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节、及具有其的起重臂、履带式起重机、工程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16915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臂节、及具有其的起重臂、履带式起重机、工程机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起吊重物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臂节、及具有其的起重臂、履带式起重机、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0002]履带式起重机的主臂根据不同的工作状况设置有两种臂型,分别为重型起重臂和重轻混合臂。其中,如图1和2所示,重型起重臂由主臂标准节1’、顶节臂2’和主臂头部4’等构成,如图3和4所示,而重轻混合臂则使用主臂标准节I’与塔臂标准节3’的组合构成。
[0003]在构成重轻混合臂时,由于需要将主臂标准节I’和塔臂标准节3’连接在一起,而主臂标准节I’的截面比塔臂标准节3’的截面大,同时主臂弦杆的管径比塔臂弦杆的管径大,主臂标准节I’的管径与塔臂标准节3’的管径、主臂标准节I’的耳铰孔比塔臂标准节3’的耳铰孔大,这些原因导致无法直接将主臂标准节I’和塔臂标准节3’连接,因此一般需要增加一个过渡臂5’节来连接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臂节。过渡臂节的特点是,一端的截面、耳铰孔与主臂标准节I’相匹配,另外一端的截面、耳铰孔与塔臂标准节3’相匹配。而现有的顶节臂虽然截面发生了变化,但是由于顶节臂需要与主臂头部连接,使得顶节臂的耳铰孔与塔臂标准节3’的耳铰孔的大小不一致,导致顶节臂无法与塔臂标准节直接连接。
[0004]有鉴于此,若在顶节臂小截面处的耳铰孔上增加隔套来实现与塔臂标准节3’的连接,而这样虽然能实现功能,但是隔套需要反复的拆卸和安装,容易损坏,同时由于这种经常性的拆卸,隔套无法固定,就容易从孔中脱落,不安全,且拆卸不便。若要改制所有塔臂标准节3’的耳铰孔大小,会使得本来可以使用比较小的销轴的塔臂就需要设置与主臂同样的销轴,会造成耳铰孔,耳铰、销轴同时增加,造成浪费且与塔臂臂节不协调。
[0005]额外配置一个过渡臂节,造成使用运输和组装均不便。而在使用时,需要使用重轻混合臂时,需要购买过渡臂节,否则无法工作;而在需要使用重型起重臂时,需要购买顶节臂,否则无法工作。这造成了过渡臂节只在重轻混合臂时使用,而顶节臂只在主臂工况时使用,由此增加了使用成本和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臂节、及具有其的起重臂、履带式起重机、工程机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起重臂需要过渡臂节连接,致使成本造价高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臂节,该臂节包括臂节主体,臂节主体的第一端具有铰耳组,铰耳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铰耳,各铰耳上至少设置有内铰孔和外铰孔,两个内铰孔位于两个外铰孔之间。
[000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起重臂,起重臂包括多个臂节,多个臂节中至少一个臂节为上述的臂节。
[0009]进一步地,起重臂包括主臂,主臂至少包括主臂底节臂、主臂头部和塔臂顶节臂中的一个,主臂还包括主臂顶节臂或过渡顶节臂或主臂还包括过渡顶节臂和过渡塔臂标准节,主臂顶节臂或过渡顶节臂的大截面端用于连接主臂底节臂,过渡顶节臂的小截面端用于与主臂头部或过渡塔臂标准节连接,过渡顶节臂为上述的臂节,过渡顶节臂的小截面端设置有铰耳组,铰耳组为第一铰耳组,铰耳组的铰耳为第一铰耳,内铰孔为第一内铰孔,夕卜铰孔为第一外铰孔,过渡顶节臂通过第一内铰孔与主臂头部连接,过渡顶节臂通过第一外铰孔与过渡塔臂标准节连接。
[0010]进一步地,过渡塔臂标准节为上述的臂节,过渡塔臂标准节的第一端设置有铰耳组,铰耳组为第二铰耳组,铰耳为第二铰耳,内铰孔为第二内铰孔,外铰孔为第二外铰孔,过渡塔臂标准节的第二外铰孔用于与过渡顶节臂的第一外铰孔连接。
[0011]进一步地,过渡塔臂标准节的第二内铰孔与塔臂顶节臂连接。
[0012]进一步地,起重臂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过渡塔臂标准节,过渡塔臂标准节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五铰耳组,第五铰耳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五铰耳,各第五铰耳上均设置有第五铰孔,两个第五铰孔与两个第二内铰孔一一对应地设置,一个过渡塔臂标准节的第五铰孔与相邻的过渡塔臂标准节的第二内铰孔配合,以将两个过渡塔臂标准节连接。
[0013]进一步地,第二内铰孔的孔径小于第二外铰孔的孔径。
[0014]进一步地,第一外铰孔的孔径等于第二外铰孔的孔径。
[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履带式起重机,履带起重机包括起重臂,起重臂为上述的起重臂。
[00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工程机械包括起重臂,起重臂为上述的起重臂。
[0017]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铰耳上至少设置有内铰孔和外铰孔,由此形成两组间隔不同的铰孔组,以适应与不同的尺寸的臂节连接,以此提高通用性,减少生产成本,满足不同工况需求,减少了投资成本,节省了存储空间占用,节省了管理成本。
【附图说明】
[0018]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起重臂的部分结构的主视图
[0020]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起重臂的部分结构的俯视图;
[0021]图3示出了现有技术中主臂标准节、主臂顶节臂和主臂头部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22]图4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主臂标准节、主臂顶节臂和主臂头部配合的俯视图;
[0023]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过渡顶节臂的主视图;
[0024]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过渡顶节臂的俯视图;
[0025]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过渡顶节臂的小截面端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过渡塔臂标准节的主视图;
[0027]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起重臂的主视图;
[0028]图10示出了图9中B处的放大图;
[0029]图11示出了图9中C处的放大图;
[0030]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塔臂标准节和过渡塔臂标准节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塔臂标准节和过渡塔臂标准节拆开后的局部放大图;
[0032]图1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塔臂标准节和过渡塔臂标准节配合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3]图1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过渡顶节臂和过渡塔臂标准节拆开后的局部放大图;以及
[0034]图1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过渡顶节臂与主臂头部配合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10、过渡顶节臂;11、第一铰耳;111、第一内铰孔;112、第一外铰孔;12、第三铰耳;121、第三铰孔;20、过渡塔臂标准节;21、第二铰耳;211、第二内铰孔;212、第二外铰孔;22、第五铰耳;221、第五铰孔;30、主臂标准节;31、第四铰耳;311、第四铰孔;40、塔臂标准节;41、第六铰耳;411、第六铰孔;50、主臂头部;51、第七铰耳;511、第七铰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7]如图5至1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臂节包括臂节主体,臂节主体的第一端具有铰耳组,铰耳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铰耳,各铰耳上至少设置有内铰孔和外铰孔,两个内铰孔位于两个外铰孔之间。铰耳上至少设置有内铰孔和外铰孔,由此形成两组间隔不同的铰孔组,以适应与不同的尺寸的臂节连接,以此提高通用性,减少生产成本,满足不同工况需求。
[0038]其中一个铰耳包括两个间隔平行设置的耳板,两个耳板之间为安装空间。下述的铰耳结构皆为由两个耳板构成的结构。各耳板上均设置有铰孔。
[003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内铰孔和两个外铰孔均处于同一直线上。在其它实施例中,内铰孔和外铰孔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选定。铰耳上的铰孔的数量也可根据需求调整。
[004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起重臂包括多个臂节,多个臂节中至少一个臂节为上述的臂节。在本实施例中,起重臂为重轻混合臂,在其它实施例中,起重臂可以为重型起重臂。
[0041 ] 结合参见图5,在本实施例中,起重臂包括主臂,主臂在重型起重臂工况下至少包括:主臂底节臂、主臂顶节臂和主臂头部50。根据需要的主臂长度可适当增加若干主臂标准节30。主臂在重轻混合臂工况下至少包括:主臂底节臂、过渡顶节臂10、过渡塔臂标准节20和塔臂顶节臂。根据需要的主臂长度和使用工况可以在主臂底节臂和过渡顶节臂10之间增加若干主臂标准节30,也可以在过渡塔臂标准节20与塔臂顶节臂之间增加若干塔臂标准节40。或者直接用过渡顶节臂10替代主臂标准节30,用过渡塔臂标准节20替换塔臂标准节40。
[0042]主臂顶节臂或过渡顶节臂10的大截面端用于连接主臂底节臂,过渡顶节臂10的小截面端根据使用工况的不同用于与主臂头部50或过渡塔臂标准节20连接,过渡顶节臂10为上述的臂节,过渡顶节臂10的小截面端设置有铰耳组,铰耳组为第一铰耳组,铰耳组的铰耳为第一铰耳11,内铰孔为第一内铰孔111,外铰孔为第一外铰孔112,过渡顶节臂10通过第一内铰孔111与主臂头部50连接,过渡顶节臂10通过第一外铰孔112与过渡塔臂标准节20连接。
[004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内铰孔111的孔径等于第一外铰孔112的孔径,这样一方面能够保证结构强度,另外一方面,可以直接使用主臂臂节之间的连接件,无需额外增加连接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内铰孔111和第二外铰孔212的孔径可以根据具体臂节结构选定。
[0044]过渡顶节臂10的小截面端与过渡塔臂标准节20连接。过渡顶节臂10的第一内铰孔111用于与主臂头部50连接,过渡顶节臂10的第一外铰孔112用于与过渡塔臂标准节20连接。
[0045]主臂头部50具有第七铰耳组,第七铰耳组包括两个第七铰耳51,各第七铰耳51上均设置有第七铰孔511,两对第七铰孔511之间的距离等于两对第一内铰孔111之间的距离,第七铰孔511与第一内铰耳一一对应地设置,并通过连接件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臂节为过渡顶节臂10,当过渡顶节臂10用于构成重型起重臂时,主臂头部50连接在过渡顶节臂10的小截面端。
[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