驱动轴上缠绕有铰绳32,铰绳32的另一端绕过导向辊14与举升连接件23固定连接,第一驱动电机31、铰绳32和举升连接件23配合构成井口对准结构。
54.第二驱动电机33设置有三个且均固定设置于车架11的顶部,每个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均缠绕有不同长度的铰绳32,三根铰绳32均依次绕过导向辊14和转动辊24且与对应的吊钩34固定连接。
55.车架11的四角处均设置有支撑脚12,支撑脚12为液压伸缩结构且与车架11配合构成车体固定结构。固定连接件22为x形结构且与两侧的第一吊臂21配合构成第一吊臂21稳定结构。
56.固定连接件22的设置是为了保证第一吊臂21在吊起过程中的稳定,避免因为防因喷管串重量过大导致第一吊臂21弯折损坏。
57.实施例八
58.参照图1所示,一种移动式井口举升装置,包括车体单元1、吊臂单元2和驱动单元3,吊臂单元2为梯子式结构,车体单元1的一侧与吊臂单元2转动连接且上部与驱动单元3固定连接,驱动单元3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31、第二驱动电机33、铰绳32和吊钩34,铰绳32的一端与第二驱动电机33缠绕连接且另一端绕过吊臂单元2的顶部与吊钩34固定连接,吊钩34与井口对准且下部与防喷管串挂钩连接。
59.吊臂单元2包括转动辊24、两根第一吊臂21和两根第二吊臂25,每根第一吊臂21的一端均与车体单元1的一侧转动连接且另一端均与转动辊24连接,每根第二吊臂25均通过转动辊24与第一吊臂21转动连接,转动辊24跨在井口上方且与铰绳32接触连接。两根第一吊臂21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件22和举升连接件23,举升连接件23与转动辊24平行。
60.车体单元1包括车架11、车轮13和导向辊14,导向辊14与车架11的顶部转动连接且与转动辊24平行,第一驱动电机31固定设置于车架11的顶部且驱动轴上缠绕有铰绳32,铰绳32的另一端绕过导向辊14与举升连接件23固定连接,第一驱动电机31、铰绳32和举升连接件23配合构成井口对准结构。
61.第二驱动电机33设置有三个且均固定设置于车架11的顶部,每个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均缠绕有不同长度的铰绳32,三根铰绳32均依次绕过导向辊14和转动辊24且与对应的吊钩34固定连接。
62.车架11的四角处均设置有支撑脚12,支撑脚12为液压伸缩结构且与车架11配合构成车体固定结构。固定连接件22为x形结构且与两侧的第一吊臂21配合构成第一吊臂21稳定结构。车轮13与车架11可拆卸连接。车轮13的可拆卸设计便于设备维护,同时在操作吊起的过程中可以将车轮13拆下,避免影响妨碍吊起操作,在运输的时候将车轮13安装在车架11上可以方便装置的运输。
63.工作原理:
64.1.操作人员将本装置拖行至井口附近,然后利用支撑脚12将车架11举起,之后将车轮13拆除。
65.2.将吊臂单元2展开并跨越井口,将第二驱动电机33的铰绳32穿过转动辊24和导向辊14,并将吊钩34从转动辊24向下垂放。然后启动第一驱动电机31,调整吊钩34的位置。
66.3.按照短中长的次序依次将第二驱动电机33的铰绳32与防喷管串的上中下依次钩住。
67.4.启动全部第二驱动电机33将防喷管串吊起,当防喷管串的底部对准井口后,依次顺序关闭对应铰绳32从长倒短的第二驱动电机33,从而可以调整防喷管串的竖直角度。
68.5.吊起完成后依次取下吊钩34,然后启动第一驱动电机31方平吊臂单元2,将吊钩34取下并放置于车架11上,将吊臂单元2折叠好,安装好车轮13拖车即可拖动本装置进行运输。需要再次进行举升操作则重复1-4的操作。
69.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变化后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