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医疗分药装置

文档序号:30907788发布日期:2022-07-27 00:32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慧医疗分药装置

1.本技术涉及医药器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慧医疗分药装置。


背景技术:

2.在药物的使用过程中,针对一些小儿使用的药物,比如颗粒状药物,每次使用前需要对一个包装袋内的药物进行均分,通常为每袋分两次、三次或四次使用。对于药物的分量要求一般根据儿童的体重或年龄,如果一次分配的量过多,对儿童的身体副作用较大,如果一次分配的量较少,难以起到对病程的控制。
3.授权公告号为cn211845740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颗粒药剂分药器,包括外壳,外壳水平截面为圆形,外壳的顶面设置有上盖,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盛药盒,根据药剂的常用情况,预制三等分盛药盒与四等分盛药盒,二等分药物时,可采用四等分盛药盒, 在盛药盒的上方设置有盛药盘,盛药盘连接有用于驱动盛药盘转动的减速电机。当需要进行分药时,颗粒药剂先倒入到盛药盘上,然后盛药盘旋转使颗粒药剂飞离盛药盘,颗粒药剂撞击到外壳内壁后落入到盛药盒内。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颗粒药剂在盛药盘上如果能够均匀地撒落到盛药盒内,颗粒药剂在盛药盘上必须平铺且铺设的厚度也相同,从而盛药盘转动时才可能将颗粒药剂均匀地向外撒出,但是颗粒药剂倒入到盛药盘上的厚度及均匀性难以保证,进而颗粒药剂的分配不准。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使颗粒药剂均匀分出需要的等份,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慧医疗分药装置。
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慧医疗分药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智慧医疗分药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一端开口并设置有盒盖,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弹性材料制成的药剂筒;所述药剂筒包括成圈部和伸缩部,所述成圈部位于药剂筒内且成圈部的中间位置与药剂筒的内壁固定,所述成圈部的长度与药剂筒的长度相同;伸缩部的一侧与成圈部连接,另一侧由外壳体的侧壁伸出;所述成圈部远离伸缩部的一侧抵接在伸缩部的内壁上;所述药剂筒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等分药剂筒的隔板;所述药剂筒对应于隔板的位置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封堵插槽的封堵组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盒盖,将颗粒药剂由药剂筒的一端倒入到药剂筒的成圈部内,伸缩部连接于成圈部,并且通过将伸缩部向外壳体的外部进行拉拽,此时成圈部抵接于伸缩部的一侧相对于伸缩部的内壁滑动,进而使成圈部内的体积变小,当药剂筒内的体积减少到刚好颗粒药剂的量充满,再将分隔药剂筒的隔板转动到插槽内,进而能够使隔板对位于药剂筒内的颗粒药剂进行等分;另外对于等分的份数较少时,可以将不需要的隔板保持在插槽内,在倒入颗粒药剂时受到隔板的阻挡能够使颗粒药剂保留在需要等分的位置,从而能够适应不同的等分数量。
8.可选的,所述封堵组件包括插板和把手;所述药剂筒位于插槽的侧壁上开设有导向嵌槽;所述插板平行于药剂筒的筒壁且滑动连接在导向嵌槽内;所述把手固定在插板上且露出于外壳体的侧壁;所述把手安装在药剂筒与外壳体固定连接的位置。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露出于外壳体的侧壁,在外壳体的外部操作把手时,能够使把手带动插板沿着导向嵌槽移动,进而当插板移动到能够在插槽的位置移动,使插板打开或封堵插槽;插板封堵插槽时,减少颗粒药剂从插槽的位置流出,插板打开插槽时,方便隔板进入到插槽内,以对颗粒药剂进行隔开等分。
10.可选的,所述把手与外壳体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一端抵接在把手上,另一端抵接在外壳体上,并且弹簧的作用力用于驱动把手带动插板向封堵插槽的方向移动。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的作用力用于驱动把手带动插板向封堵插槽的方向移动,进而在隔板位于插槽内时,插板在弹簧的作用力下能够抵接在隔板上,而隔板位于插槽外时,插板在弹簧的作用力下自动对插槽进行封堵。
12.可选的,所述外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与插槽对应,所述隔板转动连接在外壳体的外侧壁上;所述隔板转动进入到让位槽与插槽内。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板转动连接在外壳体的外侧壁上,从而隔板转动时能够从外壳体的内壁转动到外壳体的外部,以使隔板从插槽内移出,由于隔板转动连接有外壳体上,方便对隔板操作。
14.可选的,所述外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卡座;所述卡座上开设有卡口,所述隔板上固定设置有卡销;所述隔板转动至分隔药剂筒的位置时,卡销卡入到卡座的卡口内。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座固定在外壳体的侧壁上,当隔板转动至对药剂筒进行分隔的位置时,卡销能够卡入到卡座的卡口内,进而使隔板的位置进行固定,减少分隔后的颗粒药剂再发生混合。
16.可选的,所述隔板的数量为三个。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板的数量设置成三个,以使对药剂筒能够最大形成四等份,对于一包颗粒药剂进行四等份及以下的等份情况均可以进行,且大于四等份的使用情况也较少,使药剂筒能够对大多数颗粒药剂进行分隔。
18.可选的,所述外壳体和药剂筒为透明材料制成的。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壳体和药剂筒为透明材料制成,当药剂筒内设置有颗粒药剂时,使用人员能够透过外壳体与药剂筒观察内部的颗粒药剂的充满和剩余量。
20.可选的,所述伸缩部远离成圈部的一侧设置有驱动件;所述外壳体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施力板;所述施力板与驱动件间隔且相对设置。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与施力板相对且间隔设置,使用人员能够通过手部将驱动件与施力板之间进行施力,以使驱动件靠近施力板,进而方便对药剂筒的容积进行调节。
22.可选的,所述伸缩部远离成圈部的一侧设置有驱动件;所述外壳体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防退条;所述防退条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防退齿;所述驱动件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防退条的一端用于插入到安装槽内。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上开设有安装槽,当防退条插入到安装槽内时,防退条上的防退齿能够对驱动件进行卡住,以使药剂筒的容积进行固定方便操作,也能够先
通过防退条先对药剂筒进行固定,再将颗粒药剂倒入到药剂筒内。
24.可选的,所述外壳体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平行于外壳体的长度方向;所述伸缩部远离于成圈部的一侧固定在转轴的侧壁上;所述转轴上同轴固定设置有驱动轮。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轴转动连接在外壳体上,伸缩部远离于成圈部的一端固定在转轴上,从而通过驱动轮将转轴转动时,能够使伸缩部对药剂筒的容积进行调节,另外在操作时能够将驱动轮放置到桌面上移动外壳体,以使驱动轮转动,方便操作。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药剂筒内倒入颗粒药剂,然后收缩药剂筒的横截面尺寸,使颗粒药剂充满药剂筒后,再使用隔板等分药剂筒,以使药剂筒内的颗粒药剂能够准确进行等分;2.通过药剂筒内的插板沿着药剂筒的长度方向滑动能够对插槽进行打开或封堵,当插槽的位置通过插板封堵时,能够减少颗粒药剂的流出,同时插板打开后,方便隔板插入到插槽内;3.通过隔板的数量设置为三个,以使颗粒药剂等分成四份及四份以下的常见分类均可进行,提高实用性。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药剂筒的位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隔板的位置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剖开外壳体与药剂筒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药剂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中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的b-b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体;11、盒盖;12、施力板;13、让位槽;14、卡座;15、卡口;2、药剂筒;21、成圈部;22、伸缩部;23、插槽;3、驱动件;31、转轴;32、驱动轮;4、隔板;41、卡销;5、封堵组件;51、插板;52、把手;53、导向嵌槽;54、导向杆;55、弹簧;61、传感器;62、显示器;7、防退条;71、防退齿;8、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9,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慧医疗分药装置。
30.实施例1:一种智慧医疗分药装置,参照图1,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为筒状结构,外壳体1的横截面可采用椭圆形,外壳体1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贯穿形成有开口,且位于外壳体1设置开口的一端设置有盒盖11,盒盖11用于对外壳体1的开口进行盖合,盒盖11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扣合的方式盖在外壳体1上。使用人员可直接从外壳体1上拔下盒盖11,打开外壳体1的开
口,外壳体1的开口处能够用于加入颗粒药剂或倒出颗粒药剂。
31.参考图2,在外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药剂筒2,药剂筒2的长度方向与外壳体1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药剂筒2的长度与外壳体1的长度相同,使盒盖11合在外壳体1上时,也能够对药剂筒2处于开口处的一端进行封盖。药剂筒2靠近于外壳体1底部的一端与外壳体1底部的内壁抵接。使用时,将外壳体1竖直,然后打开盒盖11,由外壳体1的开口处向药剂筒2内加入颗粒药剂,然后再盖合上盒盖11后,水平放置外壳体1。
32.参考图2,药剂筒2采用弹性的板体卷绕形成且卷绕的圈数大于1圈,小于2圈,使药剂筒2包括成圈部21和伸缩部22,成圈部21为药剂筒2围成的筒状结构,伸缩部22与成圈部21的一端一体形成且伸缩部22远离于成圈部21的一端由外壳体1的侧壁伸出。药剂筒2可采用柔性的塑料材料;成圈部21的中间位置与外壳体1的内壁粘接固定,还可采用热熔或螺钉的方式固定。成圈部21远离于伸缩部22的一端由材料本身的弹性抵接在伸缩部22的内壁上。使用时,对伸缩部22位于外壳体1内部的一端进行拉拽,使成圈部21所围成的区域逐渐减少,从而药剂筒2内部用于盛放颗粒药剂的体积也逐渐减少,当盒盖11后在外壳体1的开口时,通过药剂筒2体积的减少,能够使药剂筒2内部充满颗粒药剂。在伸缩部22从外壳体1露出的一端设置有驱动件3,驱动件3固定在伸缩部22上,驱动件3为伸缩部22弯折形成的板状结构,在外壳体1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施力板12,施力板12与驱动件3对应且间隔设置,使用人员能够手部握着驱动件3与施力板12,使伸缩部22逐渐向外壳体1的外部拉出。
33.参考图2,沿着药剂筒2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隔板4,隔板4垂直于外壳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本实施例中隔板4的数量设置三个,三个隔板4能够将药剂筒2等分成四份。位于药剂筒2的侧壁上开设有三个插槽23,每个插槽23与每个隔板4的位置一一对应,使隔板4能够进入到插槽23内,药剂筒2内部的药物能够在隔板4的作用下分成所需要的分数。药剂筒2上位于插槽23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对插槽23进行封堵的封堵组件5,当隔板4从插槽23内取出时,封堵组件5用于将插槽23进行封堵,阻止颗粒药剂从插槽23的位置漏出,然后再通过将药剂筒2内部的体积缩小到刚好装满颗粒药剂时,再将封堵组件5打开,同时将隔板4插入到插槽23内,从而能够将药剂筒2内的颗粒药剂分配成均匀的份数。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需要将一袋颗粒药剂分成三份时,将远离于外壳体1的开口一端的隔板4保持在插槽23内,此时颗粒药剂通过隔板4的阻挡未进入到最靠近于外壳体1底部的位置,因此颗粒药剂能够均分成三份;同时将远离于外壳体1的开口一端的两个隔板4保持在插槽23内,此时颗粒药剂能够分配成两份。在外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检测颗粒药剂的传感器61,每个传感器61与药剂筒2的一段一一对应,在外壳体1的底部外侧设置有显示器62,传感器61用于检测颗粒药剂处于药剂筒2内,显示器62用于显示对应传感器61所检测到颗粒药剂的时间,进而当颗粒药剂打的时间过长时,方便使用人员进行判断,并停止使用。
34.参考图2,在外壳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三个让位槽13,每个让位槽13与每个隔板4一一对应,隔板4铰接于外壳体1的外侧壁上,并且隔板4与外壳体1的铰接轴线平行于外壳体1的长度方向,使隔板4能够从让位槽13与插槽23内旋转移出。在外壳体1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卡座14,卡座14上开设有卡口15,位于隔板4上固定设置有卡销41,当隔板4向让位槽13和插槽23内转动时,卡销41逐渐向卡座14靠近,当隔板4完全对药剂筒2分隔时,卡销41对应卡接于卡口15内,从而使隔板4定位;需要将隔板4从插槽23内取出时,将卡销41从卡座14的卡口15内取出,使隔板4转动移出插槽23。
35.参考图2,封堵组件5包括插板51和把手52,插板51为弹性材料制成的,插板51可选用弹性钢板制成。药剂筒2与外壳体1固定的位置安装把手52,在外壳体1上对应把手52的位置开设有贯穿的孔,使把手52能够从外壳体1的外部露出,方便使用人员操作把手52。药剂筒2开设插槽23的位置开设有导向嵌槽53,导向嵌槽53处于插槽23相对的侧壁上,插板51位于导向嵌槽53内,并相对于药剂筒2可沿着药剂筒2的长度方向滑动,插板51位于导向嵌槽53内能够随着药剂筒2的形状变形而变形,插板51平行于药剂筒2的筒壁。把手52与插板51固定连接,在需要对插槽23的位置进行封堵时,把手52带动插板51从插槽23一侧壁的导向嵌槽53内将插板51移动到插入另一侧壁上的导向嵌槽53内,进而使插板51封堵着插槽23。当需要将隔板4插入到插槽23内时,将插板51向插槽23一个侧壁的导向嵌槽53内移动,进而使插槽23的位置打开,以使隔板4能够进入到插槽23内,进而对药剂筒2内的空间进行分隔。
36.参考图2,在把手52上设置有导向杆54,导向杆54的一端固定在把手52上,另一端滑动连接在外壳体1上,并且导向杆54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外壳体1的长度方向,使导向杆54能够沿着外壳体1的长度方向滑动。在导向杆54上套设有弹簧55,弹簧55的一端抵接在把手52上,另一端抵接在外壳体1上,弹簧55的弹力驱使把手52带动插板51向封堵插槽23的方向移动。松开把手52,隔板4处于插槽23内时,插板51抵接在隔板4上,隔板4未在插槽23内时,插板51自动对插槽23的位置进行封堵。
37.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先根据需要将一袋颗粒药剂分配的份数选择需要打开不同数量的隔板4,并且打开隔板4的数量由靠近外壳体1的开口方向依次计数,隔板4打开的同时插板51对插槽23进行封堵,打开盒盖11将颗粒药剂倒入到药剂筒2内,然后盖合上盒盖11,通过药剂筒2的伸缩部22对药剂筒2内的体积进行缩小,外壳体1和药剂筒2均采用透明的材料,方便观察颗粒药剂是否充满药剂筒2内的空间,在对药剂筒2内的空间进行减少的过程中,水平放置外壳体1并水平进行晃动,以使颗粒药剂能够充分填充,然后再将插槽23内的插板51沿着外壳体1的长度方向滑动打开插槽23,同时将对应的隔板4向插槽23内插入,使位于药剂筒2内的颗粒药剂由隔板4分成均匀的份数,打开盒盖11即可倒出一次的颗粒药剂,再倒出位于两个隔板4之间的颗粒药剂时,需要打开对应的隔板4。
38.实施例2:一种智慧医疗分药装置,参照图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外壳体1的外侧壁上安装有多个防退条7,防退条7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防退齿71,防退条7可设置两个,防退条7的一端固定在外壳体1上,另一端朝向伸缩部22所连接的驱动件3,驱动件3上开设有安装槽8,安装槽8用于插入防退条7,防退条7为弹性材料制成的,使防退条7上的防退齿71向安装槽8的侧壁靠近,以使防退条7上的防退齿71卡住驱动件3,进而在将伸缩部22拉动以使药剂筒2的体积缩小后由防退条7进行固定,方便操作;同时还将药剂筒2先调节比较接近的容积再倒入颗粒药剂。
39.实施例3:一种智慧医疗分药装置,参照图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驱动件3包括转轴31和驱动轮32,转轴31转动连接在外壳体1上,并且转轴31平行于外壳体1的长度方向,伸缩部22远离于成圈部21的一侧固定在转轴31上,驱动轮32同轴固定在转轴31上,驱动轮32的侧壁可设置防滑齿,当转动驱动轮32时,转轴31转动,使转轴31将伸缩部22缠绕在转轴31上,进而使药剂筒2内的容积减少;使用时,可将外壳体1水平放置到桌子上,驱动轮32抵接在桌面
上,然后按压着外壳体1,使驱动轮32在桌面上滚动以对药剂筒2的容积进行调节,操作比较方便。
40.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