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层叠橡胶的制造装置和单位层叠橡胶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27032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单位层叠橡胶的制造装置和单位层叠橡胶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单位层叠橡胶的制造装置和单位层叠橡胶的制造方法。本申请基于2014年11月5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14-225292号主张优先权,其内容引用于此。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公知有一种单位层叠橡胶的制造方法,其具有如下工序:供给工序,在该供给工序中,向保持到保持面的金属板上供给未硫化橡胶;按压工序,在该按压工序中,在合模时利用按压面将未硫化橡胶向保持面侧压扁而形成未硫化橡胶层,来制造在一张金属板上配设一张未硫化橡胶层而成的隔振构造体用的单位层叠橡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0-17952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上述那样的以往的单位层叠橡胶的制造方法中,未硫化橡胶层的外径难以稳定,因此,在高精度地形成未硫化橡胶层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是考虑这样的状况而做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精度地形成未硫化橡胶层的单位层叠橡胶的制造装置和单位层叠橡胶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这样的目的,本发明的第1形态是一种单位层叠橡胶的制造装置,其具备配设成彼此能够相对地接近且能够相对地分开的一对模具,在一对模具中的一者形成有保持面,该保持面用于保持金属板;在一对模具中的另一者形成有按压面,该按压面在合模时与保持面之间划分形成模腔,且将供给到金属板上的未硫化橡胶朝向保持面压扁而形成未硫化橡胶层,该单位层叠橡胶的制造装置用于制造在一张金属板上配设一张未硫化橡胶层而成的隔振构造体用的单位层叠橡胶,在保持面和按压面中的任一者竖立设置有成形堰部,该成形堰部在合模时与被向按压面压扁而扩张了的未硫化橡胶的外周缘抵接而对该未硫化橡胶的外周缘进行成形,在成形堰部与按压面之间形成溢流通路,该溢流通路供被供给到金属板上的未硫化橡胶中的、超出了所述模腔的内容积的超出量在合模时向所述模腔的外侧溢出。

根据该第1形态,在合模时,一边使超出了模腔的内容积的未硫化橡胶的超出量向模腔的外侧溢出,一边使按压面压扁而扩张了的未硫化橡胶的外周缘与成形堰部抵接。由此,能够利用成形堰部高精度地成形未硫化橡胶层的外周缘,并且能够以简易的结构精度良好地形成厚度恒定的单位层叠橡胶。

另外,本发明的第2形态根据第1形态,其中,成形堰部配设于按压面,并且,溢流通路形成于成形堰部,成形堰部的溢流通路的靠近模腔的开口的周缘部中的、朝向所述按压面的部分在成形堰部的、沿着溢流通路从模腔的内侧朝向外侧延伸的朝向的纵剖视时成为90°以下的角部。

根据该第2形态,成形堰部的溢流通路的靠近模腔的开口的周缘部中的、朝向按压面侧的部分(以下称为切角部)在成形堰部的纵剖视时成为90°以下的角部。由此,与成形堰部配设于按压面相关联地,在开模时切角部可对未硫化橡胶中的、溢流通路内的超出量与模腔内的未硫化橡胶层之间的连接部分施加剪切力。其结果,能够使该连接部分在开模时易于自然地切断。

另外,本发明的第3形态根据第2形态,其中,溢流通路的流路截面积随着从模腔的内侧朝向外侧去逐渐变大。

根据该第3形态,溢流通路的流路的截面积随着从模腔的内侧朝向外侧去逐渐变大。由此,在开模时可抑制位于溢流通路内的未硫化橡胶的超出量被朝向在合模时形成的模腔拖回。其结果,在开模时,能够易于将溢流通路内的超出量与模腔内的未硫化橡胶层之间的连接部分可靠地切断。

另外,本发明的第4形态根据第1形态~第4形态中任一形态,其中,成形堰部在合模时与保持面和按压面中的另一者抵接。

根据该第4形态,在合模时,使成形堰部与保持面和按压面中的另一者抵接,因此,可将合模时的保持面与按压面之间的距离容易且可靠地设为恒定。由此,能够可靠地实现以简易的结构精度良好地形成恒定的厚度的单位层叠橡胶。

另外,本发明的第5形态是一种单位层叠橡胶的制造方法,在该单位层叠橡胶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第1形态~第4形态中任一形态所记载的单位层叠橡胶的制造装置,该单位层叠橡胶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工序:供给工序,在该供给工序中,在开模状态下向被保持到保持面的金属板上供给未硫化橡胶;以及按压工序,在该按压工序中,在合模时利用按压面将未硫化橡胶朝向保持面压扁而形成未硫化橡胶层,来制造单位层叠橡胶,在该单位层叠橡胶的制造方法中,在供给工序中,向金属板上供给比模腔的内容积大的体积的未硫化橡胶,在按压工序中,使利用按压面压扁而扩张了的未硫化橡胶的外周缘与成形堰部抵接而对该未硫化橡胶的外周缘进行成形,并且,使超出了模腔的内容积的未硫化橡胶的超出量进入溢流通路而向模腔的外侧溢出。

根据该第5形态,在合模时,一边使超出了模腔的内容积的未硫化橡胶的超出量向模腔的外侧溢出,一边使按压面压扁而扩张了的未硫化橡胶的外周缘与成形堰部抵接。由此,能够利用成形堰部高精度地成形未硫化橡胶层的外周缘,并且,能够以简易的结构精度良好地形成厚度恒定的单位层叠橡胶。

另外,本发明的第6形态根据第5形态,其中,在供给工序之前对保持于保持面的所述金属板的重量进行测定,基于其测定值来确定在供给工序时向金属板上供给的未硫化橡胶的体积。

根据该第6形态,在供给工序之前对保持于保持面的金属板的重量进行测定,基于其测定值来确定在所述供给工序时向金属板上供给的未硫化橡胶的体积。由此,在金属板的重量较重且其厚度较厚时,可减少未硫化橡胶的供给量,而在金属板的重量较轻且其厚度较薄时,可增多未硫化橡胶的供给量。其结果,具有外周缘被高精度地成形了的未硫化橡胶层,且在将该未硫化橡胶层形成为厚度恒定的单位层叠橡胶之际,能够将超出了模腔的内容积的未硫化橡胶的超出量抑制成所需最小限度。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高精度地成形未硫化橡胶层的外周缘,并且能够以简易的结构精度良好地形成厚度恒定的单位层叠橡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单位层叠橡胶的制造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是表示在开模状态下向金属板上供给了未硫化橡胶的状态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单位层叠橡胶的制造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是表示在合模状态下形成了未硫化橡胶层的状态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单位层叠橡胶的制造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是表示在形成了未硫化橡胶层之后开模了的状态的图。

图4是图2所示的a-a线向视剖视图。

图5a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单位层叠橡胶的制造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是表示成形堰部的切角部的变形例的图。

图5b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单位层叠橡胶的制造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是表示成形堰部的切角部的变形例的图。

图6a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单位层叠橡胶的制造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是表示成形堰部的变形例的图。

图6b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单位层叠橡胶的制造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是表示成形堰部的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图1~图4一边对本发明的单位层叠橡胶的制造装置1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单位层叠橡胶的制造装置1具备彼此可相对地接近且可相对地分开地配设的一对模具11、12。在模具11形成有保持面13,该保持面13用于保持金属板w,在模具12形成有按压面14,该按压面14在合模时与保持面13之间划分形成模腔c,且将供给到金属板w上的未硫化橡胶r朝向保持面13压扁而形成未硫化橡胶层r1。

在图1~图4所示的例子中,一对模具11、12具有:上模11;下模12,其配置于上模11的铅垂方向下方,并且配设成相对于上模11沿着铅垂方向可接近且可分开。并且,保持面13形成于下模12中的朝向铅垂方向上方的上表面,按压面14形成于上模11中的朝向铅垂方向下方的下表面。在上模11形成有在按压面14开口的未图示的浇口。经由该浇口向保持到下模12的保持面13的金属板w上供给未硫化橡胶r。在下模12设置有支承成可相对于保持面13突出、退避的推钉15。多个推钉15以能将载置到保持面13的金属板w的多个部位顶起的方式配设于下模12。另外,在下模12配设有使金属板w保持于保持面13的未图示的保持部件。该保持部件例如是磁体、夹具等。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保持面13和按压面14中的任一者竖立设置有成形堰部16,该成形堰部16在合模时与被按压面14压扁而扩张了的未硫化橡胶r的外周缘抵接而对该未硫化橡胶r的外周缘进行成形。在图1~图4所示的例子中,成形堰部16竖立设置于按压面14,形成为在合模时与保持面13抵接的高度。另外,成形堰部16在从铅垂方向观察的俯视时形成为圆环状,形成为具备金属板w可配置于其内侧的空间(内周面围成的空间)的大小。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成形堰部16与按压面14之间形成有溢流通路17。利用该溢流通路17,供给到金属板w上的未硫化橡胶r中的、超出了模腔c的内容积的未硫化橡胶r的超出量r2在合模时越过成形堰部16的内周面而向模腔c的外侧溢出。在图1~图4所示的例子中,溢流通路17形成于成形堰部16。另外,多个溢流通路17沿着周向隔开间隔地形成于成形堰部16。溢流通路17在成形堰部16的径向的全长上延伸,并具备在成形堰部16的内周面和外周面这两者开口的开口。如图1~图3所示,成形堰部16的溢流通路17的靠近模腔c的开口的周缘部中的、朝向按压面14(也就是说,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为上侧)的部分(以下称为切角部)18在成形堰部16的、沿着溢流通路17从模腔c的内侧朝向外侧延伸的朝向的纵剖视时形成了90°的角部α。该切角部18的角度α是90°以下即可,也可以比90°大且是130°以下。

另外,溢流通路17的流路的截面积随着从模腔c的内侧朝向外侧去逐渐变大。另外,溢流通路17以在沿着成形堰部16的周向的方向上的长度随着从模腔c的内侧朝向外侧去逐渐变长的方式形成。即,如图4所示,溢流通路17的从铅垂方向观察的俯视形状形成了在径向上被相对较长的径向外侧的外侧圆弧和相对较短的径向内侧的内侧圆弧夹着的扇形。内侧圆弧位于靠近模腔c的开口的周缘部(也就是说,成形堰部16的内周面)上,外侧圆弧位于远离模腔c的开口的周缘部(也就是说,成形堰部16的外周面)上。

接着,对使用以上所示那样构成的单位层叠橡胶的制造装置1来制造单位层叠橡胶的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在金属板w保持于下模12的保持面13之前预先测定金属板w的重量。基于该测定值对在接下来的供给工序时向金属板w上供给的未硫化橡胶r的体积进行计算(计算工序)。该未硫化橡胶r的供给体积比在合模时形成的模腔c的内容积大。不过,在金属板w的重量相对于平均的重量比较大时,以未硫化橡胶r的供给体积相比于合模时形成的模腔c的内容积不会过大的方式有意使未硫化橡胶r的供给体积减少。另一方面,在金属板w的重量相对于平均的重量比较小的情况下,以未硫化橡胶r的供给体积比合模时形成的模腔c的内容积大的方式有意地增多未硫化橡胶r的供给体积。

接着,将该金属板w载置于下模12的保持面13而利用未图示的保持部件保持该金属板w。并且,如图1所示,在开模状态下将未硫化橡胶r经由未图示的浇口向该金属板w上供给(供给工序)。此时,将在计算工序中计算出的体积的未硫化橡胶r向金属板w上供给。并且,以使下模12接近上模11的方式使下模12移动,如图2所示,进行合模。此时,成形堰部16与保持面13抵接,在成形堰部16的内周面、保持面13、按压面14之间划分形成模腔c。另外,按压面14将金属板w上的未硫化橡胶r朝向保持面13(也就是说,在图1~2的例子中,朝向下方)压扁,而形成未硫化橡胶层r1。由此,形成在一张金属板w上配设一张未硫化橡胶层r1而成的隔振构造体用的单位层叠橡胶(按压工序)。在该按压工序中,被按压面14压扁而扩张了的未硫化橡胶r的外周缘与成形堰部16的内周面抵接,从而对该未硫化橡胶r的外周缘进行成形而形成未硫化橡胶层r1,并且,超出了模腔c的内容积的未硫化橡胶r的超出量r2进入溢流通路17,向模腔c的外侧溢出。

接着,以使下模12与上模11分开的方式使下模12移动,如图3所示,成为开模状态。此时,设置于上模11的按压面14的成形堰部16的切角部18对未硫化橡胶r中的、溢流通路17内的超出量r2与模腔c内的未硫化橡胶层r1之间的连接部分施加剪切力。由此,该连接部分被切断。在该开模状态下,使推钉15从保持面13向铅垂方向上方前进,利用推钉15顶起未硫化橡胶层r1。由此,通过使未硫化橡胶层r1脱模,获得未硫化橡胶层r1作为单位层叠橡胶。将层叠如此形成的多个单位层叠橡胶而获得的层叠体在沿着其层叠方向进行了加压的状态下加热而进行硫化,从而形成隔振构造体。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单位层叠橡胶的制造装置1和单位层叠橡胶的制造方法,在合模时,一边使超出了模腔c的内容积的未硫化橡胶r的超出量r2向模腔c的外侧溢出,一边使按压面14将未硫化橡胶r压扁而扩张了的未硫化橡胶r的外周缘与成形堰部16的内周面抵接。由此,能够利用成形堰部16高精度地成形未硫化橡胶层r1的外周缘,并且,能够以简易的结构精度良好地形成厚度恒定的单位层叠橡胶。

另外,成形堰部16的切角部18在成形堰部16的、沿着溢流通路17从模腔c的内侧朝向外侧延伸的朝向的纵剖视时形成了90°的角部。由此,与成形堰部16配设于按压面14相关联地,在开模时,切角部18可对未硫化橡胶r中的、溢流通路17内的超出量r2与模腔c内的未硫化橡胶层r1之间的连接部分施加剪切力。由此,能够将该连接部分易于在开模时自然地切断。

另外,溢流通路17的流路的截面积随着从模腔c的内侧朝向外侧去逐渐变大。由此,在开模时,可抑制位于溢流通路17内的未硫化橡胶r的超出量r2被朝向合模时形成的模腔c拖回。由此,能够在开模时易于将溢流通路17内的未硫化橡胶r的超出量r2与模腔c内的未硫化橡胶层r1之间的连接部分可靠地切断。另外,在合模时,使成形堰部16与保持面13抵接,因此,可将合模时的保持面13与按压面14之间的距离容易且可靠地设为恒定。由此,能够可靠地实现以简易的结构精度良好地形成恒定的厚度的单位层叠橡胶(未硫化橡胶层r1)。

另外,在供给工序之前对保持于保持面13的金属板w的重量进行测定,基于其测定值确定在供给工序时向金属板w上供给的未硫化橡胶r的体积。由此,在金属板w的重量较重且其厚度较厚时,可减少未硫化橡胶r的供给量,而在金属板w的重量较轻且其厚度较薄时,可增多未硫化橡胶r的供给量。其结果,在具有外周缘被高精度地成形了的未硫化橡胶层r1,并且,将该未硫化橡胶层r1形成为厚度恒定的单位层叠橡胶之际,能够将超出了模腔c的内容积的未硫化橡胶r的超出量r2抑制为所需最小限度。

此外,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施加各种变更。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成形堰部16的溢流通路17的靠近模腔c的开口的周缘部中的、朝向按压面14的部分(切角部)18成为在成形堰部16的、沿着溢流通路17从模腔c的内侧朝向外侧延伸的朝向的纵剖视时成为90°的角部α,但并不限定于此。切角部18的角度α是90°以下即可,也可以比90°大且是130°以下。

例如,如图5a所示,在切角部18的角度α是90°以下的情况下,与切角部18的角度α比90°大且是130°以下的情况相比,在开模时,切角部18对未硫化橡胶r中的、溢流通路17内的超出量r2与模腔c内的未硫化橡胶层r1之间的连接部分施加更大的剪切力。由此,切角部18能够获得对未硫化橡胶r更大的切断能力。

另外,如图1~图3和图5b所示,在切角部18的角度α比90°大且是130°以下的情况下,与切角部18的角度α是90°以下的情况相比,在开模时,虽然对未硫化橡胶r中的、溢流通路17内的超出量r2与模腔c内的未硫化橡胶层r1之间的连接部分施加的剪切力较小,但能够确保切断该连接部分所需的剪切力。此外,能够将开模后的未硫化橡胶层r1的包括外周缘在内的周边部分中的、与溢流通路17内的超出量r2一起形成了连接部分的一部分p(图3和图5b中的未硫化橡胶层r1的外周缘的上端部分)有效地成型成具备大致90°的角度的角部。若在开模时未硫化橡胶层r1从约束状态释放,则该一部分p变圆,有时无法高精度地形成具备大致90°的角部。与此相对,在切角部18的角度α比90°大且是130°以下的情况下,未硫化橡胶层r1的外周缘能够以从其下端到上端成为沿着铅垂方向的平面的方式进行成型,因此,能够将一部分p高精度地成型成具备大致90°的角度的角部。

另外,如图6a和图6b所示,成形堰部16除了具备图5b所示那样的切角部18之外,也可以具备供超出了模腔c的内容积的未硫化橡胶r的超出量r2填充的积存部19。该积存部19设置于成形堰部16其自身的径向内方,是朝向铅垂方向上方开口的凹部。即,积存部19在成形堰部16的面对溢流通路17并朝向上模11的按压面14的上表面16a开口。由此,积存部19在铅垂方向上与溢流通路17其自身的径向内侧的一部分连通,与溢流通路17一体地形成了1个空间。另外,该积存部19(凹部)具有在成形堰部16内围成的1个空间19a。另外,积存部19的从铅垂方向观察的俯视形状形成了在径向上被相对较长的径向外侧的外侧圆弧和相对较短的径向内侧的内侧圆弧夹着的扇形。该扇形与作为溢流通路17的从铅垂方向观察到的俯视形状的图4所示的扇形中的、位于径向内方的一部分的形状一致。这样的空间19a与溢流通路17一并收纳已超出了模腔c的内容积的未硫化橡胶r的超出量r2。此时,积存部19的空间19a能够积存与其容积相应的量的未硫化橡胶r的超出量r2。利用这样的积存部19,未硫化橡胶层r1的外周缘能够成型成从其下端到上端成为沿着铅垂方向的平面,能够将一部分p高精度地成型成具备大致90°的角度的角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成形堰部16竖立设置于按压面14,但也可以配设于保持面13。另外,在合模时,成形堰部16与保持面13抵接了,取而代之,也可以是,例如,在合模时,在成形堰部16与保持面13之间设置间隙,通过对下模12与上模11接近时的、下模12的移动量进行控制,形成恒定的厚度的单位层叠橡胶。另外,也可以在下模12不配设推钉15。另外,溢流通路17既可以形成于按压面14,也可以形成于按压面14和成形堰部16这两者。另外,溢流通路17也可以不在成形堰部16的外周面开口,而仅在内周面开口。另外,溢流通路17的流路的截面积也可以适当变更为在沿着成形堰部16的径向的全长上同等的形态等。另外,也可以不经由计算工序就直接进行供给工序。

此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适当将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置换成众所周知的构成要素,另外,也可以将上述的变形例适当组合。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高精度地成形未硫化橡胶层的外周缘,并且能够以简易的结构精度良好地形成厚度恒定的单位层叠橡胶。

附图标记说明

1、单位层叠橡胶的制造装置;11、上模(模具);12、下模(模具);13、保持面;14、按压面;16、成形堰部;16a、上表面;17、溢流通路;18、切角部;19、积存部;19a、空间;c、模腔;r、未硫化橡胶;r1、未硫化橡胶层;r2、超出量;w、金属板;α、角度;p、未硫化橡胶层的一部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