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位部的加工方法及加工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3497258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定位部的加工方法及加工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定位部的加工方法及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逐渐金属化的情况下,主板安装在后壳已经成为标准化设计。在这种设计结构下,前置摄像头固定于后壳上,tp(即触摸板)也通过后壳上预设的tp的定位部固定在后壳上,且tp压合于前置摄像头上。为了保证前置摄像头的功能,tp上会设置摄像头开孔,前置摄像头通过该摄像头开孔露出。这就需要保证前置摄像头的中心与该摄像头开孔的中心的同心度。

但现有技术中,前置摄像头的定位部是由注塑工艺形成的,而后壳上预设的tp的定位部则是由cnc(即数控机床)加工成的,由于加工的基准不统一,前置摄像头的定位部与tp的定位部的相对位置会出现较大偏差,从而造成前置摄像头的中心偏离tp上设置的摄像头开孔的中心,从而影响电子设备的性能与外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部的加工方法及加工系统,减少摄像头的定位部与tp的定位部的相对位置之间的偏差,从而提升前置摄像头的中心与tp上设置的摄像头开孔的中心的同心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定位部的加工方法,包括:在后壳的预设区域中注塑形成摄像头的定位部雏形;所述定位部雏形中预留有加料部;在所述定位部雏形上铣去所述加料部,得到所述摄像头的定位部,并在所述后壳的tp定位区域上铣出tp的定位部;其中,所述摄像头的定位部与所述tp的定位部在x轴上的相对位置一致,所述摄像头的定位部与所述tp的定位部在y轴上的相对位置一致。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定位部的加工系统,包括第一加工装置及第二加工装置;所述第一加工装置用于在后壳的预设区域中注塑形成摄像头的定位部雏形;所述定位部雏形中预留有加料部;所述第二加工装置用于在所述定位部雏形上铣去所述加料部,得到所述摄像头的定位部,并在所述后壳的tp定位区域上铣出所述tp的定位部;其中,所述摄像头的定位部与所述tp的定位部在x轴上的相对位置一致,所述摄像头的定位部与所述tp的定位部在y轴上的相对位置一致。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先在后壳上注塑出摄像头的定位部雏形,并在定位部雏形中预留加料部;再在同一工序中,铣去定位部雏形中的加料部,以得到摄像头的定位部,同时在后壳的tp定位区域上铣出tp的定位部。这种在同一工序中加工出摄像头的定位部及tp的定位部的做法,保证了两个定位部加工基准的统一,有利于减少两个定位部相对位置之间的偏差,保证摄像头的定位部与tp的定位部相对位置的一致,从而提升摄像头的中心与tp上设置的摄像头开孔的中心的同心度。

另外,所述在后壳的预设区域中注塑形成摄像头的定位部雏形,具体包括:通过纳米注塑工艺,形成所述摄像头的定位部雏形。提供一种形成定位部雏形的工艺方法。

另外,所述加料部的厚度根据铣刀的加工量设置。有利于避免铣刀切除过多,导致最终形成的摄像头的定位部的固定性能受到影响。

另外,所述摄像头的定位部包括:摄像头定位边及至少两个定位筋;所述摄像头定位边及至少两个定位筋围成摄像头容置部;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定位筋设于所述摄像头容置部相对的两侧,且所述至少两个定位筋位于所述摄像头定位边的同一侧。提供一种摄像头的定位部的形式。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定位部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头的定位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定位部的加工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定位部的加工方法。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该加工方法包括:

步骤101:在后壳的预设区域中注塑形成摄像头的定位部雏形;该定位部雏形中预留有加料部。

具体的,在注塑的过程中,可通过额外增加胶料的方式,在该定位部雏形中预留一加料部。该加料部位于该定位部雏形的最上层。值得一提的是,可使定位部雏形中除去该加料部后的厚度与预设的摄像头的定位部的厚度一致。

步骤102:在该定位部雏形上铣去加料部,得到摄像头的定位部,并在后壳的tp定位区域上铣出tp的定位部。

其中,摄像头的定位部与tp的定位部在x轴上的相对位置一致,摄像头的定位部与tp的定位部在y轴上的相对位置一致。

本步骤中,可利用cnc(数控机床)同步加工出摄像头的定位部及tp的定位部。即在同一工序中,利用cnc铣去定位部雏形中的加料部,以得到摄像头的定位部,同时在后壳的tp定位区域上铣出tp的定位部。

如上文所述,定位部雏形中的加料部是通过额外增加胶料形成的,因此,在本步骤中铣去该加料部,并不会影响最终形成的摄像头定位部。同时,本步骤中,在同一工序中加工出摄像头的定位部及tp的定位部,保证了两个定位部加工基准的统一,有利于保证两者相对位置的一致。即有助于摄像头的定位部与tp的定位部在x轴上的相对位置一致,以及摄像头的定位部与tp的定位部在y轴上的相对位置一致。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现有技术中,摄像头的定位部及tp的定位部是由相互独立的两个工序加工形成的。由于加工工序的独立,使得加工摄像头的定位部及tp的定位部时需要分别进行校准,而这两次的校准无法保证一致。这就导致加工摄像头的定位部及tp的定位部的相对位置可能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从而导致摄像头出现偏心(即摄像头的中心tp上设置的摄像头开孔的中心不对应)。而本实施方式中,在同一工序中加工出摄像头的定位部及tp的定位部,仅需要进行一次校准(即同时对摄像头的定位部及tp的定位部进行校准)。这种做法统一了摄像头的定位部及tp的定位部的加工基准,有利于保证摄像头的定位部及tp的定位部相对位置的一致。

可选的,本实施方式所述的摄像头为终端的前置摄像头,本步骤所说的预设区域即是对应该前置摄像头的安装区域。本上述步骤101中,可先在后壳上确定出用于安装前置摄像头的区域,即确定该预设区域;再在该预设区域上,通过注塑的方式形成摄像头的定位部雏形。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定位部的加工方法。第二实施方式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第二实施方式中进一步限定加料部的厚度根据铣刀的加工量设置。

具体地说,设置加料部的目的是预留出cnc加工量,即进入cnc工序(步骤102所涉及的工序)时,可供铣刀切去的部分。为了防止铣刀切去过多的部分,本实施方式可根据cnc工序中,铣刀的加工量(切除量)来设置加料部的厚度,即使加料部的厚度与本实施方式的cnc工序中铣刀的加工量一致。这样,可以防止铣刀切去定位部雏形中加料部以外的部分,从而影响最终形成的摄像头的定位部的性能。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如图2所示,摄像头的定位部可包括:摄像头定位边11及至少两个定位筋12。摄像头定位边11及至少两个定位筋12围成摄像头容置部,该至少两个定位筋可位于摄像头定位边的同一侧,并分别设置在摄像头容置部相对的两侧上。图2示出了一种摄像头的定位部包括4个定位筋12的情形。该定位边11及4个定位筋12围成摄像头容置部,在安装摄像头时,可将摄像头从未安装定位边11及定位筋12的一侧推入摄像头容置部中。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在注塑形成摄像头的定位部雏形时,可通过纳米注塑(nanomoldingtechnology,简称“nmt”)工艺来形成该定位部雏形。nmt工艺可将金属与塑胶以纳米技术结合,让金属与塑胶可以一体成形,不但能够兼顾金属外观质感,也可以简化产品机构件设计,让产品更轻、薄、短、小,且可以节省成本。

上面各种方法的步骤划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实现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或者对某些步骤进行拆分,分解为多个步骤,只要包含相同的逻辑关系,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对算法中或者流程中添加无关紧要的修改或者引入无关紧要的设计,但不改变其算法和流程的核心设计都在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定位部的加工系统。如图3所示,该加工系统包括第一加工装置31及第二加工装置32。

第一加工装置31用于在后壳的预设区域中注塑形成摄像头的定位部雏形;该定位部雏形中预留有加料部。

第二加工装置32用于在铣去该定位部雏形中的加料部,以得到摄像头的定位部,并在后壳的tp定位区域上铣出tp的定位部。其中,摄像头的定位部与tp的定位部在x轴上的相对位置一致,摄像头的定位部与tp的定位部在y轴上的相对位置一致。

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在同一工序中加工出摄像头的定位部及tp的定位部,保证了两个定位部加工基准的统一,有利于减少两个定位部相对位置之间的偏差,保证摄像头的定位部与tp的定位部相对位置的一致,从而提升摄像头的中心与tp上设置的摄像头开孔的中心的同心度。

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对应的系统实施例,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一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定位部的加工系统。第四实施方式是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第四实施方式中进一步限定加料部的厚度根据铣刀的加工量设置。

本实施方式可根据第二加工装置的铣刀的加工量(切除量)来设置加料部的厚度,即使加料部的厚度与铣刀的加工量一致。这样,可以防止铣刀切去定位部雏形中加料部以外的部分,从而影响最终形成的摄像头的定位部的性能。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摄像头的定位部可包括:摄像头定位边及至少两个定位筋。该摄像头定位边及至少两个定位筋围成摄像头容置部,该至少两个定位筋可位于摄像头定位边的同一侧,并分别设置在摄像头容置部相对的两侧上。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加工装置可通过纳米注塑工艺形成摄像头的定位部雏形。

由于第二实施方式与本实施方式相互对应,因此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二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二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可以实现,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二实施方式中。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