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臭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38803发布日期:2022-05-17 10:46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臭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桶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隔臭垃圾桶。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的垃圾桶的样式五花八门,大都垃圾桶采用塑料制或不锈钢制的桶身,有开放式或带盖子的,也有些可用脚开启盖子的,使用时放上垃圾袋,垃圾随时往里扔。然而,传统的垃圾桶由于是敞开式或是只带盖子的,在二次扔垃圾时,原有桶内垃圾的臭味便会扑鼻而来,给室内空气环境造成污染,并且对人的健康也会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臭垃圾桶,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垃圾桶结构功能单一,盖板只具有一定的隔绝功能,多次使用仍然会有臭味散出,使用起来十分不便,并且比较封闭的垃圾桶不易确定剩余使用空间,过多投放难以收拾和处理的问题,实现了分隔式投放,有效减少臭味排出的优点,并且对臭味进行吸收处理,能提示内部剩余空间的使用情况,提高使用效率。
4.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隔臭垃圾桶,包括封闭式箱体、活动盖板、垃圾转移桶、红外线感应器、满载提示灯、分隔连接框架、玄武岩纤维隔板、活性炭除臭垫、握把、顶部框架、太阳能电板、投放防护盖板、雨水收集箱和灭火阀门,所述活动盖板铰接设于封闭式箱体上,所述垃圾转移桶设于封闭式箱体上方,所述红外线感应器设于封闭式箱体上,所述满载提示灯设于封闭式箱体上,所述分隔连接框架设于封闭式箱体上,所述玄武岩纤维隔板插拔设于分隔连接框架上,所述活性炭除臭垫设于玄武岩纤维隔板上,所述握把设于玄武岩纤维隔板上,所述顶部框架设于分隔连接框架上,所述太阳能电板设于顶部框架上,所述投放防护盖板铰接设于顶部框架上,所述雨水收集箱设于顶部框架上,所述灭火阀门贯穿顶部框架设于雨水收集箱上,所述满载提示灯起到提示的作用,所述活性炭除臭垫起到吸附异味的作用,所述玄武岩纤维隔板起到隔热阻燃的作用。
5.更好的,所述封闭式箱体设于活动盖板与满载提示灯之间,所述分隔连接框架设于封闭式箱体与顶部框架之间,所述玄武岩纤维隔板设于活性炭除臭垫与握把之间,所述顶部框架设于太阳能电板与投放防护盖板之间,所述灭火阀门设于雨水收集箱与顶部框架之间。
6.作为优选的,所述活动盖板与玄武岩纤维隔板呈垂直设置。
7.为了顺利的实现分隔除臭的功能,所述活性炭除臭垫与玄武岩纤维隔板呈平行设置。
8.为了顺利的实现密封的功能,所述活动盖板呈长方体板状设置,所述玄武岩纤维隔板呈长方体板状设置。
9.为了顺利的实现吸附异味的功能,所述活性炭除臭垫采用蜂窝活性炭材质设置。
10.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隔臭垃圾
桶,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垃圾桶结构功能单一,盖板只具有一定的隔绝功能,多次使用仍然会有臭味散出,使用起来十分不便,并且比较封闭的垃圾桶不易确定剩余使用空间,过多投放难以收拾和处理的问题,实现了分隔式投放,有效减少臭味排出的优点,并且对臭味进行吸收处理,能提示内部剩余空间的使用情况,提高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隔臭垃圾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2.其中,1、封闭式箱体,2、活动盖板,3、垃圾转移桶,4、红外线感应器,5、满载提示灯,6、分隔连接框架,7、玄武岩纤维隔板,8、活性炭除臭垫,9、握把,10、顶部框架,11、太阳能电板,12、投放防护盖板,13、雨水收集箱,14、灭火阀门。
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隔臭垃圾桶,包括封闭式箱体1、活动盖板2、垃圾转移桶3、红外线感应器4、满载提示灯5、分隔连接框架6、玄武岩纤维隔板7、活性炭除臭垫8、握把9、顶部框架10、太阳能电板11、投放防护盖板12、雨水收集箱13和灭火阀门14,活动盖板2铰接设于封闭式箱体1上,垃圾转移桶3设于封闭式箱体1上方,红外线感应器4设于封闭式箱体1上,满载提示灯5设于封闭式箱体1上,分隔连接框架6设于封闭式箱体1上,玄武岩纤维隔板7插拔设于分隔连接框架6上,活性炭除臭垫8设于玄武岩纤维隔板7上,握把9设于玄武岩纤维隔板7上,顶部框架10设于分隔连接框架6上,太阳能电板11设于顶部框架10上,投放防护盖板12铰接设于顶部框架10上,雨水收集箱13设于顶部框架10上,灭火阀门14贯穿顶部框架10设于雨水收集箱13上。
16.如图1所示,封闭式箱体1设于活动盖板2与满载提示灯5之间,分隔连接框架6设于封闭式箱体1与顶部框架10之间,玄武岩纤维隔板7设于活性炭除臭垫8与握把9之间,顶部框架10设于太阳能电板11与投放防护盖板12之间,灭火阀门14设于雨水收集箱13与顶部框架10之间。
17.如图1所示,活动盖板2与玄武岩纤维隔板7呈垂直设置。
18.如图1所示,活性炭除臭垫8与玄武岩纤维隔板7呈平行设置。
19.如图1所示,活动盖板2呈长方体板状设置,玄武岩纤维隔板7呈长方体板状设置。
20.如图1所示,活性炭除臭垫8采用蜂窝活性炭材质设置。
21.具体使用时,用户将投放防护盖板12打开,垃圾投入顶部框架10内落入活性炭除臭垫8上方,盖上投放防护盖板12后,握住将玄武岩纤维隔板7从分隔连接框架6上向外抽动,垃圾落入下方的垃圾转移桶3内,再将玄武岩纤维隔板7复位,活性炭除臭垫8吸收顶部框架10内部空气的异味,减少臭味散发,玄武岩纤维隔板7起到耐腐蚀耐高温的功能,太阳
能电板11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存储,红外线感应器4感应到垃圾转移桶3内的垃圾装满时,控制满载提示灯5亮起,提示无法再装载垃圾,将活动盖板2打开方便对垃圾转移桶3进行清理,下雨时雨水收集箱13内收集雨水,若垃圾起火时,打开灭火阀门14方便进行排水灭火,以上便是整个隔臭垃圾桶的使用流程。
2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24.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