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设备领域,尤指一种3D打印设备网板结构。
背景技术:
网板是3D打印工艺中的工作平台,网板在加工过程中会在液态树脂中上下运动,这样就需要树脂能顺畅通过网板,不会引起大的波动和树脂堆积。现有的网板底部的支撑支架为宽边结构,不利于树脂的流动,而且整个网板结构自重大,设备上电机的负荷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利于树脂流动、减少自重的3D打印设备网板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3D打印设备网板结构,包括网板、边框支架、中心支架、横支架,所述网板表面设有通孔,所述中心支架两端垂直固定在边框支架内,所述横支架两端水平固定在边框支架内,所述横支架卡接在中心支架上,所述网板卡接在边框支架上表面,所述中心支架与横支架上表面与网板背面接触,所述中心支架与横支架上表面为不连续的窄斜边结构。
具体地,所述边框支架包括上边框架、左边框架、下边框架、右边框架,所述上边框架、左边框架、下边框架、右边框架首尾固定焊接成矩形边框支架。
具体地,所述窄斜边结构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窄斜边结构间隔均匀地设置在中心支架与横支架上表面。
具体地,所述通孔呈矩阵方式排列在网板表面。
具体地,所述网板、边框支架、中心支架、横支架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中心支架、横支架均与边框支架通过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网板结构包括网板和边框支架,边框支架内固定有中心支架和横支架,网板卡接在边框支架内并与中心支架和横支架的上表面接触,其中,中心支架和横支架与网板背面的接触面采用不连续的窄斜边结构,减少了和网板的接触面积,窄斜边结构之间为间隙,有利于液态树脂的流动,同时也减轻了整个网板结构的自重,减少打印设备电机的负荷。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边框支架的立体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边框支架的正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边框支架的侧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1. 网板;11.通孔;2. 边框支架;21.上边框架;211.上定位孔;22.左边框架;23.下边框架;231.下定位孔;232.矩形凹槽;24.右边框架;25.凹槽;3. 中心支架;4.横支架;5.窄斜边结构;6.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3D打印设备网板结构,包括网板1、边框支架2、中心支架3、横支架4,所述网板1表面设有通孔11,所述中心支架3两端垂直固定在边框支架2内,所述横支架4两端水平固定在边框支架2内,所述横支架4卡接在中心支架3上,所述网板1卡接在边框支架2上表面,所述中心支架3与横支架4上表面与网板1背面接触,所述中心支架3与横支架4上表面为不连续的窄斜边结构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网板结构包括网板1和边框支架2,边框支架2内固定有中心支架3和横支架4,网板1卡接在边框支架2内并与中心支架3和横支架4的上表面接触,其中,中心支架3和横支架4与网板1背面的接触面采用不连续的窄斜边结构5,减少了和网板1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液态树脂的流动,同时也减轻了整个网板1结构的自重,减少打印设备电机的负荷。
具体地,所述边框支架2包括上边框架21、左边框架22、下边框架23、右边框架24,所述上边框架21、左边框架22、下边框架23、右边框架24首尾固定焊接成矩形边框支架2,所述上边框架21、下边框架23两端均设有凹槽25,所述凹槽25位置与网板1侧面相对应。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凹槽25有利于网板1与边框支架2的拆卸。
具体地,所述窄斜边结构5之间设有间隙6,所述窄斜边结构5间隔均匀地设置在中心支架3与横支架4上表面。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窄斜边结构5和间隙6有利于液态树脂的流动。
具体地,所述通孔11呈矩阵方式排列在网板1表面。
所述网板1、边框支架2、中心支架3、横支架4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中心支架3、横支架4均与边框支架2通过焊接固定。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网板1、边框支架2、固定于边框支架2内的中心支架3和横支架4构成,其中上边框架21两侧设有上定位孔211,下边框架23两侧设有下定位孔231、矩形凹槽232,网板1为多孔板结构,中心支架3两端垂直焊接固定在边框支架2内,横支架4两端水平焊接固定在边框支架2内,横支架4卡接在中心支架3上,网板1卡接在边框支架2上表面,中心支架3与横支架4上表面与网板1背面接触,中心支架3与横支架4上表面为不连续的窄斜边结构5,减少与网板1的接触面积,在加工过程中,网板1会在液态树脂中上下运动,由于中心支架3和横支架4上窄斜边结构5及其之间的间隙6,使得液态树脂畅通流动,不会引起大的波动和树脂堆积,而且该结构能够减小整个网板结构的自重,有利于减轻设备电机的负荷。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