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胶制品挤压机的导槽式自动翻模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8572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硅胶制品挤压机的导槽式自动翻模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挤压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硅胶制品挤压机的导槽式自动翻模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挤压机在使用过程中,当挤压完后需取移出上下模具,由于上模具与下模具紧密接触,操作人员必须用手移开上模具才能取出下模具内的半成品,由于上模具和中模具刚热压完温度还很高的,很容易烫伤手,并且摩擦力的存在和上模具本身的重力,取上模具的过程非常困难,且取出上模具后也只能放在地面上,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和操作问题,不仅耗费人力多、耗时多,又降低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成本,另外人工翻转时也极为不安全,容易出现砸伤手与脚等工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提供一种硅胶制品挤压机的导槽式自动翻模机构,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也保证了操作时的安全,节省人力、时间,不会出现砸伤手与脚等工伤的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硅胶制品挤压机的导槽式自动翻模机构,包括底座、通过竖导杆与底座连接的顶座,所述顶座上固定安装有挤压头,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挤压头配合的挤压座,所述挤压座可活动的安装于竖导杆上,所述挤压座上设有伸出于底座外侧的滑轨、可活动安装于滑轨上的装载板,以及控制装载板沿滑轨移动的气缸,所述下模板上可拆卸安装有上模板,所述上模板的后端与下模板可转动连接,所述上模板前端的两侧设有向外伸出的限位柱,所述挤压座的滑轨两侧设有向上伸出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与限位柱配合的弧形滑槽,所述弧形滑槽下端设有供限位柱滑入的滑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竖导杆设有4根,所述4根竖导杆设于底座和顶座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挤压座可活动的安装于4根竖导杆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挤压头上设有用于挤压上模板的挤压板。

取料时,气缸推动装载板沿着滑轨向外移动,上模板的限位柱始终具有向滑口滑入到弧形滑槽内的趋势,并沿着弧形滑槽向上移动,使上模板向上翻转。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在固定架内设置弧形滑槽和在上模板上设置与弧形滑槽配合的限位柱,这样取料时无需人工手动移开上模板,也无需手动翻转上模板,大大减少了安全隐患,采用全自动化控制上模板翻转,既平稳又安全,大大节省了人工工时和人力,不会出现砸伤手与脚等工伤的问题,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组装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底座 11、竖导杆 12、顶座

20、挤压头 21、挤压板 30、挤压座

31、滑轨 32、装载板 33、下模板

34、上模板 35、气缸 36、限位柱

40、固定架 41、弧形滑槽 42、滑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硅胶制品挤压机的导槽式自动翻模机构,包括底座10、通过竖导杆11与底座10连接的顶座12,所述顶座12上固定安装有挤压头20,所述底座10上设有与挤压头20配合的挤压座30,所述挤压座30可活动的安装于竖导杆11上,所述挤压座30上设有伸出于底座10外侧的滑轨31、可活动安装于滑轨31上的装载板32、安装于装载板32上的下模板33,以及控制装载板32沿滑轨31移动的气缸35,所述下模板33上可拆卸安装有上模板34,所述上模板34的后端与下模板33可转动连接,所述上模板34前端的两侧设有向外伸出的限位柱36,所述挤压座30的滑轨31两侧设有向上伸出的固定架40,所述固定架40上设有与限位柱36配合的弧形滑槽41,所述弧形滑槽41下端设有供限位柱36滑入的滑口42,所述竖导杆11设有4根,所述4根竖导杆11设于底座10和顶座12之间,所述挤压座30可活动的安装于4根竖导杆11上,所述挤压头20上设有用于挤压上模板34的挤压板2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