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吊轮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梯的吊轮装置,该吊轮装置设于升降体(例如轿厢和对重等),在该吊轮装置卷挂用于悬吊升降体的主绳索。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公知有这样的电梯,将卷挂主绳索的吊轮设于包围轿厢室的轿厢框的下梁,以便利用主绳索悬吊被配置在一对导轨之间的轿厢。在轿厢框的纵柱设有由导轨引导的导靴。吊轮和导靴沿着水平方向相互分开地配置。主绳索在轿厢框的纵柱的背面与轿厢室之间通过而被卷挂于吊轮。由此,能避免导靴和吊轮沿着高度方向排列,实现轿厢整体的高度尺寸的缩小(参照专利文献I)。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627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7]但是,在上述以往的电梯中,需要确保主绳索在设有导靴的纵柱与吊轮之间通过的空间,因而导致用于配置导靴、吊轮以及主绳索的空间增大。轿厢被配置在一对导轨之间的有限空间内,因而用于配置导靴、吊轮以及主绳索的空间增大,由此,导致轿厢的容积减小。
[0008]另外,在以往的电梯中,导靴和吊轮相互分开地单独设置,因而需要单独安装导靴和吊轮,导致在轿厢安装导靴和吊轮的作业花费功夫。
[0009]另外,为了避免导靴与吊轮干涉,也可以考虑在轿厢框的下梁的下表面倾斜地安装吊轮梁,在吊轮梁安装一对吊轮,但是,这样不仅轿厢整体的重量增加了吊轮梁的量,而且在轿厢安装吊轮梁的作业也花费功夫。
[0010]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的吊轮装置,能够缩小设置空间,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安装到升降体的安装作业。
[0011]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2]本发明的电梯的吊轮装置具有:吊轮,其设于升降体,在该吊轮卷挂用于悬吊升降体的主绳索;以及引导体,其由沿着升降体的移动方向的导轨进行引导,沿着吊轮的旋转方向设于吊轮,并与吊轮一体地旋转。
[0013]发明效果
[0014]根据本发明的电梯的吊轮装置,不需要将吊轮和引导体相互分开地配置,能够缩小吊轮装置的设置空间。并且,不需要在升降体单独地安装吊轮和引导体,因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吊轮装置安装到升降体的安装作业。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电梯的示意结构图。
[0016]图2是表示图1中的轿厢的主视图。
[0017]图3是表示图1中的轿厢的仰视图。
[0018]图4是表示图2中的轿厢吊轮装置的侧视图。
[0019]图5是表示图4中的轿厢吊轮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0020]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轿厢吊轮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0021]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轿厢吊轮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0023]实施方式I
[0024]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电梯的示意结构图。另外,图2是表示图1中的轿厢的主视图。此外,图3是表示图1中的轿厢的仰视图。在图中,在井道I内沿着上下方向分别设置有一对轿厢导轨2(图2和图3)和一对对重导轨(未图示)。轿厢(升降体)3配置在一对轿厢导轨2之间,对重(升降体)4配置在一对对重导轨之间。
[0025]如图1所示,在井道I的底部(底坑部)设置有曳引机(驱动装置)5,曳引机5产生使轿厢3和对重4移动的驱动力。曳引机5具有包含电机的曳引机主体6和通过曳引机主体6而旋转的驱动绳轮7。轿厢3和对重4通过卷挂于驱动绳轮7的多条主绳索(例如钢丝绳或带等)8被悬吊在井道I内。另外,在图1中,为了简单起见,仅示出一条主绳索8。在该例子中,主绳索8采用钢丝绳。在驱动绳轮7借助曳引机5的驱动力而旋转时,轿厢3沿着各个轿厢导轨2而移动,对重4沿着各个对重导轨而移动。
[0026]在井道I内的上部设有轿厢侧返回轮9、对重侧返回轮10、第I绳索固定装置11和第2绳索固定装置12。在轿厢3的下部设有一对轿厢吊轮装置(吊轮装置)13。在对重4的上部设有对重吊轮装置(吊轮装置)14。
[0027]主绳索8的一端部与第I绳索固定装置11连接,主绳索8的另一端部与第2绳索固定装置12连接。主绳索8从第I绳索固定装置11起按照各个轿厢吊轮装置13、轿厢侧返回轮9、驱动绳轮7、对重侧返回轮10和对重吊轮装置14的顺序进行卷挂,到达第2绳索固定装置12。因此,在该例子中,轿厢3和对重4的悬吊方式采用绕绳比2:1方式。
[0028]轿厢3如图2和图3所示具有能够供乘客搭乘的轿厢主体15和设于轿厢主体15下部的紧急停止框16。在紧急停止框16设有一对紧急停止装置(未图示),这一对紧急停止装置通过单独地把持各个轿厢导轨2而对轿厢3提供制动力。
[0029]各个轿厢吊轮装置13以单独面对轿厢导轨2的状态设于紧急停止框16下部。另夕卜,在沿着轿厢3的移动方向观察轿厢时,各个轿厢吊轮装置13如图3所示配置在连接一对轿厢导轨2之间的直线上。另外,各个轿厢吊轮装置13具有吊轮18和引导体19,吊轮18能够以由紧急停止框16支撑的旋转轴17(图2)为中心进行旋转,引导体19设于吊轮18,由轿厢导轨2进行引导。因此,轿厢吊轮装置13成为兼备以下功能的装置:在卷挂有主绳索8的状态下支撑轿厢3的重量的功能、沿着轿厢导轨2对轿厢3进行引导的功能。
[0030]图4是表示图2中的轿厢吊轮装置13的侧视图。另外,图5是表示图4中的轿厢吊轮装置13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吊轮18如图5所示具有:轮毂部18a,其设于吊轮18的轴线上;圆环状的环状部18b,其包围轮毂部18a,构成吊轮18的外周部;连接部18c,其连接轮毂部18a和环状部18b之间。轮毂部18a和环状部18b各自的厚度尺寸(沿着吊轮18的轴线方向的尺寸)大于连接部18c的厚度尺寸。在轮毂部18a设有贯通轮毂部18a的轴承孔30。安装于旋转轴17的轴承(未图示)嵌入到轴承孔30。吊轮18通过轴承能够旋转地安装于旋转轴17。
[0031]在环状部18b的外周面沿着吊轮18的旋转方向设有多条(在该例子中是4条)主绳索用槽20。各条主绳索8以插入到主绳索用槽20的状态,沿着主绳索用槽20被卷挂在吊轮18。
[0032]引导体19是沿着吊轮18的旋转方向与各条主绳索用槽20平行地设于环状部18b (吊轮18的外周部)的环状体。引导体19与吊轮18同轴配置。并且,引导体19以旋转轴17为中心与吊轮18—体地旋转。引导体19利用相同材料与吊轮18—体成型。在该例子中,引导体19和吊轮18利用例如铁等金属材料通过铸造而一体成型。另外,引导体19沿着旋转轴17的轴线方向(即,吊轮18的厚度方向)设于吊轮18的中央。因此,轿厢吊轮装置13的形状呈关于旋转轴17的轴线方向左右对称的形状。在该例子中,如图4和图5所示,在引导体19的两侧设有各2条主绳索用槽20。
[0033]引导体19的外径大于吊轮18的外径。并且,在引导体19沿着吊轮18的旋转方向设有引导槽21,轿厢导轨2的突出部(一部分)插入到引导槽21。引导槽21向吊轮18和引导体19的径向外侧敞开。轿厢导轨2的突出部如图3所示在轿厢3的宽度方向两端部插入到引导槽21。
[0034]主绳索8的卷挂于吊轮18的部分的中心线和引导槽21的底面位于以旋转轴17的轴线为中心的共同的假想圆筒面上。即,在沿着旋转轴17的轴线方向观察吊轮18和引导体19时,由主绳索8的卷挂于吊轮18的部分的中心线形成的圆弧和由引导槽21的底面形成的圆,在以旋转轴17的轴线为中心的共同的假想圆上重叠。在该例子中,如图5所示,将各主绳索用槽20和引导槽21各自的深度设定成,使主绳索8的卷挂于吊轮18的部分的中心线和引导槽21的底面分别位于吊轮18的外周面所处的假想圆筒面A上。因此,在轿厢3沿着轿厢导轨2移动时,吊轮18的旋转速度、主绳索8相对于轿厢3的移动速度、以及轿厢3的移动速度彼此一致。
[0035]对重吊轮装置14的结构与轿厢吊轮装置13的结构相同。对重导轨的突出部插入到对重吊轮装置14的引导槽。因此,对重吊轮装置14成为兼备以下功能的装置:在卷挂有主绳索8的状态下支撑对重4的重量的功能、沿着对重导轨对对重4进行引导的功能。
[0036]下面说明动作。在驱动绳轮7借助曳引机5的驱动力而旋转时,主绳索8移动,轿厢3沿着轿厢导轨2移动,同时对重4沿着对重导轨移动。此时,轿厢吊轮装置13在轿厢导轨2的突出部插入到引导槽21的状态下由轿厢导轨2进行引导,同时由于主绳索8的移动而旋转,并且与轿厢3—体地移动。另外,此时,对重吊轮装置14在对重导轨的突出部插入到对重吊轮装置14的引导槽的状态下由对重导轨进行引导,同时由于主绳索8的移动而旋转,并且与对重4 一体地移动。
[0037]在轿厢3沿着轿厢导轨2移动时,相对于一对轿厢导轨2中的一个轿厢导轨2,轿厢吊轮装置13的旋转方向相对于轿厢3的移动方向呈顺向,但是,相对于另一个轿厢导轨2,轿厢吊轮装置13的旋转方向相对于轿厢3的移动方向呈逆向。此时,如图2所示,由于从轿厢吊轮装置13送出主绳索8而产生的力矩B作用于轿厢3。由于从轿厢吊轮装置13送出主绳索8而产生的力矩B,作用于使将相对于轿厢3的移动方向逆向旋转的轿厢吊轮装置13按压到轿厢导轨2的力减弱的方向,并作用于使将相对于轿厢3的移动方向顺向旋转的轿厢吊轮装置13按压到轿厢导轨2的力增强的方向。
[0038]例如,如图2所示,在轿厢3向下移动时,图2的左右的轿厢吊轮装置13中左侧的轿厢吊轮装置13的旋转方向相对于轿厢3的移动方向呈顺向,右侧的轿厢吊轮装置13的旋转方向相对于轿厢3的移动方向呈逆向。此时,由于从各轿厢吊轮装置13送出主绳索8而在轿厢3产生的力矩B朝向如下方向作用于轿厢3,S卩,使将旋转方向为逆向的图2右侧的轿厢吊轮装置13按压到轿厢导轨2的力减弱,使将旋转方向为顺向的图2左侧的轿厢吊轮装置13按压到轿厢导轨2的力增强的方向。因此,在轿厢3沿着轿厢导轨2移动时,成为针对轿厢3移动的阻力中由于轿厢吊轮装置13的旋转而产生的阻力极小的状态。
[0039]另外,在对重4沿着对重导轨移动时,相对于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