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重机的手电门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49398发布日期:2022-08-24 08:12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起重机的手电门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起重机的手电门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2.门式起重机(又称龙门起重机)是桥架通过两侧支腿支撑在地面轨道上的桥架型起重机。在结构上由门架、大车运行机构、起重小车和电气部分等组成。有的门式起重机只在一侧有支腿,另一侧支撑在厂房或栈桥上运行,称作半门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的门架上部桥架(含主梁和端梁)、支腿、下横梁等部分构成。为了扩大起重机作业范围,主梁可以向一侧或两侧伸出支腿以外,形成悬臂。也可采用带臂架的起重小车,通过臂架的俯仰和旋转扩大起重机作业范围。
3.目前,门式起重机操作时常常配备无线遥控器,通过无线遥控器操作门式起重机方便又安全,但无线遥控器稳定性不好,容易出现故障,且在夏天的高温环境下,无线遥控器的电池的蓄能较少,且当电量用完后在高温环境下无法充电,此时往往需要使用起重机自带的有电缆直连的手电门进行操作。
4.但目前手电门往往和起重机的电动葫芦一起移动,在使用时需要操作人员与电动葫芦同步移动,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由此产生了改进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重机的手电门连接装置,具有操作人员能够站立在原地使用手电门,安全性大大提高的优点。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起重机的手电门连接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承重梁的外壳,外壳中转动连接用于缠绕第一线缆的线盘,第一线缆的一端从外壳开设的出线口穿出并通过插头与电动葫芦固定连接,第一线缆的另一端穿入线盘的转轴中,转轴末端设置与第一线缆连接的电滑环,电滑环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线缆,第二线缆连接电门开关。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线盘,能够在不使用时将第一线缆缠绕收纳在线盘上,当需要使用时,将第一线缆通过插头连接在电动葫芦上,当电动葫芦行进时,能够拖动第一线缆,使第一线缆从线盘中伸出,从而使第一线缆能够根据电动葫芦的行程自动调节长度,而电门开关设置在第二线缆上,第二线缆保持定长,使电门开关能够在承重梁的起始端固定不动,在操作人员使用电动葫芦时的手电门时,无需跟随电动葫芦移动,从而有助于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避免操作人员被从电动葫芦掉落的物品砸到;线盘上通过设置电滑环连接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能够防止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旋转扭曲,能够保护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延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外壳,便于保护外壳中的各个零件,能够做到防水防尘,使此设备能够免除大多数环境因素的影响,便于进一步延长此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此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9.进一步,出线口在第一线缆的两侧设置与外壳转动连接且用于引导第一线缆的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紧贴第一线缆设置。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能够使第一线缆从出线口出来时能够保持水平,同时还能够保护第一线缆,防止第一线缆伸出时受到过多摩擦、折弯,有助于延长第一电缆的使用寿命,延长零件更换的周期。
11.进一步,靠近出线口设置移动导向件,移动导向件设置用于在承重梁上移动的移动轮,第一线缆穿过移动导向件并与移动导向件固定连接。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承重梁上移动的移动导向件,移动导向件能够随着第一线缆一起运动,从而使插头不会松动,使伸出的第一线缆保持水平绷紧的状态,防止线缆垂落造成安全隐患。
13.进一步,线盘上开设用于缠绕第一线缆的缠线槽,缠线槽的宽度与第一线缆的宽度一致。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线盘上开设与第一线缆宽度一致的缠线槽,这样的缠线槽能够更加有序的缠绕第一线缆,防止第一线缆在缠绕收纳时打结,影响第一线缆的正常伸出,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
15.进一步,外壳中转动连接用于缠绕第二线缆的辊筒,外壳在辊筒下方设置供电门开关落下的开关口。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辊筒,能够在手电门不使用时,缠绕收纳连接电门开关的第二线缆,当使用手电门时,能够转动辊筒放下第二线缆,使电门开关移动到合适的使用高度,便于在不使用收纳第二线缆和电门开关,防止损坏而影响使用。
17.进一步,外壳设置与辊筒连接用于驱动辊筒转动的第二动力部。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自动驱动辊筒转动放出和收纳第二线缆和电门开关,有助于提高设备的使用便利性,有助于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19.进一步,开关口上设置用于保护电门开关的防水挡板。
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水挡板能够在电门开关收纳时防止环境因素对电门开关造成影响,能够防止电门开关因环境影响出现故障,便于更好地收纳电门开关。
21.进一步,外壳设置与线盘连接用于驱动线盘转动的第一动力部。
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动力部能够驱动线盘转动收纳或放出第一线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设备的使用便利性,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2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1.能够自动调节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的长度,便于操作人员站在原地使用电动葫芦的手电门;
25.2.结构简单且紧凑,能够自动收纳第一线缆、第二线缆及电门开关;
26.3.操作简单,防水防尘,各零件不易损坏。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起重机的手电门连接装置的立体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起重机的手电门连接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外壳;2、出线口;3、开关口;4、第一动力部;5、第二动力部;6、防水挡板;7、电门开关;8、移动导向件;9、移动轮;10、第一线缆;11、插头;12、线盘;13、缠线槽;14、电滑环;15、第二线缆;16、第一导向轮;17、第二导向轮;18、辊筒。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32.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33.一种起重机的手电门连接装置,参见图1至图3,包括固定安装于承重梁的外壳1,外壳1中转动连接用于缠绕第一线缆10的线盘12,第一线缆10的一端从外壳1开设的出线口2穿出并通过插头11与电动葫芦固定连接,第一线缆10的另一端穿入线盘12的转轴中,转轴末端设置与第一线缆10连接的电滑环14,电滑环14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线缆15,第二线缆15连接电门开关7。
34.具体的,参见图1至图2,外壳1为不锈钢材质的防水壳体,呈立方体形,出线口2呈正方形,设置在外壳1的左侧面,出线口2中在上下两侧分别设置与出线口2的口壁转动连接的第一导向轮16和第二导向轮17,第一导向轮16设置在出线口2的上侧,第二导向轮17设置在出线口2的下侧,第一导向轮16和第二导向轮17采用聚氨酯材质的v型导轮,第一导向轮16和第二导向轮17之间恰好容纳第一线缆10穿过。第一线缆10设置插头11的一端从出线口2穿出,且此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导向件8,移动导向件8为不锈钢材质的架体,移动导向件8的上端安装有用于在承重梁上移动的移动轮9,移动轮9共有两个,设置在移动导向件8的两侧,移动导向件8可通过移动轮9在承重梁上移动。
35.参见图1至图3,线盘12呈圆形,与外壳1转动连接,线盘12的中心位置沿周向开设环形的用于缠绕第一线缆10的缠线槽13,缠线槽13的底部为线盘12的转轴,缠线槽13的宽度与第一线缆10的宽度一致。线盘12的轴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动力部4,第一动力部4固定安装于外壳1,第一动力部4采用电动机。外壳1中在线盘12的下方转动连接用于缠绕第二线缆15的辊筒18,外壳1在辊筒18下方开设供电门开关7落下的开关口3,开关口3呈正方形,设置在外壳1的底部。在开关口3上设置用于保护电门开关7的防水挡板6,防水挡板6环绕开关口3一圈能够保护其中的电门开关7。第二线缆15呈螺旋形缠绕在辊筒18的辊面上,辊筒18的轴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动力部5,第二动力部5固定安装于外壳1上,第二动力部5采用电动机。
36.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及原理:
37.使用时,将第一线缆10连接电动葫芦,而后驱动第二动力部5转动,使辊筒18将第二线缆15放出,使电门开关7到达合适的操作高度,而后通过电门开关7驱动电动葫芦移动,线盘12上缠绕的第一线缆10可由电动葫芦拖动放出,也可通过第一动力部4转动放出,当电动葫芦使用结束后,反向驱动第一动力部4和第二动力部5,收卷回第一线缆10和第二线缆15,关闭电源。
3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
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