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脱模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8076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易于脱模的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利用浇注材料从浇注通道这个注入型腔中完成工件成形,然浇注过程中如何控制浇注无气孔以及如何快速高效脱模很有必要,传统的脱模利用推料板实现脱模,但这种脱模方式对成型工件表面的光洁度有影响,因此如何实现快速脱模且保证工件与模具接触面的表面光洁度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给一种易于脱模的模具,具有易于脱模和保证成型工件表面光洁度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易于脱模的模具,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上模固定板、与所述上模固定板导向装置相连的活动板、与所述活动板固连的上型腔板、位于所述上型腔板正下方的下型腔板、与所述下型腔板固连的连接板、与所述连接板相固连的下模固定板,上型腔板上设置的上型芯腔体与下型腔板上设置的下型芯腔体形成一个完整的腔体,所述模具上设置有与所述活动板固连的升降装置,其创新点在于:所述上型腔板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中在模具浇注使用时其内注入有热水,所述中空结构中在模具脱模准备前其内注入有冷水,所述上型腔板上水平设置有穿过所述上型芯腔体的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上型芯腔体之间形成密闭区域,所述密闭区域通过管路与空气压缩机相连,模具浇注使用时所述空气压缩机启动,所述密闭区域通过管道和强制循环泵与冷水箱连接,模具脱模准备前所述强制循环泵启动。

优选的,所述挡板上位于所述密闭区域一侧上设置有薄膜,所述薄膜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反馈端与空气压缩机的信号启动端相连。

优选的,所述薄膜与所述挡板之间的距离为1mm。

优选的,所述挡板在拖动时超出所述上型腔板的端部上设置有拖动所述挡板左右运动的把手。

优选的,所述上型腔板上设置有供所述把手置入的容纳腔。

优选的,所述导向装置为对称设置的两导向柱。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上型腔板为中空结构且中空结构中在模具浇注使用时其内注入有热水在模具脱模准备前其内注入有冷水,从而在浇筑时提供一定的基础温度在脱模时实现热胀冷缩,同时为了防止待成形工件顶面粘在上型芯腔体中,上型腔板上设置有挡板,该挡板与上型芯腔体之间形成密闭区域,通过空气压缩机调节密闭区域内的压力,在脱模时通过强制循环泵与冷水箱给工件与挡板接触的端部进行降温处理,从而更快的实现脱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易于脱模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模固定板、2-活动板、3-上型腔板、4-下型腔板、5-连接板、6-下模固定板、7-升降装置、8-上型芯腔体、9-下型芯腔体、10-挡板、11-密闭区域、12-空气压缩机、13-强制循环泵、14-冷水箱、15-薄膜、16-压力传感器、17-把手、18-容纳腔、19-导向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易于脱模的模具,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上模固定板1、与上模固定板1导向装置19相连的活动板2、与活动板2固连的上型腔板3、位于上型腔板3正下方的下型腔板4、与下型腔板4固连的连接板5、与连接板5相固连的下模固定板6,上型腔板3上设置的上型芯腔体8与下型腔板4上设置的下型芯腔体9形成一个完整的腔体,模具上设置有与活动板2固连的升降装置7。上型腔板3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中在模具浇注使用时其内注入有热水,中空结构中在模具脱模准备前其内注入有冷水,上型腔板3上水平设置有穿过上型芯腔体8的挡板10,挡板10与上型芯腔体8之间形成密闭区域11,密闭区域11通过管路与空气压缩机12相连,模具浇注使用时空气压缩机12启动,密闭区域11通过管道和强制循环泵13与冷水箱14连接,模具脱模准备前强制循环泵13启动。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上型腔板3为中空结构且中空结构中在模具浇注使用时其内注入有热水在模具脱模准备前其内注入有冷水,从而在浇筑时提供一定的基础温度在脱模时实现热胀冷缩,同时为了防止待成形工件顶面粘在上型芯腔体8中,上型腔板3上设置有挡板10,该挡板10与上型芯腔体8之间形成密闭区域11,通过空气压缩机12调节密闭区域11内的压力,在脱模时通过强制循环泵13与冷水箱14给工件与挡板10接触的端部进行降温处理,从而更快的实现脱模。

为了实时检测密闭区域11内的压力和实现自动控制,挡板10上位于密闭区域11一侧上设置有薄膜15,薄膜15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6,该压力传感器16的信号反馈端与空气压缩机12的信号启动端相连。为了保证检测精度,薄膜15与挡板10之间的距离为1mm。为了便于拖动上述挡板10,挡板10在拖动时超出上型腔板3的端部上设置有拖动挡板10左右运动的把手17。为了便于将上述把手17进行合理收纳,上型腔板3上设置有供把手17置入的容纳腔18。上述的导向装置19为对称设置的两导向柱。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性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