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极耳分切取料装置。
背景技术:2.极耳,是锂离子聚合物电池产品的一种原材料。例如我们生活中用到的手机电池,蓝牙电池,笔记本电池等都需要用到极耳。
3.目前工艺为人工上料经过模具精切、分切后需要人工目视检测、测量工具手动测量尺寸、手动筛选堆叠点数包装。速度慢、人员检测易疲劳、眼睛在强光下检测容易影响眼部健康、不良品肉眼很难被发现、容易误判导致耗费大量的人工劳动力。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耳分切取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工艺为人工上料经过模具精切、分切后需要人工目视检测、测量工具手动测量尺寸、手动筛选堆叠点数包装,速度慢、人员检测易疲劳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极耳分切取料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箱体用于支撑的控制柜,所述控制的顶部边侧设置有侧壁支架,所述侧壁支架的顶部边侧安装有l型撑板,所述控制柜的表面分设有两座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用于传输的履带支架,所述履带支架的表面通过组合的皮带滚轴套接有输送履带;
6.所述输送履带的表面放置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的顶部边侧安装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的边缘设置有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顶部放置有tray盘,所述tray盘的边缘设置有挡边二;
7.位于所述连接支架的顶端中部设置有挡边三,所述履带支架的边侧设置有收隔定位块,位于所述挡边三的表面安装有挡边一,所述连接支架的其中一边角设置有气缸。
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控制柜的顶端边侧设置有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与l型撑板边侧固定安装的输送带支撑板,所述输送带支撑板的顶部两边侧对称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侧壁设置有升降拖杆;
9.所述挡板的顶部边角安装有上升感应器,所述上升感应器的底部分别与外部的力矩电机与挡边一的输出端牵引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控制柜的顶部设置有横向推送机构,所述横向推送机构包括安装在与控制柜的一端的丝杆模组,所述丝杆模组的顶端表面设置有气缸吸取器,所述气缸吸取器的底部设置有输送板二,所述输送板二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边侧安装有坦克链,所述丝杆模组的端面设置有输送板一。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侧壁支架的中部边侧固定安装有运送机构,所述运送机构包括与侧壁支架边侧固定安装的支撑基座,所述支撑基座的顶部部边侧安装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边侧设置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的两边缘均套接有支架,所述支
架的中部套接有同步带轮。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控制柜的顶端中部放置有感应机构,所述感应机构包括支撑放置在控制柜顶端中部的放置支架,所述放置支架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板面,所述支撑板面的顶端中部安装有限位组,所述限位组的设置有无杆气缸,所述无杆气缸的输出端牵引设有吸盘结构,所述吸盘结构的边缘处设置有感应器。
13.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气缸、升降拖杆、上升感应器、力矩电机、丝杆模组、气缸吸取器、步进电机、无杆气缸和感应器均与控制柜内设置的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通过设有的履带支架和定位块方便将极耳定位放置到tray盘中做收集,利用tray盘槽位挡边,实现极耳的批量化放置,设有的气缸在启动后推送各先后挡边进行收缩,实现了个端面结构的收紧夹持,设有的伺服电机驱动端面结构做位移,设置的升降拖杆、上升感应器以及气缸吸取器,实现对tray盘的牵引上移,在上升到一定高度时上升感应器实现对极耳的感应。
16.2)通过设有的步进电机、调节座和支架,方便在步进电机通电作用下实线同步带轮沿着支架位移至感应机构位置,利用感应器的感应作用下方便吸盘结构精准捕捉输送过来的极耳,设置的限位组和无杆气缸方便推送端面的吸盘结构伸缩位移。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感应机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运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向推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牵引机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支撑机构;11、控制柜;12、侧壁支架;13、l型撑板;2、输送机构;21、履带支架;22、输送履带;23、连接支架;24、第一定位块;25、第二定位块;26、tray盘;27、挡边二;28、挡边三;29、挡边一;291、气缸;292、力矩电机;3、牵引机构; 31、输送带支撑板;32、挡板;33、升降拖杆;34、上升感应器;4、横向推送机构;41、丝杆模组;42、气缸吸取器;43、输送板二;44、伺服电机;45、坦克链;46、输送板一;5、运送机构;51、支撑基座;52、步进电机;53、调节座;54、支架;55、同步带轮;6、感应机构;61、放置支架;62、支撑板面;63、限位组;64、无杆气缸; 65、吸盘结构;66、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极耳分切取料装置,包括支撑机构1,支撑机构1包括箱体用于支撑的控制柜11,控制的顶部边侧设置有侧壁支架12,侧壁
支架12的顶部边侧安装有l型撑板13,控制柜11的表面分设有两座输送机构2,输送机构2 包括用于传输的履带支架21,履带支架21的表面通过组合的皮带滚轴套接有输送履带22;
26.输送履带22的表面放置有连接支架23,连接支架23的顶部边侧安装有第一定位块24,第一定位块24的边缘设置有第二定位块25,第二定位块25顶部放置有tray盘26,tray盘26的边缘设置有挡边二27;
27.位于连接支架23的顶端中部设置有挡边三28,履带支架21的边侧设置有收隔定位块,位于挡边三28的表面安装有挡边一29,连接支架23的其中一边角设置有气缸291。
28.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柜11的顶端边侧设置有牵引机构3,牵引机构3包括与l型撑板13边侧固定安装的输送带支撑板31,输送带支撑板31的顶部两边侧对称设有挡板32,挡板32的侧壁设置有升降拖杆33;
29.挡板32的顶部边角安装有上升感应器34,上升感应器34的底部分别与外部的力矩电机292与挡边一29的输出端牵引连接。
30.通过设置的输送带支撑板31、挡板32和升降拖杆33方便极耳的贴合升降。
31.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柜11的顶部设置有横向推送机构4,横向推送机构4包括安装在与控制柜11的一端的丝杆模组41,丝杆模组 41的顶端表面设置有气缸吸取器42,气缸吸取器42的底部设置有输送板二43,输送板二4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44,伺服电机44的边侧安装有坦克链45,丝杆模组41的端面设置有输送板一46。
32.设有的丝杆模组41在驱动时,输出端带动输送板二43进行位移,避免人员手动筛选。
33.在本实施例中:侧壁支架12的中部边侧固定安装有运送机构5,运送机构5包括与侧壁支架12边侧固定安装的支撑基座51,支撑基座51的顶部部边侧安装有步进电机52,步进电机52边侧设置有调节座53,调节座53的两边缘均套接有支架54,支架54的中部套接有同步带轮55。
34.利用步进电机52,当电机通电后驱动调节座53进行位移,设置的支架54起到了限位安装的目的。
35.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柜11的顶端中部放置有感应机构6,感应机构6包括支撑放置在控制柜11顶端中部的放置支架61,放置支架 61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板面62,支撑板面62的顶端中部安装有限位组 63,限位组63的设置有无杆气缸64,无杆气缸64的输出端牵引设有吸盘结构65,吸盘结构65的边缘处设置有感应器66。
36.利用感应器66检测到吸盘结构65附近的极耳元件,提高准确吸附能力。
37.气缸291、升降拖杆33、上升感应器34、力矩电机292、丝杆模组41、气缸吸取器42、步进电机52、无杆气缸64和感应器66均与控制柜11内设置的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38.方便实现各用电设备间的通电控制。
39.首先极耳会从控制柜11两边侧的分隔通道内进入并放置到第一定位块24上实现定位,利用tray盘26的读取下,实现盘面的支撑放置,在挡边三28和挡边二27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对tray盘26的夹紧放置,此时利用气缸291的通电作用,输出端伸缩抵着各挡边结构做收紧,实现四周挡条结构共同对tray盘26的夹持,放置槽位内的极耳掉落,然后通过沿着履带结构的输送作用下,上移至挡板32 槽位中部,此时满载tray盘26内极耳会抵达上升感应器34的位置,通过上升感应器34的感应下实现探测,启动端面的步进电机52驱动传输
结构的位移,直至从槽位内推出,并被横向推送机构4承载,通过启动伺服电机44,此时伺服电机44输出端带动丝杆模组41转动,端头推送气缸吸取器42将极耳进行吸料在输送板二43进行平移至输送板一46的位置,直至实现极耳的位移;
40.在推送过程中,可以将原料在放置到同步带轮55上,启动步进电机52,在步进电机52带动支撑调节座53转动,将极耳零件推送到感应机构6的下方,然后受制于无杆气缸64对吸盘结构65做推送,结合感应器66感应到极耳的位置,抵达至连接支架23下方,位置紧靠在吸盘结构65时再将极耳进行贴合实现夹持,牵引到加工区域进行加工。
41.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