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材串壳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保温管材串壳设备。
背景技术:
保温钢管是指经过保温工艺加工处理后,在不同工作环境和外介质的作用下保证工作钢管内温度与表面温度复合或达到使用要求的钢制管道。
保温钢管一般包括内管、套设于内管外的外壳以及位于内管与外壳之间的填充保温材料-聚氨酯保温材料,外壳一般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保温钢管的制作使用到一种管材串壳设备-保温管材串壳机,现有的保温管材串壳机一般包括传送架以及固定架,传送架上放置外壳,固定架上放置内管,然后传送架将外壳向内管传送使得外壳套设在内管上,之后完成聚氨酯保温材料灌注,在保温管完成串壳之后,需要将其搬离固定架,现有技术中一般采取人工搬运或者吊车吊离,搬运不方便而且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较为方便的使钢管落下固定架的保温管材串壳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保温管材串壳设备,包括传送架与固定架,所述传送架上设置有驱动外壳向所述固定架上的内管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固定架包括支撑在地面上且与所述传送架传送方向相同且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的上端分别铰接有下料板与挡料板,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下端铰接在地面上,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平行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铰接棒,所述下料板与挡料板分别铰接在所述铰接棒上,所述铰接棒的下方设置有推动所述铰接棒竖直向上运动以带动所述下料板与所述挡料板向外转动使得管件从所述下料板滚下的驱动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进行串壳时,下料板与挡料板倾斜设置,驱动器带动铰接棒使得铰接棒低于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这时下料板与挡料板呈“V”字形,内管置于下料板与挡料板之间;当串壳结束之后,驱动器驱动铰接棒竖直向上运动,第一支撑架向远离第二支撑架的一侧倾斜,下料板与挡料板逐渐上升使得套接好的管件滚下下料板实现下料工作,这样的设计使得管件下料不需要工作人员手抬或者吊车搬运,方便快捷。
较佳的,所述挡料板上从所述铰接棒到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挡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料板上设置的挡管块,可以在驱动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能够阻挡管件使得管件直接从下料板一侧滚下。
较佳的,所述驱动器为油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缸能够长时间的支撑重物,还可以在除去油压时仍然可以支持重物,而且安全可靠。
较佳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位于传送架两端的第一齿轮组与第二齿轮组、连接在第一齿轮组与第二齿轮组上的链条以及驱动第一齿轮组或第二齿轮组转动以带动链条循环转动的驱动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驱动第一齿轮组转动从而带动链条在第一齿轮组与第二齿轮组之间循环转动,能够驱动外壳向固定架运动。
较佳的,所述传送架上设置有推管车,所述推管车通过推管车下方的连接棒与所述链条相连接使得推管车能够随着链条转动而向前运动从而将外壳推向所述固定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传送架上设置推管车,推管车通过链条在传送架上运动,能够推动外壳与固定架上的内管进行套接。
较佳的,所述传送架上沿外壳传送方向等间距间隔转动连接有转动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转动辊能够使钢管支撑在传送架上,使得外壳能够被推管车在传送架上运动。
较佳的,所述转动辊的直径从两端向中间逐渐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辊的直径中间小、两端大,外壳能够稳定支撑在转动辊上,在传送过程中不易发生倾斜掉落传送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采用油缸以及铰接的推料板与下料板,能够在完成串壳工作后,自动卸下管件,不需要工人人工搬运与吊车搬运,方快捷,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保温管材串壳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突出推管车与链条连接关系的A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一种保温管材串壳设备的侧视图;
图4是一种保温管材串壳设备管件串壳时的状态图;
图5是一种保温管材串壳设备油缸上升过程状态图;
图6是一种保温管材串壳设备管件下落过程状态图。
图中, 1、传送架;2、固定架;21、下料板;22、挡料板;23、挡管块;3、驱动机构;31、第一齿轮组;32、第二齿轮组;33、链条;34、驱动电机;35、减速机;4、推管车;41、车轮;42、连接棒;43、挡块;5、转动辊;6、第一支撑架;61、第二支撑架; 62、铰接棒;63、放置槽;7、驱动器;8、铰接座;9、固定槽;91、第一挡管板;92、第二挡管板;911、固定板;912、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保温管材串壳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呈矩形的传送架1与设置在传送架1下游的固定架2,传送架1远离固定架2的一端设置有驱动内管向固定架2传送的驱动机构3,当内管与外壳完成套接之后,套接好的管件从与固定架2运动方向的一侧滚下。
驱动机构3包括分别位于传送架1两端的第一齿轮组31与第二齿轮组32,第一齿轮组31与第二齿轮组32分别通过两根链条33连接,传送架1靠近固定架2的一侧的底面上支撑有驱动电机34,驱动电机34连接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在靠近固定架2的第二齿轮组32上带动链条33在传送架1上循环转动。
如图1与图2所示,传送架1上设置有矩形的推管车4,推管车4的上端设置有顶住内管的挡块43,推管车4的下方的四个角上分别安装有车轮41,两侧的车轮41滚动在传送架1两侧,推管车4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竖直的连接棒42,连接棒42的侧面固定连接在链条33的内侧,通过链条33的转动带动推管车4向固定架2运动以推动内管插入外壳中。
传送架1沿着内壳的传送方向上等间距间隔设置有多个转动辊5,转动辊5的直径由传送架1的两侧向中间逐渐减小,使得内管能够平稳的支撑在传送架1上。
如图1与图3所示,固定架2包括支撑在地面上且与所述传送架传送方向相同且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撑架6与第二支撑架61,第一支撑架6的下端铰接在地面上,第一支撑架6的上端铰接有下料板21,第二支撑架61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第二支撑架61的上端铰接有挡料板22,第一支撑架6与第二支撑架61之间设置有铰接棒 62,铰接棒 62位于管件传送方向的中心轴线上,铰接棒 62的下方设置有推动铰接棒 62竖直向上运动以带动下料板21与挡料板22分别沿铰接棒 62为轴各自向外转动使得管件从下料板21滚下的驱动器7。
驱动器7可以采用油缸或者气缸,油缸或者气缸的活塞杆铰接在铰接棒 62的下方,油缸或者气缸的下端铰接在地面上,铰接棒 62靠近传送架1的一端与远离传送架1的一端均设置有油缸或者气缸。
如图3所示,当进行套管时,下料板21与挡料板22之间形成有“V”字形的放置槽63,外壳放置在该放置槽63内。
如图1所示,挡料板22与下料板21的表面沿着各自长度方向开设有固定槽9,下料板21与挡料板22背离底面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挡管板91与第二挡管板92,第一挡管板91与第二挡管板92包括两块相互垂直的固定板911与用于抵挡管件的挡板912,固定板911通过螺栓在固定槽9上沿着固定槽9的长度方向前后滑移,在下料板21与挡料板22的背面通过螺母固定,通过挡板912能够抵挡不同规格的管件完成套接。挡料板22上还固定连接有沿挡料板22长度方向延伸形成的挡管块23,当油缸驱动铰接棒 62竖直向上运动时,挡管块23能够抵挡管件向挡料板22一侧滚动。
动作过程:
如图1与图4所示,首先直径较小的内管放置在传送架1上且一端抵接在推管车4上的挡块43上,直径较大的外壳放置在挡料板22与下料板21形成的“V”字形的放置槽63中,根据外壳的长度调节第一挡管板91与第二挡管板92使得第一挡管板91与第二挡管板92抵紧外壳的末端。
如图1所示,开启驱动电机34,驱动电机34经过减速机35驱动第一齿轮组31、链条33、第二齿轮组32工作,连接于链条33上的推管车4推动内管向外壳运动,当内管完全伸入外壳中时,关闭驱动电机34,链条33停止运动,推管车4停止。
如图4、图5与图6所示,驱动器7的活塞杆向上推动铰接棒 62向上运动,铰接的第一支撑架6向外侧倾斜,同时驱动器7向第一支撑架6倾斜的一侧倾斜,直到下料板21与挡料板22形成倾斜的平面,使得管件顺着下料板21滚下。
开启驱动电机34并使驱动电机34翻转使得链条33带动推管车4回到原出发位置,然后重复上述过程,完成内管、外壳的串壳与下料。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