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大米加工打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82031发布日期:2022-08-03 00:51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大米加工打包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大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大米加工打包装置。


背景技术:

2.大米,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大米含有稻米中近64%的营养物质和90%以上的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同时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人民的主要食品。大米中含碳水化合物75%左右,蛋白质7%-8%,脂肪1.3%-1.8%,并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等。大米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所含的蛋白质主要是米谷蛋白,其次是米胶蛋白和球蛋白,其蛋白质的生物价和氨基酸的构成比例都比小麦、大麦、小米、玉米等禾谷类作物高,消化率 66.8%-83.1%,也是谷类蛋白质中较高的一种。
3.但是,大米在加工装袋过程中,由于袋口的直径和出料口的直径不一样,使得大米在装袋过程中,袋口倾斜,影响大米装袋,需要人工对袋口进行撑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而且装袋过程中产生的尘体容易影响工作人员的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大米加工打包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米在加工装袋过程中,由于袋口的直径和出料口的直径不一样,使得大米在装袋过程中,袋口倾斜,影响大米装袋,需要人工对袋口进行撑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而且装袋过程中产生的尘体容易影响工作人员的健康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高效大米加工打包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放置板,底板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撑开部,底板的顶部另外两侧均设置有稳定部,所述撑开部包含有与底板顶部可拆卸连接的支撑架,支撑架的一侧开设有竖槽,竖槽的两个内壁均开设有滑槽,支撑架靠近放置板的一侧通过套筒活动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撑开凸块,所述伸缩杆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固定孔,所述套筒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块,且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竖槽相适配滑动连接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块,每个滑块的两侧均与滑槽的内部可拆卸连接。
7.优选的,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底板顶部螺栓固定连接的固定板。
8.优选的,支撑架远离套筒的侧壁的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两个滑块的一侧均开设有定位孔。
9.优选的,支撑架的一侧水平设置有主视图为u形的定位杆,定位杆的两个竖直段的一端均与定位孔相适配。
10.优选的,所述稳定部包含有与底板顶部可拆卸连接的竖板,竖板靠近放置板的一侧设置有稳定板,稳定板与竖板之间水平设置有若干个一端通过滑套贯穿竖板的圆杆,且圆杆的一端均与稳定板的侧壁固定连接,稳定板靠近竖板的一侧通过若干个挤压弹簧与竖板的侧壁弹性连接。
11.优选的,竖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底板顶部螺栓固定连接的安装板。
12.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通过撑开部的设置,当需要对米袋内灌装大米时,首先将米袋的开口处与撑开凸块接触,通过伸缩杆在套筒内移动调节两个撑开凸块的间距,从而将米袋开口处完全撑开,通过固定孔结合固定杆即可将伸缩杆的位置固定连接套筒内,再通过移动块和滑块的配合即可将撑开凸块位置进行调节,再通过滑块将移动块位置进行固定,即可完成调节,从而将米袋通过两个撑开凸块完成打开,便于进行大米装袋,结构合理,操作便捷,大大提高了装袋的便捷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且避免了尘体对工作人员的影响。
14.本实用新型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当需要对米袋内灌装大米时,将米袋的底部放置在放置板顶部,将米袋的开口处与撑开凸块接触,通过伸缩杆在套筒内移动调节两个撑开凸块的间距,从而将米袋开口处完全撑开,通过固定孔结合固定杆即可将伸缩杆的位置固定连接套筒内,再通过移动块和滑块的配合即可将撑开凸块位置进行调节,再通过滑块将移动块位置进行固定,即可完成调节,从而将米袋通过两个撑开凸块完成打开,装袋时,米袋的两侧与两个稳定板贴合,随着米袋的大米越来越多,稳定板在圆杆的水平方向进行移动,同时挤压弹簧施加弹性压力,保证米袋的稳定,便于进行大米装袋,结构合理,操作便捷,大大提高了装袋的便捷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且避免了尘体对工作人员的影响。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撑开部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稳定部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底板;2、撑开部;3、稳定部;201、定位孔;202、定位杆;203、滑槽;204、竖槽;205、套筒;206、移动块;207、固定孔;208、伸缩杆;209、撑开凸块;210、滑块;301、圆杆;302、竖板;303、挤压弹簧;304、稳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参照图1-3,一种高效大米加工打包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 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放置板,底板1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撑开部 2,底板1的顶部另外两侧均设置有稳定部3,撑开部2包含有与底板1顶部可拆卸连接的支撑架,支撑架的一侧开设有竖槽204,竖槽 204的两个内壁均开设有滑槽203,支撑架靠近放置板的一侧通过套筒205活动连接有伸缩杆208,伸缩杆208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撑开凸块209,伸缩杆208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固
定孔207,套筒205 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孔207,且套筒2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竖槽204 相适配滑动连接的移动块206,移动块206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滑槽203相适配的滑块210,每个滑块210的两侧均与滑槽203的内部可拆卸连接,具体的,通过撑开部2的设置,当需要对米袋内灌装大米时,首先将米袋的开口处与撑开凸块209接触,通过伸缩杆208在套筒205内移动调节两个撑开凸块209的间距,从而将米袋开口处完全撑开,通过固定孔207结合固定杆即可将伸缩杆208的位置固定连接套筒205内,再通过移动块206和滑块210的配合即可将撑开凸块 209位置进行调节,再通过滑块210将移动块206位置进行固定,即可完成调节,从而将米袋通过两个撑开凸块209完成打开,便于进行大米装袋,结构合理,操作便捷,大大提高了装袋的便捷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且避免了尘体对工作人员的影响。
23.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
24.通过撑开部2的设置,当需要对米袋内灌装大米时,首先将米袋的开口处与撑开凸块209接触,通过伸缩杆208在套筒205内移动调节两个撑开凸块209的间距,从而将米袋开口处完全撑开,通过固定孔207结合固定杆即可将伸缩杆208的位置固定连接套筒205内,再通过移动块206和滑块210的配合即可将撑开凸块209位置进行调节,再通过滑块210将移动块206位置进行固定,即可完成调节,从而将米袋通过两个撑开凸块209完成打开,便于进行大米装袋,结构合理,操作便捷,大大提高了装袋的便捷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且避免了尘体对工作人员的影响。
25.根据上述工作过程可知:
26.结构合理,操作便捷,大大提高了装袋的便捷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且避免了尘体对工作人员的影响。
27.进一步的,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底板1顶部螺栓固定连接的固定板,具体的,通过固定板的设置,便于将支撑架安装至底板1 的顶部。
28.进一步的,支撑架远离套筒205的侧壁的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201,两个滑块210的一侧均开设有定位孔201,具体的,通过定位孔201的设置,便于结合定位件将滑块210进行定位。
29.进一步的,支撑架的一侧水平设置有主视图为u形的定位杆202,定位杆202的两个竖直段的一端均与定位孔201相适配,具体的,通过定位杆202的设置,提高了定位的便捷性。
30.进一步的,稳定部3包含有与底板1顶部可拆卸连接的竖板302,竖板302靠近放置板的一侧设置有稳定板304,稳定板304与竖板302 之间水平设置有若干个一端通过滑套贯穿竖板302的圆杆301,且圆杆301的一端均与稳定板304的侧壁固定连接,稳定板304靠近竖板 302的一侧通过若干个挤压弹簧303与竖板302的侧壁弹性连接,具体的,通过稳定部3的设置,装袋时,米袋的两侧与两个稳定板304 贴合,随着米袋的大米越来越多,稳定板304在圆杆301的水平方向进行移动,同时挤压弹簧303施加弹性压力,保证米袋的稳定。
31.进一步的,竖板3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底板1顶部螺栓固定连接的安装板,具体的,通过安装板的设置,便于将竖板302安装至底板1的顶部。
32.综上所述:当需要对米袋内灌装大米时,将米袋的底部放置在放置板顶部,将米袋的开口处与撑开凸块209接触,通过伸缩杆208在套筒205内移动调节两个撑开凸块209的间距,从而将米袋开口处完全撑开,通过固定孔207结合固定杆即可将伸缩杆208的位置固定
连接套筒205内,再通过移动块206和滑块210的配合即可将撑开凸块 209位置进行调节,再通过滑块210将移动块206位置进行固定,即可完成调节,从而将米袋通过两个撑开凸块209完成打开,装袋时,米袋的两侧与两个稳定板304贴合,随着米袋的大米越来越多,稳定板304在圆杆301的水平方向进行移动,同时挤压弹簧303施加弹性压力,保证米袋的稳定,便于进行大米装袋,结构合理,操作便捷,大大提高了装袋的便捷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且避免了尘体对工作人员的影响。
3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