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片体输送装置及具备该薄片体输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317107阅读:来源:国知局
承部31A(图7)抵接。由此,下引导部3B被卡止于上引导部3A。此外,通过将上述施力弹簧以压缩状态配置于上引导部3A与下引导部3B之间,能够稳定地维持配置于上引导部3A和下引导部3B的图中未示出的辊对的缝压。
[0044]进一步,下引导部3B具备下引导壁部3BS(壁部)、左突出部33 (突起部)、右突出部34 (突起部)以及手柄部35 (突片)(图5)。下引导壁部3BS是俯视呈矩形状的下引导部3B的前侧(薄片体提供盒110的安装方向上游侧)的壁部。下引导壁部3BS沿着左右方向(薄片体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左突出部33和右突出部34分别是在下引导部3B的左右端部(两端部)朝向下方突出的突起部。此外,左突出部33和右突出部34配置于下引导部3B的前侧部分的、比手柄部35靠向后侧(薄片体提供盒110的安装方向下游侧)的位置。左突出部33和右突出部34与前述的薄片体提供盒110的第2左上端部110L2和第2右上端部110R2抵接。
[0045]手柄部35用于在下引导部3B相对于上引导部3A转动时由用户把持。手柄部35是从下引导壁部3BS朝向前侧(薄片体提供盒110的安装方向上游侧)突出设置的突片。此外,卡止机构3C配置于双面输送单元3的薄片体宽度方向的一端侧,手柄部35配置于比卡止机构3C靠向薄片体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侧的位置。卡止机构3C配置于比手柄部35靠向薄片体宽度方向的一端侧的位置。
[0046]图8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面输送单元3的下引导部3B被关闭而卡止机构3C被卡止的状态(参照图7)的立体图。另外,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片体提供盒110被插入到框体200的情形的剖面立体图。参照图5,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薄片体提供盒110从框体200被抽出的状态下,双面输送单元3的下引导部3B相对于上引导部3A向下方转动,从而双面输送路DP被敞开。因而,用户能够从前方去除在双面输送路DP中卡住的薄片体S。而且,用于将下引导部3B相对于上引导部3A卡止的卡止机构3C被配置于薄片体宽度方向的一端部。因此,与卡止机构3C配置于薄片体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的情况相比,下引导部3B的卡止和卡止的解除所需的操作力降低。
[0047]另一方面,在这样将卡止机构3C仅配置于双面输送单元3的左侧端部的情况下,即使在如图8所示那样下引导部3B被卡止于上引导部3A的状态下,下引导部3B的在薄片体宽度方向上与卡止机构3C相反侧的区域由于自重而也容易向下方垂下。S卩,在图8中,双面输送单元3的右侧的上引导部3A与下引导部3B之间的间隙H比双面输送单元3的左侧的上引导部3A与下引导部3B之间的间隙h大。当在该状态下薄片体提供盒110被插入到安装部100S时,有时薄片体提供盒110与下引导部3B发生干扰。特别是,担心由于薄片体提供盒110的盒后壁110M(图3)与下引导部3B的下引导壁部3BS碰撞而下引导部3B被破损。
[0048]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述的引导面110U作为推升部发挥功能。参照图9,在下引导部3B被卡止于上引导部3A的状态下薄片体提供盒110安装于安装部100S时(图9的箭头DC),手柄部35的前端部最初与引导面110U抵接。此时,手柄部35沿着引导面110U的倾斜向上方移动(图8、图9的箭头DL)。由此,下引导部3B的在薄片体宽度方向上与卡止机构3C相反侧的区域被向上方推升(图8的箭头DL)。因而,防止薄片体提供盒110的盒后壁110M与下引导部3B的下引导壁部3BS碰撞。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下引导部3B向上方推升的推升部被配置于薄片体提供盒110的安装方向下游侧端部。因此,能够与薄片体提供盒110的安装动作相配合地将下引导部3B可靠地向上方推升。此外,预先在开口部31的上端部如图7所示那样形成有间隙31S,从而即使在卡止机构3C的卡止状态下也能够让下引导部3B相对于上引导部3A而相对地向上方移动。
[0049]另外,手柄部35被配置于下引导部3B的最前侧的位置。因此,在薄片体提供盒110的安装动作中,能够使手柄部35最初与薄片体提供盒110接触。进一步,引导面110U由沿着薄片体提供盒110的安装方向其先端向下倾斜的倾斜面构成,因此,通过手柄部35与引导面110U抵接,能够将下引导部3B顺畅地向上方推升。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户能够利用用于操作下引导部3B的手柄部35来将下引导部3B向上方推升。
[0050]当下引导部3B被引导面110U向上方推升之后进一步将薄片体提供盒110插入到安装部100S时,不久,左突出部33和右突出部34与左倾斜部110L3和右倾斜部110R3抵接并被引导而与第2左上端部110L2和第2右上端部110R2抵接。由此,下引导部3B更被被向上方推升,并且下引导部3B被相对于上引导部3A在铅垂方向上而定位。因而,能够在上引导部3A与下引导部3B之间稳定地形成双面输送路DP。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利用薄片体提供盒110的侧壁(盒左壁110L、盒右壁110R)来进行下引导部3B相对于上引导部3A的铅垂方向的定位。另外,在第2左上端部110L2和第2右上端部110R2的角部形成有左倾斜部110L3和右倾斜部110R3,因此能够顺畅地进行下引导部3B的最终的定位。进一步,能够通过从下引导部3B的薄片体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朝向下方突出设置而用于定位的左突出部33和右突出部34可靠地进行下引导部3B的定位。
[0051]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薄片体提供盒110的安装动作中,作为第1阶段,对被卡止于卡止机构3C的下引导部3B的薄片体宽度方向上的倾斜进行矫正。因此,能够防止薄片体提供盒110与下引导部3B的强烈的碰撞。然后,作为第2阶段,实现下引导部3B相对于上引导部3A的定位。由此,随着薄片体提供盒110的安装,能够稳定地形成双面输送单元3的双面输送路DP。
[0052]图10(A)和⑶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片体提供盒110W的立体图。图11是安装有薄片体提供盒110W的打印机100W(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在图10(A)、(B)和图11中,对于具备与之前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构件同样的结构和功能的构件,在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编号的末尾附加W来表不。
[0053]如图10(A)和⑶所示,薄片体提供盒110W具备引导面110UW(推升部、倾斜面)。引导面110UW形成于薄片体提供盒110W的盒顶板110TW的安装方向下游侧端部。另一方面,引导面110UW配置于与之前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引导面110U相比向右侧偏移的位置。在该情况下,在配置于打印机100W的内部的图中未示出的双面输送单元上突出设置有能够与引导面110UW抵接的图中未示出的突片。
[0054]在A4尺寸等小于规定尺寸的薄片体S被收容于薄片体提供盒110W的情况下,薄片体提供盒110W以图10(A)的收缩状态被安装于打印机100W。在该情况下,薄片体提供盒110W的盒前壁110AW成为打印机100W的主体前壁250W(图11)的一部分,薄片体提供盒110W的盒后壁110丽成为打印机100W的主体后壁245W(图11)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在A3尺寸等规定尺寸以上的薄片体S被收容于薄片体提供盒110W的情况下,薄片体提供盒110W以图10⑶所示的延伸状态安被装于打印机100W。在薄片体提供盒110W的延伸状态下,除了盒后壁110丽、盒顶板110TW以外,薄片体提供盒110W的底部和一对侧壁的一部分也向后方滑动,从而薄片体提供盒110W的内部空间被扩充。
[0055]参照图11,在延伸状态的薄片体提供盒110W被安装于打印机100W的情况下,薄片体提供盒110W以与之前的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方式被安装于打印机100W内的安装部。此时,薄片体提供盒110W的先端部在朝向后方经过打印机100W的内部之后,从主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