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室外用物流标签用粘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62401发布日期:2022-07-06 02:01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室外用物流标签用粘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标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室外用物流标签用粘贴装置。


背景技术:

2.物流标签是物流过程中用于表示物流单元有关信息的条码符号标签,每个物流单元都要有自己唯一的sscc,在实际应用中,一般不事先把包括sscc在内的条码符号印在物流单元包装上,一般来说,标签区段从顶部到底部的顺序依次为:承运商、客户和供应商。
3.相关技术中,在进行物流输送过程中,需要在物流货物上粘贴相应的标签,传统的标贴粘贴方式,通常采用人工手动进行粘贴,费时费力,而且工作量较大,现有的粘贴装置,虽然可以有效的取代人工手动粘贴,但是在操作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粘贴不牢固的问题,以至于粘贴结束,需要人工手动进行按压,以确保粘贴的牢固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粘贴牢固性较差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室外用物流标签用粘贴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基于室外用物流标签用粘贴装置,包括活动框,所述活动框之间固定连接有u型板,所述u型板的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u型架,所述u型架内壁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按压组件,所述升降板的底部设置有粘贴组件,所述活动框的内部设置有输送组件;
7.通过驱动组件的设置,可以带动按压组件和粘贴组件进行左右运动,通过粘贴组件左右的运动,可以将剥离后的物流标签运动至贴标的位置;
8.配合电动伸缩杆的启动,就可以将物流标签粘贴在包装箱上,操作简单,便于使用,而且不需要人工手动操作;
9.通过按压组件直接对粘贴后物流标签进行按压,保证其粘贴的稳定性,不需要工作人员事后进行按压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10.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包括:
11.所述按压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升降板底部的u型框,所述u型框内壁的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按压块,所述u型框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扭簧,且两个扭簧均位于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两个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按压块的两侧。
12.所述粘贴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升降板底部的挤压弹簧,以及固定于所述升降板顶部的吸泵,所述挤压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气嘴,所述吸泵的吸气口通过吸气管与所述吸气嘴的内部连通。
13.所述u型板上设置有放卷组件,所述放卷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u 型板顶部以及内壁的顶部的u型槽,两个所述u型槽内壁的两侧之间分别转动连接有放卷轮和收卷轮,所述放卷轮的外表面缠绕有标签带,所述放卷轮和收卷轮的轴心杆均贯穿分别贯穿两个所述u型槽并延伸至两个u型槽的外部,所述放卷轮和收卷轮延伸至两个所述u型槽外部的轴心杆均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两个所述皮带轮的外表面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u型板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放卷轮或收卷轮的轴心杆固定连接。
14.所述u型板的内部开设有开口,所述u型板顶部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倾斜状剥离块和滚轮,所述剥离块和滚轮位于所述开口的两侧。
15.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驱动组件的设置,可以带动按压组件和粘贴组件进行左右运动,通过粘贴组件左右的运动,可以将剥离后的物流标签运动至贴标的位置,配合电动伸缩杆的启动,就可以将物流标签粘贴在包装箱上,操作简单,便于使用,而且不需要人工手动操作,而且在粘贴后,可通过按压组件直接对粘贴后物流标签进行按压,保证其粘贴的稳定性,不需要工作人员事后进行按压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室外用物流标签用粘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u型板和u型架的组合示意图;
19.图3为图2中u型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3中按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图2中u型板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图5中放卷组件的结构侧视图。
23.图中:1、活动框;2、u型板;3、u型架;4、驱动组件;5、电动伸缩杆;6、升降板;7、按压组件;71、u型框;72、转动轴;73、按压块;74、扭簧;8、粘贴组件;81、挤压弹簧;82、吸泵;83、吸气嘴;9、放卷组件;91、u型槽;92、放卷轮;93、收卷轮;94、皮带轮;95、电机;10、开口;11、剥离块;12、滚轮;13、输送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25.实施例一
26.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室外用物流标签用粘贴装置,包括活动框1,所述活动框1之间固定连接有u型板2,所述u型板2的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u型架3,所述u型架3内壁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组件4,所述驱动组件4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5,所述电动伸缩杆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6,所述升降板 6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按压组件7,所述升降板6的底部设置有粘贴组件8,所述活动框1的内部设置有输送组件13;
27.通过驱动组件4的设置,可以带动按压组件7和粘贴组件8进行左右运动,通过粘贴组件8左右的运动,可以将剥离后的物流标签运动至贴标的位置,配合电动伸缩杆5的启动,就可以将物流标签粘贴在包装箱上,操作简单,便于使用,而且不需要人工手动操作;
28.在粘贴后,可通过按压组件7直接对粘贴后物流标签进行按压,保证其粘贴的稳定
性,不需要工作人员事后进行按压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29.驱动组件4采用现有技术的横向驱动装置,由电动机、丝杠、螺纹块等组成,用于带动电动伸缩杆5左右运动。
30.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包括:
31.所述按压组件7包括固定于所述升降板6底部的u型框71,所述u型框71内壁的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72,所述转动轴72 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按压块73,所述u型框71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扭簧74,且两个扭簧74均位于所述转动轴72的外表面,两个所述扭簧74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按压块73的两侧;
32.通过按压组件7中的按压块73向下的运动,就会与包装箱上的物流标签进行接触,再配合按压组件7向下的运动,两个按压块73 就会向两侧展开,进而可以大面积的对标签贴进行按压,提高粘贴的效果,而且通过两个扭簧74自身的扭力,可以提高了按压的力度,并且可以将按压结束后的按压块73进行复位。
33.所述粘贴组件8包括固定于所述升降板6底部的挤压弹簧81,以及固定于所述升降板6顶部的吸泵82,所述挤压弹簧8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气嘴83,所述吸泵82的吸气口通过吸气管与所述吸气嘴 83的内部连通;
34.吸泵82与外界的电源和控制开关连接,用于对吸气嘴83的内部吸气,使得吸气嘴83进行吸气,通过吸气嘴83的吸气,可以将u型板2上的物流标签进行吸附,便于进行物流标签的上料工作,而且配合吸泵82停止工作,物流标签就会粘贴在物流包装箱上。
35.本实施例中,通过驱动组件4的启动,可以带动电动伸缩杆5和升降板6左右运动,通过升降板6左右的运动,可以带动按压组件7 和粘贴组件8左右运动,进而可以将粘贴组件8运动至u型板2的上方,以及包装箱的上方;
36.通过吸泵82的启动,可以对吸气嘴83的内部吸气,使得吸气嘴 83进行吸气,通过吸气嘴83的吸气,可以将u型板2上的物流标签进行吸附;
37.再配合驱动组件4带动粘贴组件8和按压组件7运动至包装箱的上方时,通过电动伸缩杆5的启动,可以带动按压组件7和粘贴组件 8向下运动,进而可以使粘贴组件8上的物流标签粘贴在包装箱的顶部,通过吸泵82的停止工作,就会失去对物流标签的吸附;
38.再配合电动伸缩杆5带动带动按压组件7和粘贴组件8向下运动,吸气嘴83由于挤压弹簧81的伸缩性,就会形成收缩状态,进而使按压组件7上的按压块73与物流标签进行接触,配合按压组件7 向下的运动,两个按压块73就会向两侧展开,进而可以大面积的对标签贴进行按压,提高粘贴的效果。
39.实施例二
40.如图6所示,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u型板2上设置有放卷组件9,所述放卷组件9包括固定于所述u型板2顶部以及内壁的顶部的u型槽91,两个所述u型槽91内壁的两侧之间分别转动连接有放卷轮92和收卷轮93,所述放卷轮92的外表面缠绕有标签带,所述放卷轮92和收卷轮93的轴心杆均贯穿分别贯穿两个所述u型槽 91并延伸至两个u型槽91的外部,所述放卷轮92和收卷轮93延伸至两个所述u型槽91外部的轴心杆均固定连接有皮带轮94,两个所述皮带轮94的外表面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u型板2上固定连接有电机95,所述电机95的输出轴与所述放卷轮92或收卷轮93 的轴心杆固定连接。
41.本实施例中,放卷轮92上的标签带贯穿u型板2,与收卷轮93 进行缠绕连接,使得
放卷轮92进行标签带的放卷时,收卷轮93可以进行标签带的收卷;
42.电机95与外界的电源和控制开关连接,可以直接带动放卷轮92 或收卷轮93进行旋转,通过其中一个轮子的旋转,可以带动对应位置的皮带轮94进行旋转,该皮带轮94的旋转,可以通过皮带使得另一个皮带轮94进行旋转,进而可以使得收卷轮93和放卷轮92同步旋转。
43.实施例三
44.如图5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1或2,所述u型板2的内部开设有开口10,所述u型板2顶部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倾斜状剥离块 11和滚轮12,所述剥离块11和滚轮12位于所述开口10的两侧。
45.本实施例中,通过倾斜状的剥离块11,可以对标签带上的物流标签进行剥离在u型板2的顶部,而且通过滚轮12,提高了物流标签剥离的效果,取代了人工手动剥离。
4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